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敷法可以治疗脱肛尿闭
外敷法可以治疗脱肛尿闭
1.河蚌壳煅灰,适量,加蜂蜜,涂于肛管周围,外加纱布、胶布固定。次日大便后,洗净,再敷涂。
2.鳖甲头烧灰3克,枯矾6克,赤石脂3克,诃子肉3克,灶心土(烧柴灶底土)15克,五倍子6克,共研末,直掺肛管周围。每日1~2次。
3.菟丝末20克,研末,鸡蛋清调敷肛管,外加包扎固定。每日一次。
4.苦参60克,蛇床子30克,石榴皮20克,枯矾6克,五倍子15克,煎水熏洗肛门,每日2次。
5.五倍子3克,轻粉0.9克,冰片0.15克,共研极细,取适量敷涂肛管,不宜太厚。每日一次。
多发性乳腺囊肿的治疗方法
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一般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手术、中医膏药、化疗等方式来进行治疗。
1、手术治疗多发性乳腺囊肿:多发性乳腺囊肿早期、中期都可以手术,所谓根治多发性乳腺囊肿手术目的就是为了全部切除肿块.如果切不干净,就不如不切。
2、中医膏药外敷法治疗多发性乳腺囊肿:中医膏药外敷法对治疗多发性乳腺囊肿也很有疗效,因膏药外敷可迅速提高皮肤的水合作用,在局部形成难以蒸发扩散的密封状态,在局部形成集中用药的优势,直达病灶,刺激气血加速,疏通经络。
3、化疗多发性乳腺囊肿:无论是有没有做根治手术,都可以化疗.一般采用CAF化疗方案.化疗的前提是多发性乳腺囊肿病人能够耐受化疗。
从以上三种治疗多发性乳腺囊肿的方法,可以说明只要我们能定期检查,发现异样及时就医,在医院专家的意见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当然,也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比较虚弱的时候则不宜采用化疗的方式,同时配合科学的饮食、合理的作息,一定能得到恢复和根治。
股骨骨折后遗症怎么办
骨伤软组织损伤用中药接骨散外敷治疗,好得快
接骨散是根据祖传秘方配制的,由藏红花等多种名贵中药组成,加工成散剂,以中药外敷法治疗为主,口服药治疗为辅。主要以外敷法治疗,1副药使用三天三夜,一般骨折新伤使用3-6天就能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接骨续筋,3-4副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严重的、陈伤需要6副药。软组织损伤新伤一般1-2副药就治愈了。严重的需要3-6副药。陈伤需要6副药。接骨散是治疗骨伤和软组织损伤的最佳良药.早期使用可以预防骨不愈合,关节僵硬,关节囊萎缩,肌肉萎缩,神经肌肉粘连,股骨头、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等骨伤后遗症的发生。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般骨伤、软组织损伤使用接骨散后10–30天骨伤、软组织损伤就基本痊愈了。愿古老的中医中药造福更多的骨伤、软组织损伤患者。
治疗:各种骨折,骨裂缝,骨不愈合,石膏固定后关节僵硬引起的伸屈困难,手术后关节伸屈困难,腰扭伤,腰肌劳损,踝关节扭伤,颈部扭挫伤,髋关节扭伤,腕关节扭挫伤,坐骨神经痛,胸部挫伤,手指戳伤,韧带撕裂,肌肉拉伤,肌腱损伤,半月板损伤,骨膜损伤等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疾病。
各种无移位的骨折:如各种骨裂缝,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外展型骨折,骨盆环裂缝骨折,撕脱性骨折,跖骨骨折,肋骨骨折、尾骨损伤、脑震荡等都可以直接使用接骨散外敷或口服治疗,新伤外敷1-2副药就可以止疼消肿,活血化淤,接骨续筋,3-4副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有移位的骨折:应先接骨正位,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多发性乳腺囊肿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多发性乳腺囊肿:多发性乳腺囊肿早期、中期都可以手术,所谓根治多发性乳腺囊肿手术目的就是为了全部切除肿块.如果切不干净,就不如不切.
2、中医膏药外敷法治疗多发性乳腺囊肿:中医膏药外敷法对治疗多发性乳腺囊肿也很有疗效,因膏药外敷可迅速提高皮肤的水合作用,在局部形成难以蒸发扩散的密封状态,在局部形成集中用药的优势,直达病灶,刺激气血加速,疏通经络。
3、化疗多发性乳腺囊肿:无论是有没有做根治手术,都可以化疗.一般采用CAF化疗方案.化疗的前提是多发性乳腺囊肿病人能够耐受化疗.
从以上三种治疗多发性乳腺囊肿的方法,可以说明只要我们能定期检查,发现异样及时就医,在医院专家的意见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当然,也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比较虚弱的时候则不宜采用化疗的方式,同时配合科学的饮食、合理的作息,一定能得到恢复和根治。
治疗混合痔都有哪些方法
第一:混合痔微创术疗法
切除痔核,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特点是随着混合痔手术疗法的改进,手术中及手术后痛苦较轻,创面愈合快,疗效肯定。手术时可切除有炎症的肛窦,直肠下部多余的粘膜,肛门多余皮肤;切除肛门内外的全部曲张之静脉,并截断动脉;同时切除伴发的外痔、肛裂、肛瘘及肥大乳头,并保持肛管和肛门功能。混合痔手术之后也要做好护理的措施,通过生活规律化,每天定时排便,经常清洗肛门,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在夏季尤其应该多饮盐开水,避免汗液排泄过多。
第二:混合痔自我疗法
1、饮食起居调养法。每天定时排便,经常清洗肛门,并保持干燥,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在夏季尤其应该多饮盐开水,避免汗液排泄过多。
2、药物调理法。可以用朴硝,花椒以10:1的比例加开水冲泡熏洗。也可以每日大便后坚持用温水洗浴,外敷九华膏,五倍子散或黄连膏等。
3、运动调养法。提肛运动是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全身放松,臀部及大腿用力加紧,配合吸气,将肛门向上收提,稍闭一下气,然后呼气,全身放松。
第三:保守治疗混合痔
主要是运用药物通过口服、外敷、塞药、熏洗的方法,来达到解除诱因,缓解症状的目的。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合并其他如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保守治疗有三种选择:
1、药物口服通常选用具有清热凉血、润肠通便,消炎愈创的药物,如痔速宁等。
2、药物外敷或塞肛通常选用对痔粘膜有保护作用,减轻局部炎症,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如麝香痔疮膏、痔消炎膏、洗必泰痔疮栓、肛泰痔疮栓。
3、熏洗通常选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敛固脱的药物熏洗肛门或脱出的痔核,以防止其出现水肿、嵌顿、血栓形成,选用的药物有苦参、地榆、五倍子、明矾等水煎外洗坐浴。
脱肛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收缩肛门
肛门排便时舒张,结束后自然闭合,这是肛门的自我休息和保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生理现象便后有意识地做三至五次收缩肛门的动作。在通常情况下,排便后肛管下端的皮肤往往向外翻,便后人为地增加收缩可有助于外翻部分恢复原状。
有病态排便感的病人,在大便后肛门部的便意感仍不消失,有一种里急后重的感觉,通过肛门收缩运动,可以缩短便意的时间或使之消失。某些轻度脱垂的肛门直肠病,如轻度内痔脱出、轻度脱肛等,通过收缩运动可使脱出物容易缩回。另外在用手纸擦肛门时可做适当的按揉和向上方托压动作,这对肛门的复原更有好处。
二、坐浴
坐浴方法:可在大便后或每天晚上睡觉前坐浴,每次时间约十分钟左右,要用温热水,不能太烫,以免烫伤皮肤。
因肛门部喜干不喜湿,坐浴后要用干布或吸水纸将局部擦干,有条件者可上一点扑粉。
坐浴时可配合使用药物,如肛门部潮湿,滋水、分泌物多时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或稀明矾水坐浴。如肛门部干裂疼痛时可用千分之零点五的新洁尔灭水坐浴。有刺激的药水如酒精、来苏尔、肥皂水等都不应在坐浴时使用。
四、热敷
热敷是用各种工具敷在肛门部,利用热的能量改善肛门部的血液循环,降低局部的张力,减轻疼痛,缓解病情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消炎止痛的效果好,已被人们广泛用来治疗多种疾病,肛门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可使用。
常用的工具有热水袋、盐水瓶。热水袋质地柔,可以敷到凹在臀内的肛门部,对痔疮引起的肿胀、疼痛及其他不适感均有一定的作用,对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热敷后效果也很好。使用盐水瓶时应屈腿收腹才能敷到。
脱肛的偏方
偏方一
黄花木耳治脱肛
[配 方] 黄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
[制用法] 将黄花菜、木耳洗净去杂质,加水煮1小时。原汤加白糖调服。
[功 效] 清热,除湿,消肿。用治脱肛、大便时肛门痛或便后滴血。
偏方二
陈醋煮大枣治脱肛
[配 方] 陈醋250克,大枣120克。
[制用法] 将大枣洗净,用陈醋煮枣,待煮至醋干即成。分2或 3次将枣吃完。
[功 效] 益气,散淤,解毒。用治久治不愈的脱肛。
偏方三
马勃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配 方] 马勃15克。
[制用法] 将马勃焙干,研末,香油调搽。
[功 效] 解毒,止血。治疗脱肛、肛门红肿。
偏方四
王不留行治疗便秘脱肛及气虚脱肛
[配 方] 王不留行30克。
[制用法] 将王不留行焙干,研为细末,每早、晚开水送服。
[功 效] 治疗便秘脱肛及气虚脱肛。
偏方五
泽兰叶治疗小儿脱肛
[配 方] 泽兰叶30克。
[制用法] 将泽兰叶水煎,乘热熏洗1—2 次。
[功 效] 治疗小儿脱肛。
警惕脱肛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药物治疗脱肛:很多患者治疗脱肛采用内服外涂的方式,但是药物起不到治疗的作用,长期服用药物还可能带来更大的副作用。此外偏方治疗,对于脱肛而言也无效,患者在选择是要谨慎!
误区二传统手术疗法治脱肛:传统疗法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办法,直接将脱出部分切除。这种疗法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慢,很容易造成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
人们对脱肛了解的并不多,对该病认识不足,常常会导致治疗的误区存在,而专家介绍说脱肛的危害很大,患者要及早治疗。为了自身的健康考虑,大家要转变观念,走出脱肛治疗的误区。
脱肛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疾病在治疗的时候通常会有一些注意事项,只有做到这些疾病才能尽早康复。脱肛疾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一般脱肛疾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肛门坠胀感,便血和便秘等常见症状。那么对于脱肛这种疾病有什么护理方法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脱肛的护理方法吧。
一、收缩肛门
肛门排便时舒张,结束后自然闭合,这是肛门的自我休息和保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生理现象便后有意识地做三至五次收缩肛门的动作。在通常情况下,排便后肛管下端的皮肤往往向外翻,便后人为地增加收缩可有助于外翻部分恢复原状。
有病态排便感的病人,在大便后肛门部的便意感仍不消失,有一种里急后重的感觉,通过肛门收缩运动,可以缩短便意的时间或使之消失。某些轻度脱垂的肛门直肠病,如轻度内痔脱出、轻度脱肛等,通过收缩运动可使脱出物容易缩回。另外在用手纸擦肛门时可做适当的按揉和向上方托压动作,这对肛门的复原更有好处。
二、坐浴
坐浴方法:可在大便后或每天晚上睡觉前坐浴,每次时间约十分钟左右,要用温热水,不能太烫,以免烫伤皮肤。
因肛门部喜干不喜湿,坐浴后要用干布或吸水纸将局部擦干,有条件者可上一点扑粉。
坐浴时可配合使用药物,如肛门部潮湿,滋水、分泌物多时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或稀明矾水坐浴。如肛门部干裂疼痛时可用千分之零点五的新洁尔灭水坐浴。有刺激的药水如酒精、来苏尔、肥皂水等都不应在坐浴时使用。
四、热敷
热敷是用各种工具敷在肛门部,利用热的能量改善肛门部的血液循环,降低局部的张力,减轻疼痛,缓解病情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消炎止痛的效果好,已被人们广泛用来治疗多种疾病,肛门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可使用。
常用的工具有热水袋、盐水瓶。热水袋质地柔,可以敷到凹在臀内的肛门部,对痔疮引起的肿胀、疼痛及其他不适感均有一定的作用,对肛门坠胀(里急后重)热敷后效果也很好。使用盐水瓶时应屈腿收腹才能敷到。
另外也可用黄沙、食盐炒热,用布袋包好后作局部热敷,也有同样效果。有必要时亦可用有关中药浸湿隔水蒸后用布包好作局部热敷,可起到消炎、止痛、消肿的作用。
热敷注意事项:
1.肛门部热敷时可躺在床上进行,俯卧、侧卧均可,但一般侧卧较好。把热水袋紧贴在肛门部,不能坐在热水袋上,以免损坏。
2.热水袋内装水不能太满,要留三分之一左右空隙,并排除空隙部分的空气,拧紧口塞后再用,以防漏水和损坏热水袋。
3.热敷时要注意烫伤,水太烫时可在热水袋外包一层布或做个套子。每次热敷时间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每天可热敷二~三次。
看完上面的文章我们应该知道了脱肛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了吧,因为脱肛疾病发病以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护理知识,这样也是有利于脱肛疾病护理的好办法哦。
肋骨骨折吃什么好的快
骨伤早期、中期不能喝骨头汤,不能吃牛肉,不能喝碳酸饮料.
可以补补肾,因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所以说,补肝肾,生气血,长筋骨
骨伤软组织损伤用中药接骨散外敷治疗,好得快
接骨散是根据祖传秘方配制的,由藏红花等多种名贵中药组成,加工成散剂,以中药外敷法治疗为主,口服药治疗为辅。主要以外敷法治疗,1副药使用三天三夜,一般骨折新伤使用3-6天就能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接骨续筋,3-4副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严重的、陈伤需要6副药。软组织损伤新伤一般1-2副药就治愈了。严重的需要3-6副药。陈伤需要6副药。接骨散是治疗骨伤和软组织损伤的最佳良药.早期使用可以预防骨不愈合,关节僵硬,关节囊萎缩,肌肉萎缩,神经肌肉粘连,股骨头、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等骨伤后遗症的发生。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般骨伤、软组织损伤使用接骨散后10–30天骨伤、软组织损伤就基本痊愈了。愿古老的中医中药造福更多的骨伤、软组织损伤患者。
治疗:各种骨折,骨裂缝,骨不愈合,石膏固定后关节僵硬引起的伸屈困难,手术后关节伸屈困难,腰扭伤,腰肌劳损,踝关节扭伤,颈部扭挫伤,髋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胸部挫伤,韧带损伤,肌肉拉伤,肌腱损伤,半月板损伤,骨膜损伤等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疾病。
各种无移位的骨折:如各种骨裂缝,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外展型骨折,骨盆环裂缝骨折,撕脱性骨折,跖骨骨折,尾骨损伤都可以直接使用接骨散口服或外敷治疗,新伤外敷1-2副药就可以止疼消肿,活血化淤,接骨续筋,3-4副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脱肛的最佳治疗方法
治疗脱肛的方法是有着很多很多的,那么在这诸多的方法中 ,要寻找一个最好的出来,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方法对于我们而言,其效果也是因人而异,所以我们不用在这上面多花精力。下面告诉大家一个方法治疗脱肛。
直肠和直肠黏膜脱出于肛门外即为脱肛,又称直肠脱垂。脱肛轻度者仅在大便时感觉肛门坠胀,且有物脱出,但便后能自行回复。重度者开始大便时直肠即脱出,必须用手托起直肠,助其回复。
脱肛除了与大肠有关外,还与肺、胃、脾、肾等脏腑有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开窍于二阴,主一身之元气,以上脏腑有病变都可能影响大肠,发生脱肛。脱肛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若久痢、久泻,久咳以及妇女生育过多,体质虚弱,劳伤耗气,中气不足,以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而致脱肛;小儿先天不足,气血未旺,或年老体衰,或滥用苦寒攻伐药物,亦能导致真元不足,关门不固,而致脱肛。实者多因便秘、痔疮等病,湿热郁于直肠,局部肿胀,里急后重,排便过度努责,约束受损,而致脱肛。
脱肛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升提固脱。取穴以督脉、足太阳经穴为主。主穴可取百会、长强、大肠俞、承山,其中百会是治疗脱肛的常用要穴。若中气下陷者,可加脾俞、气海、足三里;湿热下注者,加阴陵泉、飞扬。操作:百会用补法或灸法,每日晨起及每晚临睡前,用艾条灸百会穴各一次,每次3~5分钟。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
按:百会是督脉与三阳经的交会穴,气为阳,统于督脉,有升阳、安神、强体作用,是人体强壮穴之一,故灸百会可使阳气旺盛,有升提收摄之功,常用于治疗脱肛和子宫脱垂。长强为督脉之别络,位近肛门,可增强肛门的约束功能。大肠俞为大肠经气转输之处,可充实大肠腑气。承山为膀胱经穴,足太阳经别入肛中,故可疏调肛部气血。《席弘赋》:“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故添加鸠尾穴可供治疗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