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身高一年长多少 婴儿期

儿童身高一年长多少 婴儿期

婴儿期是从出生到满1周岁时,这一年也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儿正常出生时的身长,一般为50厘米,长到一周岁时,一般要长25厘米,体重一般为出生时的3倍。

生长激素缺乏症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病变发生于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临床表现不同。

胎儿期缺 hgh对胎儿骨骼生长很少影响,大部分垂体功能减低的婴儿出生时身长和体重正常,但其平均出生身长比正常婴儿略低。严重缺乏 hgh的新生儿可有小阴茎,因hgh对雄激素促阴茎生长反应有允许作用;也可有新生儿低血糖,因患儿糖原储存及葡萄糖动员均有异常。

新生儿期严重 hgh缺乏者生长速度在出生后数月开始下降,到6个月时身长可低于正常婴儿的第三百分伴数,不太严重的ghd可能须更长时间方表现。骨骼生长速度仅为正常儿童的一半左右。

儿童期垂体ghd的体征明显如下:①生长速度缓慢。此概念是相对的,若整个生长期生长速度均在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50百分位数以下,最终导致身高的丢失。②身材矮小。身高比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身高均值矮2.5~30标准差,或为正常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以下,比由父母遗传所预测的身高矮,身体各部比例的正常演变推迟,骨龄延缓。③营养良好,面有细皱,皮下脂肪过多,肌肉发育较差,皮肤细,皮褶厚度在正常上限,体重与相同身高正常儿童相等或稍高,这是由于 hgh的脂肪分解作用减低所致。④面容幼稚,脸面骨比颅骨生长更延迟,致前额膨出,鼻梁发育不全,下巴小,出牙延迟,牙珐琅质形成异常,牙挤满于小牙床上。⑤青春发育在单缺hgh者常延缓至18~20岁,患者喉结小,声音尖细,有青春发育者身材猛长速度比正常儿童为低,有些患者成年后可有生育能力。

孩子怎么长高最快呢

3-5月的长高规律

对于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每年身高应增长5-7厘米。

若增长值小于5厘米,可能是生长轴有问题,应积极排查矮小的可能;

若增长值大于7厘米,可能是性腺轴出了问题,应积极排查性早熟。

若发现孩子在3-5月的长高季仍长得慢,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以排除病理性的长得慢。

每个阶段长多少算正常?

1.胎儿期:

孕期营养不良,宝宝出生后身高可能受影响;

2.婴儿期(1周岁前):

一年长25厘米;

3.幼儿期(1周岁-3周岁):

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长高17厘米;

4.学龄期(3周岁到12-14岁):

每年5—7厘米;

5.青春期:

每年不低于7厘米。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宝宝长高的3个关键期

根据最新的体格发育观念,婴儿、儿童、青春期三个不同的时期,对成年后的身高影响不同。两岁以前,尤其是1岁时,营养的供给对身高影响显着;两岁以后,尤其3岁之后进入儿童期,此时生长激素在身高方面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相当重要,因为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缘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共同作用。在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并给予正确、科学的养育。

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对策:

1.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4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到一半固体食物到全部固体食物的过渡,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吃固体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2.什么都要吃,食物尽量多样化

人们习惯给食物定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儿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对策:

1.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

人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太频繁地测量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有些家长给孩子测身高,这个月长了0.5厘米,下个月只有0.3厘米,就着急找医生了。其实,只要3-6个月测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达标"了。

2.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个人的性早熟与群体的发育提前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家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生长发育提前了,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早些发育没有关系。如果女孩子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于10岁以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及睾丸增大、阴毛生长,10岁前变声等性发育表现,则为性早熟,此时要及时找儿科内分泌医生就诊。

青春期---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对策:

1.关注发育之后的身高突增

女孩乳房发育后一年左右,男孩则在变声前,身高生长加速。最快时女孩每年可长8厘米,男孩每年长11厘米。女孩初潮后平均可再长5厘米,男孩变声后可再长5-10厘米。所以在整个青春期,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长30厘米。这种生长规律,家长应该有所了解。

2.睡眠、运动能帮助长高

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长;运动,尤其是跳绳可显着增加孩子的生长速度(即使在初潮出现后也是这样),同时还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续时间。所以,青春期尤其要注意睡眠和运动,这将对成年期的身高有重要意义。

孩子长高需注意3个关键期

根据最新的体格发育观念,婴儿、儿童、青春期三个不同的时期,对成年后的身高影响不同。两岁以前,尤其是1岁时,营养的供给对身高影响显着;两岁以后,尤其3岁之后进入儿童期,此时生长激素在身高方面的作用就凸现出来;到了青春期,性激素对身高相当重要,因为青春期的身高突增是缘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共同作用。在每个阶段,家长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特点,并给予正确、科学的养育。

一 婴儿期 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对策:1)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6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到一半固体食物到全部固体食物的过渡,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吃固体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2)什么都要吃,食物尽量多样化。人们习惯给食物定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二 儿童期 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对策:1)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人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太频繁地测量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有些家长给孩子测身高,这个月长了0.5厘米,下个月只有0.3厘米,就着急找医生了。其实,只要3-6个月测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达标"了。2)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个人的性早熟与群体的发育提前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家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生长发育提前了,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早些发育没有关系。如果女孩子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于10岁以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及睾丸增大、阴毛生长,10岁前变声等性发育表现,则为性早熟,此时要及时找儿科内分泌医生就诊。

三 青春期 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对策:1)关注发育之后的身高突增。女孩乳房发育后一年左右,男孩则在变声前,身高生长加速。最快时女孩每年可长8厘米,男孩每年长11厘米。女孩初潮后平均可再长5厘米,男孩变声后可再长5-10厘米。所以在整个青春期,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长30厘米。这种生长规律,家长应该有所了解。2)睡眠、运动能帮助长高。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长;运动,尤其是跳绳可显着增加孩子的生长速度(即使在初潮出现后也是这样),同时还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续时间。所以,青春期尤其要注意睡眠和运动,这将对成年期的身高有重要意义。

孩子长高的潜力与遗传有关

由此,儿童的成年身高可以根据当时的年龄、身高、父母身高及骨龄等参数进行预测,判断一个孩子有无生长异常情况时,考虑父母身高对儿童身高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一个身高在第三百分位的儿童,如果父母身高也位于第三百分位,这个儿童的生长可能就是完全正常的,如果他父母是高个子,其生长显然是有问题了。

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叔姨姑舅等的身高对考虑儿童生长潜力有一定关系,但离遗传关系愈远,影响愈小、愈近亲影响愈大。孩子成年时身高可通过父母身高粗略的预测,父母的平均身高即是遗传潜力所确定的儿童身高,也称靶身高。

男孩成年时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3)÷2±7.5厘米

女孩成年时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3)÷2±6厘米

许多人直觉地发现,现在的孩子最终身高多数超过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发现儿童身高一代比一代高,这一现象被称为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也就是说营养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各种疾病的控制,使人类生长逐渐达到其最大的遗传潜力。为了使孩子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应该从小儿出生时开始,生后头1年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年龄愈小生长愈快,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品,如果人工喂养,在头四个月要完全用奶质,不要用米糊及淀粉类代替。4~5个月后再加辅食,循序渐进的加辅食,1岁左右应以食物为主、奶为辅,同时防止孩子患各种疾病,包括预防拘楼病,慢性消化不良。如果反复患病,使小儿生长迟缓,过了生长加速期以后很难追赶。

孩子长高需注意3个关键期

一 婴儿期 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对策:1)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6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到一半固体食物到全部固体食物的过渡,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吃固体食物就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2)什么都要吃,食物尽量多样化。人们习惯给食物定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二 儿童期 每年增高5-7厘米,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长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长期,家长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对策:1)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人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太频繁地测量也不是科学的态度,有些家长给孩子测身高,这个月长了0.5厘米,下个月只有0.3厘米,就着急找医生了。其实,只要3-6个月测量一次,每年增高5-7厘米就"达标"了。2)性早熟应看儿科内分泌医生。个人的性早熟与群体的发育提前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家长不要以为现在孩子生长发育提前了,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早些发育没有关系。如果女孩子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任何一项或多项第二性征,或月经初潮于10岁以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及睾丸增大、阴毛生长,10岁前变声等性发育表现,则为性早熟,此时要及时找儿科内分泌医生就诊。

三 青春期 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于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长应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变声后两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时再进行干预已经不太可能有效果了。

对策:1)关注发育之后的身高突增。女孩乳房发育后一年左右,男孩则在变声前,身高生长加速。最快时女孩每年可长8厘米,男孩每年长11厘米。女孩初潮后平均可再长5厘米,男孩变声后可再长5-10厘米。所以在整个青春期,女孩平均可长25厘米,男孩长30厘米。这种生长规律,家长应该有所了解。2)睡眠、运动能帮助长高。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长;运动,尤其是跳绳可显着增加孩子的生长速度(即使在初潮出现后也是这样),同时还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续时间。所以,青春期尤其要注意睡眠和运动,这将对成年期的身高有重要意义。

孩子长高的潜力与遗传有关

一般来讲,儿童身高的生长潜力与其父母的平均身高有密切的关系,如果父亲与母亲的身高相近,则孩子的身高与父母的平均身高十分接近:但是如果父母双方中有一个是高个子,另一个是矮个子,则孩子身高的变动范围就会很大。遗传那一方的多,身高就接近那方。据统计,孩子的身高,从父亲那里遗传35%,从母亲那里遗传35%。剩下的30%决定于环境,与这个数字相应,高个子的父母生下的孩子70%的概率是高个,相反,矮个子的父母生下的孩子70%是矮个。孩子的高矮情况会偏向父母当中遗传因素影响较多的一方。

由此,儿童的成年身高可以根据当时的年龄、身高、父母身高及骨龄等参数进行预测,判断一个孩子有无生长异常情况时,考虑父母身高对儿童身高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一个身高在第三百分位的儿童,如果父母身高也位于第三百分位,这个儿童的生长可能就是完全正常的,如果他父母是高个子,其生长显然是有问题了。

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叔姨姑舅等的身高对考虑儿童生长潜力有一定关系,但离遗传关系愈远,影响愈小、愈近亲影响愈大。孩子成年时身高可通过父母身高粗略的预测,父母的平均身高即是遗传潜力所确定的儿童身高,也称靶身高。

男孩成年时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3)÷2±7.5厘米

女孩成年时身高(厘米)=(父身高+母身高-13)÷2±6厘米

许多人直觉地发现,现在的孩子最终身高多数超过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发现儿童身高一代比一代高,这一现象被称为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也就是说营养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各种疾病的控制,使人类生长逐渐达到其最大的遗传潜力。为了使孩子有良好的生长条件,应该从小儿出生时开始,生后头1年是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年龄愈小生长愈快,要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品,如果人工喂养,在头四个月要完全用奶质,不要用米糊及淀粉类代替。4~5个月后再加辅食,循序渐进的加辅食,1岁左右应以食物为主、奶为辅,同时防止孩子患各种疾病,包括预防拘楼病,慢性消化不良。如果反复患病,使小儿生长迟缓,过了生长加速期以后很难追赶。

儿童身高一年长多少 学龄前期、学龄期

宝宝从3周岁到14周岁的生长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平均每年长5-6厘米,若孩子的生长速度达不到,父母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查找原因,以免耽误孩子的生长发育。

婴儿身体发育迟缓的表现

1、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不均衡的过程,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一般将小儿年龄分为七期,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每个阶段小儿的生长发育有其特殊性。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此期包含在婴儿期,是婴儿期的一个特殊阶段。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

3、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一年,是生后身高增长的第一个加速期。这一年身高增加25厘米左右,即1岁时身长约75厘米。

4、幼儿期:从1岁至满3周岁之前。此期生长发育较前稍减慢,在生后第二年身高增加10-12厘米,即2岁时身长约87厘米。

5、2岁之后至青春期前,身高每年增长6-7厘米。

6、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加速期,男孩的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而每年的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因此,最终的身高,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高。此期身高可增加20-25厘米。

7、如果您的孩子在某个阶段,生长速度偏离了正常范围,则有必要及时找内分泌医生,寻找原因,及时予以诊治。

相关推荐

宝宝生发育的关键期

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儿童期---每年增高5-7厘米 在儿童期,3岁以后孩子每年能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还是7厘米则取决于遗传、环境、营养等综合因素。所以,在这个"平稳"增期,家要关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测量。 青春期---发育之后身高突增 在青春期由

儿童的饮食知识

焦点一、影响儿童体重和身高的因素 影响儿童体重增的因素主要为营养和遗传,影响儿童身高的主要因素有遗传、营养、睡眠和运动。 营养是儿童体重、身高的重要基础,其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儿童所需要的三大营养素,蛋白质的摄入对身高和体重的增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矿物质和维生素对儿童身高和体重的生也有很大影响。 除了饮食之外,还有两个要素对于儿童身高有着很大的影响,那就是睡眠以及运动。睡眠是儿童激素分泌的主要时间段,所以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儿童身高。而运动能够锻炼儿童,同样能够起到促

儿童每年高多少是正常 婴儿期

婴儿期是宝宝从出生起到满12个月的时候,婴儿期是宝宝生最快的时期,一般宝宝出生起宝宝平均身高在50厘米左右,在前3个月每个月都会增月4厘米左右,4到6个月这3个月每个月约高2厘米,而7到12个月这半年时间每个月约高1厘米,因此婴儿期过后宝宝的身高约在75厘米左右。

父母矮小孩怎么高 抓住孩子生的快速期

儿童发育过程中,有两个生高峰时期,一是婴儿期,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婴儿期是指0-1岁,这个阶段是生速度最快也是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时期。婴儿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期、儿童期的生。另外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儿童一年之中生速度最快的时间,想让孩子得更高,家们一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充分发挥后天因素的作用。

儿童发育标准

儿童发育标准 生发育是婴幼儿及青少年期所特有的生理现象。但生发育不是简单的身体由小增大的过程,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牵涉到个体细胞的增加、分化,器官结构及功能的完善。儿童发育总的特点为:出生后头2年身高、体重增较快,2岁至青春期以前有较为稳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以后渐渐停止。体格发育有头尾规律,即:婴幼儿期头部发育领先,随着年龄的增,头增不多而四肢、躯干增速度加快。婴儿期头部高度占全身的1/4,成人头高占身高的1/8。 常用的儿童发育指标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 一、体重

儿童身高标准 儿童身高可进行估算

儿童身高除了可查看身高标准表,父母还可以对儿童身高进行简单的估算,一般新生儿刚出生时身高平均为50厘米,0-6个月时每月的平均增幅度为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增1.5厘米,1岁时达75厘米,2岁时达85厘米,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5厘米,所以2-12岁平均身可以按公式进行推算: 身(厘米)=年龄×5+75(或80) 注意:父母对照身高标准表和自己简单估算,若发现孩子身高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有明显的异常,或明显的低于同龄的平均水平,要尽早的带孩子去儿童内分泌专科咨询相关专家。

哪些时期孩子更容易

一、婴儿期---饮食技能、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通常不受遗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的关键因素,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了营养在婴儿时期的重要性。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类过渡延迟将使其成年身高减损。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1、合理喂养 及时添加辅食 婴儿满4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因为4-8个月时是婴儿形成吞咽固体物所需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学会吃东西,这种吃的技能是后天才学会的,如果6个月之后还没有添加辅食,婴儿就很难学会从进食液体食物到一半固体食物到

高的科学方法

“如果10年内让中国人平均身高5厘米,中国亟需身高的供给侧改革”。20年致力于儿童高事业,并因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金磊博士如是说,“我国儿童矮小发病率约为3%。医疗药物帮助的只是这3%的孩子,但是还有97%的普通孩子也有高需求却无法被满足,从身高治疗到身高管理的转型势在必行”,金磊博士认为,“这是儿童健康的重心由治病向‘管理’逐渐转移的必然趋势。建立多层次的儿童身高管理体系,与现行医疗体系互补互益”。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儿童发育标准》把身高作为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指标。相比国外,我国在

男孩生发育要经过什么样的过程

身体成 青春期是个体生发育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急速变化,成为生发育的高峰期,也就是第二加速期。这个时期的儿童身高、体重、肩宽、胸围都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 1.身高快速增 身高的快速增是青春发育期儿童身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据统计,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平均每年高3-5厘米,在青春发育期期间,平均每年高约6~8厘米,甚至达到10-12厘米之多。 2.体重迅速增加 体重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体重反映肌肉的发展、骨骼的增以及内脏器官的增大等。青春发育期儿童体重年平均

4到6岁宝宝的身高体重有什么规律

4—6岁儿童体重增规律 作为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体重,在这年龄阶段增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千克。无怪乎家发现小儿的胃口似乎并不随年龄的增而增大,有的家甚至还会担忧孩子是否有病而使体重的增减慢,然而这却是4—6岁小儿体重增的正常规律。 家如要粗略地知道怎样衡量不同年龄的小儿体重,这里可介绍常用的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1—10岁体重(千克)=实足年龄(岁)* 2+7(或8) 按照这一公式,4—6岁小儿的正常体重大约在15—20千克左右。4岁小儿的体重是17、10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