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的非药物治疗法
帕金森病人的非药物治疗法
身体锻炼对早期帕金森病人有重要意义。病人应坚持至少每天步行500米以上,并持之以恒。游泳也是一项比较好的运动,它可以帮助偏侧帕金森病人用患肢划水,以保持一条直线。
如果病人有打高尔夫球、网球、骑自行车等爱好的话,应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下去。
不能外出的病人,应尽量在室内做一些伸展肢体的活动。通过练习简单的动作(触击打字键)到复杂的动作(开水龙头、门把手、穿衣等),可以帮助病人减少肢体强直和少动。若在地上划一条白线,让病人沿着它反复练习走路,对他们的行走姿势、僵住现象有很大帮助。随着帕金森病的进展,经常锻炼的病人将得益非浅,运动缓慢、肢位不稳、肢体强直等症状会比缺乏锻炼的病人明显减轻。
由于喉咙发音肌也存在强直和运动缓慢,病人往往遇到语言方面的困难,如音调低、构音障碍、音质和节律的改变等,故语言训练对病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语言训练重点放在呼吸的控制上,可以增加每次呼吸后讲出的词汇量。病人可以面对镜子,对照唇和舌的运动来练习发音。同时,努力大声发音也有一定帮助。
帕金森用药莫入误区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元变性疾病,老年人多发。据统计,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我国目前有170多万帕金森病患者,而且该病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每年新增的帕金森病患者约有10万人。绝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但许多患者对使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存在认识误区,以致影响了治疗效果。以下介绍几个最常见的误区,为广大患者“知己知病”,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一 害怕用药后症状出现波动,疾病早期拒绝服药治疗
有些帕金森病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迟迟不愿服药治疗,尤其是当他们看到一些患者在长期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后,出现了症状波动,如开关现象(药物发生作用时运动功能改善,或恢复到正常人的功能状态,为“开期”,药效过后,又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如患者不能行走,为“关期”)、剂末现象(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每次用药后期出现帕金森病症状恶化)以及精神症状,更让他们陷入了是用药、还是不用药的两难境地。
其实,一旦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后,患者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自己的健康打一场持久的保卫战。因为发现症状越早,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临床证实,发病后1~3年内开始用药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用药的患者。另外,早治疗还可通过延缓疾病的进展而降低治疗费用,因为帕金森病晚期治疗费用远大于早中期费用。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多种治疗帕金森病药物的出现,联合用药延缓了左旋多巴副作用的出现,并且,安装脑起搏器也为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解开“运动枷锁”。
误区二 服用抗帕金森病药,但从不调整用药量和品种
有一些患者是在服用医生开的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很少去医院复诊,多年服用同种、同剂量的药物。实际上,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疾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发其他疾病。因此,医生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一方面会依据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另一方面会衡量治疗对伴发疾病的影响,避免治疗方案对伴发病症有不良影响。如对于伴有智能减退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对于伴有高血压、心动过速与心绞痛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司来吉兰;对于伴有肌无力的患者,医生会避免给患者应用安坦等。而对于伴有抑郁症的患者,医生可能给患者应用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可见,患者若不及时与有经验的医生交流,及时调整用药,不仅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误区三 安装脑起搏器,可一劳永逸,从此不需再服药
脑起搏器治疗是通过手术将电极植入脑内神经核团,抑制不正常的脑神经元放电来消除帕金森病症状。该疗法并发症少,是继多巴胺药物治疗后的最大进展,特别适合药物控制不理想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证实,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仅通过服药治疗是无法克服长期的“关期”,但通过定时服药,同时进行脑起搏24小时刺激,患者可保持24小时“开期”,摆脱木僵状态。
帕金森能治好吗
“经络介入激活疗法”治疗帕金森是利用祖国医学、中医经络学说,它以独特的理论及长期的临床实践的显著疗效,筛选了百余种高山缺氧天然药材组成特殊的配方:将药物直接介入到手足三阴三阳,在三阴三阳的双方的运动变化过程中。药物的有效成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为用、相互传导到经络中,能促进神经系统修复和神经元细胞再生,可改善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综合症、脑神经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症、精神障碍等,从而起到智力提高的作用。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肌肉韧带的紧张度、缓解痉挛、防治继发性肌萎缩、关节挛缩的作用。
“经络介入激活疗法”在积极缓解和避免西药导致开关现象的同时,在治疗效果上也成果喜人,通过对10000多例帕金森病人的统计,临床使用“经络介入激活疗法”治疗,3-5天见效,具有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僵直少动的改善作用明显;延缓病程,“经络介入激活疗法”治疗过程中,病情的进展明显放慢;并可减轻服用西药所带来药物的副作用,对消化道、心血管病的副作用很明显,“经络介入激活疗法”治疗后,病人因症状有所改善,可酌情减少或停用多巴类西药药物;对帕金森病带来的全身植物神经症状如出汗、心慌、便秘等症状的改善效果也很好,并可缓解僵直和震颤的慢性疼痛等。
帕金森综合症能治好吗?答案是肯定的,据了解帕金森病史中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帕金森病患者不仅趋于年轻化,耳鸣也呈现出患病人数在不断增长的趋势。把握正确的治疗办法,能帮助患者免遭疾病的困扰。
帕金森综合症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
帕金森是一种臭名昭彰的病痛,一旦得了帕金森的疾病,不仅仅对人的身体是很大的摧残,其实对病人的心里也是很大打击的,而且虽然帕金森的病人会面临着症状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但是还是离不开药物的控制,可以食物治疗,和偏方的治疗。但是建议帕金森的病人不要想单单依靠食物治疗和运动治疗就可以,帕金森还是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的。帕金森综合症有哪些药物?
1帕金森可以用抗胆碱能药物取指令的,而且病人可以用苯海索,也就是叫做安坦的药物在,这个药物需要一天吃三次的,一次需要吃的分量是2~4mg。而且可以用口服苯扎托品,一天一两次的方法治疗。
2多巴胺替代疗法是可以控制帕金森的,而且病人可以用左旋多巴去医治的,而且这个药物的份量需要从小剂量开始,一天三次的,而且这个药物到三五天的时候可以数量增加250mg,常用剂量是一天三克。
3除了药物治疗,帕金森的并热需要注意软食的,对运行本身的咀嚼能力比较糟糕的病人,和那些消化能力减低的病人来说需要采用易消化的食品来吃的,病人可以多吃粥啊,而且可以吃易咀嚼的鱼肉啊,而且需要无刺激的食品
注意事项:对于那些本身咀嚼能力尚好的帕金森病的患者而言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可以吃普食物的,但是帕金森病人的食物不要太油腻腻的了,对身体不好。
帕金森综合症会有后遗症吗
帕金森的病人是比较痛苦的,不仅仅身体有毛病,而且生活也会因为帕金森的发病而气到大大的破坏的作用,帕金森的病人不单单会震颤,而且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出现,也就是说帕金森的病人会运动不能,甚至会有运动减少的症状,而且运动障碍是引起帕金森病致残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帕金森的病人还有其他的后遗症的。那么到底帕金森综合症会有后遗症吗?
1患有帕金森的病人,会出现肢体的震颤的症状,有的人随着行动的不便,言语障碍等症状的出现暗,不仅仅让病人出入不方面,而且很病人会担心被嘲笑,所以不自觉将自己封闭起来,会有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2帕金森虽然离不开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会越来越明显,而且引起一些毒副作用的,也帕金森病人中晚期的时候有时候因为药物问题和疾病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吞咽的功能和发声的功能,会有失眠等问题。
3帕金森病的病人比较容易有便秘的症状。这就建议在给帕金森的饮食中需要吃适量的新鲜蔬菜,而且一些新鲜的水果(也是很必要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给病人吃一些蜂蜜来补充维生素,减少便秘。
注意事项:帕金森需要远离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我们知道一旦养成饮绿茶和喝咖啡的习惯,那么是可以预防帕金森的,所以为了预防帕金森,健康人可以长期饮用绿茶。
帕金森怎么治疗
一、如果对于真正的表现不是特别清楚的,建议家属去咨询一下相关的医生,如果确定是帕金森早期,可以选择一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过了蜜月期,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就非常差了,所以以免耽误病人治疗的最佳时机,建议病人家属发现帕金森症状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二、根据不同的治疗阶段合理安排在不同病期的个体化用药,并且注意不同种类药物的联合使用,科学地管理用药剂量,这样让帕金森患者延长到发病后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些早期临床表现中,启动动作非常缓慢是特点,如果发现类似症状,要提高警惕,应该选择到设备完善和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就诊。
三、西医和中医医治帕金森患者的办法有所不一样,西医医治帕金森病的办法原理是因为脑内黑质细胞的削减导致的,黑质细胞像一个加工厂相同可以发生多巴胺,若是加工厂遭到破坏,那么脑内的多巴胺就削减了,脑内的另一个部位苍白球就会反常活泼,形成帕金森病的三大表现,中医和西医的不一样疗法,患者家族应该慎重挑选。
帕金森比较突出的三大症状
相信对于帕金森大家并不陌生,众所周知的拳王阿里就患有帕金森症状。那具体的什么是帕金森呢?我们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帕金森是一种突发的,缓慢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特征是动作的缓慢与缺失,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又名:帕金森病,震颤麻痹。帕金森病因病机引起帕金森病的根本原因是脑内多巴胺减少,而造成脑内多巴胺减少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多数人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年龄增大,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有关。
帕金森病起病缓慢,并逐渐发展,比较突出的有三大症状:运动迟缓、震颤和强直。一般患者出现手抖或者脚抖的症状,都会想到帕金森,但还有三分之一的帕金森患者“不抖”,而是伴随有肢体僵硬、行动迟缓等症状。冯涛建议患者一旦出现帕金森的典型症状时,最好到有经验的大医院就诊。帕金森病是由于神经系统某些特定部位缺乏“多巴胺”这种特殊神经递质,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补充外源性“多巴胺”,就像缺铁性贫血的患者服用铁剂一样,效果直接而肯定。冯涛说,药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现在常用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小,合理使用,加强监测可有效防止其潜在不良反应。据了解,目前我国65岁以上男性帕金森患病率为1.7%,女性为1.6%。中国内地目前帕金森病病人大约为200万,每年新增病例10万人。
以上文章讲述了帕金森比较突出的三大症状,帕金森研究者认为,帕金森的最好疗法是护理:即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及运动护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从而能够防止病情恶化而出现痴呆症。希望广大读者朋友多加留意,谨防病症的发生。
治疗帕金森最好的药
帕金森综合症,又称震 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原发性震 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1.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PD早期黑质-纹状体系统存留的DA神经元可代偿地增加DA合成,推荐采用理疗(按摩、水疗)和体育疗法(关节活动、步行、平衡及语言锻炼、面部表情肌操练)等,争取患者家属配合,鼓励患者多主动运动,尽量推迟药物治疗时间。若疾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药物治疗。
2.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恢复纹状体DA与Ach递质系统平衡,应用抗胆碱能和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大多患者服用森福罗,药效反映不错。
3.外科治疗:立体定向手术治疗PD始于20世纪40年代,近年来随着微电极引导定向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电极记录和分析细胞放电特征,可精确定位引起震 颤和肌强直的神经元,达到细胞功能定位,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手术可纠正基底节过高的抑制性 输出,适应证为药物治疗失效、不能耐受或出现运动障碍(异动症)的患者,年龄较轻,症状以震 颤、强直为主且偏于一侧者效果较好,术后仍需用药物治疗。
4.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细胞移植是将自体肾上腺髓质或异体胚胎中脑黑质细胞移植到患者纹状体,纠正DA递质缺乏,改善PD运动症状。酪氨酸羟化酶(TH)和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治疗正在探索中,是有前景的新疗法。将外源TH基因通过exvivo或invivo途径导入动物或患者脑内,导入的基因经转录、翻译合成TH,促使形成DA。目前存在供体来源困难、远期疗效不肯定及免疫排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