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肥胖能减瘦吗 遗传性肥胖怎么减肥
遗传肥胖能减瘦吗 遗传性肥胖怎么减肥
对于遗传性肥胖的人来说需要控制每天热量的摄入,而在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减低一天的食欲可以选择少吃多餐的方式。有些人为了减肥而选择节食,但是过度饥饿之后反而有可能摄入更多的热量,因此可以每天吃个5—6餐,每一餐都少吃一点,每顿饭的间隔时间也最好不要超过四小时,这样在计算好摄入的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一整天都不会感到饥饿,也能有效的控制住食欲,这一点对于先天肥胖的人非常很重要。
很多有遗传性肥胖的人不爱运动,这样只会导致脂肪的堆积更加严重,因此对于肥胖的人来说运动是一种非常好的燃烧脂肪的效果,即使是先天的遗传也是可以瘦身成功的。另外在减肥运动中有氧运动又比无氧运动效果要好很多并且更适合日常生活,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游泳、慢跑、骑车、减肥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肥胖症如何分类
肥胖症分为(1)单纯性肥胖:95%的肥胖者属于单纯性肥胖,其分类又有两种: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体质性肥胖与遗传有关,获得性肥胖一般在20-25岁以后,由于运动量不足、营养过剩或遗传因素,使脂肪细胞体积肥大,但无数量的增生。(2)继发性肥胖:即继发于其他疾病。继发性肥胖可因中枢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病变而致,故又称为“病理性肥胖”。(3)遗传性肥胖:此类肥胖病,属遗传性的原因,并且与家庭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有关。据有关专家研究统计: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的子女有60%-80%的可能成为胖子。父母双方中只有一人肥胖,他们的子女有4%的可能成为胖子。如果父母双方都是瘦子,他们的子女只有10%的可能成为胖子。
引起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遗传因素:大多认定为“多因子遗传”,父母的体质遗传给子女时,并不是由一个遗传因子,而是由多数的遗传因子来决定子女的体质,所以称为多因子遗传,例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就属於这类遗传,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单纯性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皆单纯性肥胖,子女可能单纯性肥胖的机率升高至70%─80%,真正因为‘多因子遗传’的例子并不多见,遗传了父母‘错误的饮食习惯’,而导致单纯性肥胖的例子,则屡见不鲜。
社会因素:很多人都有着‘能吃就是福’的观念,现今社会,食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美食常在引诱你,再加上‘大吃一顿’几乎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这当然成为造成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
内分泌功能失调:在更年期,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活动减少,代谢缓慢,也容易诱发单纯性肥胖。
与运动有关的因素:运动有助消耗脂肪,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因为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单纯性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单纯性肥胖的发生。
心理因素:为了解除心情上的烦恼,情绪上的不稳定,不少人也是用吃来作发泄,这都是引起饮食过量而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原因。
饮食习惯:饮食不节,入多于出,导致脂肪在体内堆积,是单纯性肥胖的常见原因。大多数单纯性肥胖者,发病前有饮食过度并特别喜欢吃甜食或油腻食品的习惯。加之中年以后,好静好坐,活动量减少,身体热量消耗少,故脂肪容易堆积而致单纯性肥胖。
更年期发胖怎么减肥 遗传性肥胖
如果父母是肥胖体质,随基因不同而呈显性和隐性遗传,也容易发生肥胖。
遗传肥胖能减瘦吗 遗传性肥胖的原因
主要指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肥胖,这种肥胖极为罕见,常有家族性肥胖倾向。肥胖症的发病率突出表现为三个阶段:婴幼儿期、青春发育期、40岁以上成年期。婴幼儿期及青春期的患者,绝大多数可以发展成为成年肥胖症,而且肥胖程度较重。
父母双方肥胖的情况下,下一代肥胖的概率比非家族遗传肥胖的要高出70%;父母一方肥胖的情况下,下一代肥胖的概率比非家族遗传肥胖的要高出30%。从以上数据看,遗传性肥胖确实是有较高的肥胖可能,肥胖也不是100%遗传。
减肥方法与肥胖程度关系
很多人在肥胖引发疾病后才意识到减肥的重要性。殊不知,疾病来临前,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减肥才符合健康理念。运动+饮食、药物减肥、手术吸脂减肥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减肥方法。根据肥胖程度和个体体质差异,选择的减肥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没有肥胖并发症,超重以及I度肥胖人群,最佳的减肥方法是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排除遗传性肥胖,通常情况下,经过一个周期(2个月-3个月)的运动+饮食减肥,体形会有明显改观。如果肥胖系遗传因素,体重不一定会减轻,还有增加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人体内有负责储存脂肪的白色脂肪细胞,也有负责燃烧脂肪的棕色脂肪细胞,两种细胞分工明确。如果从父母那里遗传的白色脂肪细胞数量多,棕色脂肪细胞少,一般的减肥手段效果都不会太明显,这是遗传性肥胖的一个可能因素,再有我们体内脂肪酶的活性高低也是可遗传的。由于遗传因素是不可改变的,因此,对于此类人群,我们更要严格调控生活方式即合理的饮食及适宜的体力活动,来控制体重的上升。同时运用正确营养原则积极预防肥胖可能引发的各种慢性疾病,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肥胖程度在II度以上的人群或伴有肥胖并发症,通过3-6个月的运动+饮食的减肥效果不明显,可考虑药物辅助治疗或者外科手术减肥。
遗传性肥胖怎么减肥比较好
1.多做有氧运动
不管是哪一种肥胖,坚持运动都会有帮助。科学家证明,有氧运动包括游泳、慢跑、行走、跳操、骑车等,其消脂效果要比无氧运动要好。并且,过度肥胖的人如果进行耗能过大的无氧运动,容易受伤。因此,建议遗传性肥胖者能坚持多做无氧运动。
2.不要依赖减肥药
很多遗传性肥胖者在尝试一些方法无效后,容易感到灰心丧气,吃大量的减肥药来减肥。任何一种减肥产品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饮食和运动方面做得不够,即使吃减肥药,很快就会反弹了。
3.规律的饮食
不要因为遗传性肥胖而自暴自弃,放任自己去吃各种东西。专家认为,遗传性肥胖产生的后代不一定百分之百也是肥胖者,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生活习惯而成为肥胖者。所以,人们应当保持规律的饮食,增大自己变瘦的可能性。
肥胖症是怎么形成的 遗传因素
近几年来的调查表明,许多胖人并不比瘦人吃得多,有的反而较少。故不少肥胖者采用节食减肥法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据调查,如果父母一方身体肥胖,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40%;如果父母双方均肥胖,则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70%。另经研究表明,肥胖者细胞的能量消耗只有普通人的80%,且越是节食,细胞的代谢率就越低,消耗的能量也越低,所以肥胖者不应盲目节食,以免适得其反。最近,国外通过基因遗传学研究,已发现肥胖症的特种基因芯片,说明肥胖可以遗传。
哪些人适合针灸减肥
适合针灸减肥的人群
20岁以前,人体生长发育尚未完全稳定,所以20岁以前采用针灸减肥,治疗效果不一定理想。20岁以前就肥胖的人,大多是自幼过食或遗传因素使体内脂肪细胞增多而造成的,这种肥胖属于体质性肥胖,减肥效果一般稍差。
针灸减肥的机理在于调整代谢功能。50岁以上的人,由于体内各方面机能已由稳定趋向衰弱,代谢能力也日益低下,加之减肥治疗时需配合以各种活动锻炼,对于50岁以上的人难以做到,所以这部分的人的减肥效果也较差。
再者说,50岁以上的人,皮肤弹性逐步降低,即使有所减肥也容易使皮肤产生皱纹有损于外观健与美。所以老年人的单纯性肥胖,只要不是严重影响健康,还是慢慢通过适当的节食和锻炼,让身体自然减瘦下来为好。
20-5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由于生理变化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好动到不好动的过程,每天能量消耗也由多变少,极易产生肥胖。在这个阶段,人体各方面的功能较健全,故通过针灸治疗较易调整内在机能而减肥,因此,20-50岁人群是针灸减肥治疗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