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一岁内必做的五次体检

宝宝一岁内必做的五次体检

第1次体检(出生后第42天)

宝宝出生后第42天,迎来第一次个体检。通常医生会检查宝宝身高、体重、心肺、血色素、锌卟磷、碱磷酶、分髋试验、臀纹、脐部、进行营养测评。此时宝宝还很小,心肺检查主要以听诊、叩诊完成,查血也只简单地查几样,其中锌卟磷是查血液中铁的指标,碱磷酶是检查钙的指标。分髋试验和臀纹是检查宝宝的髋部是否有问题,髋关节是否有先天性脱位的情况。脐部体检是检查宝宝是否有先天性疾病脐疝。

第2次体检(宝宝4个月时)

检查的项目有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听心脏、验血。4个月的正常宝宝平均体重为7.36千克,身高为64.5厘米。

第3次体检(宝宝6个月时)

宝宝6个月时,医院除了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还会听心脏、验血、检查骨骼发育和微量元素的情况。6个月之后,宝宝由母体得来的造血物质基本用尽,易发生贫血。6个月以后的宝宝,缺乏微量元素如缺钙会影响骨骼正常发育,严重钙不足会出现方颅、肋骨外翻。

第4次体检(宝宝9个月时)

宝宝在9个月时,医院一般会进行动作发育、视力、牙齿、骨骼、微量元素的检查。此时宝宝视力初步可测,约0.1,能注视画面上单一的线条。此时宝宝易缺钙、缺锌。缺锌的宝宝,免疫力低下,易生病,所以宜检查微量元素。

宝宝体检都检查什么 第一次体检

时间:宝宝出生时。

体检项目: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心率、刺激后反应、肌张力、呼吸。

提示: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早产宝宝定期体检不可轻视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一般而言早产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大部分早产宝宝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较差,所以对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尤其要注重做好宝宝出院后的随访工作。

但是在实现生活中,很多早产宝宝家庭在宝宝出院后都会认为宝宝已经度过危险期,而放松对宝宝身体危机的警惕。其实早产宝宝出院只是解决了宝宝的生存问题,挽救了宝宝的生命,早产宝宝能出院这只是他们健康成长之路的第一步,因为早产他们先天的身体机能就不成熟,早产宝宝在出院后还要面临很多的健康风险,如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发育落后(脑瘫等),营养性疾病(贫血)、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早产儿视网膜病可致盲)等。所以要让早产宝宝健康成长,出院后时刻关注宝宝身体发育,做好宝宝定期检查、听取医生的专业喂养指导、降低宝宝成长风险、提高出院后的生产质量才是早产宝宝救治的终极目标。

那早产宝宝一般要去哪些医院比较好呢?多久进行一次体检比较好呢?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检要去正规的妇幼保健医院或者常规医院中的儿科保健门诊比较合适,早产宝宝的体检不建议在一般的体检中心做,因为早产宝宝的身体的各种指标都需要医生做更专业,细致的分析再给到一定的喂养、家庭护理及疾病防治的指导建议。这样更有利于早产宝宝家长进行科学的喂养。另外早产宝宝体检频率在一岁以前建议是每个月都要做一次,一岁以后建议三个月做一次或按照医生要求去复诊。

很多家长还会关注早产宝宝一般都要做哪些指标的检查监测呢。

1、喂养及营养状况了解:由于出院后的营养和喂养是追赶性生长和远期精神神经发育的基本保障,因此出院后的营养方案与喂养情况是医生需要定期掌握的基本检查信息,需要根据情况而给予恰当的喂养指导;

2、体格发育检查与评估:早产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是追赶性生长的最佳时期。定期监测体重、身长及头围等体格指标,评估其与同校正年龄足月儿的差距,据个体情况来安排早产儿出院后强化营养方案,以保证其尽快缩短与足月儿的差距。

3、血常规和血营养生化指标的监测: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钙磷、碱性磷酸酶、前白蛋白等。通过这些检查及时发现钙磷代谢异常、贫血等早产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尽早防治。

4、神经系统发育评估:由于出生早期的发育不成熟和宫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脑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定期评估包括四肢肌张力评估和运动发育评估(与校正月龄相符的正常运动姿势,如抬头、翻身、独坐、爬行、行走等)。及时发现神经和运动发育落后等情况,及早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训练方案,以预防和减少不良神经发育的情况发生。

5、听力和视力筛查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是听力和视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根据医生的医嘱检查听力和视力,是防治听力和视力障碍的关键措施。

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保证其健康成长,出院后的定期复查随访是至关重要的措施。随着早产儿出院后医学管理的意识逐渐提高,早产儿的致残率逐年下降、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家长们也不必过分焦。

推荐给一岁多宝宝的开胃食谱 经常换换口味

如果宝宝一岁多不爱吃饭,那么建议不要每天都是大米饭,有时候可以做些面食、五谷饭之类的。总之常常换换口味,一岁多宝宝一般都比较喜欢贪新鲜。

宝宝一岁前能吃蛋清吗

在宝宝一岁前最好不要给宝宝吃蛋清。

因为宝宝一岁前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肠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鸡蛋清中的蛋白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过肠壁进入宝宝的血液中,易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喘息性支气管炎等。

再加上鸡蛋清很难被宝宝吸收,因此在给宝宝一岁前添加辅食的时候,只能加入鸡蛋黄,而不要加入鸡蛋白。

宝宝体检做些什么 第六次体检

时间:出生9个月。

体检项目: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验视力、检查动作发育、口腔检查、微量元素。

提示: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缺钙、缺锌,而食欲不好,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医生会抽一滴宝宝的指血,用来做化验。另外,家长要帮助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少给宝宝吃甜食,防止宝宝出现龋齿。

宝宝3岁前不可错过的8次体检

1、刚出生时

检查包括:皮肤颜色、身体各个部位、心率、刺激后反应、肌张力、呼吸。

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2、出生后第42天

肢体:小胳膊、小腿总是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视力: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可追随运动的笔杆,而且头部亦随之转动。

微量元素:查看宝宝体内的微量元素是否达标。

生殖器:男宝宝的睾丸这时应该降入阴囊。

3、宝宝6个月时

动作发育:会翻身,会坐,但还坐不太稳。会伸手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塞入自己口中。

视力:身体能随头和眼转动,对鲜艳的目标和玩具,可注视约半分钟。

听力:注意并环视寻找新的声音来源,能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

牙齿:这时有些孩子可能长了2颗牙,有些还没长牙,要多给孩子一些稍硬的固体食物,如面包干、馒头干等练练咀嚼,磨磨牙床,促进牙齿生长。

血液:由母体得来的造血物质基本用尽,若补充不及时,就易发生贫血。需分析贫血的原因是饮食原因还是疾病造成的。6个月也是可添加辅食的月龄。

骨骼:钙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缺钙会形成夜间睡眠不稳,多汗,枕秃。较严重的还会出现方颅,肋骨外翻,应让孩子每天都有户外活动的时间,同时补充维生素。

4、9个月时

动作发育:坐得很稳,躺下后能够坐起来,能灵活地前后爬,扶着栏杆能站立。双手会灵活地敲积木,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东西。

视力:能注视画面上单一的线条,视力约0.1。

牙齿:宝宝乳牙的萌出时间大部分在6~8个月,乳牙的计算公式:月龄减去4~6。这时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牙齿。

微量元素:最好检查一下体内的微量元素,此时孩子易缺钙、缺锌。缺锌的孩子一般食欲不好,免疫力低下,易生病。

5、1周岁时

动作发育:这时候的孩子能自己站起来,能扶着东西行走,能手足并用爬台阶,能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道道。

视力:可拿着父母的手指指鼻、头发或眼睛,大多会抚弄玩具或注视近物。

听力:喊他时能转身或抬头。

牙齿:按照公式计算,应出6~8颗牙齿。乳牙萌出时间最晚不应超过1周岁。如果孩子出牙过晚或出牙顺序颠倒,就要寻找原因,它可能是由缺钙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

6、18个月时

大小便:能够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也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湿了裤子也会主动示意。

动作发育:能够独立行走,会倒退走,会跑;能扶着栏杆一级一级上台阶,下台阶时,会往后爬或用臀部着地坐着下。

视力:注意保护宝宝的视力,尽量不让宝宝看电视,避免斜视。

语言:会听懂简单的话,并按你的要求做。

血液:孩子须检查血红蛋白,看是否存在贫血情况。

蛔虫症:1岁半的孩子,自己能够吃东西、喝水,但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容易感染蛔虫症。应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虫卵。

肘部脱位:1岁半的孩子活泼而好动,但其肘关节囊及肘部韧带松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牵拉时易造成挠骨头半脱位。家长在给孩子穿衣服时,教训孩子时,应避免过猛的牵拉动作。

温馨提示:1~2岁,体检变为每半年一次。到第6次体检的时候,孩子已经18个月了,会有一些特殊问题引起医生关注,医生可能就会在这次体检的时候提醒你。

7、2周岁时

动作发育:能走得很稳,还能跑,能够自己单独上下楼梯。能把珠子串起来,会用蜡笔在纸上画圆圈和直线。

大小便:完全能够控制。

牙齿:乳牙20颗已出齐。

语言听力:大约掌握了300个左右的词汇,会说简单的句子。如果孩子到2岁仍不能流利地说话,要到医院去做听力筛查。

8、3周岁时

动作发育:能随意控制身体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越障碍、走S线等动作,能用剪刀、筷子、勺子,会折纸、捏彩泥。

视力:孩子到3岁时,视力达到0.5,已达到类似成人的精确程度。此时宝宝应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我国大约3%的儿童发生弱视。

牙齿:要去医院检查是否有龋齿,牙龈是否有炎症。

宝宝体检做些什么 第三次体检

时间:出生后42天。

体检项目: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评价智能发育。

提示:42天体检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他出院回家后第一次到医院体检,也是对他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开始。

宝宝3岁体检具体项目

第十次体检检查项目:

重点项目解读:牙齿检查

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此时绝大部分宝宝已经长齐了20颗乳牙,从龋齿的发病来讲,上前牙是龋齿高发区,到了3岁就开始出现后牙的龋齿了,所以这个过程中,除了要让宝宝养成良好、正确的刷牙习惯外,还得注意定期给宝宝进行口腔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口腔疾病。

检查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身高91.1—98.7cm,体重13.0—16.4kg;女宝宝身高90.2—98.1cm,体重12.6—16.1kg。

2、头围: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常指标:男宝宝49.58cm,女童宝宝48.33cm。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正常指标:能够自如地向前走,甚至跑上几步。

6、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正常指标:宝宝乳牙20颗已出齐。

新生儿是怎么进行体检的

1、 确定好体检医院

一般宝宝第一次体检是在生产医院或者是所在地区的妇幼保健中心,以后的每次体检去所在的社区医院就行了。所以妈妈在出院时要向医生咨询好42天后体检的具体地方,以免日后手忙脚乱。

2、电话预约

在给宝宝办理体检事宜前,应先查询所确定体检医院具体的上班时间。因为有的保健中心并不是每天都上班的,可以打电话询问一下,他们一般在什么时间段给宝宝进行体检,然后按照他们说的时间前往,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高峰时段去医院。其实第一次体检也并不一定要在宝宝42天时,有时特殊情况可以推迟几天。

相关推荐

宝宝一岁18斤正常吗

一岁宝宝体重正常范围在9kg~11.23kg之间,一岁宝宝体重正常范围在8.45kg~10.48kg之间,因此无论男女宝宝一岁时体重18斤都是正常的。

宝宝1周体检项目及时间表

出生后半小时内他就能吮吸和吞咽母乳,出生当天,就开始排泄大小便,还有一系列的原始反射帮助自己与外界沟通。第一次体检在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中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第一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刚出生,宝宝1周。 体检项目: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心率、刺激后反应、肌张力、呼吸等项目。 温馨提示:刚出生的宝宝虽然看上去很柔弱,实际上宝宝有着令你惊奇的视、听、闻、味觉能力。给宝宝进行体检,可以更清楚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宝宝一岁以内必须要的5个检查

第1次体检(出生后第42天) 医院检查:宝宝出生后第42天,迎来第一次个体检。通常医生会检查宝宝身高、体重、心肺、血色素、锌卟磷、碱磷酶、分髋试验、臀纹、脐部、进行营养测评。此时宝宝还很小,心肺检查主要以听诊、叩诊完成,查血也只简单地查几样,其中锌卟磷是查血液中铁的指标,碱磷酶是检查钙的指标。分髋试验和臀纹是检查宝宝的髋部是否有问题,髋关节是否有先天性脱位的情况。脐部体检是检查宝宝是否有先天性疾病脐疝。 第2次体检(宝宝4个月时) 医院检查:检查的项目有称体重、量身高、量头围、听心脏、验血。4个月的正常宝

一岁宝宝能不能吃鸡精

一岁宝宝不能吃鸡精。 一岁宝宝的智力发育、骨骼发育、肾脏发育等和七个月大小的宝宝一样,都还没有发育完全,进食鸡精后容易出现和七个月宝宝类似的不良反应,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影响。所以不建议在一岁宝宝的食物中放鸡精。

幼儿体检

第一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刚出生,宝宝1个月。 体检项目: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心率、刺激后反应、肌张力、呼吸。 温馨提示: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第二次体检 检查时间:宝宝出生后28天,宝宝1个月。 体检项目:测身高及体重、头部,眼部与耳部、颈部与胸部,呼吸频率,有无呼吸困难、腹部与起步、臀部,是否存在脊柱裂、生殖器及肛门有无畸形,男婴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四肢有无多指或并指(趾),双大腿能否摊平等。 温馨提示:满月体检尤为重要,这个时

得手足口病能喝酸奶吗

慎喝酸奶,具体能否喝酸奶,需根据以下情况判断决定。 1、看患者年龄 (1)宝宝一岁以上:能喝 (2)宝宝一岁以下:不能喝 原因:一岁以下宝宝的胃肠道黏膜非常娇嫩,而酸奶里面的乳酸杆菌是偏酸性的,会刺激未发育成熟的黏膜,不利于肠胃健康,同时岁以下的宝宝还没有尝试吃多种食物,喝酸奶易出现过敏现象,建议等宝宝一岁以后,肠胃接受食物的能力强一点了,再尝试喝酸奶。 2、看酸奶的品种 (1)常温酸奶:能喝 (2)冷藏酸奶:不能喝 原因:宝宝得手足口病期间,需注意不能吃冰冷的食物,而市面上的酸奶多半是放在冰箱2—6度冷

宝宝睡觉打呼噜如何预防

各位妈妈已经知道,宝宝睡觉打呼噜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宝宝和妈妈睡在一个房间,还会影响妈妈的睡眠质量。那么宝宝打呼噜的毛病应该如何预防呢? 1、改变睡姿 宝宝偶尔睡觉打呼噜可能是睡姿不当引起,所以妈妈不妨调整一下宝宝的睡姿,建议尽量采取侧卧睡姿,利于鼻腔通气。 2、调整枕头高度 用枕头适当垫高宝宝头部,可以使舌头不过度后垂而阻挡呼吸通道,进而减少宝宝打呼噜。 3、增强体质 增强宝宝的体质可以减少上呼吸道感染几率,从而减少打呼噜。这方面,妈妈可以从增加食物的营养性和加强宝宝的身体锻炼起。 4、定期体检 定期

一岁宝宝身高体重

生长指标 男宝宝体重7.21-14.00kg,身长68.6-85.0cm;女宝宝体重6.87-13.15kg,身长67.2-83.4cm。 注:以上数据根据卫生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整理而成。 能力指标 这阶段宝宝热衷于叽里呱啦地说话。宝宝独自站立时,能够将两手高举,也能弯下腰捡东西。

小儿体检

1、 确定好体检医院 一般宝宝第一次体检是在生产医院或者是所在地区的妇幼保健中心,以后的每次体检去所在的社区医院就行了。所以妈妈在出院时要向医生咨询好42天后体检的具体地方,以免日后手忙脚乱。 2、电话预约 在给宝宝办理体检事宜前,应先查询所确定体检医院具体的上班时间。因为有的保健中心并不是每天都上班的,可以打电话询问一下,他们一般在什么时间段给宝宝进行体检,然后按照他们说的时间前往,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高峰时段去医院。其实第一次体检也并不一定要在宝宝42天时,有时特殊情况可以推迟几天。 3、带齐证件 第一次

一岁五个月宝宝吃螃蟹过敏怎么办 这些情况下宝宝不能吃螃蟹

1.一岁以内的宝宝宝宝一岁之前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完全,不能完全消化螃蟹中的蛋白质,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的症状。 2.过敏体质宝宝。螃蟹中的蛋白质非常容易引起过敏,因此过敏体质的一岁五个月宝宝是不宜吃的,不仅是螃蟹,宝宝吃其他海鲜也要慎之又慎。 3.脾胃虚弱的宝宝。螃蟹属于寒性较大的食物,因此有的脾胃虚寒、体质较差的一岁五个月宝宝是不宜吃的,例如经常性感冒发烧、食欲不振、挑食、瘦弱的宝宝,最好不要吃螃蟹,以免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 4.生病的宝宝一岁五个月宝宝生病的时候也不要吃螃蟹,如正在患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