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疼按哪个穴位 常用止痛穴位按摩缓解胃疼

胃疼按哪个穴位 常用止痛穴位按摩缓解胃疼

中脘穴:食指与中指并拢,其余三指弯曲握拳,指腹放于中脘穴上,环形按揉2分钟,力度适中。

内关穴:用拇指指腹点按内关穴1-2分钟,力度由轻渐重。

足三里穴:将拇指指腹放于足三里穴上,微用力压揉3分钟。

手三里穴:掌心朝下,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成钳形,掐按手肘关节外侧手三里穴处3分钟,先左后右。

胃俞穴:用双手食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胃俞,时间3-5分钟。

天枢穴:用食指指腹按揉天枢穴5分钟,力度适中。

胃痛按摩哪里见效快 穴位按摩法缓解胃疼

方法:取坐位,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用力宜重,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可按30分钟,每日按摩2-3次,可双侧或交替进行。

作用:能增强脾胃功能,并有和胃止痛之功效。凡脾胃不健,消化不良及胃痛不适者皆可按压此穴位止痛。

方法:两手拇指指腹重叠按于至阳穴上,由轻渐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按压5分钟。

作用:主要用于急性胃腹痛,但痛止后尚需进行病因治疗。

方法: 1.患者仰卧,按摩者用左手拇指按压住上脘穴,右手拇指在中脘缓缓用力点揉5分钟,按压双下肢足三里穴2分钟;2.患者取俯卧位,按摩者双手拇指同时按脊柱两侧脾俞,胃俞穴各3分钟,然后右手食指,中指蘸上温水,将胃俞,脾俞上的肌肤用食指,中指二指的中节夹起上提,反复几次,以局部紫红为度。

作用:调理脾胃,经络止痛,适宜于各种胃痛。

方法:患者仰卧,按摩者坐于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在胃区作与任脉相平行的推动,使热能缓缓地渗透于胃腑,以患者感觉局部透热为度;再用一指禅法依次分别按摩右腹哀,右梁门,上脘,左梁门,左腹哀,神阙穴,各穴2分钟;再用一指禅施术于中脘穴,在拇指着力的同时将其余四指放开,随拇指指掌关节之屈伸,在胃区周围作来回的直线摩擦,如此交替做15遍,每日治疗1次, 10次为1个疗程。

作用: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寒,气滞胃痛。

解决肚子疼最快的方法

毛巾热敷快速减轻肚子疼 毛巾热敷是减轻肚子疼最快方法之一。做法是首先准备一盆50度左右的热水,然后滴入适量红花油,再将毛巾放入浸湿后,拿出沥干水分,敷在肚子疼的位置,等毛巾变凉后,可按上述步骤再重复加一次,一般敷几分钟就能起到止痛的作用。注意温度以能接受为宜,小心烫伤。

按摩肚脐周围快速减轻肚子疼 肚子疼的时候按摩肚脐止疼也是常用的方法,可以用指腹按摩肚脐周围,先以顺时针按揉,再逆时针,按摩10分钟左右,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有效缓解肚子疼。另外,还可以按压中极穴,减轻疼痛,中极穴位于肚脐以下2寸的位置。注意动作要轻柔。

穴位按摩快速减轻肚子疼 肚子疼可以按摩劳宫穴(手握拳中指所指的位置),几分钟后即可止疼, 然后也可以按摩 劳宫穴附近的 胃肠点穴,位于手掌生命线的正中央,对于减轻肚子疼也很有作用。

生姜红糖水快速减轻肚子疼 生姜红糖水具有缓解腹胀、驱除胃寒、止疼的功效,是缓解肚子疼的良方,可以用生姜片煎水,加入适量红糖,趁热服用,尤其对于经期或者是受寒引起的肚子疼很有作用。

孕妇胃疼怎么办

01适当的穴位按摩可以缓解胃疼: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增加,但是注意手法不要太重了,如图所示:

02姿势可以缓解胃疼:

跪姿前倾,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要注意安全,不要太强行,否则容易受伤,这时候最好有人陪同一起做。

03胃疼的饮食护理: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饮食作为护理,如一些软的食物,比如喝一些粥啊,藕粉,米粉,面食之类的,不要吃太酸的东西。

04大枣生姜汤:

大枣具有补虚益气,我们的产妇一般产后都容易气虚,可能会出现胃疼或者手脚冰冷之类的,大枣生姜汤具有很好的温阳、益气、养血作用,还能改善手脚发凉的症状。

吃凉的胃疼是怎么回事

吃凉的胃疼是怎么回事1、吃凉的食物后出现胃疼,可能是凉性食物刺激到胃黏膜,肠胃一时不能适应,出现胃痉挛,从而导致胃疼。

2、本身肠胃功能弱,或患有胃部疾病,像胃炎、胃溃疡,在吃过凉、过烫、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时都可能导致胃部疼痛的发生。

吃凉东西胃疼怎么办不要继续吃凉东西

在吃凉的东西发生胃疼现象后,最好是能停止继续吃凉性食物,也不宜吃其他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胃疼的症状。

热敷胃部

吃凉东西后胃疼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是热水袋敷在胃部,温度不要过高,敷15-20分钟左右,可以帮助温暖胃部,缓解因吃凉东西受到冷刺激产生的胃疼症状。

喝生姜红茶水

吃凉东西胃疼主要是胃部受寒导致的,而生姜和红糖都是有暖胃功效的,这时喝上一杯温热的生姜红茶水,是可以帮助驱散胃部寒气,缓解胃疼症状的。

穴位按摩

在吃过凉的食物后出现胃疼,可以尝试进行穴位按摩来缓解,常见的穴位有足三里、内关穴,都是能有效的帮助缓解胃疼的。

内关穴:内关穴是位于手腕的正中,距离腕横纹大约三横指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进行揉按。

足三里:足三里是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在胫骨和腓骨之间,用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

饮食调理

出现胃疼现象后,饮食上可以以温热的清淡流食为主,像粥类、米汤等,胃疼有一定缓解后可以换成鸡蛋羹、牛奶这样半流质的食物,这样能较好的养护胃部。

就医治疗

在吃了凉的东西后,出现强烈的胃疼,且一直不能缓解,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考虑是引发了胃炎或其他胃部疾病,建议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吃凉性食物还有什么危害长期的大量吃凉性食物,不仅会出现胃疼这样的不适症状,还会加重体内的寒气,特别是对于那些寒性体质和女性而言,可能出现脾胃虚寒、腹泻、痛经等现象。

温馨小贴士:

平时的饮食最好是以清淡为主,不要吃过多辛辣、寒凉、生冷的食物,特别是肠胃功能比较弱,有胃部疾病的人群,多吃些养胃的食物,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吃月饼后胃疼怎么办 穴位按摩

吃月饼后胃疼可以采用穴位按摩的方式缓解,和胃部相关的穴位有内关穴、足三里,在胃疼的时候按摩这两个穴位可以缓解症状。

具体位置:在手腕的中间位置,距离手腕横纹有三指,在三指处的两筋取穴。

具体位置:在膝盖边际下面三寸,胫骨和腓骨之间的地方。

缓解胃疼按什么穴位好

1、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2、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症包括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3、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按摩穴位缓解腰疼

1、揉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与肚脐相对。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9次,再逆时针压揉9次,重复压揉36次。坚持按揉此穴,可起到温肾阳、利腰脊的作用。

2、揉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双手握拳,将拳尖放在两侧肾俞穴上,先顺时针压揉,再逆时针压揉。每天坚持按揉此穴,具有滋阴壮阳、补肾健腰的作用。

3、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约与髂脊相平。左手或右手握拳,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该穴为督脉上阳气通过处,每天按揉,可起到疏通阳气、强腰膝、益下元的作用。

4、揉腰眼穴。

腰眼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的凹陷处,与阳关穴相平。双手握拳,用拳尖按揉此穴,可起到活血通络、健腰益肾的作用。

5、拿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正中点处。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拿揉(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腹相对施力)两下肢委中穴,时间约一分钟。可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6、捶腰阳关穴。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手腕放松,用拳背部叩击腰阳关穴36次。每天叩击此穴,能起到振奋阳气、强健腰膝的作用。

7、旋转腰臀。

两手相互摩擦至热。然后,两手叉腰,大拇指在前,其余四指按住两侧肾俞穴,先顺时针旋转腰臀部9次,再逆时针旋转9次,连续36次。每天活动腰臀部,可舒筋活血、通利关节、强健腰肌。

8、捶腰骶。

以手四指握大拇指成拳,用拳背部有节奏地叩击腰部脊柱两侧到尾骶部,左右各叩击36次,具有活血通络、强筋健骨作用。

9、擦腰。

搓手至热,以两手掌面紧贴腰部脊柱两侧,一上一下为1遍,连续擦100遍。具有温经散寒、壮腰益肾的作用。

相关推荐

牙疼穴位按摩

按摩也可以快速缓解牙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摩手部的合谷穴,另外,按摩下关穴、颊车穴、曲池穴等穴位也可以缓解疼痛,下面我们来看看按摩缓解牙痛的方法。 一、牙痛按摩手部穴位止痛 牙痛时我们可以按摩手部4个反射区,就能够快速止牙痛。第一个是在大拇指根部位置的口腔反射区。第二个是食指指甲根部的那个位置。第三个和第四个是位于中指根部两侧的两个点。 按摩方法: 1、左手虎口打开,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按住虎口位中央(合谷穴),然后适当用力刺激该穴位。接着换另一手。 2、用大拇指指尖按住食指指甲处。 3、利用大拇指指尖,对中

胃疼怎么办 穴位按摩

1、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胆囊炎怎么缓解疼痛 穴位按摩止痛

手法:滚法、按揉、点按、分推等 取穴:章门、期门、肝俞、胆俞、膈腧、阴陵泉、太冲、内庭、三阴交等 操作:1、腹部:患者仰卧,按揉章门、期门、分推檀中各一分钟。 2、背部:用滚法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2分钟,重点按揉肝俞、胆俞、各一分钟,擦右侧背部,以透热为度 3、下肢部:按揉双侧阴陵泉、太冲、三阴交各一分钟。 4、患者取坐位,用掌根搓摩胁肋部20-30次,拿肩井结束手法。 功效:此按摩手法有疏肝利胆、通络止痛的作用。

胃痛按摩什么哪里见效快 按摩足三里

中医按摩养生常用穴位,该穴位在膝盖骨下面,四横指、胫骨边缘,经常按摩能促进胃酸分泌,缓解胃部疼痛和其他疼痛症状。

胃痛怎么缓解最快的速度 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

辨别方法:胃脘隐隐疼痛,绵绵不休,空腹时疼痛加重,食后疼痛稍缓解,劳累或者是受凉后发作或者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纳呆,大便溏泄,神疲倦怠。 穴位按摩方法:取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公孙、内关、关元穴进行按摩,每个穴位按摩3-5分钟。那么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可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内关、公孙为八脉交会穴,可以健脾和胃;按摩任脉的关元穴可以补益肾火,温中补虚。 食疗方法:姜枣汤 材料:大枣10枚,红糖20克,生姜10克。 做法:将大枣、生姜一起用水煎汤后加入红糖后调服,早晚各一次。 功效:生姜可以温胃散寒止痛

女生肚子疼怎么缓解

第一、毛巾热敷快速减轻肚子疼 毛巾热敷是减轻肚子疼最快方法之一。做法是首先准备一盆50度左右的热水,然后滴入适量红花油,再将毛巾放入浸湿后,拿出沥干水分,敷在肚子疼的位置,等毛巾变凉后,可按上述步骤再重复加一次,一般敷几分钟就能起到止痛的作用。注意温度以能接受为宜,小心烫伤。 第二、按摩肚脐周围快速减轻肚子疼 肚子疼的时候按摩肚脐止疼也是常用的方法,可以用指腹按摩肚脐周围,先以顺时针按揉,再逆时针,按摩10分钟左右,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有效缓解肚子疼。另外,还可以按压中极穴,减轻疼痛,中极穴

穴位按摩可以缓解胃痛症状

中医的穴位按摩是非常神奇的治疗方法,对很多疾病都有特殊功效。今天我们就来教教大家出现胃痛的时候如何通过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症状,不仅适合有胃病的人,也非常适合因为饮食不当出现胃痛的朋友。 按摩气海穴: 气海一穴暖全身,这说明气海穴有温养、强身的功效,而胃不好有胃病者可经常按摩气海穴,以养胃护卫,防治胃病。中医刘春天指出,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按摩时可以以顺时针方法按摩小腹上的气海穴。 按摩天枢穴: 这是一个位于肚脐上的穴位,在肚脐左右约两拇指宽的地方,在予以按摩时,可用中间的三个手指轻

怎样才能快速有效的治疗胃痛

一、胃疼的药物治疗 胃疼时最好先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胃疼之后再服药,胃痉挛引起的胃疼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绞痛,有的合并呕吐,应及时采用阿托品、颠茄片解痉药来缓解胃部痉挛;如果是进食后约1小时开始出现规律性上腹痛,可能是胃溃疡引起的,应服用抑制胃酸类药物,如果胃疼合并腹泻呕吐等现象,则可能是急性胃肠炎症状,可以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消炎药。 二、胃疼的推拿治疗 1.常用手法:按法、点法、揉法、拿法、摩法、擦法、搓法等。 2.常用穴位及部位:中脘、梁门、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少腹部。 3.

急性肠胃炎止痛小妙招

1.禁食12-24小时以免加重腹痛 急性肠胃炎期间,许多人吃什么都会吐,进食不仅会刺激到脆弱的肠胃,还会加重疼痛和吐泻症状。因此要禁食12-24小时,当然,水等流质食物是可以吃的。 2.热敷止痛 上面提到过,热敷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痉挛、疼痛,缓解不适。 3.按摩止痛 方法一:双手交叠,在腹部疼痛的部位打圈按摩,直到疼痛缓解。 方法二:依照顺序,在内关、曲池、手三里、大巨等穴位进行按揉,每个穴位按揉2分钟左右,可通经活络、理气止痛、调理脾胃。 4.止痛药治疗 如果急性肠胃炎发作的时候腹痛严重,家里

按摩穴位缓解胃胀气

下脘 于腹部,距离脾胃很近。中医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章门穴”,意思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 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还能止疼。 四缝 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四缝是四个穴位的合称,经外奇穴。分别位於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四缝原本被医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