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出血热的偏方有哪些

治疗出血热的偏方有哪些

1.治则:清泄腑热

2.取穴:曲池、大椎、足三里、百会、少商。

3.方义:里实热症多为阳明腑热,故取手、足阳明经之合穴曲池、足三里以泻其实热取合治腑病之意。大椎系手、足三阳与督脉交会之处,为古今泄热之要穴。百会亦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为历代医家治疗发热之要穴。据文献分析,古人治里实热症多用上肢未端阴经穴,少商为肺经之井穴,是是泻热之要穴。

4.治法:曲池、足三里、大椎均直剌后用提插泻法,百会平剌。留针至热退。少商用三棱针点剌出血。

针灸治疗出血热的发热症状可依据古方辑录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少商——以三棱针剌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神应经》:大热:曲池、三里、复溜。《针灸集成》:欲泻诸阳之气,先剌百会,次引诸阳热气,使之下行。

月经腹痛痛经的民间偏方

有关民间偏方有以下两则

偏方一

凡经水未来之先肚腹账痛者,此乃血气凝滞也。用乌药、砂仁、延胡索、炙甘草、木香、制香附、槟榔各2G同煎服。

偏方二

凡痛重账轻者,用乌药4G,延胡索4G,当归12G,赤芍5-6G,生地10G,丹皮3G,三棱2G,莪术2G,官桂3G刘寄奴2G,同煎服。

治疗痛经的偏方有哪些

1、玄灵止痛汤

玄胡、醋炒五灵脂、白芍各10—30克,当归、川芎、甘草各10—20克,为主方。

气滞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叶、吴茱萸各10—15克;血热挟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栀子、黄芩各10—20克;气血虚挟滞型主方加黄芪、党参、熟地各10—20克。

本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4次服。每次月经前3—5天开始服用,至经净痛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2、加位少腹逐瘀汤

当归10克、川芎6克、赤勺10克、延胡索10克、炙没药6克、炒蒲黄10克、灵脂10克、小茴香3克、干姜3克、肉桂3克、益母草30克、泽兰10克。

本方的主要功效为:活血去瘀,温经止痛。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本方水煎内服,忌食生冷。

民间流传的治白发偏方

一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二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三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民间治白发偏方:

1、白茯苓治疗白发

这剂药方的主要药材是白茯苓,另外再加上其他的几种对治疗白发很有效果的药材,效果明显。石膏(煅)、白芷、龙骨(研)、百部各21克,麝香少许,白蒺藜(炒、去角)、川芎、细辛(去叶)、辽参、香附子(炒去毛)、白茯苓、缩砂仁各15克,将药共碾细末,后人麝香,再研均匀。每夜临睡前,早晨用温水调合后刷于头发上。

2、鲫鱼胆治疗白发

这一方法能够是白发逐渐变黑,还可治疗头发稀少、发黄的症状,用药后,永不复发。原料有鲫鱼胆50枚,铁锉1片(15克),诃子5枚(煨、去核),郁金2枚,黄岑(切细)、黑豆、紫草、零陵香各15克,生姜汁50毫升。药和匀,在绢袋内盛,取竹沥油120克,麻油350克,入药袋子,于油膝盒内浸,密封放凉处,半日取出,逐日擦头。

3、母丁香治疗白发

这种方法是很流行的治疗白发的方法,能最快的使白发变黑,并呈现自然光泽,根本看不出曾经有过白发。我们需要准备母丁香3克,没食子2个,川百药煎4.5克,甘松30克,针砂4.5克,白及7.5克,新钉子1个,诃子皮6克,山萘子3克。针砂醋炒,上药除铁钉外均研为细末,加水1大碗,煎至7分熟,过滤去渣,装入玻璃瓶或瓷瓶中,投进铁钉,瓶口密封,3日后即可应用,冬天5日后可用。使用时,先于下午洗净头发,临睡之前用软刷蘸药涂发,晨起用温水洗去。

识别流行性出血热留神“三痛”和“三红”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人群普遍易感,其中以青壮年的农民和工人多见。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症状以病程依次分为潜伏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防治流行性出血热,一定要在发热期准确识别病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否则很容易延误治疗。出血热在前三天跟感冒很相似,就是重感冒。三天以后才会出现典型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三痛”和“三红”。三痛是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是眼红、面红、胸颈红。它跟一般的感冒不一样,一般的感冒是热退病轻。出血热是热退病重。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由老鼠传播,所以接触老鼠或者吃了老鼠碰过的食物、呼吸老鼠粪便污染的空气都有可能发病,但人与人之间并不会发生传染。因此要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及时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并做到勤洗手。

2、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鼠污染,千万不要暴露的堆放在一起。

3、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加热56℃、30分钟或煮沸1分钟即可杀灭。因此,吃剩的饭菜必须要进行加热或蒸煮后才可以食用。

4、加强个人防护,防止皮肤破损,如有损伤应立即消毒包扎。

5、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不要在草上坐卧。

6、预防出血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疾控部门打疫苗。

治疗宫腔出血的偏方

(一)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固摄,止血清热。

【方名】养阴止血汤。

【组成】生地24克,生白芍12克,黄芩12克,玄参12克,石斛12克,地骨皮12克,煅牡蛎30克,花蕊石30克,陈棕炭30克,侧伯叶15克,藕节炭12克。

【用法】水煎服。

【出处】《妇产科学》

(二)

【辨证】气郁脾虚。

【治法】培土抑木,佐以止血。

【方名】扶脾舒肝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柴胡6克,白芍(土炒)9克,炒蒲黄9克,血余炭6克,焦艾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三)

【辨证】肝气失调。

【治法】养血舒肝,调经止血。

【方名】养血平肝散。

【组成】当归(酒浸)6克,炒白芍6克,香附(炒黑)6克,青皮(醋炒)2.4克,柴胡2.4克,川芎2.4克,生地黄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食前服。

【出处】《济阴纲目》卷二。

膈俞穴的作用有哪些

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再在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膈俞穴。

膈俞穴属膀胱经,位于背部,内应于膈,为胸腹之气相交之处,故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作用,用于治疗肺气不宣,胃气不降,膈气上逆的诸疾诸症。又因膈俞为血之会,所以具有调理血分的功能,用于治疗各种血分疾患。如通过补血养血治血虚证;清热凉血治疗血热证;活血化瘀治疗血瘀证;补血止血治疗出血证;活血祛风治疗皮肤瘙痒症。其疏通经络的作用可治局部背痛脊强。

血热的偏方有哪些

1、中医认为,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疾,甚至会伤害脉络、耗损阴气。

2、血热的最好方法就是“凉血滋阴”:生地16克丹参16克川郁金16克熟地16克白芍15克麦冬10克天冬19克旱莲草16克丹皮16克熬水喝

平时可以用生地16克丹皮16克金银华16克泡茶喝

3 、血热食疗方法:中医认为,莲藕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无论凉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丝瓜、黑木耳,鲜芦笋、螃蟹、鸭肉也是凉血之物。

4、中药滋补:一般多喝点菊花水就可以了,必要时可加点丹皮一起泡水,西瓜皮、绿豆汤,也可用凉血药物,如生地10克、丹皮6克、白茅根6克、芍药6克,煎水喝。

5、日常调养:不宜做日光浴,血热的人本来就阳气盛,如果在阳光下曝晒,吸收阳气,等于雪上加霜。要做温和运动,例如瑜伽,静态运动有利于调节体内血运,抚平情绪波动。保证在黄金睡眠时间(晚11点~早6点)的睡眠,给皮肤一个修复、调整的时间,它才能在白天展现最好的状态。

出血热病人可以接触吗

首先出血热热传播为动物源性,并是通过动物的血液,粪便,尿液,传播,传播源,主要是鼠类和猫类,因此出血热在人和人之间并不会传染,在做好一些必要的措施后,出血热病人是可以正常接触的。

2其次,出血热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感染的病人,临床会表现为,发热,出汗以及全身乏力消化不良,严重者可能会出现鼻腔出血休克等症状,在此我们建议如果病人出现严重的症状时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

3如果我们的家人或者朋友,感染了出血热疾病。首先我们应该找到传播源,并且进行清理。其次我们不必过度惊慌,只要我们及时的发现病症,并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出血热这种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注意事项:

我们应当做好自己的居室卫生,定期进行灭鼠,消灭传播源。同时注意,饮水,饮食的卫生。在炎热夏天,避免过度的暴晒,多吃水果,蔬菜,及时补充水分,多进行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免疫力。

中医方法延缓白发早生

中医学认为,下列因素与白发有关:

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有关治疗白发的验方、偏方较多,但主要如下。(仅供参考!)

[方一]: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方二]:

酸石榴100克,五倍子150克,芝麻叶50克。研粗末,投入铁器水内,取汁外馀。

[方三]:

大蒜两瓣,姜1块。将药捣成泥状,擦头皮,再用水冲洗,可喷些香水,减少大蒜味,连续擦3--4个月即可生效。

[方四]:

绿矾、薄荷、乌头等分。将药研末,以铁浆水浸,日染之。

[方五]:

蓖麻子仁200克,香油适量。用香油将蓖麻子仁煎焦去渣,放3日,用刷频刷头发;本方尤适用于发黄不黑。

肺热偏方有哪些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5、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牙龈出血的治疗方法 偏方治疗

1、生西瓜籽50-100克,水煎服,能治牙及牙龈出血。

2、生石灰、白糖等份,混合研匀,取少许敷患处,可治牙缝出血及牙衄。

3、毛姜、熟地、生地各15克,鸡蛋1个水煎服,吃蛋喝汤,可治牙周炎、牙龈出血。

治疗大便出血偏方

1、槐花猪肠

把30克槐花放入30厘米猪大肠内,两头扎紧,加水煮汤,放少许食盐,饮汤食肠,可治内痔便癣肛裂、大便硬结出血等。

2、豆腐渣

将豆腐渣炒焦后研细,用红糖水送服,每次6~9克,每日2次,可治长期不愈的大便下血。

3、鸡冠花煮蛋

取30克白鸡冠花,加750克水,煎剩300克,去渣取汁,打入1只鸡蛋,煮熟后加适量白糖服食,每日1次,连服1周,可治便血。

治流产偏方

1.莲子、桂圆肉各50克,文火煲汤,加山药粉100克煮粥。怀孕后即开始食用,每日一次,适宜于阴道出血、小腹坠痛、腰腿酸软、苔白舌淡有习惯性流产史者。

2.南瓜蒂3个,莲蓬蒂6个,共焙黄为末,分3次服,米汤送下,一日服完,适宜于妊娠数月后胎动腹痛、阴道出血、颜色鲜红、面赤口干、五心烦热、小便短赤的血热型先兆性流产者。

1、肾虚型的流产治疗偏方

用艾叶1.5克,菟丝子和川断各12克,阿胶、白术、党参、桑寄生和杜仲各9克。加水煎服,每天一剂。此方有固肾安胎的功效。

2、气虚型的流产预防偏方

用党参、白、白芍、白术、菟丝子和当归各9克,杜仲、川断、熟地和黄芩各12克,砂仁、甘草、升麻和柴胡各3克。加水煎服,每天1剂。此方有益气养血安胎的功效。

3、血热型的流产预防偏方

用甘草3克,黄芩12克,山药、川断、黄柏、白芍和生地各9克。加水煎服,每天1剂。此方有凉血安胎的功效。

注意事项

妊娠期的妇女要避免过去劳累,要注意休息,而且平时的衣服都应以舒适宽松为主。

充分的休息,切勿过度劳累

不要做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增加腹压的负重劳动,如提水、搬重物。

相关推荐

神经性皮炎是什么引起的 中医对神经性皮炎的认识

因为情志不遂,心心情烦闷不得舒,最终导致心火内生,火热伏于营血,而致血热,血热偏盛,充斥于经脉之中,故而可见到皮疹色红;由于血热容易生风,风盛则燥,故见皮肤搔痒不止,起干燥皮屑而成本病。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若寝居调适不适,外感风邪袭扰,郁于肌腠而化热,致使营血势盛,经脉充盈而起红色皮疹,若风邪长久伏于肌肤,则可导致经脉失和,致使本病迁延不易治疗

治疗排卵期出血的偏方

1、中药治疗验方: (1)二地汤加减。生地30克、地骨皮10克、玄参、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制黄精、槐米各15克,麦冬、白芍、山茱萸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连服15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滋阴、清热的功能。 (2)加减丹栀逍遥散。柴胡、穿芎、生地、白芍各10克,焦栀子、茜草炭、枸杞各9克,槐米炭、旱莲草各15克,桑叶、菟丝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第五天开始服药,连服15剂,黄体期及月经期停药,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本方的主要功能是:“清肝解郁,滋阴止血

乳腺增生偏方哪些呢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乳腺增生的偏方-乳腺增生偏方吗生侧柏叶,橘子核,野菊花,煎汤饮用。天门冬,合欢花,红枣,泡茶食,加蜂蜜少许。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黑芝麻,核桃仁,蜂蜜冲食之。海带,豆腐,煮沸汤饮食之。佐料按常规加入,加食醋少许。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全蝎,夹于馒头或糕点中,每曰1次,7天为1疗程,应连用2个疗程,疗程间可休息2天,无效者,可改施他法。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仙人掌炒猪肝,常食效。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香附路路通蜜饮:将香附20克,路路通30克,郁金10克,金橘叶15克洗净,

流产的偏方

偏方一 香油蜜膏。香油100毫升,蜂蜜200克,分别用小火煎煮至沸,停火,晾温。油蜜混合调匀即可。每次直接食用1汤匙,每日2次。用于脾肾不足证。 偏方二 藕粉粥。藕粉25克,大米25克,白糖适量。先煮米做粥,将熟时放入藕粉调匀.加糖即可。或水煮麦片数沸,即将藕粉打糊调入和匀,加糖,晨起作早餐食用。用于血热证。食疗在于养,最好还是配合药物治疗偏方三 莲子、桂圆肉各 50克 ,文火堡汤 ,加山药 100克煮粥。怀孕后即开始食用,每日 1~ 2次,适宜于阴道出血、小腹坠痛、腰腿酸软、苔白舌淡习惯性流产史者

治疗大便出血的偏方哪些

多为急性(即时)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常于以下疾病: (1)痔疮 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粪便附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 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粪便相混。 (3)直肠脱垂 久病后可排便时出血。 (4)肛裂 便血,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血迹,不与粪便相混,

大肠癌吃什么好 菱角薏仁紫藤汤

材料:菱角10个,薏仁12克,鲜紫藤条12克。 用法:紫藤条切片,与菱角和薏仁同煮,每日服用3次。 功效:此方清热解毒、健脾渗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大肠癌脾虚湿热偏盛,腹胀腹痛,大便不爽,便血鲜红,小便黄赤等症。

中医治疗白发10个秘方

中医方法彻底根治白头发 中医学认为,下列因素与白发关: 一是精虚血弱:肾精不足,不能化生阴血,阴血亏虚,导致毛发失其濡养,故而花白。 二是血热偏盛:情绪激动,致使水不涵木,肝旺血燥,血热偏盛,毛根失养,故发早白。 三是肝郁脾湿:肝气郁滞、损及心脾,脾伤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故而白发。 治疗白发的偏方验方较多,但主要如下。 【方一】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方二】 地骨皮、生地黄、菟丝子、牛膝、远志、石菖蒲适量。蜜丸或水煎服。 【方三】 酸石榴100克,五倍子1

治疗排卵期出血的偏方

(1)二地汤加减。生地30克、地骨皮10克、玄参、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制黄精、槐米各15克,麦冬、白芍、山茱萸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连服15剂,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滋阴、清热的功能。 (2)加减丹栀逍遥散。柴胡、穿芎、生地、白芍各10克,焦栀子、茜草炭、枸杞各9克,槐米炭、旱莲草各15克,桑叶、菟丝子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于月经第五天开始服药,连服15剂,黄体期及月经期停药,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本方的主要功能是:“清肝解郁,滋阴止血”。 (3)温肾活血

病毒出血热治疗方法

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等。传染源农村主要是黑线姬鼠、城市是褐家鼠。传播途径尚未完全确定,可能与寄生在鼠身上的革螨关,也可能通过吸入经黑线姬鼠等的唾液、尿粪等污染的尘埃而得病。流行季节是4月至6月(小峰)和10月至12月(高峰)。 平时在人群中散发。出血热病毒侵入人体血液,经1~2周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和中毒症状,继而引起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害,血浆从损伤的血管壁漏出、血液浓缩、循环血量减少,产生低血压休克.血管进一步损害,可引起各脏器出血。肾脏血管损害时产生蛋白

中医说血热 什么是血热

坊间种说法,“少白头是因为血热”。其实,在中医看来,这二者没直接关系。血热,是指热入血中、血行加速而出现的病理状态,常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表现。 什么是血热 血热,是指热入血中,血行加速而异常的病理状态。血热多由邪热入血所致,也可由于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而导致血热。 亦称血分热。即血分热。症见吐衄、咳咯、溺血,午后发热,女子月事先期而来,脉弦而数,法当凉血。小儿发热证型之一。《幼科全书》:“血热者,每日以午间发热,遇夜则凉,此心热也。轻则导赤散,重则四顺饮治之。” 血热风燥型、血热风盛证,本证由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