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孕妇早产的征兆 该如何避免早产

孕妇早产的征兆 该如何避免早产

在平时孕妈们一定不要太过劳累,每天都做很多家务或者做很多事情,坚持上班的孕妈们压力不要太大,保持精神状态良好。要知道情绪也是影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中了枪的孕妈们也不要太担心,毕竟这些也都是概率事件,要保持好的心态,对自己和胎儿都有好处。平时要按时进行产检,听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情,保持充足的睡眠,也要注意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

引起孕妇早产的几种情况

一旦早产征兆显现,就已是比较严重的地步了,需要接受全面的治疗才能避免早产的可能。感染细菌带来的连锁反应增加了早产的危险,只有阻止感染细菌长驱直入、切断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才能有效地规避早产风险。

当感染细菌引发绒毛膜羊膜炎的时候,大部分孕妈妈都无法察觉到自己的症状,因此也就很难预见到自己是否发生早产了。一旦早产征兆显现,就已是比较严重的地步了,需要接受全面的治疗才能避免早产的可能。感染细菌带来的连锁反应增加了早产的危险,只有阻止感染细菌长驱直入、切断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才能有效地规避早产风险。一些预防早产的小方法,方便您学习和使用,随时来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避免早产。

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

由于孕妈妈很难察觉到炎症的发生,所以很容易忽视,炎症就会悄悄地变得严重。等到孕妈妈有明显的感知时已经相当严重了。医生因此提醒孕妈妈应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哪怕是细微的感知异常,哪怕只是怀疑自己可能患上了炎症时,也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得到医生的帮助。一旦引起以下早产征兆,该怎么办呢?

(1)子宫收缩更加频发

如果孕妈妈在妊娠22周到未满37周时间内出现子宫收缩及子宫颈扩张等异常情况,很可能是早产征兆。

对策:孕妈妈应通过静养和治疗的方式来防止早产。

(2)前期破水

如果孕妈妈出现前期破水,细菌会从破了的卵膜进入子宫内,胎儿极有可能被感染,所以,当破水时应及时用干净毛巾挡住并马上去医院。

对策: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妊娠周数和子宫内的感染程度,来使用子宫收缩抑制剂或者抗生素。值得注意的是,在子宫内发生感染的情况下推迟分娩时间,会引起胎儿情况的恶化。

除此之外,引起早产征兆的原因还有子宫颈无力症、多胎妊娠、母体的综合症等,不过大多还是和子宫内以及宫颈的炎症有关。有种能引起炎症的物质叫细胞分裂素,它能制造出使子宫收缩的前列腺素,并且引起阵痛。

卵膜变脆、破开导致“前期破水”

阵痛还没开始,可是卵膜已经破了,导致羊水流出。原因是“激烈的运动”或者卵膜受到细菌感染而变脆所导致破开的。

对策: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主要使用的是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症状轻可用口服药,症状重则要打点滴。如有呼吸困难或者心跳加快等症状出现的话,应该马上找医生咨询。“静养”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除了去厕所和吃饭以外,都应在床上躺着。如果症状严重,还可选择住院静养。

子宫颈无力症

没有有害细菌的侵入,阵痛也没有开始,可是子宫的入口无力,并且呈自然张开的状态,这就是“子宫颈无力症”。

对策:此早产征兆一旦被诊断后,必须进行预防的治疗措施,尽力想办法在37周以后或接近37周的时候生产,才能保证宝宝的安全。也可根据症状轻重和原因的不同来选择“静养”、“药物治疗”或“手术”(子宫颈无力症的情况下)等这些治疗方式。

​准妈妈如何避免早产发生

1.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避免抽烟及喝酒,减少劳动及充分休息。

2. 饮食均衡、保持心情愉快、适时舒压放轻松。

3. 定期产检、了解早产征兆并随时留意身体状况。

4. 避免受感染机会,如:牙周病、流行性感冒、阴道、泌尿道感染等。

5. 出现早产征兆时尽快就医。

6. 自费增加"早产侦测"产检项目(约2,500元)。

有早产征兆时,需要安胎吗?

安胎与否需视征兆发生的时间点,并依胎儿大小及发育状况进行判断。例如:34周后,胎儿肺部发育已臻成熟,若接近37周(足月)时发生早期破水,就可考虑直接分娩。但若在更早期出现早产征兆时,会建议孕妇安胎,为胎儿争取更多成长的时间。

怀孕前3个月要预防流产

怀孕前3个月要预防流产。

1.有些流产是因为不正常的胚胎所导致,是一种自然淘汰,准妈妈不必强行保胎。

2.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查清流产的原因并进行治疗后再怀孕,从怀孕前就应该接受医师的指导,按时产检,重视怀孕各个环节。

3如果有阴道出血、腹部疼痛、明显腰酸及腹坠感,应立即就医。

4.应注意药物的使用。生病时不可自行用药,也不要硬扛,要告知医师自己怀孕的事实,请医师开合适的药。

5.注意休息,不可过度疲劳。

怀孕后3个月预防早产

1.不提重物或去拿高处的东西,生活作息正常,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2.减少性生活,如有早产征兆应禁止性生活。

3.避免跌倒。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或在上下班高峰时外出,以免被碰到;上台阶时一定要抓好扶手,一步一步地踩稳。

4.如果出现下腹剧烈疼痛、阴道出血、破水等情况,要立即就医。

5.如有早产征兆应配合医师,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危险行为。

6.如果前胎有早产情况,此胎更要小心注意。

婴儿为什么会早产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所谓“瓜熟蒂落”。每一个妊娠的妇女都希望能生一个足月健康的孩子,但有的怀孕尚未足月,就“瓜不熟而蒂早落”提前分娩,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早产。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都在280天左右(即38~42周)降生,称为足月产。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定义,在怀孕29~37周之间发生的分娩为早产。早产儿的体重一般在1000~2500克之间,由于过早分娩,各种器官发育不成熟,体外生活能力较弱,调节体温、抵抗感染的能力很差,早产儿的死亡机会要比足月儿多几十倍。其存活儿约有80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早产呢?有人对311例早产高危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早产的原因主要与下述因素关系最密切。如能做到以下几条,就可如愿以偿“瓜熟蒂落”,避免“早产儿”出世。

1、早产与年龄关系未满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组的11倍。

2、早产与疾病的关系妊娠合并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内、外科疾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高症、心脏病等,容易导致早产。孕妇内分泌失调、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产。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3、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的对孕妇影响最大。因流产对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

4、胎位与早产的关系臀位早产的发生率为20.4%,是总产妇早产率的7倍。

5、早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累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情绪经常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易致早产。妊娠后期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也与早产密切相关。

此外,双胎或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伸展,最常导致分娩提前,早产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妊娠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子宫内外出血,提前终止妊娠造成早产,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

预防早产,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中毒及各种异常妊娠。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要摄取合理的充分的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及豆类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怀孕后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减少宫腔内向宫口的压力。妊娠期间要节制性生活,妊娠7个月后应避免性生活。发现产前出血(主要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和先兆早产征象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哪些孕妇最容易早产

1、体重超重的孕妇

研究显示,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女性在早期怀孕时需要面对更好的早产的风险。母亲的BMI(体重指数)增加,早产的风险也增加。特别是与体重正常的女性相比,BMI为35或更高的女性的极早产的风险(22-27孕周)要高两到三倍。增加的风险包括自发和医疗导致的极度早产的风险。

2、嗜烟酒的孕妇

大多数孕妇都知道,在怀孕期间吸烟对胎儿的危害性很大,但很少人知道,怀孕期间喝酒对胎儿的危害性更大。嗜酒的孕妇早产率、死胎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均高于不酗酒的孕妇。酒精会通过胎盘进入发育胚胎,引起胎儿发育迟缓或导致酗酒胎儿综合征。在妊娠最初3个月,也就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孕妇应不喝酒、不抽烟。

3、营养不良的孕妇

孕妇要负担母体和胎儿的营养需求,所以一定要加强营养意识,饮食要保证热量,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如果偏食,会导致营养不良,继而导致胎儿发育不良,与早产也有密切关系。

此外,与爱吃薯片、饼干和油炸食物的女性相比,吃高蛋白、多水果饮食的女性,怀孕后早产危险更小。一项研究显示怀孕前饮食习惯不良的女性,日后出现早产的几率约为50%。

4、睡眠差的孕妇

研究发现,怀孕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存在睡眠困难或者睡眠干扰的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更大。可能是与压力有关的糟糕睡眠会导致孕妇炎症危险增大,进而诱发早产。孕妇及早改善睡眠习惯有助于降低早产危险。

如果出现早产征兆,应左侧卧床休息1小时。应增加休息时间,但不建议有早产先兆的孕妇长期卧床,因为长期卧床可增加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5、生殖道感染的孕妇

生殖道感染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生殖道感染中,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绒毛膜羊膜,进而刺激蜕膜细胞产生细胞毒素和前列腺素,引起早产发生。所以,孕期应该加强会阴部清洁保健,穿棉质、透气的内裤,不乱用清洁液。如果证实存在感染,则应该在产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6、过于劳累的孕妇

孕晚期最好不要长途旅行,避免路途颠簸劳累诱发子宫收缩。如果必须旅行,那么旅行前告诉你的妇产科医生你已发生过的征兆,而且至少每隔1个小时就要站起来到处走走。不要长时间持续站立或下蹲;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以免碰撞到腹部;走路,特别是上、下台阶时,一定要注意走稳,避免跌倒。

孕期如何避免生早产儿

一、以下情况的准妈妈早产风险高

1.双胎妊娠早产发生率较单胎妊娠高2-3倍

我老婆怀孕检查出是双胞胎,全家都特别开心,请问是不是怀双胞胎的早产风险会比较大的呢?

A: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由子宫腔相对狭窄胎盘血液循环障碍,其早产发生率较单胎妊娠高2-3倍,这时预防最重要,孕妇怀了双胞胎,要增加产前检查次数,特别是妊娠中后期,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体重过低合并严重营养不良、个子矮小与早产有一定相关性

我在网上了解到说如果怀孕前的体重过低或者个子比较矮小的准妈妈会早产的风险比较高,这样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哪些情况的准妈妈早产是早产的高危人群呢?

A: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科学依据,尤其是体重过低(小于40kg)合并严重营养不良、个子矮小(小于145cm)与早产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认为有生殖道感染史,子宫过度膨胀,曾有过早产或晚期流产史,子宫发育异常、子宫畸形,孕妇在孕期曾患过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类型的准妈妈是早产的高危人群。

3.人工流产者再次妊娠早产发生率增高

我婚前人工流产过两次,结婚后半年检查出怀孕了,我和老公都很珍惜这个孩子,希望健健康康的,之前人工流产过的准妈妈早产的风险高吗?这是为什么呢?我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A:人工流产常见远期并发症有: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不孕等,再次妊娠时可出现晚期流产率及早产率增高、围产期死亡率增高、产前、产后出血率高、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增高等并发症,尤其是并发宫颈损伤的准妈妈早产的风险高。按预防早产的措施实行可能降低一定的早产率。

4.高龄孕妇与早产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

我今年36岁了,上一个星期查出怀上了二胎宝宝,我和老公商量后决定生下这个孩子,不过又担心那么大年纪生出的宝宝不健康,像我这么大年纪生宝宝发生早产的风险高吗?很担心宝宝早产不健康呢。

A:孕妇年龄大于35岁以上属于高龄孕妇,与早产有一定的相关性,应严格产前检查,必要时产前诊断及优生咨询。

5.生殖道感染是发生早产的重要因素

我老婆怀孕6个月了,我听说准妈妈生殖道感染会增加早产的风险,请问这是为什么?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避免生殖道感染,从而预防早产呢?

A:生殖道感染是发生早产的重要因素,如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感染等。细菌产生的一些物质会削弱羊膜囊周围的羊膜,使羊膜提早破裂;即使在羊膜完整的情况下,细菌也可以进入羊水或羊膜囊中,导致绒毛羊膜炎;进而刺激蜕膜细胞产生细胞毒素和前列腺素,诱发早产发生。因此在孕前及孕期应积极治疗感染。此外,孕妇牙周病与早产关系也很大,因此孕期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牙周病,就可以大大降低早产发生率。

6. 胎位不正的准妈妈发生早产的风险是比较高

我在网络上了解到,胎位不正的准妈妈发生早产的风险也比较高,请问这是真的吗?准妈妈发现胎位不正的时候应该怎样调整避免早产?

A:胎位不正的准妈妈发生早产的风险是比较高,因易并发胎膜早破等。不过,臀位、横位这两种胎位不正的妈妈,如果不存在脐带绕颈的问题,在妊娠30周左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试试“膝胸卧位”或艾灸熏至阴穴,或许能纠正你的胎位不正,避免早产。

二、准妈妈早产的风险及征兆

1.满28孕周至37孕周之间的分娩为早产

我怀孕34周了,听说早产儿有很多风险,请问医生在医学上是怎样界定早产和早产儿的?早产儿的体重是怎样的?

A:早产是指在满28孕周至37孕周之间(196~258天)的分娩。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为各器官未成熟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为低体重儿,大部分早产儿为低体重儿,但部分早产儿的体重可在2500g以上,主要依孕周不同而有较大区别。

2.早产儿即使存活,亦多有神经智力发育缺陷

据相关数据显示,出生1岁以内死亡的婴儿约2/3是早产儿,请问早产儿一般会存在哪些健康上的问题?

A:中国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约15%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近年来由于早产儿治疗学及监护手段的进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死亡原因主要是围生期窒息、颅内出血、畸形。早产儿即使存活,亦多有神经智力发育缺陷,与低蛋白血症、缺氧、低血糖、感染等有关,特别由于肝缺少葡萄糖醛酸转化酶,形成能排泄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所致高胆红素血症。

3.准妈妈早产的征兆及应对

我怀孕35周,前两天因为有轻微的腹痛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有早产的征兆,请问早产的征兆有哪些?遇到哪些情况需要马上到医院?

A:早产的前期征兆主要有:第一,子宫收缩:孕29-36周时,如果出现有规律且频率很高的子宫收缩,可能预示准妈妈有早产的危险。如果在怀孕中晚期,准妈妈因为体位变化或行路走急时出现子宫收缩但没规律且频率不高,这是假性宫缩,不用太过担心。

第二,子宫颈扩张:孕29-36周时,子宫收缩频率每10分钟2次以上,准妈妈会开始感觉到酸痛,腹痛及有持续性下背酸痛;严重的伴随阴道分泌物增加及阴道出血。如果子宫颈的扩张比初次检查时超过1cm,应该就是早产的阵痛,这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第三,腹部肌肉发胀:在怀孕晚期,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经常在夜间出现,在白天很少出现,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做生理性宫缩,不会发生早产的情况。如果准妈妈的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分钟有1~2次宫缩,持续30秒以上,而且伴随着持续阵痛,这种现象就是先兆早产,这时准妈妈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第四,阴道血性分泌物: 孕29-36周时,准妈妈出现子宫有规律收缩,并伴随有阴道流血,这时出血量较多,很可能是早产的征兆,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第五,早期破水,是早产的征兆:准妈妈在怀孕29~36周期间,如果阴道中有一股温水样的液体如小便样,无法控制地慢慢流出,就是早期破水,是早产的征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需要把准妈妈的臀部垫高,最好让她平卧,使用干净护垫,马上送医院就医。

三、准妈妈预防早产需知的事项

1.重视孕期检查及产前监护,积极防治感染

一个朋友在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就发生了早产,结果宝宝生下来就开始抢救,我也好怕自己早产哦,一直听说早产儿以后会有很多疾病,请问在孕期要怎样做才能避免早产啊?

A:准妈妈在孕期预防早产,第一,要注重孕期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子宫收缩等情况,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加以控制,尽量维持接近预产期最佳。第二,重视产前监护,前监护是一项常用来预防早产的方法。实践表明,产前监护越早,次数越多,早产的发生率就会越少。第三,积极防治感染: 生殖道感染是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生殖道感染,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就会侵入绒毛膜羊膜,进而刺激蜕膜细胞产生细胞毒素和前列腺素,引起早产发生。

2.增强孕期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是一个怀孕32周的准妈妈了,期待宝宝如期到来的同时也担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注意,会导致宝宝早产,请问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事项避免早产呢?

A:准妈妈在日常生活预防早产的方法:第一,增强孕期营养:如果孕妇营养不良,则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制,低体重,从而导致早产的发生。因此孕妇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有益于胎儿健康成长是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第二,保持轻松的心情:孕妇早产和孕妇的心理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孕妇要积极通过自我调节与心理辅导、咨询来舒缓紧张的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来临产。第三,节制性生活:在孕早期及孕晚期3个,怀孕双胞胎的孕妇都应该适当的节制性生活,因为性生活难免会导致流产或早产。

第四,不抽烟喝酒吸毒: 研究表明,在妊娠期抽烟喝酒吸毒等不良行为,不但容易导致胎儿智力低下、畸形等,还容易增加早产的概率。建议有抽烟喝酒的女性,最好在戒除6个月后在怀孕。第五,安心休养:在孕晚期,孕妇一定要安心休养,不宜过度劳累,尽量多卧床休息,这对减轻压迫症状,增加子宫血流量,预防早产都很有好处。

3.阴道子宫颈评估检查,可评估是否有早产迹象

我表姐在怀孕14周的时候接受过阴道子宫颈评估检查,听说这是预防早产的检查,请问这是真的吗?什么情况需要做这项检查呢?所有孕妇都要做吗?

A:孕中期后接受过阴道子宫颈评估检查,是评估有无早产迹象的一种方法,但不是所有孕妇都要做的常规检查,主要是针对有既往有晚期流产及早产史、宫颈手术史的孕妇以及本次妊娠有晚期流产及早产征兆的孕妇。

4.若有早产高危因素,孕期便秘可能诱发早产

朋友说孕期便秘也可能因为排便困难诱发宝宝早产,请问这是真的吗?请问准妈妈在饮食上注意什么预防便秘?

A:如果有早产的高危因素,则孕期便秘也可能因为增加腹部压力的动作诱发宝宝早产。防止便秘,喝蜂蜜水,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等,必要时辅助缓和的通便药物治疗。

5. 妊娠晚期孕妇最好保持左侧卧位的睡姿

我怀孕32周了,闺蜜和我说采取左侧卧位可以避免宫缩,进而可以避免早产,请问这种说法在医学上有依据吗?为什么?

A:因妊娠子宫右旋,因此左侧卧位可减少妊娠子宫对主动脉、髂动脉的压迫,使之维持正常的张力保证胎盘的血液灌注量,使孕妇不易发生下肢水肿、下肢静脉曲张和胎儿发育不良等病症。所以,妊娠晚期孕妇最好保持左侧卧位的睡姿,这样既有利于孕妇又利于胎儿,同样利于早产的预防。

瓜不熟而蒂早落如何预防早产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都在280天左右(即38~42周)降生,称为足月产。那么,提前多少时间才是早产呢?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定义,在怀孕29~37周之间发生的分娩为早产。早产儿的体重一般在l000~2500克之间,由于过早分娩,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母体外生活能力弱,调节体温、抵抗感染的能力很差。早产儿的死亡几率要比足月儿高几十倍,其存活儿约有80%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早产呢?有人对311例早产高危病例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早产的原因主要与下述因素关系最密切。

早产与年龄的关系未满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组的11倍。

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有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1年又再次怀孕,对孕妇影响最大。尤其是操作粗暴的人工流产,对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加。

胎位与早产的关系臀位早产的发生率为20.4%,是总产妇早产率的7倍。

早产与疾病的关系妊娠合并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内、外科疾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病等,容易导致早产。孕妇内分泌失调、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产。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早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累,经常接触噪音、放射线、农药等,可使早产明显增加。情绪经常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易致早产。妊娠后期的频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是导致早产的较常见原因。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也会引起早产。

此外,双胎或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伸展,最易导致分娩提前,约占50%,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单卵双胎尤其合并羊水过多时更易发生早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妊娠末期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子宫出血,提前终止妊娠造成早产,并可危及孕妇的生命。

预防早产,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妊娠期要禁烟戒酒,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妊娠后期避免背扛、提握、端抱过重的东西,避免登高取物、伸手够物及用洗衣板洗衣服,以免增加腹压或撞击腹部。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要摄取合理充分的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及豆类食品,并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怀孕后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减少宫腔内向宫口的压力。妊娠期间要节制性生活,尤其妊娠7个月后要节制性交。发现产前出血和先兆早产征象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如能做到以上几条,就可减少和避免“早产儿”出世,如愿以偿,“瓜熟蒂落”。

早产的征兆与预防

早产是很多准妈妈生育所担心的问题,早产有无预防措施?早产出现的诱因?药物是都对早产有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准妈妈提到的问题。以下就是本人整理过的这些问题的解答,帮助您解除心中的疑惑和生育的顾虑。

引发早产的诱因很多高领产妇出现早产的概率明显增加,还有年龄过小的产妇尤其小于20岁,早生的概率是34岁以上孕妇的11倍。有做人工流产,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对孕妇影响最大。由于流产对宫颈的损害,会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作压力大,工作内容繁重也会使早产的风险增高。平时在容易动怒,情绪紧张,可使大脑层功能紊乱,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易致早产。传染病,慢性病,外伤不及时的治疗治愈也会早产。孕妇贫血,体内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期营养不良、维生素、蛋白质缺乏,叶酸缺乏也容易早产,除了孕期中的孕妇,发生在胎儿中的因素也不可忽视,比如胎儿畸形、双胎、多胎、羊水过多、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盘功能不全等对早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早产发生前有很多征兆,比如孕妇早期破水,会发生破水后的阵痛,此时可把腰部垫高,不要动腹部,去医生马上治疗。临产前会从生殖器少量的出血这表明孕妇有临产的危险,可局部用干净的纱布、脱脂棉、卫生纸垫上止血。到了8个月,腹部会变软变硬,腹部肌肉也会变硬并伴有发胀的感觉,孕妇要保持平静,及早去医院就诊。

想要预防早产建议您及时发现这些征兆,及早就医,避免给您带来更多的危险和伤害,预防早产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孕期保健,保持好的心情和心态,预防感染与传染病,做到这些您就会避免早产的发生。

如何预防早产

说到早产,很多孕妇是害怕的。现实中也不乏很多早产的事例。早产的原因有很多,而且有很多的早产儿与正常时间生下来的孩子比较来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个差别主要就是体现在身体素质方面。那么,下面就来具体说说预防早产的一些常见方法。

预防早产,关键是加强孕期保健,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中毒及各种异常妊娠。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劳动强度,增加休息时间。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紧张情绪,避免不良刺激。要摄取合理的充分的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及豆类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怀孕后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减少宫腔内向宫口的压力。妊娠期间要节制性生活,妊娠7个月后应避免性生活。发现产前出血(主要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和先兆早产征象应及时请医生诊治。如能做到以上几条,就可如愿以偿“瓜熟蒂落”,避免“早产儿”出世。

哪些情况容易发生早产呢?有人对311例早产高危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早产的原因主要与下述因素关系最密切。

1.早产与年龄关系 未满20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20岁者,早产发生率是20~34岁组的11倍。

2.早产与流产史的关系

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史、反复流产、人工流产、引产或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的对孕妇影响最大。因流产对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

3.胎位与早产的关系 臀位早产的发生率为20.4%,是总产妇早产率的7倍。

4.早产与疾病的关系

妊娠合并急性传染病和某些内、外科疾病,如风疹、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妊高症、心脏病等,容易导致早产。孕妇内分泌失调、孕酮或雌激素不足,严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产。严重贫血的孕妇,由于组织缺氧,子宫、胎盘供氧不足,也可发生早产。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想要预防早餐,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定期的身体检查,这样就可以在事情刚起步的时候,就采取措施杜绝它。其次就是孕妇们平时要注意好休息以及生活环境的卫生,还有就是孕妇的心里负担不要太重,最好每天都可以保持一个好的心情,这样一般是不会引发早产的。

孕妇早产的征兆

1.足月前拉肚子,小腹会有些许痛感,并且会增加上厕所的次数,小便会感到不舒服,但未出现水样便。

2.小腹有很大的下坠感,并且下体的分泌物突然间增多了,其中还混杂着血迹。

3.小腹变的硬硬的,宫缩十分频繁并有破水现象。

哪些情况会引起早产

当感染细菌引发绒毛膜羊膜炎的时候,大部分孕妈妈都无法察觉到自己的症状,因此也就很难预见到自己是否发生早产了。一旦早产征兆显现,就已是比较严重的地步了,需要接受全面的治疗才能避免早产的可能。感染细菌带来的连锁反应增加了早产的危险,只有阻止感染细菌长驱直入、切断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才能有效地规避早产风险。一些预防早产的小方法,方便您学习和使用,随时来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避免早产。

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

由于孕妈妈很难察觉到炎症的发生,所以很容易忽视,炎症就会悄悄地变得严重。等到孕妈妈有明显的感知时已经相当严重了。医生因此提醒孕妈妈应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哪怕是细微的感知异常,哪怕只是怀疑自己可能患上了炎症时,也要尽快去医院做检查,得到医生的帮助。一旦引起以下早产征兆,该怎么办呢?

(1)子宫收缩更加频发

如果孕妈妈在妊娠22周到未满37周时间内出现子宫收缩及子宫颈扩张等异常情况,很可能是早产征兆。

对策:孕妈妈应通过静养和治疗的方式来防止早产。

(2)前期破水

如果孕妈妈出现前期破水,细菌会从破了的卵膜进入子宫内,胎儿极有可能被感染,所以,当破水时应及时用干净毛巾挡住并马上去医院。

对策: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妊娠周数和子宫内的感染程度,来使用子宫收缩抑制剂或者抗生素。值得注意的是,在子宫内发生感染的情况下推迟分娩时间,会引起胎儿情况的恶化。

除此之外,引起早产征兆的原因还有子宫颈无力症、多胎妊娠、母体的综合症等,不过大多还是和子宫内以及宫颈的炎症有关。有种能引起炎症的物质叫细胞分裂素,它能制造出使子宫收缩的前列腺素,并且引起阵痛。

卵膜变脆、破开导致“前期破水”

阵痛还没开始,可是卵膜已经破了,导致羊水流出。原因是“激烈的运动”或者卵膜受到细菌感染而变脆所导致破开的。

对策: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主要使用的是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症状轻可用口服药,症状重则要打点滴。如有呼吸困难或者心跳加快等症状出现的话,应该马上找医生咨询。“静养”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除了去厕所和吃饭以外,都应在床上躺着。如果症状严重,还可选择住院静养。

子宫颈无力症

没有有害细菌的侵入,阵痛也没有开始,可是子宫的入口无力,并且呈自然张开的状态,这就是“子宫颈无力症”。

对策:此早产征兆一旦被诊断后,必须进行预防的治疗措施,尽力想办法在37周以后或接近37周的时候生产,才能保证宝宝的安全。也可根据症状轻重和原因的不同来选择“静养”、“药物治疗”或“手术”(子宫颈无力症的情况下)等这些治疗方式。

宫颈管短的原因是什么

1、宫颈管长短的话,那么是自身发育的结果的,也就是说天生这样的,没有什么原因的。

2、准妈妈子宫颈短小易早产,经对2900名孕妇研究发现,那些子宫颈在怀孕24周内缩短的孕妇,早产机会较其他孕妇高,利用超声波度量孕妇的子宫颈及突出至阴道的子宫肌肉环,发现孕妇的子宫颈越短,早产率也越高。资料显示,在怀孕24周时,子宫颈只有13毫米的孕妇,比那些子宫颈颈长至40毫米或大于40毫米的孕妇,早产机会高出14倍。

3、研究人员解释,子宫颈偏短,可显示孕妇的产道出现问题,这种情况加上子宫活动异常便可导致早产,因此,专家认为,利用超声波量度子宫颈的长度,可帮助医生预知哪些孕妇有早产征兆,然后可给予适当的医疗护理,妇产科专家还表示,利用超声波替孕妇检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医生可预知哪些妇女适合接受“环扎术”,即通过线缝术使子宫颈位置固定,尽量避免早产。

相关推荐

如何避免早产

积极治疗生殖道感染 孕妇患有生殖道感染疾病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这样就可以及早的控制感染体,以免影响胎内婴儿的健康,减少早产的概率。 避免劳累和外来刺激 孕妇在孕晚期最好不要长途旅游,避免路途劳累,最好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以免碰到腹部,不要长时间站立或下蹲,走路上下台阶时要走稳,同时避免性生活。 关注自身健康 孕妇如果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合并症时,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盘前置等情况一定要谨遵医嘱,积极做好保健工作,及时发现异常并尽早就医。 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 改善生活环境,

怀孕早期流产征兆

1、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是指女性怀孕后阴道出血,血色暗红或是白带有血,出血后,会伴有腹痛或是腰腹痛。有些女性会引起重视,及时就医便可降低流产机率,而有些女性发现症状不及时就医,任其自行发展最终便会导致流产。 2、难免流产 难免流产从字意上就不难看出意思,所谓难免流产是指不可以避免地出现流产。这样子的现象一般发现时为时已晚,很难进行挽回。症状表现为:阴道流血量多,伴有严重腹痛,胎膜出现破裂。宫口张开,有时甚至可见胚胎组织位于宫颈处。女性若出现这类症状,流产已无可避免,应马上接受手术引导,及时排出胚胎组织和胎盘

严重自然流产如何治疗

1.难免流产 难免流产是先兆流产的进一步发展,孕妇表现为腹痛加剧,阴道出血增多。医生检查时可以见到子宫颈口开大2-3cm,胎膜早破,胎儿、胎盘等组织堵住子宫口,流产在所难免了。 应对措施:一旦确定是难免流产,应接受医生做出的处理,尽早采取措施终止妊娠。宫腔里取出的东西应进行病理检查。在流产前后都要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直至流产后体温正常3天,以防感染扩散到输卵管,还应服用止血药物。 2.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是指孕妇仅是出现了流产的征兆,主要是在妊娠早期,一般在妊娠的12周以前,表现为有少许阴道血性分泌物,

早产征兆孕妇早知道

1、肚子阵痛 在怀孕29周之后,宝宝提前生产,孕妈第一反应肯定是肚子痛。这种阵痛有点类似痛经,连带腹股沟也会持续酸痛,严重者还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加及阴道出血。这时就很有可能是早产征兆,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2、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也是分辨早产的主要依据。正常的宫缩一般是没有规律可言,且收缩频率不高。如果在孕后期出现有规律的子宫收缩,而且保持较高的频率,这一时候,通常还伴随着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肌肉产生强烈的发胀感,这就可能意味着孕妈会有早产的危险。 3、羊水流出 羊水是保护胎儿生命的关键。在孕妈怀孕7个

孕妇怎样才能避免早产

早检查 尽早查出自己的危险因子,评估营养、身心及过去的生产史。孕期需要积极做好保健和监护工作,及时发现孕期疾病并尽早处理。 调节好情绪和心态 孕妇心理压力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紧张、焦虑和抑郁与自然早产关系密切。因此,凡有紧张、焦虑或抑郁的孕妇要积极通过自我调节或心理辅导、咨询等,使不良心理状态得以改善。 摄取合理充足的营养 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鱼、肉、蛋及豆类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怀孕后期应多卧床休息,并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循环,降低宫腔向宫口的压力。 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研究表

怀孕一个月孕妇饮食禁忌

孕妇进补必须知道的中药禁忌: 牛黄(清热药):泄下力强,易导致孕妇流产。 红花、川七(活血药):祛瘀活血力强,易导致流产与早产。 牛膝(活血药):有损胎儿健康。 补骨脂(温阳药):孕妇须经由医生指示后再服用。 车前子(除湿利水药):过度食用会影响胎盘循环。 薏仁(除湿利水药):会降低横纹肌收缩作用,对子宫产生兴奋作用,也会造成羊水过少的现象。 通草(除湿利水药):会造成孕妇羊水过少。 黄连(清热药):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过敏,血液异常等。 珍珠粉(清热药):可能造成腹泻,有早产征兆孕妇不宜食用。

怎样避免早产

胎儿在母体的时间一般是10个月,如果胎儿在7个月或者7月就生产出来就属于早产的情况,对于早产这种情况是有好有坏的,如果母体本身存在疾病,我们通过剖腹产的方法将胎儿及时的诞生下来是很好的。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即所谓“瓜熟蒂落”。每一个妊娠的妇女都希望能生一个足月健康的孩子,但有的怀孕尚未足月,就“瓜不熟而蒂早落”提前分娩,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早产。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都在280天左右(即38~42周)降生,称为足月产。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定义,在怀孕29~37周之间发生的分娩为早产早产儿的体重一般在10

​纵隔双子宫如何治疗?

一般情况下,如果双子宫不引起临床症状,可不必加以治疗。如果早孕行人流时,应B超监测下或双侧宫腔均搔刮,以免漏刮。一般不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 怀孕早期时,要注意流产的症状,如有阴道出血、下腹紧缩、腰酸、下背疼痛等不适感,即“先兆性流产”,应到医院进行适当的安胎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放松心情,放慢生活节奏,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同时应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 到了怀孕中期或晚期,更要注意预防早产。要定期做产前检查,产前检查的次数和频率比一般孕妇要多。产前检查时,医护人员可以协助留意可能引发早产的情况,并给予适当处理。

早产征兆

1、肚脐下方出现硬块 孕妈妈经常感觉到下腹部变硬或者出现硬块,说明你要谨防早产现象了。一般在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孕妈妈会出现腹部变硬的现象,如果这种情况提前来临,并非是一件好事情。很多孕妇早产现象表现为下腹有时变硬,有时又变软。 下腹部变硬说明子宫在收缩,子宫收缩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子宫收缩严重者将会导致胎儿早产。所以,孕妈妈们要注意自己的腹部是否出现变硬现象,一旦出现请及早就医。 2、体下出血 处于怀孕期的女性阴道出现出血症状,通常被认为是早产征兆之一。孕妈妈出现流血现象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早产,二是

孕妇腹泻的注意事项

事项一、观察胎儿工作:如果胎儿的情况异常,应马上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大意以防耽误病情导致流产或早产。如果排卵了流产或早产可能,孕妇可以根据拉肚子情况进行用药。 事项二、合理饮食调整:孕妈妈要注意饮食调整,最好避免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清淡饮食。 事项三、暂时不要饮食:孕妈妈暂时不要吃东西,适当用补液补足因拉肚子而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尤其是钾离子,还要补充失去的热量。在补液时注意,要观察胎儿的情况是否良好,有无流产或早产征兆。 事项四、服用药物:孕妈妈可以服用微生态制剂,如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减少大便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