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临床上有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多数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且多与情绪及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一般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症状加重,行经后肿块及疼痛明显减轻,且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
(2)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轻度乳房胀痛、青春期乳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
(3)临床体检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结节,质韧,多位于外上象限,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常有轻度触痛,腋下淋巴结不大。
(4)利用钼靶x线或干板摄影、b超、热象图等辅助检测手段,必要时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及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等其他良、恶性乳腺疾病。
风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难度;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HLA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
风湿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发生于5~15岁儿童,发病高峰为6~9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本病常反复发作,急性期后,可遗留慢性心脏损害,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
风湿病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部位的疾病。在现代医学概念中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风湿性疾病包含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炎性肌病、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白塞病等)、系统性血管炎、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反应性关节炎、瑞特综合症等)、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上百种以上的以累及骨、关节等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总称。
广义上认为凡是引起骨关节,肌肉疼痛的疾病皆可归属为风湿病。延续下来,至今在风湿病分类上,广义的已有100多种疾病,包括了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遗传性、退行性、肿瘤性、地方性、中毒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狭义上应该仅限于内科与免疫相关范畴的几十种疾病。其中有些病还是跨学科的,如痛风,骨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等。
如果是经常的会感觉到自己的关节部位有些疼痛,或者是红肿,尤其是在受到风寒以后就会更加严重的,这样症状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患上了风湿病的,对于风湿病来说最后会使得患者的关节部位出现变形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及早的进治疗的,并且风湿疾病会发生在任何的年龄阶段的。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已经启动 近20年以来,国际上对糖尿病病因以及并发症方面研究取得了大量成就,加深了对糖尿病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6年和1997年先后提出了对现行who1980~1985年的诊断和分型的修改。who1999年咨询报告和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区(idf-wpr)委员会正式认可了这些修改。中华糖尿病学会也于1999年正式采用这一新的诊断标准和分型,并于当年开始实施。 在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中降低了空腹血糖的指标,并提出了空腹血糖损伤(ifg)概念。降低空腹血糖标准是美国糖尿病协会1997年提出的,他们发现空腹血糖7.8mmol/l时,餐后2小时血糖多在12.8~13.9mmol/l之间,与原来餐后2小时的血糖标准(11.1mmol/l)不能吻合。修改后的血糖标准使空腹和餐后2小时得到了统一。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糖尿病。这里特别说明的是ifg和糖耐量损伤。
(igt)都是介于糖尿病人和正常人之间的一种状况。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
(一)糖尿病 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糖尿病。或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糖尿病。
(二)正常 3.空腹血糖(fpg)<6.11mmol/l,正常。并且 4.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正常。
(三)糖耐量异常 5.餐后2h血糖(2hpg)>7.77mmol/l,但<11.1mmol/l时为糖耐量损伤(igt); 6.空腹血糖(fpg)≥6.11mmol/l,但<6.99mmo/l时为空腹血糖损伤(ifg) 在我国医生在作出诊断时往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考虑,如果有症状只要有一次空腹或餐后血糖达到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可以判定为糖尿病。如果完全没有糖尿病症状,就需要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判为糖尿病。
什么是乳腺结节
其实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是一种含糊不清的诊断名词或是一种临床表现。也就是说,乳腺"结节"只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的诊断(即病名)。
许多乳腺的病变可以出现“结节”。包括: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由于现在乳腺癌的高发病率,而且乳腺癌的一个症状就是乳腺内发现结节,因此,患者往往一触及到“结节”一词就惶恐不安,其实并不需要如此。不同的乳腺疾病,其表现出来的“结节”往往有各自的特点,而且我们在做疾病诊断的时候,乳腺“结节”仅仅是诊断依据之一,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疼痛、乳头溢液等情况,并且需要结合辅助检查例如:B超、钼靶、溢液涂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甚至病理活检组织学检查才能作出明确的诊断,而且有些“结节”,往往在形态学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触诊时,医生的手感也会存在一些差异。下面就临床上常见乳腺疾病中的“结节”作一简单介绍:
乳腺增生病是目前乳腺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其临床表现为乳腺的疼痛、乳头溢液和乳腺内触及结节。多数乳腺增生的病人进行超声检查时也可以发现多个低回声结节。乳腺增生病所表现的乳腺结节,往往在双侧乳房内都可以摸到,而且很多患者在月经来潮前更明显,同时伴有乳房的疼痛,而月经来潮以后,随着疼痛的缓解,多数患者的乳腺“结节”的质地可以变得很软,甚至消失。这种“结节”,可以是片块状的,颗粒状的,也可以摸起来就象是很硬的肿块,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有很多个,因此让患者很担心。当然,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的重度不典型增生(乳腺增生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而这种患者往往临床表现以质地较硬的“结节”为主,可能疼痛已经不那么严重了,甚至可以不痛了。这时候,明确“结节”的性质就非常重要,可以考虑做细针穿刺进行细胞学诊断,或者直接行手术活检,冰冻检查进行组织学诊断,以排除乳腺癌。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临床表现往往就是乳腺的“结节”。这种结节,一般都是单个的,也有少部分患者呈多发。典型的纤维腺瘤摸起来就像是一个玻璃弹子,活动度非常好,光溜溜的一个,也有的因为位于乳腺组织深层,被上面的乳腺组织覆盖,或者比较小,因此摸起来不是太清楚。还有的患者,因为同时存在比较严重的乳腺增生病,因此触摸起来更容易混淆,诊断不清。这时候,可以参考B超、钼靶检查,一般都可以发现实质性的、包膜完整的肿块。由于中医中药对乳腺的增生性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经过口服中药干预后,乳腺增生病的“结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变软,但纤维腺瘤却没有变化,这样就可以更清楚地摸到了。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乳腺的化学性炎症性,炎性细胞以浆细胞为主。可以发生在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女性,大多数患者伴有乳头凹陷,其临床常常分为溢液期、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期。当病变处于肿块期,往往可以在乳晕下摸到结节,或者向某一处发展,大的可以有10cm以上。这种结节往往质地硬且韧,边界不是很清楚,和皮肤有粘连,很快的,结节开始红肿,伴有疼痛,范围扩大,逐渐化脓溃破,形成瘘管。也有部分患者结节可以持续3-5年而始终不红肿化脓,如果碰到这种情况,结节主要位于乳晕部,同时存在乳头凹陷,之前有乳头溢液,那么要考虑到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可能。
乳腺癌是乳腺的恶性肿瘤,患者往往以发现乳腺内结节前来就诊,而这种结节,往往没有疼痛,因此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大小了。其形状多样,质地不完全相同,大多为实性的,质地较硬,甚至摸起来象石头一般,也有的恶性肿瘤类型因为富含细胞,可以比较软,甚至有囊性的感觉。和良性的肿瘤相比,恶性肿瘤的活动度较差。需要指出的是,结节越小,上述特征越不明显,有时候很难与良性结节相鉴别。对于恶性肿瘤,病理学检查是金标准。
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
乳腺纤维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认为与雌激素都是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那么,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
1、肿块。大多在无意中发现乳房有肿块,2/3的肿块大小在1cm-3cm,个别有达10cm以上者,最大可达24cm。部位多在乳腺外上方,大多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具韧性,活动良好,与表皮和胸肌无粘连。
2、疼痛大多为无痛性肿块,仅14%有轻度疼痛,呈阵发或偶发或月经时激发。
3、乳头有清亮溢液,但少见,约占0.75%。
4、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根据以上症状一般可以诊断,如果有困难则可行以下辅助检查:乳腺X线,B超检查,胸部红外线透视检查,必要时行细针穿刺,吸取细胞检查以确诊。
以上就是专家对“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了解。
根据什么来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如果您对这个问题十分陌生的话,接下来,为您介绍一下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众所周知,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不但对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更是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下面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什么吧。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若是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若是有以下症状,则可以排除糖尿病:
严重症状和明显高血糖者,要求血糖值超过以上指标即可确诊。无症状者不能依一次血糖值诊断,必须另一次也超过诊断标准。
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受损;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多数症状严重,血糖高,尿糖、尿酮体阳性,无需做糖耐量试验少数症状不严重者,则需测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
乳腺增生疾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排除生理性乳房疼痛,如经前轻度乳房胀痛、青春期乳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同时也是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中比较重要的标准。
(2)临床体检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结节,质韧,多位于外上象限,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常有轻度触痛,腋下淋巴结不大。
(3)临床上有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多数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且多与情绪及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一般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症状加重,行经后肿块及疼痛明显减轻,且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这是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中比较常见的。
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很多女性朋友对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还不是很了解,以至于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主要三个方面,那么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
1. 乳房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多数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且多与情绪及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一般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症状加重,行经后肿块的疼痛明显减轻,且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
2. 临床检查乳房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之不规则结节,质韧,多位于外上方,结节与周围组织不粘连,可被推动,常有轻度触痛,腋下淋巴结不大。
3.利用钼靶X线、B超,热象图等辅检测手段,必要时行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及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排除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其它良、恶性疾病。
以上介绍的就是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乳房对女性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乳房对女性的审美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您还有其他与乳腺增生有关的疑问,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或拨打我们的咨询电话,专家将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