用儿歌帮宝宝学说话
用儿歌帮宝宝学说话
兜兜5个月大那天,像模像样地叫了一声“妈妈”,尽管知道这声妈妈跟我这个当妈妈的并不相干,我还是抱着兜兜亲了又亲。当周岁的兜兜终于毫不含糊地喊出爸爸妈妈,当16个月的兜兜说出“谢谢妈妈”,当17个月的兜兜说出6字的短句时,我所有的辛劳都烟消云散。
聆听兜兜说话,是快乐的;陪兜兜说话,是有趣的;等待兜兜说话,却是漫长的。 在这漫长的过程里,我让儿歌始终陪伴着兜兜,兜兜的生活因了儿歌而更精彩。
儿歌的4个优点
儿歌,是我最推崇的宝宝学说话的好教材,让我们来悉数它的几个优点吧:
优点1.短小精悍
不需要考验宝宝的耐心,也不需要考验妈妈的毅力,哪个宝宝都好学,哪个妈妈都好教,不耗时不耗力,随时随地。
优点2.浅显易懂
内容十分贴近宝宝的生活,宝宝易于理解,便于接受、记忆,是宝宝用语言认识世界的绿色通道。
优点3.节奏明快,音乐性强,便于唱诵
宝宝从7、8个月开始,只要听到音乐或有节律的声音,他就会手舞足蹈,和着节奏左右扭动,这不是宝宝的音乐天赋,这是人体的一种本能,是孩子发展到某个阶段的一种条件反射。我们要抓住这种本能,便于把这种语言的感觉深深印入宝宝的脑海。儿歌正符合了这个阶段宝宝的心理特点。
优点4.儿童语言的精华
儿歌虽则短短几行字,浅浅白白,却浓缩着儿童化语言的精华,蕴涵着语言之初的无穷魅力。可以作为宝宝说话的模本,为宝宝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在让宝宝如何学说话这一问题上,我毫不犹豫选择儿歌,诵儿歌、唱儿歌、玩儿歌,兜兜宝宝一直享受着儿歌带来的无穷乐趣。
我为宝宝做准备
周岁之前,称为宝宝的前语言阶段,也就是宝宝的语言准备阶段。他虽则不会表达,但他的小脑瓜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万千世界的探索,他在积蓄他的无穷能量,他在为他的表达努力做着准备。在以后的日子里,兜兜不断为我印证着这一点。
过了16个月,兜兜嘴巴里的词句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个个飞奔出来。一天,他独自坐在床上,食指对斗,念念有词:“鸡斗斗,猫斗斗,扑,飞去。”我激动地抱起兜兜跳啊跳。
一天兜兜发高烧,精神不佳,我抱着他,想起一个以前唱过的儿歌:小水壶,吹口哨,水一开,我还没说下一句,兜兜便说“呜呜叫”,这令我十分惊奇,也很感动。以前给他唱诵时,那么不在意,原来他都记在心里。
以后的日子每每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一如既往看似毫无目的唱,唱到某句,兜兜会抢着说。我说:“小蜘蛛,去上网,上得什么网?”兜兜会赶紧说:“蜘蛛网。”于是在兜兜情绪高涨的时候,我们母子就玩儿歌接龙的游戏。我说上句,他说下句。他不会说的,我自己说。他愿意跟着念就念,不愿意决不强求。我相信,儿歌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累积智慧的。
儿歌,我们用来问候
宝宝出生了,欣欣然睁开眼,我拍着兜兜朗声唱:“太阳公公起得早,他怕兜兜睡懒觉,爬到窗口瞧一瞧,咦,宝宝不见了!宝宝正在花园里,一二一二做早操。”
冬日的暖阳洒落窗前,我说:“天亮啦,太阳公公出来啦,兜兜宝宝醒来啦!”那个时候兜兜还在我的肚子里,我拍一拍肚子,兜兜宝贝踢一踢。哦,宝宝听懂了。我一遍一遍温柔地唱:“宝宝你早,宝宝你早,我们问个早。宝宝你早,宝宝你早,我们抱一抱。”
兜兜的小腿蹬啊蹬。新的一天在妈妈的儿歌声中愉快地开始啦!
每个安静的夜晚来临。我说:“天黑啦,夜深啦,灯熄啦,月亮睡觉啦,星星睡觉啦,兜兜也该睡觉啦。”道过晚安,兜兜甜甜地睡着啦。每一天都在妈妈安详的诵读中结束。
儿歌,我们用来看图识物
家里的门上、柜子上、柱子上,打兜兜出生后就贴满了各种各样色彩鲜艳的动植物卡和卡通图片,兜兜在色彩的世界里徜徉,也在儿歌声声中成长。9个月的兜兜能指认三十种左右的物品。
我是这样陪兜兜认物的:兜兜的手指指点点,我惊喜地叫:“哦,小白兔,可爱的小白兔,爱吃萝卜的小白兔……”再抱着兜兜,节奏分明地唱:小白兔,真美丽,红红的眼睛白白的毛;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
儿歌,我们用来享受良辰美景
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我和兜兜站在阳台上,看花园的小草湿漉漉,月季花风里摇啊摇。兜兜把手伸进雨里,我大声念:“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小草喝饱啦,叶子更绿啦,小花喝饱啦,花儿更红啦!”兜兜宝宝在我的臂弯里跟着儿歌开心地跳呀跳。
春暖花开,整个小区仿佛一下子明媚起来,阳光温柔的手拂过脸庞,兜兜和我站在小河边。我们在柳丝丛中钻来钻去,我又给兜兜念:“小柳树,头发长,天天河边梳头忙,河面当镜亮光光……”兜兜的笑声也在柳丝中荡来荡去。
傍晚,西边的天空云霞悠悠,太阳绯红着脸在树梢作着一天的告别演出。我忙不迭唤来兜兜,和宝贝一起欣赏这薄暮夕阳。我轻轻念:“太阳来跳舞,羞得脸通红,躲到树后面,再也不见面。”兜兜听懂了,跟太阳挥了挥手道再见。
儿歌,我们用来游戏
雨过天晴,兜兜就像小鸟重获自由的小鸟,一扭一扭飞跑起来。见到路面积水,他踩得叭叭作响,水花四溅,乐得嘎嘎直笑。我边拍手边信口为兜兜助兴:“地上大水洼,兜兜踩水花,吧嗒吧嗒响,溅起水花花,兜兜笑哈哈!”兜兜和着我的节奏踩得更欢啦!
小脚丫脏啦,臭啦,快打水来洗洗吧。兜兜白白胖胖的小脚丫一浸到水里啦。我就念:“小脚丫,胖脚丫,脚盆里,划呀划,扑哧扑哧打水花,好像两只小白鸭。”兜兜的小白鸭在水里游啊游,妈妈的手在水里抓呀抓,开心的笑声传出很远。
Tips:
1.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念儿歌给宝宝听,一首儿歌一定要反复地念,反复地唱;不要急于看到效果,这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妈妈要做的就是把简单的儿歌不停反复。
2.儿歌可以是书上写的,也可以是妈妈现编的。即使是书本上的儿歌,也不必要求一字不差的背下来,完全可以改成妈妈顺口符合宝宝口味的词句,儿歌里经常加入宝宝的名字,更能引起宝宝的注意和兴趣;
3.刚开始不要选择太长太复杂的儿歌,简简短短耳熟能详的就可以了。有时甚至一句节奏感强的话也很不错
4.不要正襟危坐学儿歌,要寓你的刻意于无行,潜移默化,影响你的宝宝,别让孩子反感你的声音,学儿歌唱儿歌不是目的。
宝宝学说话的方法
1、家长要有一个正确态度,不要伤害了宝宝的自尊心和学习的兴趣,不过份焦虑不要当宝宝的面表示他不会说话,“多么笨”。
2、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里总有人在说话给他听。在做家务或和宝宝玩时,不时地和宝宝说话,只要求他听,这对宝宝学说话也有用,听多了,无形中就说出来了。有的话要求宝宝作出回答,在回答不出时帮助他,多说几遍要他回答的话。
3、从一个一个字开始教,每天有20分钟的教说话时间,大人和宝宝相对而坐,大人说一个字,如“花”,让宝宝看着你的嘴,即看你的口型,再鼓励他“出气”,吹出这个“花”的音。有一点表示就表扬。很多宝宝就这样学会说单字的。不过不要在宝宝生气疲惫时进行。
4、空闲时和他一起看图画书,宝宝对色彩鲜艳的图画书兴趣很足。看一页,讲一讲,等待他模仿主要的那个字。同一个故事可以反复多讲,重点字更要多重复。
5、对他讲话时提高嗓门儿,放慢速度,让宝宝能充分理解妈妈的意思。这对学说话有很大好处。
6、多提问,自己作答,让宝宝熟悉问与答,他的“任务”是“回答”,无论答案如何,妈妈都要作出积极反应。
7、尽量用简单句,把主要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要求他模仿时,也是从字开始:“我”,“吃”,“饭”,到简单句:“我吃饭”。先不学复合句,待以后说话熟练了再学。不要讲过长过高深的句子,宝宝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
8、当宝宝有一点想开口的意思时,就马上表扬,鼓励宝宝接着说下去。
9、帮宝宝“补说”。当宝宝对一个事物说出一个字时,例如“水”,妈妈可以告诉他“喝水”,慢慢扩展到“要喝水”。宝宝听多了补说后,慢慢就学会说完整的句子了。
10、开始教他说话要用代称。如:妈妈,爸爸,奶奶,姥姥等。在宝宝两岁后要教宝宝学会使用“你”“我”“他”。
如何启蒙宝宝学说话
宝宝的咿咿呀呀也是在说话,是宝宝正在偷偷的学习呢!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按照如下的方法熏陶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为以后打基础。
1、适度的语言刺激
语言刺激要尽早开始。不要等到宝宝学说话时才开始进行语言刺激,要提前进行,给孩子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在宝宝还没有出生前,就要有意识的和胎儿进行交流。在宝宝出生后,妈妈要每天坚持和宝宝说话,优美的、有韵律的语言都可以刺激宝宝,促进语言中枢神经和大脑的发育。所以从新生儿起妈妈说话时,语音要轻柔,语速要放慢,还可以伴着优美的旋律。比如:妈妈可以给宝宝轻轻地唱儿歌;读诗歌,《三字经》等等。
2、全语言的日常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当爸妈喂宝宝吃饭、为他提供生活照料的时候,或是带着宝宝外出时,都是和宝宝进行口头言语交流的绝佳机会。爸爸妈妈们可以将此时此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跟宝宝说话,创设全语言的交流环境。例如:
你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告诉宝宝,让他明白你的意思。给宝宝脱衣服时说:“把你的上衣脱下来”;说“现在脱鞋”时,就给他脱鞋。换尿布时,可以说:“宝宝屁屁脏,妈妈换尿布, 哒,哒 两下,贴上小粘条,尿布换好了。
你还可以一边说话,一边做出相应的面部表情,让宝宝明白你的感受。记住千万不要戏弄宝宝。如果你一边拥抱他,一边说“你是妈妈的最讨厌的邋遢鬼”,会把他搞糊涂的,因为你的表情在说:“你是妈妈了不起的宝宝。”
你只要帮宝宝理解你的大概意思就行了,他是否能明白你说的每一个字并不要紧。如果你做好了饭,就把碗盘放到桌子上,向宝宝伸出手说“现在该吃午饭了”,他就会明白他的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并且会自己坐上儿童餐椅。如果没有那些相应的暗示,宝宝可能不明白“该吃午饭了”的字面意思。他会通过一遍又一遍地在有帮助的语境下理解这些字,而最终明白它们的意思。
3、学会怎样说话
不论你是在谈论对宝宝无限的爱,还是天空中的一群珍稀鸟类,让宝宝看到你的热情、情感、强调意味等,这些提升话语质量的元素都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促使他试着理解你在说些什么。用升调用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降调用来安慰或唤起宝宝的积极情绪。另外宝宝喜欢听拟声和叠词。比如:“小鸡叽叽,小鸭嘎嘎……”宝宝听后会很开心,以后自然就模仿了。
4、做游戏
宝宝们天生就喜欢游戏,在游戏互动中,宝宝们能学到不少东西呢。所以经常和宝宝一起玩游戏,制造欢乐氛围吧。比如,摸鼻子游戏,你和宝宝面对面坐好,让他看着你。你说身体的某一部位,让宝宝指出来。你问他:“妈妈的鼻子在哪里?”宝宝会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让宝宝按照你的语言提示,指自己的身体部位。宝宝们在这种有组织的游戏中,自然能快乐的习得语言。
5、训练手势
据科学家研究,婴儿会用食指指物的时间越早,就越早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开口说话。宝宝们在8到10个月已经会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他们会用手指触摸一个物体,引起人们的注意,希望人们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妈妈可以先自己示范用手指宝宝的照片啊,墙上的挂图啊,边指边说,然后拉宝宝手指。训练多次,宝宝就能学会拉!当宝宝直到某一物品时,妈妈要说出该物品的名称,降低语速,多说几次,发展宝宝的语言。
Tips:如果各位爸爸妈妈已经做到了以上的几点,那么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宝宝的个体发育不同,“惊喜”出现的时间早晚也就不同哦!
宝宝说话晚怎么治疗 创造宝宝说话的机会
当宝宝正处在学说话的时期时,父母应该诱导宝宝把自己的需求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猜到宝宝的需求就去做,这样会减少宝宝学说话的锻炼机会。而且宝宝在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父母与宝宝进行交流时语速不宜过快,语句不能太长,要说的清楚而简单,让宝宝容易模仿和学习。要尽量创造让宝宝说话的机会,这样宝宝学说话才学的快,说的好。
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宝宝的第一次发声能让父母们兴奋好几天。宝宝一岁左右,开始咿咿呀呀地表现出说话的欲望,甚至在大人们聊天时“插嘴”,父母们此时就可以抓住机会多跟宝宝交流,鼓励他学说话了。
1.由简到繁
在教孩子们说话这个问题上,应该坚持从简单到复杂,由近而远的规则。所以爸妈不要一开始就教孩子一些晦涩难懂的事情,而应该先从简单的‘爸妈’等来开始。而且教宝宝的语言要从眼前的事物开始。比如家里会有‘地板、碗筷、桌子、椅子、沙发’。爸妈可以边指着这些简单的事物,边教孩子说。由简单到复杂,孩子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才可以信心大增,学习语言才能越快。
2.不断重复
孩子学习语言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爸妈只教孩子一次,孩子们可能没那么深的映象。因此爸妈要多次和孩子说学习过的语言。在重复中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受到刺激,这样孩子们才能够更好的学习语言。
3.要认真听宝宝说话
一直跟宝宝说话有助于增加他的词汇量,不过,偶尔也要听听宝宝的声音。他开始咿咿呀呀的时候,虽然可能听不懂,但也要认真地和他交流。
4.设置情景
孩子们学习语言时,如果加入一定的情景,那么孩子们从情景中通过条件反射就可以更好的学习语言。
5.偶尔看点电视
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中的语言都适合孩子学习。通过可能动画片,能够刺激孩子们对语言的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孩子通过画面加深对语言的映象。
6.给孩子读书
不管孩子懂不懂,爸妈都可以挑选一些适合孩子的书籍,然后在有空的时候,在孩子睡前,给孩子读上一段,不仅有利于孩子说话,日后还可以增加孩子对语文的兴趣哦。
7.少做手势
在教孩子们语言的时候,要少做手势,不然孩子们就喜欢通过手势来代替语言。所以尽可能的用语言和孩子交流,如果孩子还是不会说,那么就可以通过手势和语言双重关系来教孩子。这样孩子才会更加容易把词语说会。
8.做游戏
孩子们都喜欢做游戏,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爸妈可以进行语言输入。边和孩子玩游戏时,边告诉孩子一些游戏中简单的字或词语。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说话。
怎样教宝宝学说话
家长您好,孩子满了1岁以后就会开始慢慢学说话,那么开始学说话以后一下四个步骤很重要。1、看:即要看物说话,看图说话。方法很重要,妈妈可以采用问答式,如问孩子:妈妈在哪里?鼓励孩子用手指指出来,慢慢地您就应该改变提问方式了,如:这是谁呀?这次你就要鼓励孩子用嘴巴说出来了。2、动:即做动作说话。刚学说话的小朋友也是个“运动员”,走,爬,跑,跳,滚等动作都是他们要学习的,同时家长可以配上语言帮他们“翻译”,帮助孩子获得经验。3、听,当然就是听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了。家长应该常常给孩子念儿歌,或者教他们念,学着那些朗朗上口,或者押韵的儿歌,让孩子对语言更有兴趣。4、日常对话,家长要随时都有意识和孩子对话,不管他能够听懂,能否正确的回答,最重要的是启发孩子想要表达的愿望,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您,望采纳哦!
五大妙招启蒙宝宝早说话
方法1:适当的语言刺激
对宝宝的语言刺激要尽早开始,别等到宝宝学说话时才想到要刺激。语言刺激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从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就应该有意识的和他交流,当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更要坚持每天都和宝宝说话,以温柔的、有韵律的语言刺激宝宝语言中枢神经和大脑的发育。妈妈对新生儿说话时记住语速要放缓、音调要柔和,还可以有一些优美的旋律,比如轻轻的哼唱一首儿歌,读一读诗歌等等。
方法2:日常交流全语言
当妈妈三餐喂宝宝吃饭、照料宝宝生活起居或者带着宝宝外出游玩时,都可以和宝宝进行口头语言交流,并且结合当时的情景,创设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比如,给宝宝换衣服时,一边帮宝宝脱衣服,一边说“把衣服脱下来”,给宝宝换尿布时,和宝宝说“宝宝便便了,妈妈给你换尿布”。在说话时面部表情也要跟上,让宝宝明白妈妈的感受。
对于爸爸妈妈说的话,宝宝不需要每一个字都理解,只需了解大概的意思,宝宝会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语境慢慢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最终就全明白了。
宝宝学儿歌
1、句式自由:儿歌的句式自由,有定式句式也有变化句式,一般以整齐而有变化,活泼而无定式的句子为最多。
2、开头比兴:比兴是指先说其它事物然后引到要说的东西上。儿歌的头两句,少有不以比兴来引发,儿歌若无比兴,就难以唱出口,难吸引宝宝注意,也大大减低了嬉戏的意趣。
3、声韵活泼:儿歌要声调活泼,韵脚相应,这样唱起来才会朗朗上口,宝宝才会听得有意思唱的顺口。所以儿歌多是声韵协和的。有部份儿歌虽没有押韵,但字句的排列,却有韵律和节奏。
4、意境清新:儿歌的歌词应该描写简单美好的食物,小宝宝的心所想到的世界都是纯真美好、诗意清新的。
5、言语平白:孩子们的语言是寻常、简单的、朴素的。儿歌句句都出现笑意,脱不了儿语的口气,也都关联着日常生活。过于高深的语言宝宝无法听懂,自然对儿歌不感兴趣。>>用儿歌开发宝宝的语言潜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