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两穴泻火补阴缓消渴

按两穴泻火补阴缓消渴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其主要症状是阴虚内热,即胃火盛,肾水虚。此时,我们选取按摩内庭穴以祛除胃火,太溪穴以滋补肾阴。

内庭穴在足背当第2、3 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每天上午的7~9 点是胃经最旺盛的时辰,按揉双侧的内庭穴各5 分钟,从脚趾往脚跟方向按,要求有强烈的酸胀或胀痛感。

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其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每晚9~11点时先用热水泡脚,然后按揉两侧太溪穴,每穴3 分钟。按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没有痛感,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这时,无痛感的人群一定要将它揉痛,有痛感的则要把它揉至不痛。长此以往,对于经常咽干口渴(喝水也难以缓解),没有唾液,肾阴不足的患者比较有效。

当然,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疾病,穴位按摩只是一个辅助疗法,只要坚持不懈,确实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男性健康饮食

饮食搭配:鸡蛋+百合

作用:滋阴润燥,清心安神。

原理:百合能清痰火,补虚损,而蛋黄能除烦热,补阴血,同食可以更好地清心补阴。

饮食搭配:芝麻+海带

作用:美容,防衰老。

原理:芝麻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海带则含有丰富的碘和钙,能净化血液,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同食则美容、抗衰老效果更佳。

女人总是腰痛,背后定藏着大麻烦 吃什么?用地黄

地黄是补益滋肾很好的中药,而且常见于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

将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群众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人们仍把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咽喉肿痛。

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发斑发疹。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食方不是药物,使用3月后仍不见缓解,建议就医。

原料:生地、熟地、蜜枣、扇骨、生姜

做法:

1、生地熟地洗干净,将生地熟地切成小块;生姜连皮洗干净,拍扁。

2、汤煲里放2/3满的水,将生地熟地及姜片倒入。

3、扇骨洗干净,在开水中氽烫一下,去掉血腥,然后夹入汤煲中。

4、生地熟地汤药材味较浓,故加入两颗蜜枣。

5、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即可。

食方不是药物,使用3月后仍不见缓解,建议就医。

原料:羊肉、熟地黄、当归、黄芪、大枣、生姜

1、将羊肉洗净后切成小块,然后用开水焯一下,去掉血沫;再将其余材料洗干净备用。

2、将所有材料放入煲内,加清水,用文火煲3小时。

宜食

1、阴虚发热、口干渴、阴伤便秘、肾阴不足、虚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湿疹、神经性皮炎。

2、妇女月经不调、血崩、胎动不安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忌食

1、脾虚腹泻、胃虚食少者,不适宜食用。

2、地黄不宜与薤白、韭白、萝卜、葱白一起食用。

3、在煎服时,不宜用铜铁器皿。

清虚热药地骨皮

地骨皮就是茄科植物枸杞子的根皮,用的根皮,这个是枸杞子果实,这个是药材,地骨皮,性甘寒,归肺肾肝经,可以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地骨皮作为一个退虚热的药,它主要是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一般的骨蒸潮热、盗汗。在这个阴虚内热证当中,是一个比较常用的。从理论上来讲,地骨皮还有凉血的作用。照理说温热病的后期,这种夜热早凉、邪热未尽的时候也应该用,但是找不到这方面的例证,几乎没有人这样用。地骨皮应用比青蒿在其他方面更广泛,一个是阴虚火旺,虚火上炎引起的牙痛。因为牙痛或者牙龈肿痛,经常有阳明的热盛,那个是实证。也经常有肾阴虚,虚火上炎。因为肾主骨,牙是骨之余,所以足少阴肾经的一些虚火上炎有时候经常累及牙或者牙龈,出现一些虚火牙痛。地骨皮通过它的退虚热,常常配伍一些滋阴降火止痛的药,对于虚火牙痛有一定的作用。

在民间把它的植物的地上部分它的嫩的那个叶片,那个尖端比较嫩的,有的民间叫做枸地芽,也是用来治疗虚火牙痛,据说也有一定的效果。有的民间,虚火牙痛的时候就说用枸地芽来煎鸡蛋、煎鸭蛋这样子吃,民间的这种单方,可能它也是类似的或者相同的退虚热的,或者降虚火,虚火下降它不上炎,所以牙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另外,用于虚火上炎引起的消渴,但主要是指的是糖尿病。消渴就是阴虚者比较多见。阴虚主要是肾阴虚,当然也包括了胃和肺的,通过它的降虚火的作用,缓解消渴的症状,当然也是和补阴的药同用。这三个方面,一般的阴虚火旺、骨蒸潮热,或者虚火的牙痛,虚火的消渴,都必须和补阴药同时使用。

比如说治疗虚火的消渴,或者骨蒸潮热,知母、生地,这都是常用的。治疗牙痛也可以配伍这一类的药物,这是在退虚热方面。另外,它又能够清实热。清实热就是泻肺火,也可以说清肺热,所以可以用于肺热咳嗽。钱乙的方泻白散,白就是肺,泻白就是清泄肺热,里面主要的药就有地骨皮和桑白皮,尤其是儿科当中普通的肺热咳喘、肺热咳嗽是经常采用的。凉血,就是用于血热妄行,内科杂病当中它都可以用,在血分有热,但是它没有止血的作用,所以一般要配伍止血的药物。

泽泻的临床应用

1、用于肾炎水肿或脚气水肿,取其利尿消肿作用。常配茯苓、白术,方如四苓散。可以此方为基础,随证加减。

2、用于治疗由肾阴不足(肾阴虚)、肾火亢盛而引起的遗精、滑精、眩晕等证候,取其有泻肾火的作用(可能与利尿清热有关),但须配合其他滋补肾阴的药物,如熟地、山萸肉等,方如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既有熟地、萸肉、山药之补,又有泽泻之泻,泻去肾火,使补药更能发挥作用,这样一泻一补,一开一合,相反而相成,共奏补肾阴之效。但要注意,由肾阳虚而引起的滑精以及无湿热者,则不宜用泽泻。

附:前任曾说泽泻能治消渴(糖尿病属消渴范畴),现代实验也初步证实泽泻有降血糖作用,但现代临床实践极少用泽泻为主药治糖尿病。至于六味地黄丸虽可用治糖尿病,但主要作用不再泽泻。

鸡汤与排骨汤哪个更补

鸡汤的温补效果好,而排骨汤的清补效果好,建议按照自身的情况选择。

鸡汤性温,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适合消瘦羸弱、疲劳乏力、病后体虚、腹泻、消渴、水肿的人群食用;而排骨汤性平,有滋阴、润燥、解渴的的功效,适合上火内热、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的人群食用。

怎样降血糖

缓解烦渴—鱼际穴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应注重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功效。

控制食欲—内庭穴

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应注重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

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牙、胃火牙痛等。

鸽子汤和什么一起吃好

鸽子本身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而如果和具有补气功效的黄芪、西洋参、党参以及具有补血功效的当归、阿胶、红枣等一同炖汤,能够增强补气血的功效,非常适合有气血虚弱、气虚乏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行经腹痛、气短心悸等症状的人群进行食补。

而将鸽子与有滋阴补肾功效的板栗、山药、芡实、枸杞子、银耳等食材药材一同炖汤,则有很好的补肾益精、滋阴的功效,适合有肾虚精亏、阴虚内热、体虚腰酸腿软、遗精早泻、消渴等症状的人群食用,滋补效果非常好。

许多人喝多了鸽子汤都会上火,那么只要将鸽子汤和绿豆、莲子、麦冬、玉竹等食材药材一同炖汤,不仅不会上火,而且还有清热降火的功效,适合有上火内热、消渴、肺热咳嗽症状的人群食用。

天麻具有很好的平肝息风作用,将鸽子与天麻一同炖汤,对于肝火旺盛引起的头晕、头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蒲公英吃多了会中毒吗? 蒲公英和什么搭配吃比较好

桂花能散寒破结,化痰止咳;蒲公英能清热解毒,两者一起饮用,具有清热灭菌、去火祛痘、排毒养颜、美白皮肤、抗氧化的功效。

蒲公英性寒味甘,归肝,胃经,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和鱼腥草同泡水饮用,有清热解毒,消炎散结的功效。

蒲公英甘草水能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滋润肠道,对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口干口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甜菊叶作为甜味调剂品,可以缓和蒲公英水苦涩的味道,可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痤疮,扁桃体炎,腮腺炎,尿路感染等症。

蒲公英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利尿缓泻,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目赤肿痛,乳腺炎等症;麦冬可滋阴生津,缓解阴虚内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干渴,热咳等症,适合热性体质,易上火者食用。

火疗的功效有哪些 调和阴阳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又称阴阳偏盛,常见症状有壮热恶热、面红烦渴、恶寒喜暖、玩腹冷痛等。火疗有补泻作用,能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达到调和阴阳的功效。

相关推荐

适合上吃的食物

防治“上”的办法有多种,其中饮食疗法具有很多优点。 食疗去总原则为:多吃清热滋阴食品,如新鲜的绿叶蔬菜、水果和绿茶等,以起到清利便作用,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尽量不吃蒜、辣椒、羊肉、狗肉以及熏烤食品等肥腻燥热食品,以免加重“上”症状。 上人群适合的食品 梨:有清热润肺、除烦止渴、生津解渴和止咳化痰等作用,不但有降温解渴之功效,而且可治尿黄便干、唇干口燥等,对咳喘、风热、咽炎等“上”症状有良效。因性寒,脾胃虚寒、口吐清涎、大便溏泄者应慎食。 桑椹(即桑果):营养丰富,内含多种有机酸

喝什么茶可以润肺止咳 桔梗麦冬饮

材料:桔梗20克,麦冬20克,甘草20克。 做法:材料分别冲洗一下,一并放入砂锅里,大煮沸,转小再煮40分钟,去渣饮茶。 功效:桔梗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用,可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等;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用治燥咳痰稠,劳嗽咯血,口渴咽干,心烦失眠等;甘草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解止痛,此茶清肝、止咳消肿、生津润肺。

阴虚旺吃什么水果好

梨子 梨子能够帮助生津润燥、清热解毒。阴虚旺的人食用梨子能够有效帮助滋阴肺,对于肺阴虚或者是热病后出现的阴伤者能够很好的帮助阴降。另外梨子还能帮助止咳化痰,对于肺旺引发的咳嗽也能很好的解作用。 荸荠 荸荠性寒,具有很好的温中益气、凉血生津,对于咽喉肿痛、目赤、热病消渴等等具有很好的效果。食用荸荠能够有效帮助因为阴虚旺造成的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小便短赤等等身体症状,是不错的清热之物 大枣 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中益气、养血安神之效。特别是因为脾胃虚弱,出现的身

孕妇喝茉莉茶的功效与作用 孕妇喝茉莉茶清热

茉莉花茶能下、祛燥湿、降和,清热解表等功效。所以,茉莉花茶能起到清热、解毒、疏胃、止痢等作用。对于面色暗哑无华的孕妇,适当吃些茉莉花茶,还能润肤养颜。

莲藕生地排骨汤的功效

1、清热凉血:生地味成甘苦、性寒而且入血分,可以清营血分的热而且凉血。用于温热病的高热状况、口渴、舌红绛,处方例如清营汤。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的效果,可以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生地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 3、增强免疫力:生地所含的地黄多糖具有很是明显的免疫抑瘤的活性,还有很好的强心、利尿、保肝等效果。 4、增强体液

蒲公英和什么一起泡水喝最好 麦冬

做法:取蒲公英10克,麦冬,甘草各6克,将三者洗净,一起加水煎煮后滤渣取汁饮用。 蒲公英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利尿,主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目赤肿痛,乳腺炎等症;麦冬可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咳嗽等症,次方可清热消炎,生津止渴,保养咽喉,解阴虚内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干渴,热咳等症,事宜热性体质,易上者日常保健。

如何区分虚和实

的一般表现: 口干口渴,便秘,口臭,容易出汗,眼睛红肿,牙龈肿痛、脸上起痘痘,起的是能挤出白米的痘痘,有的人还伴有脚臭等等。 虚的一般表现: 容易口腔溃疡,口干口渴,喝多少水都觉得渴。五心烦热,睡觉踢被子,容易失眠烦躁,难以入睡。还有脸上起痘痘,起的是那种挤不出米的痘痘。嘴唇干燥甚至起皮。眼睛干涩,或看东西模糊。 如果你出现上的情况,一定要先分清是虚还是实,对症下药,对症给出治疗方案,治疗才能见效,而且能除掉病根。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舌头: 舌头整体发红,跟舌头一样平的红点舌称为星点

I型糖尿病中医治疗

(1)燥热炽盛 【治法】: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麦门冬汤、消渴汤、玉泉丸、玉液汤、千金黄连丸、增液承气汤、竹叶黄芪汤、五味消毒饮。 (2)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佐以清热。 【方药】:黄芪汤、增液汤、玉液汤、生脉散、六昧地黄汤、降糖甲片、降糖合剂、自拟益气养阴汤。 (3)阴虚旺 【治法】:滋阴降,养阴润燥。 【方药】:一贯煎、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天花粉散、枸杞汤、大阴丸、生脉散。 (4)阴阳两虚 【治法】:温肾滋阴,调阴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八味地黄

肠胃不好吃什么水果好

木瓜中的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和加快吸收蛋白质,能解消化不良和胃部炎症,是健脾胃,治胃病比较有效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木瓜偏寒,最好不要空腹食用,尤其是胃寒,体虚人群不宜多吃,以免引起腹。 石榴中含有鞣酸,柠檬酸,苹果酸,维生素C等多种帮助消化和降血脂的营养元素,能够帮助调理肠胃,并且还有生津止渴,润燥之功效,味道比较酸涩的石榴还能治疗腹痛腹疾病。 桂圆和荔枝不同,荔枝性属湿热,多吃易上,而桂圆有温胃脾,壮阳一起等功效,它还可以入药,对于治疗心脾虚损,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有功效。 樱

白领预防中暑吃什么食物好

1、冬瓜粥 材料:冬瓜500克(去皮除瓤),粳米100克,熟腿少许,麻油、葱末各适量。 做法:冬瓜切成小块;粳米洗净;熟腿切成碎米状。取锅上,放入麻油烧热,下葱末炝锅,加入冬瓜、腿末、清水、粳米,旺煮沸后,再改用小煮至粥成,以盐调味后食用。 功效:清热,养胃,利尿。用于治疗暑热烦闷、消渴等症。 2、丝瓜苦瓜肉丝汤 材料:鲜丝瓜、鲜苦瓜(去瓤)各250克,瘦猪肉200克。 做法:丝瓜、苦瓜切块,瘦猪肉切丝,同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共煮,待肉熟后,放入适量食盐调味即成。 功效:清暑解毒,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