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水泡型手癣
怎样治疗水泡型手癣
女性双手经常接触洗涤剂、溶剂,加水做家务双手经常浸泡在水里,很容易患上手癣。手癣主要是有真菌感染引起的,中医认为,脚湿气也会传染手部导致手癣。
手癣病发时,表现为手掌局部红斑脱屑,红斑边界明显,皮肤干燥,严重的时候手掌皮肤肥厚、脱屑,甚至会皲裂。
外用偏方1、皂角方
材料:陈醋250克,大皂角4个
做法:将大皂角连子一起压碎,倒入陈醋里,一起煮沸
用法:如果只是手掌痛,只要熏一熏就好,如果手掌会痒,先熏再洗
功效:治疗手癣
外用偏方2、鱼腥草方
材料:葱、鱼腥草各30克
做法:把鱼腥草和葱一起捣烂,揉成团备用
用法:用双手反复揉搓,每次搓10-15分钟,每天2-3次,坚持用5-7天
功效:治疗手癣
外用偏方3、仙人掌方
材料:仙人掌一些
做法:去掉仙人掌的刺、皮,清洗干净后捣烂,用干净的白布拧出汁
用法:把仙人掌汁涂在患处,每天涂2-3次
功效:治疗手癣
外用偏方4、独头蒜方
材料:独头蒜1个
做法:剥去独头蒜的外皮,然后在蒜上扎一些小孔
用法:独头蒜放在患病的手掌里反复揉搓,每天换1个独头蒜,直到痊愈
功效:治疗手癣
外用偏方5、蓖麻叶方
材料:鲜蓖麻液一些
做法:把蓖麻叶揉软
用法:用揉软的蓖麻叶擦患处,直到蓖麻叶汁流净。
治疗水疱型手癣的方法
口服类
1、防风10g,白鲜皮30g,苍术10g,苦参30g,蝉衣10g,胡麻仁6g,生石膏30g,苡仁30g,牛膝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当归12g,制首乌15g,红花10g,白芍10g,生地20g,川芎6g,白蒺藜20g,白鲜皮30g,苍术10g,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熏洗类
1、干辣椒10g,头发15g,小鲫鱼1个,蜂蜡20g,麻油50g。上药共入麻油中炸枯,去渣后入蜂蜡化膏。用时先以酣盐水熏洗患处,然后再涂药膏,每日1次。
2、青盐30g,明矾20g,花椒20g,公英30g,艾叶30g,陈醋500g。上药人砂锅或搪瓷瓶内加水适量熬20分钟后趁热薰洗患处,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对手足顽癣有效。
水泡型手癣治疗方法是什么
不宜使用还用激素类的外用药,用选用纯中药无刺激的外用药品如卫夫霜等等,坚持使用。
取雄黄、黄连各10克,苦参、土茯苓、防风、地肤子、荆芥各30克,冰片6克,先将前7味药水煎30分钟,停沸后加入冰片,去渣,待温浸泡患处20分钟,每天4次,每剂用3天,15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型手癣。
取苦参、地榆、胡黄连、地肤子各200克,将上药切碎后放入75%酒精至1000毫升中浸泡1周,过滤后再加70%酒精至1000毫升,外搽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水疱型足癣。
取土槿皮、蛇床子、透骨草、徐长卿、黄芩各30克,土茯苓、苦参、枯矾各2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适量,浸泡患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足癣合并感染者。
中医药治疗
乌贼骨15克,硫黄2克,枯矾6克,樟脑3克,分别研成细粉,混匀,每日撒患处。适用于浸渍型手足癣。
滑石粉、煅海螵蛸、制炉甘石各40克,赤石脂20克,硼砂15克,白矾、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轻粉、铅丹、冰片各4克,共研成细末,过筛和匀。将患处洗净擦干,然后将药粉均匀撒在趾缝间糜烂痒处,每天2次。适用于浸渍型足癣。
苦参、地榆、胡黄连、地肤子各200克。将上药切碎防入75%酒精至1000毫升中浸泡1周,过滤后再加70%酒精至1000毫升,外涂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水疱型足癣。
密陀僧30克,龙骨20克,炉甘石50克,轻粉、冰片各3克,凡士林100克。将前4味药研成极细末,然后加入凡士林调成膏剂,外搽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鳞屑型和增厚型足癣。
怎样治疗水泡型手癣呢
水疱型手癣起病多为单例,先以手掌的某一部位开始,特别是掌心,食指及无名指的掌面,侧面及根部,该种手癣症状开始为针头大小的水疱,壁厚且发亮,内含清澈的液体,水疱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觉瘙痒,水疱干后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清楚、病程慢性、持续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传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对侧手掌,有时水疱可继发感染形成脓疱。
方法及步骤:
一、取白矾、五倍子、地肤子、蛇床子、苦参各30克,大枫子、川椒、黄柏各25克,共研末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1周备用,每天2次,取药液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每剂可用7天;
二、取雄黄、黄连各10克,苦参、土茯苓、防风、地肤子、荆芥各30克,冰片6克,先将前7味药水煎30分钟,停沸后加入冰片,去渣,待温浸泡患处20分钟,每天4次,每剂用3天,15天为1个疗程;
手上长了小水泡怎么处理
水泡型手癣。
手癣脚癣治法一样。
科学经验法——手脚癣就是真菌感染了,杀菌就好了。
细菌真菌可以潜伏好长时间的。一般冬季轻,春夏秋重!
主要注意卫生就好了。经常洗手脚,保持干燥,透气。
细菌真菌无处不在,你给了它们环境它们就繁殖的快!
化脓糜烂裂口等——先可以用碘伏消炎一下,好点了可以用棉签蘸普通白醋夹在脚趾缝中,等没有裂口了,再找10°左右的醋精,每晚睡前泡半小时,泡后自然晾干,不要再用清水冲洗;连泡10~15天就好了,会爆皮,爆完就好了,细菌被杀死了,细胞也牺牲了!
开裂:泡完后用剪刀刮刮,磨磨,睡觉前涂点愈烈双,慢慢来,有几次裂口处皮肤就软了薄了,就好了。
不含激素,又便宜!
注意卫生,根治!
复发就是又得的。
水泡型手足癣的原因
1、水泡型手足癣要注意什么
用杀菌药物涂抹,水泡型手足癣虽然要严重与脚气,但是和脚气一样都是属于一种真菌传染的疾病。所以平时的时候可以在晚上泡完脚之后,用杀菌消炎药物进行涂抹。切记平时不要用手乱扣乱抓,否则只会让病情越发厉害。
平时的时候尽量不要到一些公共的游泳池或者是一些共用毛巾之类的接触,因为这些都是很有可能再次感染的,平时清洁完之后可以涂抹一定的消毒粉,也是可以有效的杀灭真菌,起到治疗的作用的对于手足癣患者来说,平时除了要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以外,还是可以在饮食上加以预防,就比如说花生。有研究表明花生里面是含有丰富的脑磷脂,这个是可以疏散自己体内的真菌的,所以对于水泡型手足癣的治疗也是相当的有疗效的。
2、什么是水泡型手足癣
水疱型手足癣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发生于足和(或)手部的皮肤癣疾。由致病性丝状真菌感染引起,足癣较手癣更为常见。临床可分为角化型、水疱型、丘疹鳞型、间擦型和体癣型等数种,也可混合出现。本病有传染倾向,其发生与密切接触患者的手足部位和用品,如拖鞋、浴盆、拭脚布等有很大关系。手癣又常由患者自身足癣传染而来。
3、水泡型手足癣的表现症状
浸渍型:主要表现为趾 指间皮肤发白、糜烂、浸渍,边缘清楚,去除浸渍的表皮留下潮湿的鲜红新生皮肤。
水疱型:主要表现为足底或手掌出现水疱,甚至几个水疱融合成较大的水疱,边界清楚,皮肤不红,疱壁脱屑。
鳞屑型:主要表现为以脱屑为主,间有少数水疱,疱干脱屑,边缘清楚,症状不明显。
增厚型:主要表现为手掌皮肤增厚,夏季水疱脱屑,入冬则皮肤开裂。
水泡型手足癣的治疗方法
水泡型手足癣是指皮肤癣菌侵犯指趾、趾间、掌跖部所引起的感染。在游泳池及公共浴室中穿公用拖鞋易感染足癣,手癣常由足癣感染而来。专家提醒患上疾病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专家说水泡型手足癣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侧缘的成堆或散在分布的水疱,泡壁厚,可有痒感,夏季多见,水泡多自行干涸,继发脱屑。如处理不当可继发细菌感染,形成化脓性皮疹。水泡型手足癣平时要讲究个人卫生,不要用公用拖鞋、脚盆、擦布等,鞋袜、脚布要定期灭菌,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脚气的发生与真菌引起,真菌的生存与一定恒温有关联,而夏天适宜真菌的生长,足癣的症状便表现出来,到了冬季生长条件不合适,真菌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引起患者不适,致使患者误认为脚气已愈。所以脚气一定要做到规范化治疗,才能达到真正治愈。
药物治疗
不宜使用含有激素类的外用药,用纯中药无刺激的外用药品玉草等,坚持使用。
取雄黄、黄连各10克,苦参、土茯苓、防风、地肤子、荆芥各30克,冰片6克,先将前7味药水煎30分钟,停沸后加入冰片,去渣,待温浸泡患处20分钟,每天4次,每剂用3天,15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各型手癣。
取土槿皮、蛇床子、透骨草、徐长卿、黄芩各30克,土茯苓、苦参、枯矾各20克,每日1剂,水煎取汁适量,浸泡患处,每天2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足癣和感染者。
中医药治疗
中药治疗一般使用以下几种偏方:
乌贼骨15克,硫黄2克,枯矾6克,樟脑3克,分别研成细粉,混匀,每日撒患处。适用于浸渍型手足癣。
滑石粉、煅海螵蛸、制炉甘石各40克,赤石脂20克,硼砂15克,白矾、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轻粉、铅丹、冰片各4克,共研成细末,过筛和匀。将患处洗净擦干,然后将药粉均匀撒在趾缝间糜烂痒处,每天2次。适用于浸渍型足癣。
苦参、地榆、胡黄连、地肤子各200克。将上药切碎放入75%酒精至1000毫升中浸泡1周,过滤后再加70%酒精至1000毫升,外搽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水疱型足癣。
密陀僧30克,龙骨20克,炉甘石50克,轻粉、冰片各3克,凡士林100克。将前4味药研成极细末,然后加入凡士林调成膏剂,外搽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鳞屑型和增厚型足癣。
蛇床子、苦参、白鲜皮、黄柏、生百部各20克,雄黄、硫黄各10克,当归15克,水煎取汁外洗患处,每天1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各型手癣。
什么是水泡型手足癣
什么是水泡型手足癣?水泡型手足癣是手足癣中的一种,即手癣和足癣的合称,很多人的手脚都存在这种疾病,只是由于患者自身不了解这种疾病而无法认识到那么,什么是水泡型手足癣呢?
水泡型手足癣,足癣俗名“香港脚”,又叫脚气、脚湿气。症状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能是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可蔓延至脚底及脚背边缘,剧痒,必须抓破为止。故常伴有继发感染,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的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这是一种接触传染病,会因共用面盆、脚盆、脚巾、手巾、拖鞋及澡盆而迅速传播。
什么是水泡型手足癣?水泡型手足癣,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足癣中医又称“脚湿气”。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循经上行于手则发于癣,下注于足则发足癣,或由湿热生虫,或疫行相染所致。
以上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手足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根据以上知识如果您已经发现自己已经感染上这种皮肤病,一定要尽快治疗,并在期间做好预防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什么是水泡型手足癣?手足癣是指皮肤癣菌指趾、趾间、掌跖部所引起的感染。在游泳池及公共浴室中穿公用拖鞋易感染足癣,手癣常由足癣感染而来。水泡型手足癣的病因也是主要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及表皮癣菌等引起的。
什么是水泡型手足癣:本病按临床表现分为四型:浸渍型多见趾(指)间皮付发白,糜烂、浸渍,边沿清楚,去除浸渍的表皮,留下湿润的鲜红新生皮肤。水疱型多见足底或手掌出现水疱,甚至几个水疱融合成较大的水疱,边界清楚,皮肤不红,疱破脱屑。鳞屑型多以脱屑为主,间有少数水疱,疱干脱屑,边界清楚,炎症不明显。增厚型多见掌跖皮肤增厚,夏季水疱脱屑,入冬则皮肤开裂。本病多见于成年人,往往是夏季发作或加重,冬季天气干燥时减轻或症状消失,故冬季是治疗手足癣的最佳时机。
手癣和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足癣中医又称“脚湿气”。中医以为本病多因脾胃湿热循经上行于手则发于癣,下注于足则发足癣,或由湿热生虫,或疫行相染所致。
水泡型手癣能治好吗
自我诊断。水疱型手癣多发生在夏季,症状是手指间、掌缘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数日后干燥脱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庖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药物治疗。
1、防风10g,白鲜皮30g,苍术10g,苦参30g,蝉衣10g,胡麻仁6g,生石膏30g,苡仁30g,牛膝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当归12g,制首乌15g,红花10g,白芍10g,生地20g,川芎6g,白蒺藜20g,白鲜皮30g,苍术10g,苡仁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