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洋金花平喘止咳
止咳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洋金花平喘止咳
洋金花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4-11月花盛开的时候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或姜汁,酒制用。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平喘止咳,麻醉镇痛,止痉,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
用法用量:内服0.3-0.6g,宜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外敷。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应控制剂量,外感及痰热咳喘,青光眼,高血压,心动过速者禁用;孕妇,体弱者禁用。
刮痧对咳嗽有用吗
刮痧对咳嗽有用。
刮痧疗法是集穴位刺激,局部按摩,药物外治于一体,通过刮拭局部体表,达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目的。其平喘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局部刺激作用
通过对局部皮表的直接刮拭,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加速,从而使阳气流行,血运顺畅,营卫调和,达到止咳平喘作用。
药物介质的药理作用
刮痧疗法可采用平喘中药制成的药物介质,通过皮肤穴位的吸收,渗透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较明显的缓解解痉,止咳平喘作用。
肌肤溢邪排毒作用
通过对人体皮肤进行刮拭,可使局部腠理开泄,郁滞肌表的风,寒,湿,热,痰,瘀等邪读以及内生郁积在经络气血之邪毒从皮腠排泄于外,从而起到排毒抗炎,止咳平喘的作用。
桑白皮配伍效用
1、桑白皮配伍车前子:二者皆可利水消肿,相伍为用,共奏清热利尿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所致之水肿。
2、桑白皮配伍阿胶:桑白皮泻肺平喘;阿胶补血养阴润肺。二者伍用,补泻兼施,相辅相成,共奏补血养阴、润肺止咳、泻肺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阴亏虚,或燥邪伤肺之咽喉疼痛、咳喘少痰、痰中带血者。
3、桑白皮配伍黄芩:桑白皮甘寒,泻肺平喘、利小便而导热下行;黄芩苦寒,清泻肺热。二者伍用,有清热泻火、平喘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壅盛所致之发热、咳嗽、气喘、痰黄者。
4、桑白皮配伍橘皮:桑白皮味甘性寒,入肺、脾经,功擅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作用主要在肺;橘皮苦辛性温,入脾、肺经,长于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作用重在脾胃。二者合用,肺脾并重,共奏清肺泻热、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者。
5、桑白皮配伍桑叶: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叶疏风解表、清肺止咳。二者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泻肺、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郁表袭肺所致之发热、咳喘、痰黄者。
6、桑白皮配伍苏子:桑白皮泻肺平喘;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二者相伍,寒温并用,用于治疗各种喘症。
止咳分年龄段
1.成人润肺止咳:常用二母宁嗽丸,主要成分为川贝母、知母、石膏、黄芩、陈皮等。有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2.儿童润肺止咳[2] :常用葵花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主要成分为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芩、板蓝根、鱼腥草、知母等。麻黄、苦杏仁、甘草、鱼腥草通过不同方式发挥镇咳作用。有清热、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其组方麻杏石甘汤清泄肺热,止咳平喘,配以麦冬、知母、养护孩子肺阴。
3.老人润肺止咳:常用润肺止嗽丸,主要成分为天冬、地黄、天花粉、酸枣仁(炒)、淡竹叶等。有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的作用。
洋金花的功效与作用 治哮喘咳嗽
洋金花为麻醉镇咳平喘药,对成人或年老咳喘无痰或痰少都有效果,但由于洋金花有毒,需在其他药无效时使用。可散剂单服,或配烟叶制成卷烟燃吸,对治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奇效。
止咳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1、马兜铃
马兜铃为多年生的缠绕性草本植物,其根、茎、果实都称马兜铃,马兜铃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其茎称天仙藤有理气、祛湿、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根称青木香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同时也有强烈致癌物质成分,马兜铃酸可引发“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生。
2、苦杏仁
苦杏仁,别名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主治功能有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杏仁分为甜杏仁及苦杏仁两种,苦杏仁有毒,千万不要生吃哦。
哮喘吃什么中成药 止咳定喘丸散热平喘
止咳定喘丸由麻黄,生石膏,苦杏仁和甘草组成。
方中以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生石膏辛寒清泻肺热;辅助以苦杏仁温降泻肺气,助麻黄止咳平喘;甘草可调和药性,且可镇咳,所以该药有宣泻肺热,止咳平喘的功效。
止咳平喘的中药有哪些 苦杏仁降气止咳平喘
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晾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微温,有消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5-10g,宜打碎入煎,生品入煎剂宜后下,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阴虚咳喘及大便溏泄者忌用,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婴儿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