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精神分裂症该怎么办
患了精神分裂症该怎么办
当今社会,不论是东部还是西部,都流行着一个词:压力山大!在当今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十分的激烈,于是一个附带的结果产生了,不少人患上了精神疾病。比如这里要说的精神分裂,说到底除了自身的一些原因外,社会的大环境也是重要的因数之一。我们不禁发问,真的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吗
精神科的专家表示:精神分裂症在概念上说是指一种不断的、基本上都为慢性发展的重大精神疾病,被认为是精神病里带来影响最好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的发展基本上是以患者的基本思维、情感、个性,行为的分裂,其特征主要是病人的精神活动同环境不相适应,发病人群青壮年居多,病情往往会导致患者行为和情感的改变。
同时专家也表示精神分裂患者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可以治愈的。通常我们可以依循以下的原则来进行。
第一:及时发现先兆,及时处理
和所有的疾病发作一样,精神分裂症的发作也是有先兆的,患者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治疗,90%以上都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常见的病发先兆为:病人常常没有缘由的出现失眠、无故发脾气、发呆发愣、懒散、不愿起床、情绪不稳、烦躁易怒、胡思乱想、说话离谱等不正常的精神活动。当患者出现了上述的病症的时候,此时就必须去相关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了。
第二: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坚持服药治疗
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精神分裂症的再一次发作都和患者自己的停药有联系。而一直都服药的患者的发病率仅仅只有有百分之四十左右。而自行停药的患者的复发率却高达高达百分之八十。因而自行停药的患者的复发率却达到了百分之八十。所以,病人和家属要对坚持治疗给与高度的关注。
第三:患者和亲友应尽量做到减少诱发因素
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要意识到精神分裂症病人精神的脆弱性,因帮助患者的日常生活。确同时做到经常与病人说说话谈谈心,帮助病人树立正确面对病症的积极情绪,适应环境,正对待疾病,对待现实生活,同时着力提高患者的抗压能力,学会处理生活中的应急事件,增强病人对生活的信心。
第四:定期门诊复查
一定要定期到门诊检查,让医生连续地、不断地了解病情的发展,使病人常处在精神科医生的医疗监护之下,在最佳的时间里依据病情变化适当的对药量进行药量。经过再一次的检查之后也能够让端正人及时得到咨询以及心理治疗解除病人在生活、工作和药物治疗中的各样疑虑,这对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再一次发作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时患者朋友们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认为去了精神科,别人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你等。精神疾病的患者人群很庞大,部分患者认为精神疾病可以自我调节或者自己不重视,导致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促使病情加重。专家提醒患者一定要做到早的发现,早的诊断,早的治疗。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老年精神分裂症
老年在患精神分裂症时会出现情感障碍,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情感方面也是出现明显的障碍症状,患者对周围的人,甚至是亲密的人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淡漠症状,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精神面貌也是非常的淡漠,甚至还会有木僵状态的出现。
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幻觉妄想症状是最为明显的症状表现,老年性的精神分裂症也不例外,老年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幻觉妄想症状,特别是幻视、幻听症状,患者经常会听到别人在背后讨论自己,言语中伤自己,别人明明是在讨论其他事情,患者都可以把这些言语作为幻听基础,自己病情在其中深感痛苦,难以自拔。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状态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也就是说无法进行正常的联想、思考,患者的思维过程中是非常艰难的,患者的思维往往也是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常常都是突然接连冒出想法,但是每个想法之间又是没有连贯性的,患者的话语因此也变得语无伦次,无法与人沟通交流,也给治疗加大了难度。
老年在患精神分裂症时会出现的症状有很多,很多老年在精神分裂症时会出现懒惰、意志力差等着症状,严重影响老年的正常生活。老年在患精神分裂症时要注意积极配合治疗,家人要多对患者进行细心照顾。
孕妇晒太阳为何胎儿脑会健康
个人得精神分裂症的几率取决于出生前他母亲晒太阳的多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孕期因缺少阳光照射而造成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过去很大程度上忽视了VD对大脑发育的作用,直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趋势。欧洲和北美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春天出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就生活在英格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出生在非洲———加勒比海移民家庭的可能性是其他族裔的4倍。
阳光照射可合成VD。昆士兰精神分裂症研究中心的约翰·麦格拉思提出,早期发育阶段缺乏VD会使易感人群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增加。麦格拉思已完成了对老鼠的研究。他发现,在母体中就得不到VD的老鼠成年后比正常的老鼠更容易受较大的噪音惊吓,这与患精神分裂的人一样。另外,缺乏维生素的幼鼠的脑室往往特别大,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有这个特点。研究人员还利用“基因芯片”来研究在妊娠期间缺乏VD的成年鼠大脑中基因的活动情况。研究表明,许多基因不像本来那么活跃了,就此推断怀孕期间缺乏VD会患精神分裂症还为时尚早。
麦格拉思赞同这一点,但他说,对老鼠的研究清楚地表明,VD缺乏会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他指出,现在急需找出具体会是什么样的影响。因为美国的一项大型调查,育龄妇女中缺乏VD的占12%。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人的患病率较高。研究显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其中一人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的患病率为7%-17%。
2、心理社会因素
生活中受到突发性或刺激性事件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经济压力等社会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的影响。
3、病前性格特征
若性格偏异或性格不健全,心理承受能力低于正常人,尤其是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碍,那么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4、生物化学因素
①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主要涉及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
②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患者颞叶、额叶及边缘系统存在脑组织萎缩,脑室扩大和沟回增宽。
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围产期并发症,幼年的不良应激和躯体疾病,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有关,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有一定影响。
5、环境因素
研究认为,生活在贫困阶层的人群生活条件很差,接受治疗不及时,再加上易与家人发生冲突,引起反复住院,最终造成疾病迁延不愈,从而增加了患精神分裂的病率。
得了精神分裂症遗传吗
从精神分裂症的家谱调查资料中发现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的患病率高6.2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婚配,所生子女中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16.4%,男女双方均为精神分裂症者所生子女患精神分裂症几率为39.2%。
由此看来,精神分裂症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生的子女都患精神分裂症。因此,建议处于生育年龄的病人,可以结婚,但不宜生育子女,或者生育时需要更加注意。
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素质和环境中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为这些易感人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对他们的不良刺激,从而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由此可见,精神分裂症遗传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怎么样,大家都要重视自身健康,及时发现不良表现,及时到专业医院治疗,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精神分裂症早期应该如何治疗?
到底是什么,阻止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之路?
难道得了精神分裂症,只能杀人、自杀、自毁前程吗?
2011年3月31日,患精神分裂症的日本留学生,用两把尖刀将母亲刺成重伤,检察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其提起公诉;
2011年5月11日,乌鲁木齐女硕士因精神分裂症刺死男友,被判有期徒刑8年;
2011年10月10日,一名患精神分裂症的大二女生,从宿舍5楼的走廊跳下,造成腿部、头部严重受伤;
2011年10月18日,一名患精神分裂症的中年男子手持砍柴刀,来到一所小学门口;
2011年11月9日,英国一精神分裂症男子在发病期间,活活踹死了一直照顾他的父母……
山东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63万人,其中不少是恶性案件的制造者,济南市重性精神疾病的致残率已达79.38%,而得到及时救治的不到20%,80%以上的分裂症患者,他们很多完全可以治愈并恢复正常生活,仅因得不到及时救治,延误甚至失去治疗的机会。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中国约有1.73亿成年人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病,约占总人口的13%,而其中从未接受专业帮助的就有1.58亿人。精神疾病治疗的严峻形势让人心忧,精神疾病领域呼吁更权威、更专业、更高效的治疗方法,而大家更倾向于选择传统治疗(中药、西药、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还是作为新起之秀的GR-HP脑源神经修复技术?
· 吃西药 吃坏身体是其次,有药瘾便被判“无期”,终身服药成归宿。
· 吃中药 汤药好比黄连苦,疗程长漫漫,不知“慢郎中”何时才能把病除。
· 心理调节 都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有心无药,身体靠什么被修复。
· 仪器治疗 高科技缺少人性化,不辨证不分型,哪能为身心做贴心维护。
国际最新科研指出,心理疾病不应单纯依靠药物治疗、仪器治疗或心理调节,而应根据患者严重程度,辨证分型,确定最佳治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全面治疗,步步到位
儿童精神分裂症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与成的精神分裂症一样。迄今病因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16%~64%)。夏镇夷等(1982)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可能性为大。其遗传度为70%。一级亲属中本症发病率:父母为4.0%;同胸为6.7%。有人认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之一患本症其子女发生同病的危险率为7%~17%。表明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2器质性因素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儿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及波幅降低;头颅CT扫描。磁共振影像(MRI)等研究结果。提示额叶。基底节。颞叶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
3心理社会因素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4病前性格特征本症患儿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在性格偏异或不健全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5生物化学因素这方面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本症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关。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增高。而胆碱能系统受抑制。
儿童患上精神分裂症的原因
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比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这些都会诱发精神分裂症,,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遗传因素
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16%~64%)。专家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可能性为大,其遗传度为70%,一级亲属中本症发病率:父母为4.0%;同胸为6.7%。有人认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之一患本症其子女发生同病的危险率为7%~17%,表明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器质性因素
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