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肥胖也是病胖起来挺要命

肥胖也是病胖起来挺要命

时下,网络上的胖子们流行这样一句话:“胖怎么了?吃你家饭了?还是碍你眼了?”然后我行我素地胖着。的确,做人自然无需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但是,肥胖真的不仅仅是“多吃点饭,多费点布”那么简单。其实肥胖也是一种病。

从医学术语上严格地讲,肥胖叫做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在于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或细胞数量增加导致个体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部位过多地沉积脂肪。这里指的是单纯性性肥胖,也就是不伴有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的肥胖。

肥胖的计算指标主要依靠体重指数,也就是BMI,指体重(kg)/身高(m)平方得到的数字,用以评估一个人的胖瘦程度,BMI在25-30之间称为超重,BMI 30-35达到肥胖标准,而BMI大于35属于重度肥胖。那么胖人到底易得哪些疾病呢?

胖人发生心衰是普通人的一倍

我们知道,心脏要支撑供应全身的血压,体重越大,心脏的工作量就越大,负担随之增加。肥胖者的心脏负荷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发生心衰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一倍,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常人。

胖人冠心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肥胖者往往合并高血脂。血液中过多的脂质和胆固醇会附着并沉积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血管管腔越来越细,血管壁弹性丧失,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能够造成肢体供血障碍,如果发生在心脏或脑血管中,则会导致冠心病或中风。有调查显示,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两倍。

胖人近半数合并有脂肪肝

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大约一半的肥胖者合并有脂肪肝。血液里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存积,即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逐步加重,便会发展成肝硬化。另外,血液中的大量胆固醇还会导致难治粘稠度上升,增加患胆囊结石的可能性。肥胖者的胆囊结石发病率是普通人的4至6倍。

胖人多患有糖尿病

肥胖者一般喜好大量摄入高糖、高热量的食物,饮食习惯较不健康。加之肥胖者脂肪含量高,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即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下降。因此,糖尿病几乎成了肥胖者的专利。

胖人易患低通气综合症

由于体重增加,肥胖者呼吸所需的氧气量也随之增加。而腹部脂肪的堆积会限制胸腔的运动,从而减小了肺的运动空间,限制肺的呼吸功能,需氧量增加了,肺活动度却减小了,因此,往往很小的运动量就会叫一个胖子“喘不上气”,这也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这种喘不上气在医学上称为低通气综合症,长期的低通气会导致脑供血的不足,影响中枢功能,因此胖人白天也动不动就睡着。低通气还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可能反过来再次加重肥胖。

胖人多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带来的低通气综合征,白天表现为“喘”,夜间则体现为打鼾,也就是医学上说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睡眠质量不说,也严重威胁身体健康。严重的患者甚至每晚都需要使用呼吸机来保障生命安全。

胖人寿命比正常人短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体重每超过正常标准4.5千克,因各种肥胖并发症死亡的概率就会增加8%。超过标准体重50%的人,病死率较正常人增加30%,超过标准体重100%的人,病死率增加150%。

去年《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章显示,肥胖可造成最多8年的寿命减少。根据体重指数划分,超重(BMI25-30)人群寿命减少0-3年,肥胖(BMI30-35)人群寿命减少1-6年,而严重肥胖(BMI大于35)人群寿命则可减少8年。这一变化对青年人影响最大,老年期的肥胖则对寿命没有明显影响。

世上有没有“健康的胖子”?

这针对一问题,英国伦敦大学增加做过一个研究,他们追踪随访了181名胖子,其中66人是“健康的胖子”。10年后,41%“健康的胖子”出现了健康问题,20年后,这一数字变成了51%。20年中,还有11%“健康的胖子”变成了“健康的瘦子”,也就是说,只有38%的人在20年间保持健康且肥胖。

研究的结论是:大多数肥胖者最终都会产生各种健康问题,想做个“健康的胖子”没那么容易。即使成功保持健康且肥胖,这些人的患病风险也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人。

肥胖跟寿命有关吗

肥胖影响正常寿命

肥胖不仅影响到健康,会影响到人的正常寿命,让人过早的衰老和夭折。体内的五脏六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来运转功能,但是肥胖桓则脂肪堆积在体内,不仅挤占了五脏六腑应有的空间,还导致活动受限,从而降低了它们的工作效率。

同时,还会给五脏六腑带来过重的压力,使它们不得不为完成超负荷的工作而拼命加油。时间久了,器官也就容易衰老,器官衰老,自然就会影响到寿命。

肥胖会影响长寿

肥胖跟长寿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有,肥胖可以说是长寿路上的一大天敌,因为肥胖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缩短寿命。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大部分的肥胖是由于吃太多引起,加上没怎么运动来消耗体内的热量,剩下的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超过标准体重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就是表明已经出现肥胖。也有少部分人是由于内分泌不正常或者是疾病、吃药引起的肥胖,那就另外说了。

肥胖除了会影响寿命之外,最直接的就是影响到体型,也就是健康美。

防止肥胖很有必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科学的饮食,讲究营养平衡,防止营养过剩,要控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取,限制动物性食物和重口味的摄入。增加各种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多吃素食和素菜。除此之外,还要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身体锻炼,通过多种方法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减少肥胖。

牙疼起来要命按这再也不疼了

1、合谷穴按摩

合谷穴位于人手的大拇指与食指闭合时,虎口肌肉鼓起的中央。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头痛、齿痛、手指肿痛、痛经等病症。所以合谷穴也被称为“止痛穴”。当然按摩合谷穴虽然能帮助快速缓解疼痛感,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牙疼问题哦。

2、脚底按摩

通过足底按摩,对足部反射区进行按揉刺激能够帮助牙疼止疼。牙疼其实跟疲劳、身体虚弱有很大关系,按摩脚底可以使身体受到刺激,扩张血管,使人产生热量,从而振奋精神,消除疲劳。

3、盐水漱口

食盐中的氟有清热消炎的作用,加上盐水本身就有止血的奇效,所以用温盐水漱口能够帮助牙疼快速止疼。但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漱口的盐水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反而会破坏牙齿,漱口后的盐水细菌太多也不要吞咽。

4、不要剧烈运动

剧烈的活动会增加牙齿承受的压力,且会使唾液的碱性升高、细菌增生,从而加重牙疼。最好的办法就是除了平时保证休息时间以外,在牙疼时要避免剧烈的运动。

5、生姜水洗牙

将适量的生姜洗净切片之后放入杯中,加入开水冲泡几分钟即可。可以先用热姜水清洗牙齿,然后再喝一杯生姜茶,能有效保护牙齿和止疼,特别是对于因为牙周炎、龋齿引起的牙疼。

另外,平时要多注意保护牙齿,少吃点零食,特别是辛辣、太咸等太刺激的食物。要是疼的厉害,千万不要拖,及时去看医生。

龋齿有什么危害 龋齿可引起牙痛

龋齿如果治疗不及时,龋病发展可引起牙髓的急性炎症,就会出现自发性、一阵阵的、剧烈难忍的疼痛,疼痛常在夜间加重,这时就出现了“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命”的情况。

50岁后减肥有利于长寿吗

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过剩脂肪的蓄积而引起的,也可由柯兴氏综合征等疾病引起,医学上称继发性肥胖。此类肥胖常可随原发病的控制而好转。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更为常见的是因饮食不当,运动减少所致的肥胖,称原发性肥胖或单纯性肥胖。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判断自己是否有肥胖: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标准体重(千克)=(身高cm-100)×0.92目前国内专家普遍认为肥胖度大于20%就被认为是肥胖的象征,例如:一个身高170厘米,体重为80千克的人,其标准体重应该是(170-100)×0.92=64.4千克,其肥胖度应为(80-64.4)/64.4×100%=24.2%,稍稍有点肥胖。肥胖能引起多种疾病。除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和痛风等现已比较多见的相关疾病外,也可使大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增加。事实上,在人生的各个年龄段都可以发生肥胖。而一旦发生肥胖,就都可以引发上述疾病而危害健康。所以我们认为,即便是到了50岁以后,仍然需要预防肥胖的侵袭,捍卫自己身体的健康。那么50岁以上的人应该如何防治肥胖呢?调整膳食结构、尽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是上上之策,此外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也是防治肥胖的有效方法。对于已肥胖者,应按其肥胖程度给予不同的低热量饮食,并加强运动锻炼来减肥。如果经过以上基本治疗没有达到减肥目的,且肥胖较严重者,可在注意控制不良反应的基础上短期应用药物减肥。此外,也可施行手术减肥,但只适用于顽固性极度肥胖患者(肥胖度>70%)经基本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这些患者往往伴有呼吸睡眠暂停、心肌病等相关疾患。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50岁以后减肥对延长寿命有一定的好处,但在减肥时一定要慎重。控制脂肪摄入但也不能完全不摄入,加强体育锻炼亦不能过度运动。尤其在进行药物和手术减肥的时候要仔细咨询相关医师,做到万无一失。

肥胖容易引起哪些疾病呢

1高血压

患有高血压的人,心脏会比健康的人工作起来更吃力。而体重越重的人,越容易患高血压。即使轻微高血压,在65岁以前,患脑中风的机会也较血压正常的人高3倍,因此而死亡的人数也会多l倍。

2糖尿病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过多的脂肪细胞需要胰脏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以使血液中糖分转变为能量。当胰脏不胜负荷时,功能会衰弱,于是血液中糖分增加,无法充分利用而排出体外。

女性肥胖考患糖尿病的机会是体型正常女性的4倍。而70%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的。因肥胖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在体重减轻以后,病情会得以改善,糖分的代谢功能也会恢复正常。

3影响寿命

美国的人寿保险公司大都以一个人的体重,做为预估寿命的标准。据其资料显示,如果比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轻的话.可以活的更久。

肥胖问题由于日益危害健康的杀手,所以大家都在为了健康着想而锻炼身体,争取拜托肥胖的困扰。肥胖能引起什么病,答案是有很多的,比如上面说到的糖尿病,心脏病还有其他一些心血管疾病,都是肥胖带来的危害性疾病,所以大家都要注意时时刻刻控制自己的体重。

肥胖的九大致命危害

1.寿命

美国的人寿保险公司大都以一个人的体重,做为预估寿命的标准。据其资料显示,如果比按身高计算的“理想体重”轻的话.可以活的更久。

2.增加脑血管病变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而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的肥胖者,大脑更容易出问题。首先,这种人容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他们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就难以溶解,所以肥胖者容易发生脑血栓,也就是脑梗死。

3.增加患高血压的概率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4.增加心脏负荷

有人发现,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提高了4倍。这说明肥胖肯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脏损害。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着血液的循环流动。肥胖者由于血液中储存了过多的脂肪,所以血液总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心脏就会相应地增加收缩的力量。当心脏不堪重负时,它就无法再有效地泵血,就造成血液积聚在心血管系统的状态,重者甚至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

5.导致脂肪肝

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然而肝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在肥胖者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肥胖者的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形成了脂肪肝。

6.增加糖尿病风险

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而且,发生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越大。

7.引起骨关节疾病

肥胖可能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主要有三种:骨性关节炎、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和痛风性骨关节病。其中发生最多、危害最多的是骨性关节炎。肥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影响膝关节,其次可影响髋关节及手指关节等。

8.肥胖者易患癌症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肥胖妇女更容易患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肥胖男性则更容易患前列腺癌;而且只要是肥胖者,无论男女都更容易患结肠癌及直肠癌。肥胖的程度越严重,上面几种癌症的患病率就越高。

9.导致血脂异常

肥胖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症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进食脂肪多,二是体内脂肪储存多,三是高胰岛素血症可增高血脂,四是血脂的清除有问题。

肥胖症也是复杂疾病

如果肥胖确实是一种疾病,那么政府也好,医疗保障系统也好,医疗机构也好,就有义务为人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支持以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这其实是现代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对公众健康的承诺。

这种承诺里,既包括提供公众教育、让大众意识到肥胖的坏处和预防的措施;也包括对肥胖准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既包含投入研究资源开发肥胖相关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包含了报销低收入者的肥胖相关医疗支出等等。这一切都需要——钱。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医学界和医疗政策制定者在判断肥胖是否确实是一种疾病的时候是很小心的(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政府哪一天宣布单眼皮是一种病,并且把单眼皮“患者”的心理咨询和割双眼皮手术纳入全国医保系统,原本已经稀缺的医疗资源会出现多么大的浪费)。

他们需要的不光是喜欢还是讨厌的主观观感,而是确凿无疑的数据:抛开世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不谈,肥胖是不是真的会危害人类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医生就已经知道癌症是一种要人性命的恐怖疾病。那么相比癌症,肥胖到底算不算病?

在经过反复拉锯之后,大多数权威医学组织基于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数据,已经明白无疑地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它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威胁人类的健康、需要得到预防和治疗。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率先承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为肥胖症的临床诊断提出了一个简单粗糙的定量标准,当身体质量超过25时提示超重,超过30时即为肥胖症(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一个身高170厘米的成年人,体重超过72公斤即为超重,体重超过 86公斤即为肥胖)。

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肥胖判断标准。要注意的是,WHO提出的身体质量指数标准仅仅是个参考意见,在不同人种中相应的肥胖标准有细微的差别。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同样的身体质量指数下中国人的脂肪含量是高于白种人的。因此针对中国人群,身体质量指数超过24即为超重,超过28视为肥胖。换句话说,我们中国人需要更加小心的控制自身的体重。另外,东亚人群中腹型肥胖(也就是俗话说的大肚腩的“梨形身材”)较多,危害也更大,因此除了身体质量指数之外,对腰围尺寸也需要格外注意。

目前的科学证据至少从两个方面反驳了肥胖是个人选择和个人意志薄弱的看法。首先我们知道,好胃口是动物赖以生存的法宝。在几十亿年的进化史上,人类的祖先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从整体上摆脱饥饿仅仅是过去一两百年的事情。因此遇到美食首先把自己塞饱、不惜大腹便便乃是巨大的生存优势而非劣势,因为充足的能量储备意味着更有可能熬过下一顿饱餐之前的饥寒交迫。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也早已发现,从果蝇到老鼠到猴子,没有哪种动物能自觉抵抗美味食物(例如奶酪和冰激凌)的诱惑,即便已经吃饱了也要勉力加几口点心。而这种看到吃的就食指大动的巨大进化优势,放到美食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其次,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明,调节食欲的大脑中枢(例如下丘脑)实际受到“饱”信号和“饿”信号的双重控制,从而能够根据身体能量水平精巧地调节食欲。但在已经出现肥胖问题的动物体内,下丘脑感知“饱”信号的能力会显著下降,相反感知“饿”信号的能力却会提升,两者相加的结果是肥胖的动物会更容易感觉到饿,更容易开始进食。换句话说,贪吃暴食除了是一种进化本能,还可能是一种病理性的神经生物学现象。因此作为科学家,我个人的信念是,肥胖诚然可以通过个人行为调节来部分预防和逆转,但是这种疾病有着超越个人意志的遗传和神经生物学基础,需要更全面、科学、深入的医学介入。

肥胖症的复杂性让人类社会在对抗这种疾病时投鼠忌器,既怕大手大脚过度消耗了原本已经有限的医疗资源,也怕一不小心越过了个人权利和群体歧视的边界。医疗监管机构在审批减肥药物时,也总是小心谨慎。结果是,作为一种产生于后工业社会,且危害还在逐年加重的全球性严重疾病,人类对抗它的武器屈指可数。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被批准上市的减肥药物、医疗器械和其他治疗方法,加起来也不过区区几种,数量上甚至还不如治疗感冒、过敏、消化不良、便秘这些一般疾病的药物。

肥胖症当然是一个医学问题。但是同时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就像我们讨论到的,它的复杂体现在个人自由和公共卫生的关系,也体现在个人行为控制、经济情况和病理学变化的关系上。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就是在后工业化社会,肥胖是否确实和经济状况有相关性?一个潜在的可能是,在后工业化社会,反而是经济地位较低的贫穷人口更加容易肥胖。这可能是因为贫穷人口相对更缺少关于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缺乏体育运动的时间、以及缺乏购买健康食品的金钱。图中显示的是美国肥胖症(左)和贫穷(右)地图,可以看到,肥胖州和穷州有高度的重合。

科学家称肥胖最多可剥夺8年寿命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运动对消耗脂肪有帮助,但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工作的机械化,家务量减轻等,很多人消耗热量的机会就变得越来越少了。所以摄取的能量并未减少,而形成肥胖。胖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更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导致恶性循环,助长肥胖的发生。

根据该项试验的首席科学家他们用电脑模型模拟了肥胖者的一生,发现肥胖程度真的是影响寿命长短。和正常体重人相比,越肥胖者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越高,死亡几率越大,寿命越短。同时年龄越小,体重越大,肥胖的负面影响也越显著。

为了完成这项的实验,科学家们从20至79岁中的人中取样,又从英国国家健康与营养中心调取一定的体格数据和医学诊断结果。最后综合发现,过度肥胖对人体寿命的影响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同时性别和肥胖程度也是影响寿命长短的另两个重要因素。

过度肥胖的原因是什么

1.饮食异常:社会发展由贫穷到富庶的阶段是肥胖发生的高峰期,原因在于食物的可得性发生了变化。贫穷食物供给困难,摄入的热量只是用来维持生命需要;富庶的阶段食物供给充足,过量摄取食物被储存起来最后形成肥胖。我国正好位于这个阶段,所以胖子很多。

2.遗传:肥胖者通常有明确的家族史,父亲或母亲肥胖,其子女约有40%—50%出现肥胖,如父母均肥胖,则其子女肥胖的机会可以达70%—80%。父母肥胖基因遗传到了子女身上。

3.神经内分泌紊乱:下丘脑有两种调节摄食活动的神经中枢,一是位于腹内侧核的饱食中枢,二是位于腹外侧核的饥饿中枢。如果神经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发生病变,就可引起多食或者厌食。也有人因为感情因素而拼命进食来麻痹自己而发胖,在个别20-35岁的女性表现得比较明显。

4.能量代谢异常:一些肥胖者的进食量并不比正常人多,但体重却增加,另一些人进食量很大却不会肥胖,也就是那种喝水也要长胖的那种。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个体能量代谢速率不同,瘦人具备一种以产热方式消耗能量的能力,而肥胖者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这种能力很差。

过于肥胖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肥胖人群机体当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容易造成脂肪的堆积,对于心肺功能影响极为严重。而且身体过于肥胖的话,还有可能导致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而一般肥胖的人对外界反应比较慢,抵抗能力也较低,容易造成感冒、病毒感染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为什么要减肥呢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肥胖并不是福,而是祸。肥胖至少有以下几个“祸点”。第一,造成体态笨重,活动不便,心理障碍;第二,衣食住行花费增加;第三,带来种种致命性的疾病,甚至造成早亡。其中,肥胖最多的危害是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都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总的来说,肥胖本身并不致命,但由肥胖所带来的、容易并发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却真正会减少寿命。因此,我们既反对盲目减肥,也不提倡“养膘蓄脂”,而应当尽力使肥瘦适中。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推算出自己的理想体重,然后通过饮食、运动等措施,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才能真正地健康长寿。[3]

1.导致血脂异常

肥胖者,特别是腹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反而降低。肥胖者容易患高脂血症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进食脂肪多,二是体内脂肪储存多,三是高胰岛素血症可增高血脂,四是血脂的清除有问题。

2.增加脑血管病变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血脂紊乱及糖尿病,而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和糖尿病的肥胖者,大脑更容易出问题。首先,这种人容易发生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他们的大脑血管又硬又脆,容易在高血压的作用下发生破裂,引起危险的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其次,肥胖者血液中的组织纤溶激活抑制因子也比普通人高,这种因子使血栓一旦生成,就难以溶解,所以肥胖者容易发生脑血栓,也就是脑梗死。

3.增加患高血压的概率

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40—50岁的肥胖者中,高血压的发生几率要比非肥胖者高50%。一个中度肥胖的人,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是体重正常者的5倍多,是轻度肥胖者的2倍多。

4.增加心脏负荷

有人发现,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提高了4倍。这说明肥胖肯定会增加心脏的负担,造成心脏损害。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收缩和舒张,维持着血液的循环流动。肥胖者由于血液中储存了过多的脂肪,所以血液总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心脏就会相应地增加收缩的力量。当心脏不堪重负时,它就无法再有效地泵血,就造成血液积聚在心血管系统的状态,重者甚至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

5.导致脂肪肝

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肝脏是合成甘油三酯的场所,然而肝内并没有多少多余空间来储存它。在肥胖者体内甘油三酯合成与转运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失调,肥胖者的脂肪酸摄入多,所以肝脏合成的甘油三酯也多。大量的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内.结果形成了脂肪肝。

6.增加糖尿病风险

肥胖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而且,发生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越大。

7.引起骨关节疾病

肥胖可能引起的骨关节疾病主要有三种:骨性关节炎、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和痛风性骨关节病。其中发生最多、危害最多的是骨性关节炎。肥胖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影响膝关节,其次可影响髋关节及手指关节等。

8.肥胖者易患癌症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肥胖妇女更容易患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肥胖男性则更容易患前列腺癌;而且只要是肥胖者,无论男女都更容易患结肠癌及直肠癌。肥胖的程度越严重,上面几种癌症的患病率就越高。[4]

9.容易感染疾病

肥胖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系感染。肺炎发生率较高。皮肤折皱处易磨损引起皮炎,皮肤疖肿、泌尿系及消 化 系感染发生率也高。有报告阑尾炎发生率为正常人2倍。在急性感染、严重创伤、外科手术以及麻醉情况下,肥胖 者应激反 应差,往往病情险恶,耐受手术及麻醉能力低,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

此外,肥胖者身体 反应变得缓慢,易于遭受各种外伤、车祸等意外,易发生骨折及严重的肢体受伤。

有一种肥胖真的可能要命

随着肥胖问题越来越严峻,大家都能意识到肥胖的危害。减肥也就成为一种健康时尚。其实,肥胖的危害大不大,关键要看脂肪长在哪里,如果你身体其他部位都瘦,只是手臂上有些拜拜肉,这样的肥胖问题并不至于危及性命。但是如果你是属于中心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那可要当心啦。

什么是中心性肥胖?

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主要特征为其他部位肥胖不明显,但是腹部脂肪堆积严重。中心型肥胖反映的主要是内脏脂肪过多问题。国际上判定人胖瘦的综合标准是BMI,但是BMI主要反映的是人体全身脂肪问题,而非内脏脂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中心性肥胖。但是这个标准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些差距。在我国,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就已经算是中心型肥胖。我国男性肥胖大多属于中心型肥胖,而女性肥胖也多是腹部、腰部肥胖。

中心型肥胖有多要命?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人类营养研究中心曾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脂肪的分布位置直接影响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其中腹部脂肪堆积问题对人体健康伤害最大。

1.中心型肥胖易致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

2.中心型肥胖导致糖尿病

腹部肥胖会影响新城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

3.中心型肥胖增大患癌症的风险

节食减肥口渴是什么原因呢

人在饥饿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食物,肌体就会燃烧脂肪来补充能量。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水份,所以会感到口渴。节食减肥法不可取,对身体是一种摧残。当然有害。科学的办法是合理的调整饮食结构,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肥胖并不是福,而是祸。肥胖至少有以下几个“祸点”。第一,造成体态笨重,活动不便,心理障碍;第二,衣食住行花费增加;第三,带来种种致命性的疾病,甚至造成早亡。其中,肥胖最多的危害是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紊乱、冠心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都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总的来说,肥胖本身并不致命,但由肥胖所带来的、容易并发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却真正会减少寿命。因此,我们既反对盲目减肥,也不提倡“养膘蓄脂”,而应当尽力使肥瘦适中。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推算出自己的理想体重,然后通过饮食、运动等措施,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保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才能真正地健康长寿。

相关推荐

产后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如果女性在产后不注意体重,以为身体发胖能让宝宝有更多的乳汁,这样不仅仅会加重肥胖的发生几率,还有可能诱发其他的身体疾。产后肥胖往往是孕期肥胖的延续,同孕期一样,妈妈们奉行为了孩子的原则,使劲吃饭,其实我们要知道乳汁的分泌,只要体重基本正常,合理营养就能达到标准,如果进餐过量或者食用营养过剩,反而会对人体正常的营养比例有影响,会使脂肪大量积累,如果是哺乳期的宝宝,很可能会引起新生婴儿脂肪泻。 一般来说,产后喂母乳的妈妈减重速度会比没有喂母乳的减重速度来的快,喂母乳超过8周以上的妈妈,身材恢复也会比没有喂母

男性过于肥胖健康的危害

男人们的腰围初见粗壮时,常被戏言是“发福”了。很多人觉得这是正常现象,不会放在心上,但是需要大家引起注意的是,男性腰围肥胖本身并不致命,但由肥胖所带来的并发症如糖尿、冠心、高血压等却会伤害身体健康。因此,我们既反对盲目减肥,也不提倡过度肥胖,要通过饮食、运动等措施,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保证真正地健康。 男性过度肥胖的五大危害: 1、更易发生高脂血症 研究表明,腹部型肥胖者比普通人患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高数倍。并且常常出现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升高,而本该高的高密度脂

牙为什么吃了硬的东西痛 牙为什么吃热东西会疼

在生活当中如果是吃冷热酸甜的食物会引起牙齿过敏的话,说明牙齿真应该看医生。 1、首先吃冷热酸甜食物的时候,按照正常的牙齿是不会过敏的。第一个要看是不是有龋坏了,也就是重牙了,如果是重牙发生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那么会对冷热酸甜过敏,龋洞已经比较深了刺激了里面的牙髓神经,那么就可以引起冷热酸甜过敏,甚至可以发生牙髓炎,就是牙齿自发性的疼起来了,牙疼不是起来要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牙髓炎。 2、另外也可能是由于牙周炎导致了牙龈萎缩,这个时候牙颈部暴露吃冷热酸甜会敏感。 3、最后也可以是由于牙齿受到外伤比如说你

糖尿的发原因有哪些

一、感染:1型糖尿毒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感染本身虽然会诱发糖尿,却可以使隐性的糖尿对外显示出来 二、肥胖:肥胖是诱发2型糖尿的重要原因之一,专家认为,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富裕、饮食不合理、体力劳动较少有关。肥胖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弱。 三、饮食:多食膏梁肥甘之品容易导致肥胖。现代医学证明,长期饮酒能引起铬和锌的缺乏,导致肥胖增加,也成为糖尿极其并发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体力活动:生命在于运动,必然容易导致肥胖,是患者的几率大大增高。 五、妊娠

长期肥胖的危害

肥胖者易患癌症 根据流行学调查的结果,肥胖妇女更容易患子宫内膜癌和绝经后乳腺癌,肥胖男性则更容易患前列腺癌;而且只要是肥胖者,无论男女都更容易患结肠癌及直肠癌。肥胖的程度越严重,上面几种癌症的患率就越高。 导致各种血管疾患 肥胖易导致各种血管疾患。身体肥胖的人除了皮下脂肪堆积过多之外,内脏和遍布全身的血管内也都堆满了脂肪,所以容易引起多种血管疾患,特别是对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的心脑血管疾患。有关研究资料表明,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率为正常人的1.5至3位。而且,肥胖度越高,高血压的发率越高,血压升高也越明

内分泌失调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及危害: 过度肥胖不仅影响美观,也给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造成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会使身体各主要器官因脂肪堆积而负担加重,出现心功能不全、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患。肥胖妇女还易合并一些妇科疾,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机能不全、不孕症等症。专家提示:女性最好将体重控制在标准体重正负10%的范围内。 内分泌对肥胖的影响: 随着对肥胖形成原因的深入研究,专家们发现内分泌失调是促使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内分泌异常常常会伴有继发性肥胖症,影响脂肪的代谢,脱脂转化酶(LPA

女人肥胖的坏处有哪些

1、乳腺癌 一般女性患乳腺癌多数是与肥胖和高热量饮食有关,大量数据证明,肥胖者比正常人群患乳腺癌的几率要高3-3.5倍。因此,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因是雌激素在肥胖女性体内除了卵巢分泌之外,脂肪中另外还含有一种可以转变为雌激素的物质,脂肪越多转变为雌激素就多,然而雌激素水平含量越高,就更容易患乳腺癌。 2、冠心、脂肪肝、糖尿、脑血管疾等 另外肥胖还有可能会导致高脂血症、冠心、脂肪肝、糖尿、脑血管疾等。然而肥胖女孩长大后得糖尿的机会更高。因此,肥胖给我们生活中带来很大的影响。而

如何预防男性中年肥胖

40岁就算是中年了,但是现在很多人不到40岁就已经显现出一种老态,其实都是因为肥胖,肥胖的人看上去不仅臃肿而且显得比同龄瘦的人苍老一些。我们经常说“男人40岁各种疾都容易得,被称为多事之秋。这是因为之前的几十年,不断的透支健康,但是身体还可以支撑,可是到了40岁,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都在下降,身体的体质以及各个方面都是在走下坡路,因此,以前累积的一些疾会在这个年龄段爆发,这就是为什么40岁左右的男性更容易出现健康的大问题,甚至猝死的人也大都在这个年龄左右的原因。 而我们也发现很多猝死或者脑血管意外的人

肥胖的危害

(1)我们的寿命 健康长寿之大敌据统计,肥胖者并发脑栓塞及心衰的发率比正常体重者高1倍,患冠心者比正常体重者多2倍,高血压率比正常体重者多2~6倍,合并糖尿者较正常人约增高4倍,合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6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 据报道,超重10%的45岁男性,其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要缩短4年。据日本统计资料表明,标准死亡率为100%,肥胖者死亡率为127.9%。 (2)我们的肺 肺功能对肺的作用有不好的影响,是用氧气和二氧化碳来供应身体。肥胖者需要更多的氧气,因为他们的体重增加

龋齿是指什么

龋齿俗称蛀牙,世界卫生组织将龋齿列为重点防止的三大非传染性疾之一。俗话说“牙疼不是,疼起来要命”,牙疼就是这么折磨人。平时不注意口腔清洁,使得牙齿表面的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从而导致龋齿。蛀的那部分会变黑,慢慢发展龋齿的腐蚀程度越来越大,一溜烟半颗牙齿就没有了。 龋齿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当吃一些酸冷的食物会感觉很刺激,使牙齿产生酸痛的感觉,这个时候就已经是中期龋齿了。早期的龋齿位于牙齿表面的釉质内,我们一般感受不到有什么明显的症状。 要保护好牙齿,免受龋齿的困扰,需要正确的刷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