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紫花地丁能泡水喝吗 紫花地丁泡水喝注意事项

紫花地丁能泡水喝吗 紫花地丁泡水喝注意事项

1、紫花地丁药性清寒不适合是体质虚寒的人服用。

2、 紫花地丁味苦,泡茶喝时可以适当加些冰糖,调节苦味。

中医治疗阑尾炎药方

通腑阑尾方,枳实、厚朴、大黄、白花蛇舌草等等,水煎饮片后服用汤药,一日一付分3次服用。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急性阑尾炎饮食吃什么

[方一]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

[方二]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

[方三]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

[方四]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15---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4次服,每日剂。

本方可用于急性阑尾炎。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解蛇毒

紫花地丁能清热凉血解毒,对溶血性的蛇毒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用新鲜的紫花地丁捣汁内服,局部以新鲜的紫花地丁与少量雄黄捣碎外敷,可治疗蛇毒。

小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Xiǎo Dīnɡ Xiānɡ

【别名】小万年青、蓝花地丁(《云南中草药选》),紫花地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小远志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主根圆锥形,粗壮,黄褐色,近本质。茎直立,紫红色,多分枝,单叶互生,长椭圆形,长1~2厘米,宽0.5~0.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叶柄短。小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蓝紫色,左右对称,顶端一花瓣呈流苏状。蒴果扁平,倒卵形,直径约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具宿萼,中央有纵沟,淡绿色;内有种子2粒。花期夏初。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或荒地、河畔。分布云南。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微辛,寒。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治疮疖痈肿,小儿支气管炎,肺炎,胃痛,痢疾,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捣敷。

【附方】

①治咽喉炎、扁桃体炎、血栓性脉管炎、淋巴结炎:紫花地丁二至三钱,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②治疗疮:紫花地丁适量,配红糖捣敷患部。(《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辞典》

紫花地丁的营养价值 紫花地丁的营养成分

紫花地丁,味苦、辛,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香豆素、软脂酸、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丁二酸、二十酰对羟基苯乙胺和阿福豆甙(afzelin)和山柰酚-3-O-鼠李糖甙。

紫花地丁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紫花地丁含有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有机酸类、香豆素类、黄酮及其苷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并富含铁、锰、铜、锌、钡、锶、铬、钼、钴、钙等微量元素。

1.紫花地丁含有的香豆素类成分,具有抗病毒、抗凝血作用。

2.紫花地丁含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阑尾炎的小偏方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鲜野菊花60克,败酱草60克,紫花地丁30克。任选其中1种,水煎;分3到4次服,每日—剂。

白芍45克,甘草、柴胡各12各,枳壳、丹皮、黄柏各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大蒜60克,芒硝、大黄各刃克。先将大蒜、芒硝合捣如泥状敷腹部最痛处(局部先涂上一层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2小时后去药,再取大黄粉醋调外,敷6~8小时,共为一次,必要时数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新鲜马齿苋120克,绿豆60克。煎汤,分2~3次服下。

红眼病吃什么药好得快 蒲公英紫花地丁汤

配方: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

服法:将上药加水煎两次,水煎液放暖水瓶,先将眼靠近瓶口熏眼,等温度适宜后再分3次饭后服用。

功效: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花地丁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此药方对于治疗红眼病有一定的疗效。

相关推荐

鱼腥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鱼腥草根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热毒疮疡,常与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内服外用均可。故可适用于热毒痈肿,可单味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捣烂外敷。

缓解胎毒皮肤痒的方法

清热止痒护肤水 药材:地肤子3钱、黄芩3钱、苦参根3钱、紫花地丁2钱、白癣皮2钱、土茯苓2钱。 作法:将上述所有药材放入1000c.c.冷水中熬煮至剩600c.c.,放温,用毛巾沾取药汁,湿擦在洗完澡后的皮肤表面,静待肌肤吸收药液,身体变乾后无需再用水冲洗,直接穿上衣服即可。 说明: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黄芹清热解毒、除热安胎;苦参根清热燥湿;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白癣皮润泽止痒、利湿退黄;土茯苓除湿解毒、健脾胃、舒筋骨,是治疗湿热疮毒、筋骨酸痛的常用药材。 曲池穴:具有泄热、清邪热、行气活血、

紫花地丁的营养价值 凉血消肿

紫花地丁苦泄辛散,寒清热,入心肝血分,故凉血消肿,消痈散结,为治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尤以治疔毒为其特长,可用治痈肿、疔疮、丹毒等。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紫花地丁性寒味微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黄疸、痢疾、目赤肿痛、咽炎以及外感热病。

紫花地丁治疗酒糟鼻的方法是什么

采用紫花地丁 30克,双花、蒲公英、野菊 花各15克,连翘12克,梔子、元参各10克,大黄 3克,甘草5克。用法:水煎服。备注:酒糟鼻丘疹期。

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怎么治疗水痘

采用蒲公英、紫花地丁各6克,银花、芦根、 滑石、连翘各10克,蝉蜕、木通、炒梔衣、甘草各 3克,黄芩5克,薄荷2。4克。用法:水煎服。备注:水痘出痘期。

扁桃体炎中医治疗方法

(1)外感风热型 咽部疼痛,伴咽喉干燥灼热感。检查见喉核红肿,连及周围咽部。伴见发热、恶寒、倦怠乏力,头痛鼻塞。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用 银翘散加减:连翘、桔梗、荆芥、防风、野菊花、大青叶、射干、紫花地丁各10克,金银花15克,薄荷6克。 (2)肺胃热盛型 咽部疼痛剧烈,吞咽困难,痛连耳根。检查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黄白色脓点,甚至连成伪膜。伴发热,全身不适,口渴引饮,口臭,便秘,溲黄。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治宜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用 清咽利膈汤加减:连翘、栀子、黄芩、牛蒡

紫花地丁有什么作用 抗菌抗病毒

现代医学表明,紫花地丁对结合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以及钩端螺旋体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清热、消肿、消炎等。

治疗痘痘的土方法

1、黄芩蒲公英 黄芩3钱、蒲公英和天花粉各2钱。黄芩清胃和肺热,蒲公英凉血、解湿热,天花粉消脓肿、清胃热生津。适用下巴、鼻子有大颗的脓疱型痘痘,易便秘、常吃冰品、嗜辣、肉类和油炸,往往脾胃火旺、脾胃湿热。孕妇不宜。 2、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夏枯草和鱼腥草各2钱。紫花地丁帮助排脓,夏枯草清肝热,鱼腥草清肺热,并具加强排脓、抑制痤疮杆菌孳生作用。适用颧骨、脸颊长痘痘,且皮肤易红痒,常心情郁闷、口苦、伤口较不易愈合,属于肝热、肺热。鱼腥草较易引起肠胃敏感,易拉肚子者不宜,饮用后出现肠胃不适先暂停。 3、鸡蛋清

痱子擦什么好得快 蒲公英外洗

方法:用蒲公英50g,紫花地丁50g煎成汤剂外洗,一日2次。 功效:蒲公英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此方可主要用于脓痱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