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日常注意事项
牙髓炎日常注意事项
1. 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早晚或进食后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留在口里和牙齿之间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选用含氟牙膏对预防龋齿有一定作用.
2. 注意儿童的饮食和口腔卫生.儿童饮食要多样化,适当吃些硬性和韧性的食物,可以促进其颌骨和牙齿的生长发育.不要让儿童含着糖块睡觉或者吃了甜食不刷牙漱口就睡觉,因为糖在嘴里变酸易于腐蚀牙而得龋齿.
3. 6-12岁儿童恒牙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即把牙齿的窝沟用一层树脂类材料封闭,避免食物碎屑和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牙体内,从而预防龋齿.
4. 对于位置不正的智齿和食物嵌塞的牙齿及时治疗,不合适的假牙和牙套及时处理.
5. 得了龋齿时及时治疗,牙洞浅的要在去除破坏的牙质后用适当材料充填,使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得到恢复,防止进一步龋坏;牙洞深的龋齿,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龋齿引起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要清除牙髓腔内或牙根周围的细菌感染,经过根管治疗保住牙齿.对于已经失去治疗价值的残冠,残根及时拔除、及时镶复.
6. 慢性牙髓炎的保健方法还包括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牙髓炎的发病机理与分类
牙髓炎的发病机理:
感染是其主要的牙髓炎发病机理,感染可继发于深龋和其它严重的牙体缺损,也可因牙周组织发生疾病,感染通过根尖或副根管口逆行进入牙髓,使牙髓发生炎症,同时,血源性感染也可引起,治疗深龋时消毒窝洞所用药物,都会刺激牙髓,引起急性牙髓炎,钻磨牙齿时用高速风动电转时,当局部温度超过牙髓组织所能耐受的限度(20~50℃),可使牙髓组织充血发炎,所以,用牙钻时一定要使用降温措施,当牙齿受到外伤时,可引起急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的分类:
慢性牙髓炎临床上分为三类: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及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又叫作慢性溃疡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称牙髓息肉。
儿童牙髓炎应该怎么办
急性牙髓炎可能由牙髓充血发展而来,也可能由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而来。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剧烈疼痛,痛的性质是自发性阵痛。炎症早期阵痛间隔时间较长,夜间较剧烈,冷热刺激都会引起发作,加剧疼痛。待到炎症晚期牙髓坏死、化脓时,典型的症状为冷的刺激可能使疼痛缓解,而热的刺激会使疼痛加剧。这是由于牙髓组织坏死产生的气体热胀冷缩的缘故。儿童的乳牙和年轻恒牙都可能发生急性牙髓炎。
儿童引发牙髓炎原因
儿童的牙髓炎主要是因深龋感染或治疗深龋时使用腐蚀性或苛性药的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牙齿外伤也能引起牙髓炎。由于牙髓是包在硬的牙本质腔中,根尖孔又极狭小,炎症造成的血管扩张、充血得不到引流而使髓腔内压增加,引起剧痛。
儿童牙髓炎吃什么药:丁细牙痛胶囊。儿童的正在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因此儿童牙髓炎患者对药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此药的成分是丁香叶和细辛,因此从成分上是先对比较安全的,同时此药也有止痛的作用,因此能让儿童牙髓炎患者得到治疗。
儿童牙髓炎吃什么药:牙痛清火口服液。此药的成分主要是重楼,栀子,大黄,石膏等,此药的主要作用是清热消火,同时此药也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因此对儿童牙髓炎病症的治疗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儿童牙髓炎吃什么药:齿痛消炎灵颗粒。此药的主要成分是地黄,青黛,石膏,防风,青皮,甘草,细辛,荆芥,白芷等。以上药物组成的组成的齿痛消炎灵颗粒能让儿童牙髓炎患者延迟疼痛,不思饮食等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与治疗。
那么儿童牙髓炎影响换牙吗?
如果小孩子出现牙髓炎,牙尖炎等等情况,这种情况之下会影响到孩子换牙,因为会导致牙齿的生长比较缓慢,或者是会影响新的牙齿长出来,有一些孩子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牙齿长得不美观,这种状况是时常会发生的,所以家长对于牙髓炎的病情要有所重视。
根据研究表明,我国五岁以内的孩子,出现龋齿病的发病率可以高达76%,由于很多孩子有那样的状况,会出现牙髓炎的病情也是十分常见的,其实出现牙髓炎跟孩子的日常饮食习惯是有一定关系的,又很多孩子喜欢吃零食或者甜食,晚上睡觉不注意刷牙,那么患上牙髓炎之后就会出现严重的疼痛,一定要注意牙齿的健康,不要吃甜食,晚上睡觉前一定要刷牙。
如果小孩子的牙髓炎状况是比较严重的,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牙齿的生长,这个时候家长都应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消炎处理孩子牙髓炎的病情,等到病情有所好转,那么就要采取合理的饮食护理牙齿的健康,小孩子的牙齿健康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小孩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换牙,能否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就要看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是否做得好。
牙髓炎有哪不同的种类
1.急性牙髓炎急性牙髓炎可由牙髓充血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而来。依炎症发展过程,急性牙髓炎又可分为浆液期和化脓期。
(1)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病变范围局限在冠部牙髓,为局部性浆液性牙髓炎。病变波及根髓时,则为全部性浆液性牙髓炎。
(2)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在牙髓炎短暂的浆液期中,渗出的白细胞不断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即为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2.慢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临床上最常见,症状不典型,有些病例可没有自发性痛。若急性炎症的渗出物得到引流,但炎症未能彻底消除时,也可转化为慢性炎症。反之,若机体抵抗力减低,或局部引流不畅,慢性牙髓炎又会转化为急性牙髓炎,即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牙髓尚未暴露,但多可查及深龋洞、冠部充填体或其他近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去净腐败坏死物质后无肉眼可见的露髓孔。慢性炎症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牙髓组织已暴露,表面形成溃疡。患者由于怕痛而长期废用患牙,以至大量软垢、牙石堆积。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多发生于年轻人,牙髓已暴露,由于轻度而持久的刺激,引起增生反应。患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蘑菇”形状的肉芽组织叫牙髓息肉,探之无痛但极易出血。一般无自发痛,有时进食时患牙感疼痛或有进食出血现象,常可见患牙及其邻牙有牙石堆积。
急性牙髓炎日常注意
(-)注意口腔卫生
牙宣从发病因素来看,农村发病率较高,口腔不洁是主要原因。注意口腔卫生,自身保护得较好的人,可以少患或不患病,即使患病后,早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疗效是稳定的。因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努力提高人们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不洁性龈炎开展普及治疗等,都可起到预防作用。
(二)避免异物损伤
有不少牙周病是由于长期的食物嵌塞、创伤等原因造成的,应引起患者及口腔医生的注意,及时予以纠正。尤其应当避免因工作质量不高而造成牙周病。如充填体或修复体过高所产生的创伤合,接触点不良而造成食物嵌塞,洁治时器械损伤龈沟底的上皮附着,以致形成牙周袋等。
(三)早检查早治疗
早期牙周病在除去了牙石等刺激物,炎症消退后,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晚期治疗的效果则很差,因此,应该经常开展口腔疾病的普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
(四)牙宜洗刷
倡导每晚刷牙,以清除污垢,保护牙齿。牙刷之毛不可太硬,硬则会损伤牙龈,有损于牙齿。刷牙是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的最好的方法。正确地刷牙,能够清除口腔的软白污垢,食物残渣和部分牙面菌斑,并能防止一部分牙石的产生,起到按摩牙龈的作用,从而减少口腔的致病因素,促使组织健康,增强其抗御疾病的能力。
(五)齿宜常叩
叩齿既巩固了牙根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这对牙齿的健康有很大好处的。常用叩齿的方法是:先叩臼齿三十六下,次叩门牙三十六下,再错牙叩犬齿各三十六下,最后用舌舔牙周三、五圈即告结束。每天只要用两分钟的时间,即可收到强健牙齿的良好效果。
(六)小劳强身
劳动能够舒展筋骸,流畅气血,调济精神,强身健体。尤其是脑力工作者以及老年人,更应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使身体得以运动,则于身心大有好处。
(七)饮食有节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与人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治》说:“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的学问,力倡宜清淡。如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故每宜淡食;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因为饮食清淡自然则补益之功卓著,厚味甘肥,过食辛辣则易于偏伤脏腑。现代医学认为,主食米、面、杂粮、人吃后在体内多呈酸性反应;副食肉蛋也呈酸性反应,只有蔬菜经消化后可成碱性反应,多食蔬菜就可中和酸性,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而老年人的血液里应维持微碱性,经常肠胃清洁,减少粪便中毒素的吸收,这样身体才能健康。
(八)固齿单方
①薄荷、青盐等分研末,每晨以少许擦牙固齿,效良。②鹿茸研末,每服1.5克,可坚齿。③羊胫骨灰少许,常擦牙,齿疏豁用之。④仙灵脾为末服或煎汤频漱,可固齿。⑤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研末擦牙,可治日久牙痛、固齿。
牙髓炎的种类说明
牙髓病的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逆行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变性等等,大部分人对牙髓病的理解都是一些大概的,那么以下我们了解下这些细节性的牙髓炎有哪些特征。
逆行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是牙周病患牙的牙周组织破坏后,感染通过侧、副根管或根尖孔进入牙髓引起的牙髓炎症。临床表现一般为急性炎症,为自发性和阵发性疼痛,对冷热刺激敏感或有放射性疼痛,治疗时则按急性牙髓炎处理。但亦可表现为慢性牙髓炎症状,则无明显自发痛,疼痛性质为胀痛,对冷热刺激敏感,则可按牙髓炎处理。
牙髓坏死:牙髓坏死为牙髓组织的死亡,常由各型牙髓炎发展而来,其次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临床上一般无疼痛症状,常由于合并根尖周围炎而就诊。患牙一般有牙髓炎或牙外伤史,牙体变色并失去光泽,冷热刺激无痛。牙髓坏死的治疗一般是牙髓摘除术后行根管治疗或可行塑化治疗。
牙髓钙化变性是由于牙髓发生血循环障碍形成髓石,充满髓室。临床上髓石一般不引起症状,仅在X线照片检查时发现,牙髓钙化变性的治疗要视其钙化情况而决定采取根管治疗还是塑化治疗。
牙内吸收是牙髓组织变性成为炎性肉芽组织,使牙体从髓腔内部开始吸收。临床上一般无自觉症状,牙内吸收后期,在冠部吸收近表面时,可透露出肉芽组织颜色使该处牙冠呈粉红色。牙内吸收的患牙一般需拔除,若牙内吸收早期可考虑尝试牙髓拔除后行根管治疗。
牙髓炎的种类
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可由牙髓充血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而来。
依炎症发展过程,急性牙髓炎又可分为浆液期和化脓期。
1.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常为牙髓充血的继续发展。病变范围局限在冠部牙髓为局部性浆液性牙髓炎。病变波及根髓时,则为全部性浆液性牙髓炎。
2.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急性浆液性牙髓炎病程较短,在牙髓炎短暂的浆液期中,渗出的白细胞不断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即为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chronic pulpiti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临床症状不典型,有些病例可没有自发性痛。若侵入牙髓的细菌毒力低,而机体的抵抗力较强时,牙髓组织的炎症多半表现为慢性过程。若急性炎症的渗出物得到引流,但炎症未能彻底消除时,也可转化为慢性炎症。反之,若机体抵抗力减低,或局部引流不畅,慢性牙髓炎又会转化为急性牙髓炎,即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牙髓炎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chronic closed pulpitis)
牙髓尚未暴露,但多可查及深龋洞、冠部充填体或其他近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去净腐败坏死物质后无肉眼可见的露髓孔。如果细菌的毒力没有增强,外界又无新的感染侵入时,被包绕的病变暂时不会向外发展,所以,慢性炎症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临床上没有明显的自发痛或有偶发的钝痛,但是几乎所有患者都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chronic ulcerative pulpitis)
牙髓组织已暴露,表面形成溃疡。一般没有明显的自发痛,但当食物嵌入患牙洞内时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患者由于怕痛而长期废用患牙,以至大量软垢、牙石堆积。患者常有自发痛的病史,另一典型症状是当冷、热刺激激惹患牙时,会产生剧痛。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chronic hyperplastic pulpitis)
多发生于年轻人,牙髓已暴露,由于经受轻度而持久的刺激,引起增生反应。患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蘑菇”形状的肉芽组织牙髓息肉,可充满整个洞内并达咬合面,探之无痛但极易出血。一般无自发痛,有时进食时患牙感疼痛或有进食出血现象,因此,长期不敢用患侧咀嚼食物。由于长期的废用,常可见患牙及其邻牙有牙石堆积。
牙髓炎的症状
大家要想更好更及时的进行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牙髓炎这种疾病的治疗,还需要大家清楚的了解牙髓炎的症状有哪些表现,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牙髓炎的存在予以治疗,下面专家就带大家来了解牙髓炎的症状与牙髓炎的表现。
牙髓炎俗称牙神经痛。本病大多数是由龋齿发展到牙本质深层,细菌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由穿通的龈洞进入髓腔所引起。牙髓炎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是剧烈的牙痛,尤以夜间为甚。
急性牙髓炎的牙痛性质为自发性、阵发性痛,尤以夜间为甚。牙髓炎的症状开始时疼痛时间短,但随着病程的进展,疼痛时间逐渐加长,间歇时间随之缩短,最后演变为持续性牙痛。就诊时患者常不能明确指出病牙所在。牙髓炎的表现疼痛常为放射性或牵引性痛,放射至同侧上、下牙及头面部。急性牙髓炎时,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患牙引起剧痛。检查患牙时可见有龋洞。
现在,大家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牙髓炎的症状与牙髓炎的表现都是什么样的了吧,在这里,专家提醒大家重视牙髓炎带来的危害性,一旦出现了类似这些牙髓炎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大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争取早日的康复。
牙髓炎日常保健
1. 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早晚或进食后刷牙,饭后漱口,及时清除留在口里和牙齿之间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选用含氟牙膏对预防龋齿有一定作用。
2. 注意儿童的饮食和口腔卫生。儿童饮食要多样化,适当吃些硬性和韧性的食物,可以促进其颌骨和牙齿的生长发育。不要让儿童含着糖块睡觉或者吃了甜食不刷牙漱口就睡觉,因为糖在嘴里变酸易于腐蚀牙而得龋齿。
3. 6-12岁儿童恒牙萌出后及时做窝沟封闭,即把牙齿的窝沟用一层树脂类材料封闭,避免食物碎屑和细菌等有害物质进入牙体内,从而预防龋齿。
4. 对于位置不正的智齿和食物嵌塞的牙齿及时治疗,不合适的假牙和牙套及时处理。
5. 得了龋齿时及时治疗,牙洞浅的要在去除破坏的牙质后用适当材料充填,使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得到恢复,防止进一步龋坏;牙洞深的龋齿,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治疗。龋齿引起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要清除牙髓腔内或牙根周围的细菌感染,经过根管治疗保住牙齿。对于已经失去治疗价值的残冠,残根及时拔除、及时镶复。
6. 慢性牙髓炎的保健方法还包括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牙髓炎会带来什么危害
1、牙髓组织发生炎症叫做牙髓炎,由于牙髓中有丰富的神经症,因此,牙髓炎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疼痛。牙髓炎的危害冠心病人患牙髓炎时,剧烈的疼痛极容易诱发心绞痛,出现心血管意外;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还可因疼痛诱发血压升高。当牙髓炎的感染波及到根尖时,可导致根尖的急性炎症,引起咬颌疼痛、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及全身不适。
2、牙髓炎发作期间由于疼痛致使牙齿咀嚼功能受到很大影响,未充分咀嚼的食物可加重胃肠的负担,妨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牙髓炎的危害有夜间牙痛,常常使人彻夜不眠,由于休息不好,精神欠佳,抵抗力随之下降,进一步加重病情,极易形成恶性循环。综上所述,牙髓炎的危害不仅仅是局部的,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炎症扩散势必影响全身的健康,甚至加重原有的疾病,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什么会得牙髓炎
为什么会得牙髓炎,而且疼痛的程度难以忍受?
牙髓位于牙齿的中心位置,外层由牙釉质、牙本质及牙骨质包绕着,仅在根尖孔与根尖周组织相联系。牙髓的神经来自三叉神经,髓腔内的神经纤维应激阈值较低,它对压力的感受性较强,而且牙髓组织本身的组织压本来就比其他器官的组织压高。
牙疼源于牙髓有病
牙疼有可能是因为牙髓有了炎症,牙髓就是人们俗称的牙神经。牙髓炎多由龋病引起,但是患龋齿在开始时是不会感到疼痛的。当龋齿发展到接近牙髓时才会疼痛,但往往是在遇冷热酸甜食物后引起疼痛。当龋齿发展到引起牙髓炎时,疼痛非常剧烈。牙髓炎疼痛有几个特点:一是自发性疼痛,在无任何刺激下发生疼痛。二是牙髓炎常夜间疼,夜深人静时疼得无法入睡。三是牙髓炎疼不定位,病人说不清楚是哪个牙痛,往往是一侧或一片。
牙髓炎不会自行好转
牙髓一旦发生炎症是不能往好转发展的,牙髓炎发展可引起牙髓的死亡,医学上称牙髓坏死。牙髓炎疼痛一定要医生进行牙齿止痛的处理。有的病人经过数日牙疼后又觉得牙不疼了,以为好了,实际上可能是牙髓炎往牙髓坏死方向发展,不能简单以为牙不疼了,牙病就好了。无论牙髓炎或根尖炎,都有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疼痛剧烈,急性期可转向慢性期,疼痛会缓解、减轻;慢性期又可转向急性期,疼痛又剧烈发作。
牙髓炎分类
1.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可由牙髓充血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而来。依炎症发展过程,急性牙髓炎又可分为浆液期和化脓期。
(1)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病变范围局限在冠部牙髓,为局部性浆液性牙髓炎。病变波及根髓时,则为全部性浆液性牙髓炎。
(2)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在牙髓炎短暂的浆液期中,渗出的白细胞不断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即为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2.慢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临床上最常见,症状不典型,有些病例可没有自发性痛。若急性炎症的渗出物得到引流,但炎症未能彻底消除时,也可转化为慢性炎症。反之,若机体抵抗力减低,或局部引流不畅,慢性牙髓炎又会转化为急性牙髓炎,即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牙髓尚未暴露,但多可查及深龋洞、冠部充填体或其他近髓的牙体硬组织疾患,去净腐败坏死物质后无肉眼可见的露髓孔。慢性炎症可以维持较长时间。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牙髓组织已暴露,表面形成溃疡。患者由于怕痛而长期废用患牙,以至大量软垢、牙石堆积。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多发生于年轻人,牙髓已暴露,由于轻度而持久的刺激,引起增生反应。患牙大而深的龋洞中有红色的“蘑菇”形状的肉芽组织叫牙髓息肉,探之无痛但极易出血。一般无自发痛,有时进食时患牙感疼痛或有进食出血现象,常可见患牙及其邻牙有牙石堆积。
牙髓炎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牙髓炎是牙周围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其中常见的牙周炎。患者在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出现很多症状。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牙髓炎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希望大家对牙周炎能重视起来。
当牙周炎炎症继续,包绕牙齿周围的牙槽骨会被吸收而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牙间隙增宽,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牙齿的脱落。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因患牙髓炎拔牙的占拔牙总数的40%左右,从而影响患者的面容美观、发音、咀嚼进食。
更为严重的是,牙髓炎的局部感染还可作为病灶,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一些重要脏器患病。
例如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消化道疾病、关节炎、虹膜炎等疾病的发生都和牙髓炎有关联。
所以,牙髓炎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病,它和我们的全身健康 休戚相关。
但是,牙髓炎不是一直连续进行的,而是静止期和加重期交替出现,它的主要症状如牙龈出血等也不会持续存在,这往往造成了大多数患者对牙髓炎早期所出现的症状没有足够重视而延误治疗。
以上内容介绍的就是牙髓炎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各位现在对牙髓炎的危害了解了吧。要想预防牙髓炎的发生,日常的护理少不了。护理好口腔是很重要的,平时应该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应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牙髓病的分类
牙髓病的分类方式有很多,一般按组织病理、临床、治疗预后和原因分类。
按组织病理分类:①牙髓充血。②急性牙髓炎:急性浆液性牙髓炎(急性局部浆液性牙髓炎、急性全部浆液性牙髓炎);急性化脓性牙髓炎(急性局部性化脓性牙髓炎、急性全部性化脓性牙髓炎)。③慢性牙髓炎: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④牙髓坏死:牙髓干性坏死(部分干性坏死、全部干性坏死);牙髓湿性坏疽(开放型、闭锁型)。⑤牙髓退变:空泡性变;脂肪性变;透明性变;萎缩性变;钙化性变。⑥肿瘤。⑦囊肿。⑧髓石。对此种分类有许多学者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很难把炎性渗出物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部分或全部,牙髓充血与炎症的表现二者很难分开,牙髓的囊肿、肿瘤迄今尚未发现或极其罕见。
根据治疗预后、结合临床和组织病理改变分类:①可复性牙髓炎:即经过治疗牙髓可以恢复正常或可挽救的牙髓炎。②不可复性牙髓炎:即牙髓不可以恢复正常或不可挽救的牙髓炎。其中又分: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包括逆行性牙髓炎、残髓炎),无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包括增生性牙髓炎、牙内吸收)。③牙髓变性:纤维变性、钙化。④牙髓坏死。此分类方法在欧美许多国家采用,与中国临床实际不太符合。
按临床表现分类。①可复性牙髓炎。②不可复性牙髓炎(此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③牙髓坏死。④牙髓变性(钙化变性、牙内吸收)。此分类方法比较合理、实用,切合中国临床实际,建议使用。
按原因分类。此分类方法已不为人们采用,因为无论那种原因引起的牙髓炎,其组织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没有什么不同。
牙髓炎的三种类型
1、慢性牙髓炎
多为龋病所致,没有剧烈的自发性痛,有时有轻微的钝痛,有较长时间的冷热刺激痛史,去除刺激后要较长时间疼痛才能逐渐消失,多可以自行定位,患牙可有轻微咬合痛或叩痛;可查到深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可有敏感的露髓孔(溃疡性牙髓炎),或无露髓孔(闭锁性牙髓炎),或在露髓孔处有突出的牙髓息肉(增生性牙髓炎);温度测试反应不一,多对热敏感或有迟缓性反应痛。
2、急性牙髓炎
可由可复性牙髓炎发展而来,可为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其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疼痛剧烈。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发作或剧痛,有放散性,多不能自己确定牙位,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温度刺激可引起或加剧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一段时间,也可能患牙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体温而遇冷水疼痛缓解(化脓性牙髓炎),可查到深的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患牙可有轻叩痛。
3、逆行性牙髓炎
是牙周病患牙的牙周组织破坏后,感染通过侧、副根管或根尖孔进入牙髓引起的牙髓炎症。患牙伴有严重的牙周病,同时表现出牙周炎、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的多种特性。有自发性和阵发性疼痛,对冷、热刺激敏感或有放散痛等急性牙髓炎的表现;也可表现为牙齿钝痛、胀痛,无明显自发痛,对冷、热刺激敏感等慢性牙髓炎的症状;检查可见深的牙周袋,或创伤性咬合,牙齿松动、叩痛;X线片示根尖周牙槽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