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舔牙当心变成小龅牙
宝宝爱舔牙当心变成小龅牙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危害大
儿童在换牙时常会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如果该动作只是在较短时间内存在,不会造成明显的错颌畸形。但如果这种动作长期持续存在,形成舔牙习惯、吐舌习惯等,就会导致明显的错颌畸形。而这类舌习惯,仅仅是常见的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之一。其他如吮指习惯、咬唇习惯、咬物习惯、口呼吸习惯、偏侧咀嚼习惯等,都有可能给孩子的口腔健康造成危害。
当孩子长期舔上前牙时,会引起上前牙唇向前倾斜,导致前牙深覆盖;舔下前牙时,则引起下前牙前突,导致“地包天”;若同时舔上下前牙,则引起上前牙及下前牙的前突,或导致双颌前突(俗称“哨牙”)。这类牙齿畸形不但影响到孩子的容貌,而且对成长中的宝宝来说,其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防治不良习惯
家长多提醒家长要帮助孩子戒除或防止孩子产生不良习惯,就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家长一定要密切观察成长期孩子的行为,发现其有不良习惯,及时加以纠正。一般而言,如果不良习惯发生的时间不长,是可以通过耐心说服和心理引导、提醒加以纠正的。通过劝导无效时,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戒除,如吮指,可将拇指包住或在拇指上涂抹苦味药等。对于顽固性不良习惯的戒除,就应通过口腔专业医师的指导和治疗,如戴用不良习惯破除器使之戒除。而对于因精神因素或病理因素而形成的不良习惯,应配合心理和病理治疗。
打败坏习惯
别忘了培养好习惯要想让宝宝有一口健康的好牙,除了戒除不良习惯之外,也应该尽早培养起正确的口腔保健习惯。首先,孩子爱吃甜食、爱喝甜饮料,家长应注意控制,并让孩子养成饭后漱口、早晚正确刷牙的好习惯。其次,千万不要抱有“乳牙坏了不用治,反正会换牙”等想法,发现乳牙有问题必须及早诊治。最后,应养成每三个月到半年做一次口腔健康检查的习惯,让口腔健康问题都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不要等“牙疼要人命”了才想起来上医院。
孩子长牙了之后,父母要经常监督孩子的口腔问题,孩子的牙齿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孩子的胃口,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这个时期父母要教导孩子勤刷牙漱口,不要舔新长出来的牙齿,一定要记住,否则孩子长大之后还是需要做牙齿矫正的。
婴幼儿长牙症状有哪些
牙龈痒
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这些都是牙齿惹的祸,等到牙齿都长出来,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失。
护理小贴士
1.因为牙龈不适,宝宝可能会咬自己的嘴唇和舌头,甚至在喂母乳的时候咬妈妈的乳头,这样不但会咬伤自己,还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引起龅牙。妈妈应该多留心宝宝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宝宝咬嘴唇就要及时制止。如果宝宝咬着不肯放也不能硬来,可以轻轻挠挠宝宝的小嘴唇使他松开。
2.每天用纱布蘸点凉水擦拭宝宝的牙龈,如果是夏天,可以用棉纱布包一小块冰块给宝宝冷敷一下,能够暂时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3.进行牙床训练。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牙胶之类的产品,就是为了缓解宝宝牙齿不适而设计的,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之类的产品让宝宝咬,一来可以缓解不适,二来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一举两得。
宝宝长牙齿的时候妈妈要开始小心护理婴儿的卫生了。这个阶段他容易乱吃东西。玩具啊、手啊,抓着就想吃,很容易造成细菌的感染,抵抗下降的时候很可能就会生病的。另外,要注意婴儿此阶段的口腔卫生,注意清洁口腔。
对于这安抚奶嘴会影响宝宝长牙吗
最关心的,安抚奶嘴真的好吗?适度使用奶嘴并无害
如同宝宝啃手一样,吃奶嘴也是一个客观过程,给宝宝使用安抚奶的确可以起到一些安抚情绪作用,并且对宝宝上下颚、脸部肌肉发育及舌头伸展都是良好的锻炼。龅牙的形成跟安抚奶嘴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到了宝宝长牙时再继续吃奶嘴的话,对牙就不好了。
有研究表明,宝宝在不停吮吸奶嘴时,空气会随着宝宝的吞咽动作从两侧嘴角进入口腔和胃里,当胃承受不了空气容量时就会出现收缩,引起小儿溢乳;同时宝宝胃肠道也会条件反射地跟着频繁蠕动,易使宝宝发生肠痉挛,引起腹痛等。这些现象都跟奶嘴的使用频率过多有关,只要家长控制好宝宝的吮吸奶嘴频率适中,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别陷入这些早教误区
早教也是都知道的,现在也是有很多的人都很关注孩子的早教问题的,要知道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聪明的成长,下面就介绍一下早教的误区。
误区1:“孩子身边有人照看就好”
一项幼儿园调查显示:85%以上的婴幼儿由老人、保姆带。很多年轻父母以为孩子还太小,只要身边有人照看,没有危险就好。
情商专家认为,0岁的宝宝已经具备了表达感情的基础,甚至可以识别他人的面部表情。这时,父母对宝宝早期情绪发展是无可替代的,在龅牙兔,精心设置的各种游戏让家长与宝宝充分互动(肌肤接触、拥抱、关注的目光),帮助宝宝在安全感、情绪表达、自信心、自我控制等情商方面更好地发展。
误区2:“我们都高学历,可以自己教孩子”
有些白领家长觉得自己没有早教过,不也一样上大学,读研考博,完全有能力对自己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情商专家认为,早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养育过程,需要科学地、有计划地培养,在龅牙兔对不同特质、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都会有专业的情商训练师为其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早期情商计划。
误区3:精英培养、神童教育
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很多家长就开始进行宏伟计划。2岁弹琴、3岁学围棋……可结果是很多孩子出现了“会弹琴不会上厕所”“会背唐诗不会穿衣”的怪现象。
情商专家认为,大脑在3岁以前的记忆只是单纯的机械记忆,如果不定期重复,就会很快遗忘。0-3岁的早期教育应该引导宝宝早期健康情绪情感发展、良好个性培养的全面教育时期。婴幼儿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早教的核心应该是游戏和快乐。而在龅牙兔,也一直奉行“在快乐中培养未来成功者”的教育理念。
宝宝吸手指咬下唇小心龅牙地包天
手对宝宝有一种魔力,很多宝宝都喜欢吸允手指,婴儿时期宝宝吸允手指是一种探索,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已经2岁了孩子吸允手指的话,就要注意预防龅牙、地包天等口腔问题了。
医生提醒:如果正处于牙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小孩常常咬下嘴唇,或者吸手指,可能就会变成难看的龅牙哦。
“龅牙妹”原来竟是因为爱吸手指
6岁女孩茜茜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茜茜的妈妈对医生说,茜茜小时候牙齿长得挺好的,结果年龄越大就觉得她的牙齿越来越有“龅牙”的倾向,于是带着茜茜来医院矫正牙齿。
就诊时经过交谈,儿童医院口腔科李副主任得知,茜茜从小就有吸手指的习惯,并且这个习惯持续了多年,这个习惯导致她的上排牙齿发育异常,出现了龅牙的情况。另外,吸手指除了导致龅牙,还可能导致地包天。
据李医生介绍,人咬下唇时一般是下嘴唇垫在上下前牙之间,这样下嘴唇就会对上下前牙产生持续的力量,使上前牙向前移动,上前牙前突,时间长了,就会造成龅牙。而这种不良习惯又同时会造成下颌后缩,下前牙向舌侧倾斜,妨碍下牙弓及下颌骨的发育,形成前牙深覆颌或者开颌畸形。一旦形成错颌畸形,不但外貌难看,而且会导致发唇齿音不准确。最严重的是还会影响颌骨发育,形成牙颌畸形,甚至出现用口呼吸习惯。
李医生说,除此之外,门诊还常常收到因为咬下嘴唇而导致龅牙的患儿,那一类小孩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龅牙”,因为很可能上排的牙齿并没有突出,而是下排牙和下颌骨往后缩了,造成看起来像“龅牙”。
发现牙齿问题 一定要及时矫正
“由于患儿已经快7岁了,已经错过了最佳矫正时期,想要解决她的‘龅牙’问题,也要相对麻烦一些。”李医生说,孩子在发育过程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往往会影响颌骨的发育,进而影响小孩今后脸型和面容的发育。
一般的牙齿矫正时间是1-2年,最好是在儿童时期,如果错过矫正畸形的“黄金期”,进入成人期再矫正的话,如果已形成的颌骨畸形非常严重的话,需要进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
但是,确定牙齿矫正的最佳时间不是绝对的,医生一般会根据牙齿畸形者的不同类型和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而定,不同畸形矫正时期不一样,并不是一定要等到牙齿换完才矫正,比如乳牙地包天的话,3岁左右就可以矫正,以免造成颌骨畸形。
他提醒广大家长,换牙是每个孩子必定经历的一个过程,作为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一旦出现牙齿问题,千万不要想到在恒牙换好后再做矫正,一定要及时医治,对于不少因牙齿引起面部畸形的患者来说,及时获得治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长出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
除了咬下嘴唇 还有哪些不良的口腔习惯呢?
李医生介绍,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因不良习惯而导致变“龅牙”的小孩,除此之外,用口呼吸、从嘴巴里咬两颊的肉、咬舌头,都可能导致牙齿或颌骨畸形。例如允吸手指,可能造成地包天或龅牙;咬舌可能会造成上下牙齿闭合不严等。
他提醒,小孩2岁以后如果仍然有咬手指的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另外,小孩一般6岁左右换牙,这段时期颌面部变化很快,如果有不良的口腔习惯,非常容易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
因此,李医生建议,小孩从出生后就应该注意口腔问题,乳牙长完时可检查一次,6岁以后到12岁左右换牙完毕建议每年检查1、2次,因为许多口腔问题家长不容易发现或者容易忽略,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不良的口腔习惯,比如吸手指、咬下嘴唇、用口呼吸都会导致颌面部发育异常,导致龅牙、地包天等问题,爸爸妈妈们如果发现你的孩子有这些习惯,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正。
孩子几周岁换牙呢?
首先要注意的是,孩子在换牙之前,原来的牙齿也就是乳牙需要脱落,才会长出新的牙齿,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乳牙是否脱落,有的时候会有这种情况,就是在乳牙没有完全脱落的时候,新的牙齿会在原有牙齿的前面或是后面冒个小尖,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带孩子到牙科把原来的牙齿拔掉,否则容易使新长出的牙齿长歪,排列不整齐。
然后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在乳牙脱落之后,新的牙齿没有长出之前,会习惯性的用牙龈来吃东西,或者是用舌头经常的舔牙龈,这样就会使牙龈变硬,新的牙齿生长出来有障碍,如果孩子原有的牙齿掉了之后,新的牙齿迟迟没有长出来,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到医院咨询医生,要记得给孩子补钙,牙齿不爱长和缺钙也有关系。
孩子在换牙期间要爆保持口腔整洁,每天都要刷牙,特别是乳牙没有掉下,而新的牙齿刚刚露头的时候,这样最容易在两个牙齿中间有食物的残渣,如果清洁不彻底,就会导致食物的残留容易出现虫牙,乳牙没掉之前松动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不要用舌头去舔,经常舔牙齿会影响新牙齿的生长。
注意事项: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有可能会导致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
孩子换牙期间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安抚孩子的情绪,还有就是要告诉孩子不能够经常舔牙龈,这样会导致出牙不顺利,除此之外就是换牙期间最好能够少吃硬物,不然会让牙齿受到损伤,对宝宝的牙齿成长不利,也可以在家里准备好冰袋给孩子降温。
宝宝习惯吮手指会影响脸部发育
宝宝一出生就有吸吮的需要,因为吸吮,他的生命才得以延续,因为吸吮,他才感觉到贴近妈妈时的那种安全感与舒适感。在3-6个月期间,宝宝会进入口欲期,这种吸吮的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这个年龄段宝宝的小手够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还喜欢吸吮手指,喜欢吹泡泡等等,但是,宝宝爱吮手指也容易使脸部长得不漂亮。
一、口欲期是什么?
口欲期是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它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宝宝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唯一认识手段。
宝宝从两个月左右就开始认知世界了,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开始发育。宝宝的神经发育顺序是从中心向外围开始,宝宝口周神经比手的神经发育早,“口”对于2个月宝宝来说,是探索世界是重要工具。通过手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环境,所以他会碰到什么就舔什么。
二、经常吮手指,影响宝宝脸部发育
有些宝宝到了口欲期,就喜欢把抓到或者够得着的东西,都往嘴里塞,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自己的手指了。
有的妈妈看见之后,会责骂宝宝;有的则不停地给孩子洗手清洁,以防病从口入。但其实妈妈所不知的是,宝宝吮手指,还可能会影响脸部发育。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牙齿排列不齐、拥挤错位会令宝宝无法拥有自信的微笑;长期宝宝吮手指会造成宝宝颌骨的发育畸形,如“地包天”、上牙合前突等,也会让宝宝的外貌受到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自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在日后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障碍。
三、其他不良口腔习惯带来的影响
口腔不良习惯是造成错颌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约占各类错颌畸形病因的1/4。口腔不良习惯种类很多,其中有些不良习惯会导致骨骼、肌肉、牙齿等方面的改变,现在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类型:
1、吮指习惯:
宝宝吮手指的习惯是将手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之间吮吸。在2岁左右的宝宝中,大约1/3有此习惯。一般认为,宝宝在2-3岁之间有吮指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习惯通常在4-6岁后逐渐减少而自行消失。
如果此习惯继续存在则属不良习惯,久之会阻碍牙齿的萌出和颌骨的发育,造成上下前牙不能相互接触,形成开合。在此畸形基础上还会继发伸舌习惯,又会进一步加重开合程度。宝宝做吮手指动作时,由于颊部肌肉收缩,口腔内气压降低,而使上下牙弓狭窄,产生上前牙前突,并常伴有单侧后牙反合。
若拇指压在硬胯上,还会造成硬胯凹陷,妨碍鼻腔向下发育,导致上颂骨前突,加重了错合崎形程度和日后矫治的难度。
2、咬唇习惯:
宝宝时期是恒牙萌出的关键时期,经常性咬唇动作,会对牙齿产生压力,干扰牙齿的正常或萌出,容易形成错合畸形。
宝宝常在生气或受批评犯错误时,出现咬唇动作,日久即形成咬唇习惯。如果经常咬上嘴唇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向前突出。咬下嘴唇则会导致上前牙突出,下颌后缩,上嘴唇会变得厚而短,呈张开状态,牙齿外露。
3、舔牙习惯:
宝宝在换牙期常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因而形成舔牙习惯。舔牙习惯可增大舌肌对牙齿的作用力,使局部牙齿倾斜,出现牙间隙,严重时形成反颌。如果同时舔上下牙则形成双颌前突。
4、吐舌习惯:
吐舌习惯多发于替牙期,也常继发于吮手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宝宝吞咽异常时,舌呈一种前伸位,吐舌可以引起牙齿萌出受阻,牙槽骨垂直发育受抑制,发音不准确,进一步造成有开合,引起颜面部变长,口唇闭合困难并引起口腔机能障碍。
小孩长牙会引起拉肚子吗
1.因为牙龈不适,宝宝可能会咬自己的嘴唇和舌头,甚至在喂母乳的时候咬妈妈的乳头,这样不但会咬伤自己,还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引起龅牙。妈妈应该多留心宝宝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宝宝咬嘴唇就要及时制止。如果宝宝咬着不肯放也不能硬来,可以轻轻挠挠宝宝的小嘴唇使他松开。
2.每天用纱布蘸点凉水擦拭宝宝的牙龈,如果是夏天,可以用棉纱布包一小块冰块给宝宝冷敷一下,能够暂时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3.进行牙床训练。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牙胶之类的产品,就是为了缓解宝宝牙齿不适而设计的,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之类的产品让宝宝咬,一来可以缓解不适,二来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一举两得。
清洁口腔的姿势:妈妈坐在椅子上,把宝宝抱在腿上,让宝宝的头稍微往后仰,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蘸点清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跟长出来的牙齿。目前市场上有专门针对这个年龄段宝宝使用的套在手指上的牙刷,也可以用来清洁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