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慎用 恐致肝损伤
何首乌慎用 恐致肝损伤
何首乌是蓼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块根,又名首乌、红内消、马肝石、陈知白等。近年来,一些人希望口服首乌获得乌发的功效,却出现了药源性肝损害等问题,这与大家对白发产生的原因和何首乌功效的了解不够有关。
白发产生的诱因非常复杂,如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紫外线照射、酪氨酸与铜离子相对缺乏等都可能引起色素合成障碍,生成白发。正常情况下,约半数人在50岁左右头发会有一半变白。由于白发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生何首乌可以清热解毒,有一定的泻下作用,不建议大家自行服用。炮制后,何首乌中的蒽醌分解,泻下作用减轻,二苯乙烯类、磷脂类、鞣质类成分含量也有所降低,常被用于乌发。但对于何首乌乌发的效果和适用人群,还有待研究确定。现有的动物实验表明,何首乌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的局部外用制剂,能使豚鼠背部皮肤中含黑素颗粒的细胞增加,使皮肤增色。何首乌提取物外用时,有促进小鼠毛发生长的作用,原因可能是药物使处于静息状态的毛囊进入生长状态。以上研究表明,何首乌制剂外用可能具有一定的乌发、生发效果。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也许是促进何首乌发挥乌发功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解决办法之一。
乱服何首乌治白发导致肝损害
何首乌是一味传统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何首乌还具有促骨髓生长、增加免疫功能、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记忆、抗衰老等作用。
何首乌有生熟之分,两者的功效大不相同。一般医院药房提供给患者的何首乌大多是“制何首乌”,也就是熟的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作用。
而生何首乌,有解毒、通便等作用,但是生何首乌里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大黄酚,这些衍生物对身体具有一定毒性作用,主要体现在肝脏损害和刺激肠道充血方面,一般来说,毒性在煎熬过程中能够去除,但泡水喝就容易中毒。
服用何首乌引发的肝损害可能与药物炮制方法不当、用药剂量过大、长时间服用、个体差异以及家族遗传因素等有关。有些人自认为懂些医学常识,未能充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身体不舒服时自行买药服用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保健品中含何首乌也要当心
近年来,由药物导致的肝损害成上升趋势,一般人群中10%、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引起肝损的前三位药物中,抗结核药占 32.7%,中草药占23.4%,抗肿瘤药占 10.9%,列第四的是解热镇痛药,占9.0%,它还有抗生素、心血管药、激素类药、抗病毒药等等。
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让老百姓陷入风险的是五花八门的保健品,江苏省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由何首乌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病人,不是把何首乌混在保健品中食用,就是所食用的保健品中含有何首乌成份,且时间都长达两个月以上。
药物性肝损如及时诊断,及时停药,预后多数良好。大多数于1-3个月内肝功能逐渐恢复,但是如果延误治疗,病死率会明显升高。
专家特别提醒,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有效途径就是慎用药物,不私自购药服药,另外对保健品也要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
白头发会不会越拔越多 白头发食疗有用吗
单纯补充营养,对头发是有好处的,但寄希望食疗来改善白发,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黑芝麻、黑米、黑豆等以色补色的食物,对白发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何首乌这种食物,吃得不恰当还可能引起肝损伤,所以最好不要听信偏方,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喝青汁伤肝真的假的
目前并无资料说明青汁是伤肝。
不过青汁作为保健品也无护肝的作用,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听取医生的建议。如果需要吃降脂药,那就遵医嘱服用;如果不需要,那就加强锻炼,改变饮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要随意吃保健品,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
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发布过“何首乌产品容易导致肝损伤”;土三七容易引起肝小静脉栓塞综合征和肝硬化;黄药子,也叫朱砂七,对肝功能也有一定影响。
中药何首乌会引起肝中毒
中药何首乌会引起肝中毒
古代小说中常有吃首乌黑发的情节。首乌可治疗或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骨质增生、便秘、脱发等多种疾病。但随着使用增多,其安全性也成为焦点。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最新不良反应通报,提示何首乌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
经过炮制的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等作用,而生首乌能解毒、通便,但有一定毒性,不建议自行使用。报告提示,选用首乌不符合适应症、吃未经炮制的生首乌、长期大量服用、个体差异等,都可能引起肝损伤。如果患者以往肝功能正常,服药期间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发黄、厌油、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检查胆红素和转氨酶等指标,如果升高,提示可能发生了药物性肝损伤。此时应立即遵医嘱停药。
一般而言,首乌引起的肝损伤是可逆的,在停药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为预防首乌伤肝,不建议健康人盲目服首乌;用药后应注意观察症状,出现可疑表现及时就诊;避免和其他对肝脏影响较大的药同时用;肝功能不全或有其他药物肝损伤史者慎用。
如何正确服用何首乌才不伤肝
有动物试验表明,大量服用制首乌对肝脏仍有较大损害,因此一般推荐口服制何首乌用量在每次10g左右。制何首乌可以煲鸡汤时放入,也可与桂圆、大枣、冰糖等一起熬制成羹服用,但平时大便溏泄及湿痰较重者不宜服用。
除此外,首乌茶也是不错的选择。每次取制首乌6克,用鲜开水冲泡当茶喝,味淡为止,每日1-2次。适用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和冠心病人。因为何首乌可降低胆固醇和缓解动脉硬化的形成。
对于须发早白和患脱发症者,制作乌发蜜膏服用较好。取制首乌、茯苓各200克,当归、枸杞、牛膝、菟丝子、补骨脂、黑芝麻各50克,先加水浸泡透发,再放入锅中煎煮,每20分钟取汁一次,加水再煎,将连续三次的煎液合并,再加热浓缩,然后放入蜂蜜,调匀。每次服30毫升,每日2次,用白开水冲服。
六种中药滥用会伤肝
1、何首乌
许多老百姓喜欢服用何首乌护发、补肾。但随着使用增多,其安全性也成为焦点。早在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就发布不良反应通报,提示何首乌有引起肝损伤风险。何首乌有生熟之分,熟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的作用,而生首乌可治疟疾、润肠通便等。用其补虚、乌发一定要选炮制后的首乌,即“制首乌”。自己购买或采集的何首乌如果未经炮制,可能会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大黄酚,擅自滥用会对身体产生一定毒性,最主要的体现,便是肝脏损害和刺激肠道充血。因此,不建议健康人盲目用。出现疾病,也应当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
2、番泻叶
出现便秘,许多患者会自行选择番泻叶来治疗。番泻叶确实有不错的泻下作用,但更适合急性便秘,且一般用量5~6克即可。如果长期过量服用,它在肠道内代谢的蒽酮类似活性产物,易伤害肝脏。常出现畏寒喜暖、大便稀溏等证的平素脾胃虚寒者也不宜用。另外,许多患者听信偏方,用大黄煮水来治疗便秘。大黄中含大黄素等物质,一般人每次1~5克比较适宜,长期滥用也会导致肝损伤。
3、艾叶
中医认为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等作用。有些患者会用艾叶茶或艾附暖宫丸等中成药来治疗痛经,但不能长期、大量使用,甚至服用它来预防疾病。研究发现,艾叶中含有的一些挥发油或水溶性物质,长期服用可以对肝脏造成损伤,严重时甚至出现肝硬化等疾病。一般建议的是,宜在经前3~5天开始服药。连服1周,若症状仍未缓解,应马上停药就医。
4、苦参
苦参可以清热燥湿,有些患者会长期自行服用苦参片,来自行治疗湿疹与慢性阴道炎。但要注意的是,苦参片仅适用于湿热蕴蓄下焦所致的阴道炎与湿疹,擅自服用可能耽误病情,甚至过量而伤肝。遵医嘱长期服用的患者,应定期复查,一旦出现肝脏问题,要马上停药,必要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白果
白果是银杏树的果实,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有些老年哮喘患者,会喜欢捡路边的白果泡茶喝。但未经炮制的白果核仁中还含有银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过量服用易导致腹胀,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肝中毒等问题。一般情况下,白果炒熟后可将大部分的苦杏仁苷去除,使毒性减低。可将白果剥壳后泡水一小时左右再加热食用。但成年人一般一次不要超过10粒,儿童一定不要超过5粒。5岁以下儿童禁吃。易出血和身体虚寒者也不宜用白果。
吃何首乌会引起肝损伤吗
以往,民间认为何首乌无害,有滋补作用,尤其可以乌须发,因此很多人服用,但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人群的增多,逐步暴露出其可引起肝损伤的一面。
随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汇总的病例数量的增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将5个含何首乌的非处方药品种转为处方药管理,并对其说明书进行修订; 保健食品中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克;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的保健产品中均应在配方中去除何首乌,且在标签标识和注意事项中增加相关警告。
综合分析监测报告数据及文献数据,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但所致肝损伤病例一般属轻、中度,多呈可逆性。停药、对症治疗后,预后多较好,但也有严重肝损伤的个案病例报告。
何首乌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
何首乌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和肝损害。其症状均为出现红疹、局部瘙痒、色素性沉着,并有时伴有发热、恶心。
何首乌的毒副作用
何首乌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其毒副作用主要是因为何首乌含有毒性成分蒽醌类,如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如服用量过大对胃肠产生刺激作用,出现肠鸣,恶心,腹痛,腹泻,呕吐等症。重者可出现阵发性强直性痉挛,躁动不安,抽搐,甚至发生呼吸麻痹。
食物相冲
何首乌若与其他食物一起服用,切忌不可同一下这些一起煎熬:葱、蒜、猪肉、无鳞鱼、铁质器。
口服何首乌谨防引起肝损伤
何首乌按炮制方法不同可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生何首乌用于用于疮痈,瘰疠,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制何首乌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血脂症。含何首乌成方制剂较多,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自唐宋以来,中医古籍即有使用何首乌的记载,个别古籍也提到何首乌存在一定的毒性。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的通报,近期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陆续收到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导致肝损伤的病例报告,经对相关病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报道综合评价,认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与肝损伤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对涉及何首乌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和文献报道的分析结果显示,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等可能会增加这种风险。病例报告情况则表明,制何首乌的肝损伤风险低于生何首乌。目前,未收集到外用何首乌致肝损伤病例报告。
为此,国家食药监总局提示,医务人员在使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前,应充分了解其用药风险,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及用药史,注意用药量和疗程,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可导致肝损伤的药品,对肝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患者在使用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服用,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长期用药。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发生可疑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七个习惯导致肝损伤
睡眠不足。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晨起不及时排尿。早上起床后尽快排尿,可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减轻肝脏负担,从而避免肝脏“中毒”。
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
不吃早餐。营养专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
吃药太多。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炎。因此,服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过量饮酒。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
腌制品、油炸食品、烧烤等不健康食物。长期吃这些不健康的食物容易导致肝脏受损,增加肝脏解毒负担,诱发肝脏损伤。
怎么用制何首乌
9岁男孩长白发,吃何首乌伤了肝》……近来何首乌给人"危险中药"的印象是越来越深。连行医多年的老中医都迷惑了,何首乌还能不能用?用多少才安全?
何首乌伤肝,到底还能不能当药用?
但近来有专家指出何首乌有肝损伤毒性,因此疑惑之处也有两个:一是生用、制用何首乌剂量大小有何差别?二是配伍后能否减毒增效?
其实在去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就有提示关注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有引起肝损伤的风险。专家表示,有些文献把何首乌放到了肝损害中药的第一位,这确实也让临床上不少中医都处在迷茫状态。
为"制首乌"正名
不用生首乌,需酒蒸还得煎熬去毒
道医孙玄德告诉编辑,他和父亲两代行医,临床用制首乌加起来80多年,没见过有肝损害。包括近十年临床用制首乌后检测肝功能也未发现。他们的道医开出的治疗肾衰竭的方子中都会含有制首乌的成分,但使用下来出现肝损伤的患者,也是极少极少的。
道医口中不会出现肝损害,也是有严格的条件的。"临床上我不用生首乌。我们中药入药的都是制何首乌,制就是用黑豆汁或者黃酒蒸24-48小时,经过以上炮制的制首乌入药后再经过高温煎熬后,所含对人体不利的成分大部分已去掉了。"另外,在道医所开的方子中,首乌从来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和其它中药一起辨证配伍使用。
有时病人出现肝脏损害现象去看医生,医生首先会问,你有没有吃过何首乌?如果得到肯定答复,就把肝损害全部怪在了何首乌头上,这种现象在道医看来也是不公平的。两位名道医都认为制首乌是一味物美价廉的好药。不过,"对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其实还需要国家进行更系统的中药基础和药理毒性研究。"
如何合理使用?
道医:打好的首乌粉直接喝很危险
道医通常认为生首乌具有毒性,而炮制后的制首乌毒性大大减低了。一些市民喜欢买打好的首乌粉来冲泡喝,这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你买到的是生首乌还是制首乌,炮制的方法也不确定是否合格。使用首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确保药材来源规范、药品配伍合理,最大限度减轻毒性。 而且一定要使用制首乌。
中草药引起肝毒性损害的原因
(1)肝脏作为处理化学物的工厂, 发挥其清除和代谢亲脂性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学物的作用,有可能接触到反应性的中间代谢产物,导致损伤。
(2)传统上认为“无毒”的中药品种,现在发现其具有肝毒性,如黄药子、天花粉、番泻叶、何首乌等。
(3)中草药中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的情况不少,可因误认误用而致中毒。如防己有广防己、粉防己等,广防己临床报道有肝、肾毒性。
(4)药物因产地、种植、采收季节、加工炮制、运输贮存等条件不同, 也可影响其药效和不良反应,如服用大剂量未经炮制的生首乌会导致肝脏的损害。
(5)中草药引起的肝毒性损害也与剂型、剂量、配伍和使用方法等有关,如中药栀子常规剂量为3~9g,倘若服用30g甚至更高的剂量,可能导致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