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为什么腹泻不止
有些老年人为什么腹泻不止
(1)急性腹泻。多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有机磷、砷等化学毒物中毒。
起病较急,多伴有恶心、呕吐及腹痛,肠鸣,稀便或脓血便。
(2)慢性腹泻。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肠结核:糊状便或水样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右下腹痛。
②慢性菌痢:有急性菌痢史,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痛。
③慢性阿米巴痢疾:大便呈暗红色果酱样,或粘液糊状。
④结肠直肠癌:可有粘液脓血便,进行性贫血,不规则发热,腹痛,腹胀。
⑤菌群失调性肠炎: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及维生素缺乏而引起,大便糊状或成堆,多泡沫,伴肠鸣、腹胀、排气增多,或有特殊臭味(硫化氢)。
⑥糖尿病性肠病:特点是间歇性腹泻,大便呈糊状或水样,或先干后稀,尤以餐后、黎明或半夜为多,严重者可大便失禁。
⑦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或顽固性腹泻,大便呈糊状,含较多不消化食物。
老人腹泻不停是什么病
老人家拉肚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影响,而老人家拉肚子的治疗方式有哪些呢?以下就是总结的一些方式方法,还可以在家进行治疗是非常简单的。
1、老年人腹泻不停可能患了五更泻或糖尿病
1.1、人到老年,大部分都会有肾虚问题,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并出现腹泻,特别是在秋冬天快亮的时候,温度偏低,更容易发作,因此也被称作五更泻,属于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
1.2、除五更泻外,不少老人还会有慢性腹泻等疾病,这可能是因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也有可能就是缘于肠胃消化功能减弱导致。
2、老年人腹泻的原因是什么
2.1、急性腹泻。多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有机磷、砷等化学毒物中毒。起病较急,多伴有恶心、呕吐及腹痛,肠鸣,稀便或脓血便。
老人突然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首先从常见病因考虑,老年人如进食不当,如进食过凉、过硬、冰箱存放过久不新鲜食物或刺激的食物等都会突然出现腹泻。
其次,老年人体质虚弱,如外界温度的变化,同样也会引起腹泻。这些都是照顾老人需要注意的。另外,分析老年人腹泻病因,特别要关注老人大便性状是什么样,每日腹泻多少次,是否大便带血,有无脓液,是否伴有肛门坠胀感,有无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头痛、头晕等不适,往往这些特殊表现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腹泻病因。如老人腹泻伴发热,大便呈现特殊颜色,往往提示腹泻为肠道特殊病原体感染引起,需进一步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测,寻找肠道病原体。如便中带血,老人逐渐消瘦,不能除外肠道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泻,需到医院及时就诊,行结肠镜检查除外肠道病变。老年人常存在多系统疾病,各个系统疾病互相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脏疾病等都可以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
老年人出现腹泻,如何治疗?需根据腹泻的程度、有无相关并发症,对腹泻进行判断,如果腹泻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重度电解质酸碱失衡、血容量不足、休克,甚至会因脏器供血不足引起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可能随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千万莫大意。
老人腹部防寒真的相当重要
1、老人腹部是霜打的茄子
老年人本就消化功能衰退,如果再腹部受凉,胃、肠等器官的消化功能就会降低,使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从而引起腹痛、腹泻、烧心、吐酸水等症状。
特别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休克,危及生命。
2、老人腹部防寒不可小觑
提醒:老人腹部防寒
有医学研究表明,脱水、酸中毒、低血糖、心脏和脑血管意外等致死性疾病都可能由急性腹泻诱发。而对于曾患有肠胃疾病的人来说,腹部受凉导致的腹泻不仅易引起旧病复发,还会加重病情。
3、老人腹部防寒诀窍
老年人一定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衣服宜选用轻、柔软、膨松、保暖性强的材料,如棉毛等。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不喝凉水。睡觉时,即使是打个盹,也要注意盖被,避免腹部受凉。肠胃病患者除了要注意腹部保暖外,可进行适量运动来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温差的适应能力;吃东西要定时、定量,尽量少吃凉、辛辣和过热、过硬的食物,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老年人腹泻的治疗原则
1: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有些老年人在发生腹泻后不愿去医院进行治疗,而是在家中随便找点药吃或干脆不吃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食欲都较差,在发生腹泻后,其机体往往会在短期内丧失大量的能量,从而使病情迅速恶化。因此,老年人在发生腹泻后应立即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2: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在临床上,引起老年人腹泻的病因有很多,如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消化不良、外感风寒、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紊乱和患有肿瘤等。除了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以外,由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和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也较为常见。这些情况一般都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应使用消化酶(如多酶片等)、胃动力药和益生菌(如双歧杆菌胶囊等)进行治疗。因此,老年腹泻患者不要盲目地使用抗生素,而应详细地将病史提供给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3:要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往往较差,在发生腹泻后,往往会因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而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甚至可因发生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老年腹泻患者不仅需要及时补充机体丧失的水分,还要补充钾、钠、氯等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在腹泻的病情较轻时,老年腹泻患者可自行服用一些葡萄糖和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虚脱的症状,则应马上到医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4:要积极预防腹泻。老年人在平时应多做一些户外活动,注意饮食卫生,并经常服用一些含有消化酶和乳酸菌的食物(如酸牛奶等)。在秋冬季节,老年人还应采取一些保暖措施,以防止因着凉而引起腹泻。原本就患有营养不良或其他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若发生了腹泻,会进一步丧失能够维持身体正常活动的能量,使病情更为严重。此类老年人在平时更应积极预防腹泻,家人也要对此类老年人多加照顾。
腹泻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1.能使人营养不良,特别是感染性腹泻,不仅丢失水、电解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同时尚有双糖吸收不良。因此,腹泻常引起营养不良,使患者感到头昏、眼花、口舌干燥、四肢困乏、心慌气急、迅速消瘦。
2.腹泻可导致维生素缺乏长期慢性腹泻可直接减少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多种维生素缺乏,有些人腹泻日久后可出现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夜盲等症。
孩子腹泻了要怎么办
中医将慢性腹泻称作“久泻”。老年人慢性腹泻多属于中气不足或脾肾阳虚,而且归根到底总是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为根本的病机。所以食疗应以健脾益气、理湿止泻为基本原则。
人参粥人参末3克(或党参末15克),冰糖少许,粳米100克同入砂锅煮粥。宜秋冬季节早餐空腹食用。用于治疗老年体虚,慢性腹泻,食欲不振,心慌气短,失眠健忘,劳伤气损等一切气血津液不足的病症。注意阴虚火旺或身体壮实的中老年人不宜食用。在吃此粥期间,不可与萝卜和茶水同服。
羊肉黄芪羹羊肉250克,黄芪15克,乌梅15克,食盐少许。先将黄芪、乌梅入锅,加清水1000毫升,浸透,煎20分钟,去渣留汁,加入羊肉(切小块)、食盐,文火煮至肉烂能食。每日早、晚温热食肉渴汤。用治脾肾阳衰,久泻不止,滑脱不禁之重症,确有良效。
山药羊肉粥羊肉25克,鲜山药100克,糯米100克。将羊肉、山药切块,入锅加水800毫升,文火煮烂,入糯米煮成粥,每日早晚温热食服。此粥具有健脾温肾,固肠止泻的功效。用治老年人脾肾阳虚之泄泻,甚为适宜。山药羊肉粥功专温补,凡实证、热证泄泻者忌用。
老年人腹泻食疗方法
鲫鱼汤将鲫鱼250到到500克去鳞腮、内脏,洗净后,放锅内,加水500到800毫升,急火煮沸后,改文火煮10到15分钟,然后倒出一小碗汤,加精盐及米醋适量,晨起空腹喝,每日1次。余汤加水适量,次日重复煮汤1次。反复煮5到7次。如腹泻较重,每晚睡前加服1次,3到5天后腹泻可明显好转,坚持服用至痊愈为止,其间可不忌饮食。
白扁豆粥每次取炒白扁豆60克(或鲜白扁豆120克),粳米60克,同煮为粥,当作早晚点心温热食用。连用10到15天。白扁豆既补养,又能治病,如果再加些山药(40到60克),同煮成扁豆山药粥,效果会更好。
参莲大枣粥党参、干莲子各10克,大枣10枚,粳米30克。党参、莲子碾细末待用,将大枣用水略煮,剥皮去核,取枣肉切碎。以煮枣水将米、枣肉、党参末、莲子末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
芡实粉粥芡实粉60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稀粥,芡实粉加水调成糊,入粳米粥中,搅拌煮沸即成,可常服,也可加适量白糖调味。
荔枝粥干荔枝50克,山药20克,捣碎至软烂,下粳米10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用。
益脾粥熟枣仁250克,鸡内金10克,干姜粉60克,生白术120克,先将白术、鸡内金文火焙干,碾成细末,共入干姜粉和枣肉捣为泥,制作成约20克的小饼,放烤炉烘干,每次一个,可空腹时当点心食用(应细嚼慢咽)。
山药糊干山药片60克,轧细过筛,加水调糊置炉上,用筷子不断搅动煮熟,加白糖适量,每日服2到3次。
茯苓栗面粥茯苓30克,栗子10克,糯米20克,小米20克。茯苓及栗子碾碎成细面状,与糯米、小米同煮成粥,每日2到3次。
莲子锅焦茶将莲子500克去心,再将锅巴500克炒黄制成锅焦,把莲子、锅焦一并研成粗末,备用。每次取粗末10克,白糖适量,一同放入茶杯内,用温开水冲泡当茶喝。
薏苡仁粥薏苡仁4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加水适量煮粥,每日分2次服用。薏苡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可健脾利湿,适用于慢性腹泻。
栗子粥栗子肉50克,粳米100克,白糖20克,加水适量煮粥,每日2次服用。
党参茯苓生姜粥党参、茯苓各6克,生姜5片,加水煎汁,取汁加入粳米50克煮粥服用,适用于中老年人因脾胃虚寒所致腹泻。
甘麦大枣粥红枣50克,甘草6克,白糖20克,小麦适量,加水煮粥,可益气养血,适用于中老年人腹泻、腹胀。
山楂粥山楂20克,木香6克,白糖15克,粳米50克,水适量煮粥,适用于脾胃不足、胃肠功能紊乱所致腹泻。
山药羊肉粥羊肉250克,鲜山药500克,先将二味同煮烂,加水适量后入糯米250克煮成粥。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羊肉温补脾肾;山药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糯米补中气、暖肠胃。久食此粥,对慢性腹泻、肾虚食少的老年人以及气血不足者有益。
治疗老年人腹泻的偏方
腹泻(包括小儿.婴儿拉黄、绿便):大蒜头一只,火烧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汤,加红糖适量,一次服下,一日三次,一天显效,连用三天,无不痊愈,并可治细菌性痢疾。
治腹泻:玉米棒500克,新石榴皮(老皮用量加倍)120克,用砂锅焙黄,研末,过箩,装入瓶内备用。每次服9克,日服3次。对消化不良所致腹泻疗效显着。
痢疾、泄泻:每次用干马齿苋*半两(鲜者一两),煎一碗水空服汤,一日二次,连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泻不愈特别有效。
红白痢疾:上海医生:李国治.芝麻120克,绿豆120克,两药捣碎冲服,1日3-5次,即愈。
洋葱糖浆止泻:将洋葱100克捣烂,在温水中浸泡2小时,取汁加糖制成洋葱浆。用法:每天服3-4次,每次10-15毫升。此方有杀菌止痢功效,适用于肠炎、腹泻、菌痢诸症。
老人突然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各脏器的生理机能就会逐渐衰退,消化系统的功能同样也会减退,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抵抗力下降,中枢神经调节能力下降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差,这些都可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引起老年腹泻。那么,老年人如突然发生拉肚子,常见的会是哪几种病情呢?
首先从常见病因考虑,老年人如进食不当,如进食过凉、过硬、冰箱存放过久不新鲜食物或刺激的食物等都会突然出现腹泻。
其次,老年人体质虚弱,如外界温度的变化,同样也会引起腹泻。这些都是照顾老人需要注意的。另外,分析老年人腹泻病因,特别要关注老人大便性状是什么样,每日腹泻多少次,是否大便带血,有无脓液,是否伴有肛门坠胀感,有无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头痛、头晕等不适,往往这些特殊表现可以帮助我们寻找腹泻病因。如老人腹泻伴发热,大便呈现特殊颜色,往往提示腹泻为肠道特殊病原体感染引起,需进一步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测,寻找肠道病原体。如便中带血,老人逐渐消瘦,不能除外肠道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泻,需到医院及时就诊,行结肠镜检查除外肠道病变。老年人常存在多系统疾病,各个系统疾病互相影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肾脏疾病等都可以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
老年人出现腹泻,如何治疗?需根据腹泻的程度、有无相关并发症,对腹泻进行判断,如果腹泻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重度电解质酸碱失衡、血容量不足、休克,甚至会因脏器供血不足引起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可能随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千万莫大意。
有些老年人为什么腹泻不止
肠粘膜分泌过多,肠蠕动过快,肠吸收障碍均可引起腹泻,严重的腹泻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障碍。
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
(1)急性腹泻。多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有机磷、砷等化学毒物中毒。
起病较急,多伴有恶心、呕吐及腹痛,肠鸣,稀便或脓血便。
(2)慢性腹泻。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肠结核:糊状便或水样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右下腹痛。
②慢性菌痢:有急性菌痢史,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痛。
③慢性阿米巴痢疾:大便呈暗红色果酱样,或粘液糊状。
④结肠直肠癌:可有粘液脓血便,进行性贫血,不规则发热,腹痛,腹胀。
⑤菌群失调性肠炎: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及维生素缺乏而引起,大便糊状或成堆,多泡沫,伴肠鸣、腹胀、排气增多,或有特殊臭味(硫化氢)。
⑥糖尿病性肠病:特点是间歇性腹泻,大便呈糊状或水样,或先干后稀,尤以餐后、黎明或半夜为多,严重者可大便失禁。
⑦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由于肠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或顽固性腹泻,大便呈糊状,含较多不消化食物。
治疗措施:
(1)急性腹泻,须卧床休息,禁食或进流质易消化食物,多饮水,口服糖盐水为宜,进液量以尿量增加、尿色变淡为准。
(2)细菌感染所致之腹泻,应口服痢特灵、吡哌酸、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亦可用抗菌药物灌肠。
(3)解除肠道痉挛,可服用阿托品,普鲁苯辛,颠茄合剂等。
(4)止泻剂,一般用于非感染性腹泻,若为感染性,可在应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必要时适量使用,绝不可单独用止泻剂,以免“留寇不去”。
①活性炭、鞣酸蛋白、次碳酸铋、石榴皮、五倍子,有吸附或收敛止泻作用。
②复方苯乙哌啶,有收敛及减少肠蠕动作用,每次1~2片,每日3次。
③易蒙停(盐酸咯哌丁胺),可抑制肠蠕动,且可增强肛门括约肌张力,抑制大便失禁和便急。每日3次。
(5)查明病因,对症治疗最为重要。
病因不明者,需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做粪便常规和潜血试验、粪细菌培养、找寄生虫、腹部超声、x线钡剂灌肠、纤维肠镜等检查,以尽早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