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知自己患主动脉夹层瘤
如何得知自己患主动脉夹层瘤
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症状比较典型,若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就应考虑有夹层动脉瘤的可能,应尽早就诊。
(1)胸痛几乎见于每个病人,90%以上的病人以突发性胸部撕裂样剧痛为初始症状,逐渐加重,几乎难以承受,痛苦万分,试图以各种姿势或药物来缓解疼痛,含化硝酸甘油无效。假如疼痛部位改变,提示病变在发展。
(2)1/3的病人有上腹部疼痛,且伴呕吐,提示主动脉夹层延续到肠系膜动脉。
(3)如果病变累及颈动脉或无名动脉开口处,可有一时性的脑缺血、缺血性麻痹、知觉紊乱等症状。
主动脉夹层的原因
主动脉夹层指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正常动脉壁的分离,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的病因有:
1、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
主动脉中层退行性改变,即胶原和弹力组织退化变质,常伴囊性改变,被认为是主动脉夹层的先决条件。囊性中层退行性变是结缔组织遗传缺损的内在特征,尤其多见于Marfan综合征和Ehler-Danlos综合征。主动脉夹层,特别是近端夹层常是Marfan综合征的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6%~9%是Marfan综合征。近来,也有报道在Noonan和Turner综合征病人发生主动脉夹层,囊性中层退行性变可能是其共同问题。在妊娠和主动脉夹层之间有一种未能解释的关系。40岁以下女性主动脉夹层约半数发生在妊娠期间,且多发生在妊娠后3月内或产褥期的早期,伴Marfan综合征和主动脉根部扩张的妇女在妊娠期间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危险性增加。血容量、心输出量及血压增加,在妊娠期间也可能是危险因素,但尚未被证实。
2、高血压
80%以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有高血压,不少患者有囊性中层坏死。高血压并非引起囊性中层坏死的原因,但可促进其发展。高血压是导致夹层的重要因素,约半数近端和几乎全部的远端主动脉夹层者有高血压,急性发作时都有血压升高,有时伴有主动脉粥样斑块溃疡面。因为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平滑肌细胞肥大、变性及中层坏死。
3、外伤
直接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夹层,钝挫伤可致主动脉局部撕裂、血肿而形成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插管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插管均可引起主动脉夹层。心脏外科手术,如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偶也可引起主动脉夹层。
老人动作过猛 小心主动脉夹层
动作过猛小心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是身体最大的动脉,直径有2.5-3.5 cm。主动脉形状如拐杖,弓形开端,向下直到骨盆区。主动脉大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日益增多、病死率居高不下的危重症心血管疾病之一。特别是主动脉夹层,它是继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大面积肺栓塞之后,另一种可致猝死的常见病。据了解,近年来主动脉夹层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为什么拉伸背部没拉伤腰背,反而伤了血管?其实,形状如拐杖的主动脉是先向上,然后向后弯曲,再向下。健康人的主动脉柔韧性好,一般的拉伸活动不会造成损伤。但是,老年人及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管的柔韧度比较差,猛烈牵拉有可能造成内膜和外层分离,形成“主动脉夹层”。
这时候,主动脉极易发生破裂,一旦破裂,人就会立刻陷入失血性休克,像上述案例中的老王,发生心痛等症状后,马上就昏迷不醒。由于治疗难度大,主动脉夹层的死亡率甚至超过心肌梗死,达到30%~40%。
突发主动脉夹层
可参照心肌梗塞处理
突发主动脉夹层,症状与心肌梗塞比较相似。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心肌梗塞的急救来处理。先让病人平躺,立刻呼叫急救车,有条件的可以吸氧,但服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一般无效。
由于疑似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要在30分钟内明确诊断,所以送院要及时。此外,送院过程中,要让病人处于持续镇静状态,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及心包腔压力,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有手术条件的话,主动脉夹层病人从诊断到急诊手术时间最好少于90分钟,降低死亡率。
警惕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据专家介绍,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约有75%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可促进老化主动脉退行性变化,引起并加速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形成,因此年龄在50—60岁,且合并有高血压的男性,要特别引起注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自然预后很差,约40%患者死于发病后24小时内,5年生存率为50%,因而强调积极抢救治疗。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胸痛的关系
除了冠心病外,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也会引起胸痛。
专家介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往往被人忽视,然而这种疾病就像人体内的“定时炸弹”,一旦发作,非常凶险。患者24小时的生存率仅为40%,1星期生存率为25%,3个月生存率仅10%。
这枚“定时炸弹”是怎样形成的?
专家指出,长期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会使人体主动脉内膜变得很脆,在血流的长期冲刷下就容易破裂,从而造成主动脉夹层。血液进入夹层后,血管的完整性遭到破 坏,血管的强度下降。血管一旦不能承受高速高压的血流,就会发生破裂,后果是致命的。与此同时,一旦夹层累及冠状动脉、颈总动脉、肾动脉等主要血管,就会 造成这些血管相应脏器的功能障碍,导致心功能不全、脑功能不全、腹腔脏器功能不全,从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所引起的胸痛,常表现为突发的胸骨后、胸背部撕裂性疼痛,这种疼痛还可放射到背、腰、骨盆、头颈、上肢甚至下肢,且伴随休克现象。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与胸痛:
专家提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以男性居多,且大多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因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要掉以轻心,应该积极进行治疗,防范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危害,如果出现胸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胸主动脉夹层瘤应注意什么
主动脉血流通过内膜裂破处进入主动脉壁,在主动脉壁内形成血肿。血肿扩大时,将主动脉壁中层剥离成为内,外两层,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瘤应注意什么?
胸主动脉夹层瘤应注意:
一、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一般无异常征象,可排除心肌梗塞的诊断。并有高血压的病例可显示左心室肥厚。
二、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夹层主动脉动脉瘤累及升主动脉的病例,在胸部X线平片上显示纵隔阴影向右侧增宽,累及降主动脉者则向左侧增宽。主动脉弓呈局限性隆起,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外径悬殊,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扩大、变形。
主动脉壁增厚,致内膜钙化斑与主动脉外缘间距增宽。间隔半小时重复摄片,显示胸主动脉与纵隔形态发生改变。有时主动脉呈现双腔阴影。有的病例可显示胸膜腔积液。
三、主动脉造影检查,胸部X线检查显示上述异常者应立即作主动脉造影检查,要求充分显示主动脉全长(从主动脉瓣到腹主动脉分叉处)。主动脉造影可显示主动脉壁剥离形成的血流异常通道压迫主动脉腔,了解主动脉壁剥离段的长度、内膜裂破的部位、主动脉瓣的解剖及功能情况以及主动脉主要分支如颈总动脉、肾动脉受累情况等。
夹层动脉瘤的主动脉造影阳性征象有:
造影剂在主动脉内分为两个通道且形态不光整,造影剂未能进入主动脉主要分支以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四、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显示夹层动脉瘤入口处的主动脉内膜破裂瓣片。
胸主动脉夹层瘤应注意什么?以上就是患者要注意的内容,面对这样的疾病我们不能消极的对待,人生那么长,什么挫折都会出现,何况是这样小小的病痛,因此患者们要积极应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生活中不要吃些辛辣食物,以合理的膳食营养为主。
动脉夹层与假性动脉瘤的区别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或者主动脉血管夹层破裂,目前统称为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非真正是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它是指循环血液渗入主动脉夹层,形成血肿的一种致命性疾病。而主动脉中层退行性病变或中层囊性坏死是发病的基础。发病途径:一是主动脉滋养血管压力升高,破裂出血导致主动脉内层分离;二是由于主动脉内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的主动脉弹性低,内膜破裂,血液从破入口进入,使内膜分裂、积血而成血肿。 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约有70%的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妊娠,严重外伤和重体力劳动也是常见原因。
假性动脉瘤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 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二者的区别是前者还有血管外膜,后者外膜也没有啦。
主动脉夹层瘤如何治疗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要是防止主动脉夹层的扩展,因为其致命的并发症并非是夹层扩展本身,而是夹层扩展所造成的后果。对任何怀疑或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治疗,可使住院总死亡率降至30%以下,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夹层的长期生存率很低。20世纪80年代初,Wheat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提出了普遍接受的“标准”治疗方案,即药物治疗或伴同外科手术治疗。近些年来,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有了很大的进展。
内科药物治疗主要侧重两个方面:①降低收缩压;②降低左室射血速度(dp/dt)。据认为后者是作用于主动脉壁形成主动脉夹层并使其扩展的重要因素。起初,内科药物治疗只用于病情严重难以耐受外科手术的病人,而今,内科治疗对所有主动脉夹层病人在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之前是早期治疗的基础,也可以作为部分病人的长期治疗手段。
1.早期急症治疗 所有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病人均应立即收入急症监护病房,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尿量,必要时还需监测肺小动脉楔嵌压和心输出量。早期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及时把收缩压降至100~110mmHg或降至能足够维持诸如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灌注量的低水平。同时,无论是否有收缩期高血压或疼痛均应给予β-阻滞药,使心率控制在60~75bpm,以减低动脉dp/dt,如此就能有效地稳定或中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扩展。为此,20世纪70年代曾用过胍乙啶、利舍平等,20世纪80年代初曾普遍用樟磺咪芬(阿方那特),但这些药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
近年来,国外普遍认为普萘洛尔(心得安)静脉间歇给药与硝普钠静脉联合使用是较理想的方案,前者降低dp/dt,后者降低血压。硝普钠可50~1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开始以20μg/min速度滴注,根据血压反应调整剂量,最大剂量可达800μg/min,一般使用时间不超过48h,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致恶心、烦躁、嗜睡、低血压和氰化物样或硫氰酸盐样毒性作用。普萘洛尔(心得安)首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0.15mg/kg(也有建议用静脉给予0.5mg的试验剂量),每4~6小时应静脉再次给予普萘洛尔(心得安),以维持适当的β-阻滞药效果,通常较首次用量稍低,即2~6mg。在慢性稳定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可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每6小时10~20mg.其禁忌证是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或哮喘。其他β-阻滞药也同样有效,尤其是那些选择性作用于心脏的药物,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Atenolol)和美托洛尔(美多心安,Metoprolol)等。上述方案的缺点是,需要连续血压监测,还需要输液泵调节用药等,更不利于运送病人。
1987年,Grubb等提出用拉贝洛尔(柳氨苄心定,Labetalol)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并取得成功。近年来,在国内也普遍开展应用。该药是有α-阻滞作用的β-阻滞药,也可以降低dp/dt和血压。初始剂量柳氨苄心定注射液25~50mg加10%葡萄糖20ml,于5~10min内缓慢推注,如降压效果不理想,可于15min后重复一次,直至产生理想的降压效果,总剂量不应超过200mg。一般推注后5min,即可出现最大作用,约维持6h;也可以20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以1~4mg/min速度静脉滴注维持,直至取得较好疗效后停止滴注,而后可改用口服维持。拉贝洛尔(柳氨苄心定)片起始剂量为1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