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高烧40度怎么办 就医退烧
宝宝高烧40度怎么办 就医退烧
宝宝高烧40度时,尽快入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物,如果吃完烧还没有退,6小时后可以再吃一次,24小时内不可超过3次。用药后往往大量出汗,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白开水,以免脱水。千万不要频繁、过量使用退热药。
太可怕宝宝发烧爸妈竟对他做了这事
说着,婆婆找了一瓶酒精,兑了些温水,把女儿全身擦了一遍,又在她额头上加了一块湿毛巾。之后,婆婆又吩咐我喂女儿点开水。
这样就能降温吗?还是到医院看看吧?
看到我疑惑的样子,婆婆充满自信地说:“放心吧,她们(我老公和婆婆的女儿)小时候发烧时都是这样退烧的,根本没有吃过退烧药,更没有打过退烧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到医院,都是太娇惯了。”
也许婆婆的办法真有效吧,不一会女儿的烧就退了。可第二天早起,女儿再次发烧。当婆婆决定使用她的老办法时,被我和老公坚决制止了。我认为宝宝发热,必须吃药或打针才能退热。酒精擦遍身只能降低宝宝体表的温度,不仅是治标不治本,还可能让女儿受寒。无论如何,我和老公决定带女儿到医院看看。
春晓不顾婆婆的反对,决定带女儿到医院看病,那么专家又会如何说呢?
专家如是说
过去,由于医疗水平的落后,用酒精擦身成为了常见的退烧方法。用酒精为发烧的孩子擦拭全身,确实能起到退烧的作用。但是,这种传统退烧方法的副作用是很大的,容易使孩子精神兴奋,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酒精中毒症状。这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的皮肤比较娇嫩,渗透性超级好。
因此,用于擦拭的酒精只有少部分挥发掉,而大部分通过皮肤渗透迅速被小儿身体吸收,等于饮用酒精。因此,家中幼儿发烧时,尽量不要使用酒精。新妈妈们可根据孩子发烧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体温37到38℃时:不必着急退烧
宝宝体温在37到38℃时属于低烧,这时父母不必急着喂宝宝退烧药。正确的处理方法如下:
(1)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洗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热散出;
(2)勤给宝宝泡澡,大约4到6小时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因为水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3)多给宝宝喝水,因为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
2. 体温38.5℃以上时:考虑使用退烧药
有些父母把退烧药和其他药一样用,不论体温的高低,每4个小时即服用一次。有时,体温不太高也服用退烧药,这种做法是不妥的。退烧药只是临时性用药,没有必要定时服用,更没有必要只要发烧就是用。只有当宝宝体温在38.5℃以上时,父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新妈妈们必须常备退烧药以因应不时之需,免得半夜发烧束手无策。
3. 体温39℃以上时:加用冷水枕
当宝宝体温在39℃以上时,父母除了给宝宝吃退烧药外,还可以用冷水枕帮宝宝降温。市面上出售的软冷水枕非常多,当宝宝高烧时,父母不妨为选择一款。需要提醒新妈妈们的是,六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使用,因为较小的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4. 体温超过40℃时:温酒精拭浴
传统的退烧方法即用酒精擦拭,虽然也能起到退烧作用,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别用。换句话说,只有宝宝体温超过40℃时,才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当然,这种退烧方法也不是随便使用,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1)用“温水”加上70%的酒精,以1:1的比例稀释,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到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
(2)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到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
(3)由于此方法退烧速度较快,只适合1岁以上的宝宝,且体温超过40℃以上不易退时使用。
十一个月宝宝发烧39度怎么办 就医退烧
原则上只要宝宝发烧超过38.5度,就要就医,请医生指导运用退烧药,并找到发烧的病因,对症治疗,而且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若高烧反复不退,孩子精神萎靡、脸色苍白、反应差、哭起来不易安抚、不断呻吟、哭声弱等,要及时呼叫医生。
宝宝发烧超过40℃立刻就医
婴幼儿发烧很容易一下子冲到40℃高烧,也常常因高烧而发生惊厥,比如意识丧失、眼球固定或上翻、头颈后仰、面肌及肢体抽搐等危急症状。所以当宝宝发烧超过40℃,就应该立即送院就医了。
建议方法
立刻就医:如果宝宝发烧超过40℃(尤其是3岁以下宝宝),不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发烧;小便有烧灼感;烧退超过24小时后,又反复烧起来;且发烧超过72小时,则建议立刻就医,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宝宝高烧40度怎么办 注意观察
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若高烧反复不退,孩子精神萎靡、脸色苍白、反应差、哭起来不易安抚、不断呻吟、哭声弱等等,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宝宝高烧不退怎么办 偏方退烧
生姜是良药,把生姜拍碎,在宝宝的背部和胸部搓的发红发热,这样退烧效果也很好。
方法:将葱白和生姜做成泥状用纱布包好,将白酒放入小碗中,将包好的葱姜泥占少许白酒,擦宝宝的手心,足心,前胸,大腿,能驱寒退烧,过一会,再测体温,明显宝宝的体温回落到正常了。
位置: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连线的直线上。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指腹螺纹面着力,沿着小儿前臂的尺侧(内侧缘),自肘横纹想腕横纹推300次。
功效:可以清实火,退高热。
宝宝吃退烧药没有退烧怎么办 及时就医
如果加服一次药物后,宝宝还是不退烧,考虑是有病原菌感染,如病毒,需要去医院行血常规化验,明确诊断后再对症治疗,如果是感染严重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输液治疗的,如输液抗病毒,消炎。
孩子发烧宜按度数护理
孩子发烧体温在38.5℃以下时
孩子发烧是机体抵抗病原菌入侵的一种自然现象,如果家长硬要给宝宝退烧,反而会削弱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常吃、照常睡及照常玩,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宝宝发烧我们不主张“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采取“开包”打开衣被、少穿衣服就可能有逐渐降温的效果,一般来说发高烧的宝宝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不过,为了减少宝宝的不舒服感,爸爸妈妈在照顾上要特别留心。应该让宝宝充分休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宝宝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孩子发烧体温在38.5℃-39℃时
孩子发烧体温在38.5℃-39℃左右时,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可首先采取物理降温的办法。物理降温方法:(1)冰敷或用冰枕:当宝宝体温在38.5℃时,用冰袋放在额头、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自制冰袋可把碎冰块装入塑料袋,可加上适量冷水,压出空气,把袋口扎好。或者让宝宝睡冰枕,都有助于宝宝的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一般冰敷、冰枕只适合稍大的宝宝使用,而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使用市面上的退热贴,舒缓一些高烧所带来的不适。(2)温湿敷:这也是一种好方法,即用温湿半干的大毛巾敷在宝宝的胸腹部,但要注意室温以免着凉。另外,也可用几块稍凉的湿毛巾(约25℃)拧成半干,放在宝宝的额部、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进行冷敷,每5~7分钟更换一次,宝宝也会感到很舒服。
当孩子的体温升到38.5℃以上时,家长在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也可适当辅以退烧药物。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孩子发烧体温在39℃-40℃时
孩子发烧体温超过39℃时,孩子会出现烦躁,此时采用泡温水澡(水温约36℃~37℃)与温水擦浴是最合适的降温方法。泡浴时让宝宝身体全部(头部除外)浸泡在略低于体温2℃的水里,同时用温湿毛巾(37℃)在四肢和前胸后背上下均匀地搓揉,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以促进热的散发。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1次。也可以选用酒精擦浴,消毒用的酒精是75%浓度,用于酒精擦浴需加上1倍的水,使之成为30%左右的浓度。以软布蘸上配好的溶液轻轻地擦腋窝、颈下、两侧大腿根,擦至皮肤微红,要注意保护眼部、外阴以免流入溶液造成刺激与不适。擦浴后应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补充水分。若体温下降太快可出现四肢凉、发抖、寒战,就应当改用保暖的措施,立即停止降温的措施。
孩子发烧体温超过40℃时
一旦宝宝发烧超过40℃,而且发烧不是由于接种疫苗引起的,患儿小便有烧灼感;或者烧退超过24小时后疾病反复发作,且发烧超过72小时,则建议家长要立刻带孩子就医,以确保宝宝的安全。
孩子发烧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体温很少会超过41℃,一旦超过这个温度应立即带孩子就医。
孩子发烧42度怎么办呢
小孩发烧42度怎么办,相关人士表示,家长在宝宝发烧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镇定,先看看宝宝的温度是怎样的,能不能用物理降温,如果不可以的话,就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尽早采取措施。
要立即为宝宝采取降温措施。孩子发热建议先做物理降温,如温水或者低浓度酒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当体温超过38.5度时,再加服退热药,这样做既安全有效,副作用也少。同时注意观察孩子体征变化,如口腔咽喉红肿多会引起发热,伴随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说明是上呼吸道感染,对症退热的同时还需要抗炎抗病毒治疗。
专家告诉你:
1、宝宝第一次发烧,通常是宝宝急疹。没有其他症状,突然发烧,可能会高烧(根据体质来定,有的宝宝容易发高烧,有的宝宝不容易),一般会烧两三天,烧退即疹出。宝宝急疹引起的发烧没有特效药,千万不要用抗生素,只需在家好好护理。
2、发烧是身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的体现,是好事。有的妈妈害怕宝宝烧坏脑子,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大部分病毒、细菌需要39℃以上的温度才能杀死,所以不要急于服用退烧药。
3、如果宝宝温度接近40℃,为了防止宝宝高热惊厥,有必要吃退烧药。
4、发烧去医院通常要求先验血。如果白细胞高或C反应蛋白升高,则说明有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超过范围,则是病毒感染。有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不需要。
孩子40度高烧不退怎么办
正确的退热方法:退热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药物退热,即让孩子服用退热剂以退烧,另一类是物理降温,比如洗澡、酒精擦浴、冷敷等。
如孩子体温在38.5度以下,我们一般不建议过于积极的给与降温处理,可让孩子多喝水,多活动,有时体温即会下降。
如孩子体温达到或超过38.5度,建议给与退热处理,最主要、最确切、最直接的方式即给与退热剂药物,辅以物理降温方法。两种退热剂可交替使用(但不是必须交替),特别是体温持续高热,一种退热剂对体温的控制不理想时。
如体温超过38度,但不到38.5度,就要看孩子自身的情况,如既往有高热惊厥史,或发现孩子体温升高迅速(孩子每次发热体温变化情况因病原体不同可能热型非常不同),即使不到38.5度,也要让孩子服用退热剂。
但对于年龄小于6个月以下的孩子,如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如孩子发热时伴有明显的烦躁或萎靡,也需要及时就诊。
通过上面介绍的内容,相信朋友们都已经知道了宝宝出现40度高烧不退的情况时,妈妈们就需要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烧的药物来帮助宝宝降低体温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用这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来给宝宝降低体温是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