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步行对高血压有好处吗

步行对高血压有好处吗

步行对高血压有好处。

高血压患者经常进行步行锻炼,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并且还可以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减少用药量。步行之所以对高血压治疗有好处,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高血压有何症状

高血压有何症状?

高血压症状一头疼

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高血压症状二眩晕

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高血压症状三耳鸣

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高血压症状四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高血压症状五失眠

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高血压症状六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以上就是关于高血压有何症状的介绍,小编建议您如果有以上高血压的症状两项以上,及时到医院检查。

步行对高血压有好处吗 经常步行放松神经

步行锻炼具有缓解压力,放松神经的作用。情绪激动,血压就容易升高,进行步行锻炼的时候,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缓解紧张,忧虑的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情,减少血压随情绪的变化所产生的波动。

高血压步行多少合适

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采取的锻炼速度和行走时间不同。症状比较严重的第三期高血压患者,应该采取慢速散步,时间不宜过长过长,避免消耗过多体力,散步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60步以内,每次锻炼时间5到10分钟;第二期高血压患者可以根据体力,适当加快步行速度,延长步行时间,采取中速行进,速度为每分钟在75-95步之间,每次行走15到20分钟;第一期高血压患者运动量可以再大一些,采取快速行走,速度在每分钟95-120步之间,每次锻炼20-30分钟时间。

简单述说高血压的家庭护理方法

散步。各种高血压者均可采用这个种高血压的护理方法。作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

慢跑或长跑。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这种高血压的护理方法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

有太极拳。这种高血压的护理方法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著作用。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

运动防治高血压

根据血压水平及相关因素进行高血压病分级及危险评估,以确定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对于重度高血压病、高血压危象、高血压病合并严重心、脑、肾病者则一般不适合运动。患者在运动时一定要随时检测运动前后的血压。对合并冠心病者,同时要进行心电图检测.这对确定适合个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认为有氧运动应为高血压病患者主要的活动方式,这些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和医:疗体操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不仅有益于降血压,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而且可以及时地降低收缩压。特别是在平地上进行时间较长的步行。可使舒张压较明显地下降。时间一般为15分钟到1小时,每天进行1~2次,速度中等。

统计数字表明,运动训练的降压效应一般要在训练1~2周后才能出现,在训练5周左右时血压达到稳定状态;运动训练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降压效果越佳,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的幅度也越大,但在停止运动训练后血压又会有所回升。

高血压病患者不宜做无氧运动或无处方的等长运动。无氧运动如举重、拔河、快速短跑,无处方的等长运动如举重、拉力器等,这些都可引起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使降压效果适得其反。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量不宜过大,通过测量脉搏。我们可以合理地控制运动量,一般以靶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O%为宜。年龄在50岁以上者,可用170减去年龄数字作为靶心率。

可降低血压的体育运动

1.散步

各种高血压者均可采用。作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

2.慢跑或长跑

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量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症状减轻。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以15-30分钟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患有冠心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童外。

3.太极拳

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着作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人。

4.气功

据我国医学人员对气功疗法降压原理的研究证实,气功对高血压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用气功治疗高血压的近期有效率可达90%左右。美国也有报道说,用气功治疗高血压,半年后约75%的人有效。

高血压可以进行哪些健身运动

散步各种高血压者均可采用。作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可明显下降,症状也可随之改善。散步可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一二次,速度可按每人身体状况而定。慢跑或长跑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量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症状减轻。跑步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以15-30分钟为宜。速度要慢,不要快跑。患有冠心病则不宜长跑,以免发生童外。太极拳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着作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人。气功据我国医学人员对气功疗法降压原理的研究证实,气功对高血压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用气功治疗高血压的近期有效率可达90%左右。美国也有报道说,用气功治疗高血压,半年后约75%的人有效。

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几种锻炼方法

1、气功

依据我国的医学人员对气功的研究,以及对气功降压疗法的原理了解,都充分证明:气功对高血压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又研究显示,气功治疗的近期有效率能够达90%左右。而且在美国也有报道说,使用气功治疗大约半年以后大概有75%的人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2、太极拳

这种方法适用各时期的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有特别显著的作用。平时打太极拳有三个好处。第一,太极拳是一个需要平衡性与协调性的结合才能够做 好动作的锻炼方式,所以这有助于改善患者动作和整个身体的平衡性与协调性。况且太极拳的种类繁多,可以说是有繁有简,患者可根据自身状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 拳法。

第二,太极拳大多动作很柔和,因此练拳者的全身肌肉都可以放松而且可使血管放松,继而促进身体血压下降。第三,在打太极拳的时候要用意念去引导整套 动作,此时需要思想极度集中,且心境宁静,可以消除精神紧张对人体的刺激,因此促进血压的下降。

3、慢跑或长跑

因为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都相对比较大,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轻症患者。患者在慢跑时通常最高心率可达120-136次每分钟,那么只要你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使血压得到平稳的下降,脉搏也会渐渐趋于平稳,因而消化功能也会更加良好,高血压症状自然就减轻了。患者一般跑步的时间可由少逐渐增多,大多是在15-30分钟左右即可。切记速度一定要慢,不能快跑。

4、散步

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采用的方法。患者在做了较长时间的步行以后,舒张压有明显下降,同时高血压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散步时间可以选择在清晨、黄昏或是临睡前 进行都可以,时间一般控制在15-50分钟左右,每天只要一到两次即可,而步行的速度就需要依自身身体情况而定。事实上,每天去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去走一 走,散散步,是最简单易行的预防妊娠高血压的运动方法。

相关推荐

高血压什么症状

一、缓进型高血压 1、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2、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3、心脏表现:高血压的会出现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会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4、肾脏表现:

高血压哪些症状

高血压以下3种类型:.原发性高血压一一患高血压的病人中,十八九都是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病理原因不明确,危险系数很高。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大约10%的人会患由髙血压引发的其他疾病,比如肾病、罕见的内分泌紊乱、心脏瓣膜问题或者由于药物诱发的其他疾病。.恶性高血压-一这种类型的高血压会上升到非常危险的程度,发作时通常需要立即送往医院。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

1、散步:散步适用于各种高血压者。较长时间的步行后,舒张压明显下降,症状也随之改善。散步一般在早晨、黄昏或临睡前进行,时间为15-50分钟为宜,天天一到二次,速度可按个人身体状况而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地方往散散步,对防治高血压是简单易行的好方法。 2、太极拳: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特别明显的作用,任何高血压患者都可以练习。据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均匀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这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普通老人。 3、气功:据我国医学人员对气功疗法降压原理的研究证实,气功对高血压

高血压什么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 1、冠心病: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2、脑血管病:包含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

高血压哪些危害

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 心脏是维持血压的重要器官,而血压长期升高又会损害心脏,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早期主要使心脏发生肥厚,晚期出现心力衰竭与心率失常。同时高血压又常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的机率是血压正常者的两倍。 高血压对大脑的影响 高血压对脑血管的损害大脑是人体的总司令部,出不得一点问题。为大脑提供营养的血管,维持着大脑的正常工作需要。脑血管出现缺血性(例如脑梗塞)、出血性(如脑出血)和短暂脑缺血,都可能导致身体致残,甚至死亡。 这些发生在脑子里的疾病主要原

高血压哪些症状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1、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

高血压什么症状

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所感觉。 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关。

高血压做哪些运动最好 步行

步行高血压患者最适宜的运动方式,这是因为步行时肌肉的收缩,舒张运动会给血管以良性刺激,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促进冠状动脉血流畅通,从而控制血压。而且步行运动量适中,安全度高,特别适合患高血压的人群。

高血压什么危害

冠心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是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50%死于冠心病。 糖尿病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是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治疗,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人对5314例高血压病人随访14.1年,392例发生心衰,高血压已被认为是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危险,而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哪些表现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