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分类
骨关节炎的分类
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两类。
1、原发性是指发病原因不清,病人没有创伤、感染、先天性畸形的病史,无遗传缺陷,无全身代谢及内分泌异常。多见50岁以上的肥胖者。
2、继发性是指由于先天性急形,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创伤、如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后天性不平整,如骨的缺血性坏死,关节不稳定,如韧带关节囊松驰等,关节畸形引起的关节面对合不良,如膝内翻、膝外翻等,还有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等而引起的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发展到晚期,两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均可相同。
骨性关节炎有哪几种
根据有无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将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骨关节炎: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它的发生发展是一种长期、慢性、渐进的过程,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骨关节炎:是指由结构改变引起关节软骨变性和退变,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的骨关节病,如外伤、炎症、代谢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对骨关节研究的深入,很多原先被认为是原发性的骨性关节炎,可能继发于其他疾患,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关节炎的分类与症状
关节炎的分类与症状。关节炎根据病因可分为: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骨性关节炎及化脓性关节炎,各种关节炎的症状表现如下;
关节炎是一种当代的常发病,也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两种,我国目前关节炎患者估计有1亿以上,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1、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游走性关节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
2、化脓性关节炎往往由细菌侵入关节腔引起,多见于少年儿童,常发生于髋关节,主要症状为局部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以及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或何种类型的关节炎,均应及早诊治,以免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障碍甚至致残。
关节炎的分类与症状
3、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节炎的名称极多,如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均指一种病,国内统一使用骨关节炎。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骨关节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而腕、踝关节则较少发病。骨性关节炎由组织变性及积累性劳损引起,多见于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发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颈、腰椎等处,症状主要为关节疼痛、僵硬(经轻微活动后会觉疼痛减轻),重者可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等。
4、外伤性关节炎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运动员及青壮年中多见。
以上所述,关节炎的分类与症状希望能帮助到您,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咨询医生,早治疗最关键。
骨关节炎的病因
根据有无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将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继发性骨关节炎(1)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
(2)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Paget病。
(3)代谢异常痛风、Gaucher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
(4)内分泌异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5)神经性缺陷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
2.原发性骨关节炎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方法
一、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1)前月大多数日有髋痛;(2)内旋<15?;(3)血沉<45mm/h;(4)屈曲<1155="">15?;(6)晨僵时间<60min7="">50岁;(8)内旋时疼痛;
佛山三水地质增康专科医院专家指出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5+6+7+8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
临床+实验室+放射学:(1)前月大多数日有髋痛;(2)血沉<20mm/h;(3)X线片有骨赘形成;(4)X线片髋关节间隙狭窄;
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3+4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
二、手骨关节炎的分类标准(临床标准)(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2)10个指定的指间关节中有硬性膨大的>2个;(3)掌指关节肿胀<24="">2个;(5)10个指定的关节中有畸形的>1个。
满足1+2+3+4条或1+2+3+5条可诊断手骨关节炎。
三、膝关节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2)有骨摩擦音;(3)晨僵时间<30min4="">38岁;(5)有骨性膨大。
满足1+2+3+4条,或1+2+5条,或1+4+5条者作出膝骨关节节病诊断。
临床+实验室+放射学:(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2)骨赘形成;(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4)年龄<40岁;(5)晨僵时间<30min;(6)有骨摩擦音。
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作为膝骨关节炎诊断。
骨关节炎的致病原因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根据有无局部和全身致病因素,将骨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继发性骨关节炎。
1、机械性或解剖学异常。髋关节发育异常,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异常、多发性骨骺发育不良、陈旧性骨折、半月板切除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急慢性损伤。
2、炎症性关节疾患。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结核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贝赫切特综合征、Paget病。
3、代谢异常。痛风、Gaucher病、糖尿病、进行性肝豆状核变性、软骨钙质沉着症、羟磷灰石结晶。
4、内分泌异常。肢端肥大症、性激素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伴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5、神经性缺陷。周围神经炎、脊髓空洞症、Charcot关节病。
二、原发性骨关节炎。
原发性骨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高龄、女性、肥胖、职业性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关节炎的种类有哪些
骨关节炎是关节炎的分类之一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骨质增生与人体衰老密切相关,多数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质增生,自然容易得骨关节炎。临床数据显示,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在医生看来,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
关节炎的分类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病常表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在35~50岁之间,但老人、幼儿同样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系,临床尚无法彻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维持关节功能。
骨关节炎分几种 继发性骨关节炎
由损伤、炎症、遗传及代谢、内分泌等疾病所引起。可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创伤、炎症、关节不稳、慢性反复的积累性劳损或先天性疾病等。 反复使关节劳损的人群是患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如铸造工人、矿工和公共汽车司机等。但是进行长跑锻炼的人却不是患本病的高危人群。肥胖是造成骨关节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关节炎分类与诊断
1.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可反复发作并累及心脏。临床以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为特征。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2.类风湿关节炎
该病是慢性关节炎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与遗传、细菌及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包括吸烟有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40~60岁女性更多见。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的诊断条件(≥4条可以确诊):
(1)晨僵至少持续1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受累(≥6周)。
(3)手关节(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受累(≥6周)。
(4)对称性关节炎(≥6周)。
(5)有类风湿皮下结节。
(6)手部关节X线片改变(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关节间隙的狭窄)。
(7)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3.骨关节炎
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过程大多缓慢。手、膝、髋及脊柱关节易受累,而掌指、腕及其他关节较少受累。病情通常随活动而加重或因休息而减轻。晨僵时间多小于半小时。双手受累时查体可见Heberden和Bouchard结节,膝关节可触及摩擦感。不伴有皮下结节及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少数老年患者可有低滴度阳性。
4.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致使尿酸合成增加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肾功能异常时由于肾脏的尿酸清除率下降也会引起尿酸水平上升。血浆中的尿酸达到饱和,导致尿酸单钠结晶沉积在远端关节周围相对缺乏血管的组织中。这种结晶的出现可导致单关节或者多关节的急性炎性滑膜炎。痛风在男性中较为多见,拇趾是最常见的受累区域,50%~70%初次发病发生于此。90%的痛风患者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期会发生第一跖趾关节受累。其他可能受累的足部区域有足背部、足跟以及踝部。
5.强直性脊柱炎
青年男性多发,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以中轴关节如骶髂及脊柱关节受累为主,也可出现外周关节受累,但多表现为下肢大关节,为非对称性的肿胀和疼痛,并常伴有棘突、大转子、跟腱、脊肋关节等肌腱和韧带附着点疼痛。病变严重时可出现脊柱僵直,颈椎、腰椎、胸椎活动受限,出现“驼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关节外表现多为虹膜睫状体炎、心脏传导阻滞障碍及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X线片可见骶髂关节侵袭、破坏或融合。 90%以上患者出现HLA-B27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
6.反应性关节炎
本病起病急,发病前常有肠道或泌尿道感染史。以大关节(尤其下肢关节)非对称性受累为主,一般无对称性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可伴有眼炎、尿道炎、龟头炎及发热等,HLA-B27可呈阳性而类风湿因子阴性,患者可出现非对称性骶髂关节炎的X线改变。
关节炎的种类知多少
关节炎的种类:
骨关节炎是关节炎的分类之一,在临床上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骨关节病。骨质增生与人体变老密切相关,大都白叟都或许伴有骨质增生,天然容易得骨关节炎。临床数据闪现,45岁以下人群骨关节炎患病率仅为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68%。在医师看来,人到晚年都患有不相同程度的骨关节炎。
关节炎的分类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体现为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苦楚,且发病关节呈对称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在 35~50岁之间,但白叟、孩提相同可发病。因其病因与遗传、感染、环境、免疫有着复杂关系,临床尚无法完全彻底治愈,只能经过药物治疗控制病况,坚持关节功用。
1.外伤性关节炎。大部分是因为外伤或继续缓慢劳损致使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构成骨刺,体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稳健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运动员及青壮年中多见。
2.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风湿热的体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往后,呈现游走性关节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体现。
3.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常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步累及全身关节。初始患病关节亦体现出红、肿、痛及活动不方便等,久则关节变形或强直。
4.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节炎的称谓极多,如肥胖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行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均指一种病,国内一同运用骨关节炎。
5.化脓性关节炎。通常由细菌侵入关节腔致使,多见于少年孩提,常发生于髋关节,首要体现为部分红、肿、痛、热和功能障碍,以及高热等全身中毒体现。
风湿性关节炎的分类有哪些
不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第一,发热型类风湿
在临床上可分为长期高热为主要表现的类风湿和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的类风湿。以高热为主的类风湿发热,由感冒、外伤等因素引发,表现为不规则间歇性的特征。发热时,温度多半在380oC~400oC以上,有的高达420oC,一日温差可有较大波动,发热时伴有畏寒、皮疹、关节酸痛的症状。
不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第二,单关节炎
多由髋、膝、踝单关节开始发病,病变始终局限于1个关节,以后反复发作,缓解与加重缓慢交替。常伴有其它关节痛,但不肿,病程可持续1年或数年。
不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第三,少关节炎
此型关节炎多半固定在2~3个关节上,好发于腕、踝、膝、跖、髋等关节。关节症状较轻,发展较缓慢,有较长时期的缓解期。
不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第四,反复发作性风湿病
又称发作性风湿病。其特征为发作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持续数小时、数日乃至2~3周,自行消退,关节疼痛剧烈,多由劳累、饮酒、失眠所诱发;
骨关节炎分几种 侵蚀性炎性骨关节炎
侵蚀性炎性骨关节炎通常是遗传性的,好发于绝经期后妇女,主要侵犯手指间关节,偶尔亦累及掌指关节,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压痛等炎症表现,最终导致关节畸形与强直。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消失,骨赘和软骨硬化,骨受侵蚀,软骨下板塌陷,关节严重变形硬化。
骨关节炎分类 广泛性骨关节炎
广泛性骨关节炎也称作“结节性”骨性关节炎:以广泛性多关节受累为特征。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累及远指和近指间关节,X线改变与局限性骨性关节炎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