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溢乳的中药疗法
产后溢乳的中药疗法
除了产后溢乳的症状,可伴有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月经提前或不定期,脉沉细。诊断为肾精不足,冲任亏虚,宜益肾填精,固冲任。
[药方]:熟地20 山药18 仙茅12 淫羊藿15 山萸肉15 旱莲草15 夏枯草20 麦芽15 云苓18 泽泻12 丹皮12 莲子12 甘草6 栀子9 芡实12
患者除了产后溢乳的症状,病人乳房胀痛,情绪抑郁,胸胁胀痛,易怒,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诊为肝气郁结,伤及脾胃,迫乳外溢。治宜疏肝理气,健脾。
[药方]:柴胡9 白芍12 当归12 白术15 云苓18 薄荷9 熟地15 大黄8 麦芽15 栀子12 芡实15 旱莲草20 莲子12 郁金12 薏苡仁20
除了产后溢乳的症状,可见病人面色淡白,少气懒言,自汗,乏力,头晕眼花,心跳加快,少眠多梦,月经失调,或月经量少,舌淡,脉弱。诊断为中气不足,气血亏虚。治宜补气养血,固摄止溢。
[药方]:党参24 白术18 五味子8 川芎10 云苓15 白芍12 熟地15 当归12 丹参15 黄芪24 栀子9 旱莲草18 香附10 阿胶12(烊化) 山慈菇12 山药18。
失眠的十种中药疗法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失眠是由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念,因此中医治疗失眠常从胃人手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补脾和胃,疏脬和胃,暖肝和胃,化痰和胃,攻下和胃等治疗失眠症状。
中医中药对于失眠来说,不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专家就介绍十大中药:
第一种:炖猪心法猪心1个,三七、蜂蜜各30克。将猪心洗净,与三七共煮,待猪心熟后加入蜂蜜。吃肉饮汤。
第二种:酸枣仁粉法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凡、心动过速、习惯性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第三种:党参等研末送服法党参60克,玄参30克,琥珀18克,朱砂、麦冬各12克。共研细末,过筛。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时白开水送服。
第四种:山楂法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第五种:鸡蛋等水煮法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第六种:麦仁等煎服法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
第七种:枸杞等冲泡法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第八种:生姜法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第九种:龙眼肉等水煮法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第十种:党参等水服法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脂肪肝的中药疗法
1.构杞子
可减轻肝细胞脂质的沉积。
2.大蒜
实验研究表明,大蒜可明显降低脂质的内生和减少肝中脂质的合成。
大蒜降肝脂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大蒜增加了粪酮醇和酸哇酮醇排泄,减少了胆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
3.花粉
实验研究证实,花粉可明显的抑制肝中胆固醇的升高与肝细胞的脂肪变性。
4.何首乌
何首鸟所含二苯烯成分,对脂肪肝和肝功能损害、肝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升高,均有明显对抗作用。
何首乌所含的大量卵磷脂还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的沉积。
5.人参
人参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升高肝中磷脂含量的作用,可促进肝内甘油三酯的降解。
6.燕麦
燕麦粉可降肝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燕麦降低肝中脂质而对肝重无明显作用,其降脂作用可能与所含不饱和甘油酸有关。
燕麦精及其冲剂对肝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含量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燕麦粉则无抑制效果。
7.丹参
丹参制剂有降低肝脂,特别是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脂肪在肝中的氧化作用,从而降低了肝脂含量。
坐月子常见问题有哪些
一是坐月子能不能洗澡吹风?
其实坐月子期间是可以洗澡洗头的,因为新妈妈的个人卫生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所以孕妈妈可以洗澡洗头,但是要注意保暖,洗澡洗头要避免受风,而且洗完要马上擦干,避免着凉。洗澡的时候要淋浴,不能泡澡,避免生殖器官感染。
二是坐月子可以吃水果吗?
现在的坐月子,提倡的是营养的全面补充,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还有纤维素和果胶等等,坐月子的时候适当的吃点水果,可以帮助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坐月子的时候如果食欲不振可以通过水果来增加食欲,还能预防因为久卧而造成的便秘,促进乳汁分泌。从而间接的给宝宝补充营养。但是对于寒凉的水果比较西瓜等要尽量少吃。
三是坐月子期间可以减肥吗?
很多产后新妈妈由于想要快点瘦下来,所以一生完宝宝就计划起了自己的减肥计划。有些新妈妈还为了快点减肥,刻意的节食或者是加强运动。但是坐月子期间,新妈妈的身体往往还没有恢复好,这样急于求成反而会造成新妈妈身体受到伤害,而且节食还会使乳汁的分泌减少,品质受到营养,这样宝宝也会营养不良的。而且坐月子的时候子宫也还没有恢复,所以不能过早的进行激烈的运动。如果新妈妈要瘦身要先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好。
四是产后溢奶怎么办?
产后溢奶就说明新妈妈的乳腺管是通畅的,所以奶量就会比较多,所以才会有溢奶的现象,此时要特别注意乳房的卫生,新妈妈要保持淡定的情绪,如果有感觉到要胀奶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哺乳,或者是将乳汁挤出来,也可以使用防溢乳垫,但是要注意及时更换,避免滋生细菌。
盲肠炎的中药疗法
我们知道西药治标中药治本。西药疗效快,但是易复发,副作用也大。中药疗效慢,但是能从根本上解决疾病根源,对于顽固性的盲肠炎,一般人们都倾向于中药疗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盲肠炎的中药疗法。
盲肠炎特效药
[主 治] 慢性盲肠炎
[组 成] 乳香三钱、没药三钱、川七三钱、赤芍五钱、益母草三钱、川栋子三钱、正桑寄生三钱
[用 法] 此方为民间偏方、临床效果良好阑尾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对于急性阑尾炎来说,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手术,但对慢性阑尾炎是保守治疗最好,此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消除炎症,疼痛感可在两天内消除。
盲肠方
[主 治] 慢性盲肠炎[组 成] 党参三钱、茯苓三钱、苍术二钱、川连半钱、黄芩半钱、黄柏一钱、木香二钱、砂仁二钱、败酱草二钱、益母草三钱、水沈香钱半、冬瓜子二钱、鸡内金二钱、天仙藤二钱、金银花二钱、甘草钱半
[用 法] 水煎服用
[禁 忌] 忌食辛辣刺激物
[注 意] 盲肠患者、不可热水袋敷痛处、因热水袋的热力透入腹内、会使盲肠发炎、反而有害。
水苏糖对盲肠炎的疗效受到当代生物医学的认可。水苏糖是一种天然双歧因子,能直达肠道,作用于肠道益生菌,促进肠道双歧杆菌增殖,抑制坏菌生长,从根本上改善肠道功能,调节肠道菌群。水苏糖比盲肠炎的中药疗法见效快,周期短。
膝盖疼的中药疗法
1、腰腿疼中药热敷法处方 (注意以下的单位均为克,只能用于外敷)
川续断4O,西羌活3O,川牛膝3O,海桐皮3O,细辛10,汉防已30。用法:将药捣碎、用醋淋湿,放布袋内蒸半小时,稍降温(温度要适宜,不要损伤皮肤)后将布袋置于伤处皮肤。每日2次,每次3O分钟至1小时,7天左右为一疗程。药用后放阴凉通风处,可连用一周。
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等)中药外敷法(注意这里说的早期是24小时以后)
(1)、损伤早期,伤部有红、肿、热、痛者
处方:生桅子末1OO克,面粉50克。用法:将生桅子与面粉用鸡蛋清调和成糊状,敷于伤部,可退热、消肿、止痛;也可以用熟的温鸡蛋滚动伤处。
(2)、损伤中期(一周以内),红热消退,尚有肿痛者
处方:官桂25克,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乳香、没药、木香、木通、续断各15克,土鳖、红花、刘寄奴各2O克。
用法:上药研末,加水及少量酒精和凡士林调成稀糊状,煮沸后冷却至50℃,趁热敷于伤处。可逐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产后缺乳中药食疗法 当归猪蹄汤
材料:猪蹄一对,当归30克。
用法:将猪蹄洗净,去毛,与当归同放锅内,加水煮汤。熟后去当归,饮汤,每日1次。
功效:可以养血通乳,适用于产后乳房不胀,气短疲倦,血虚乳汁不下的产妇服食。
子宫肌瘤中药疗法
1、海藻消症汤。丹参、黄芪各30g,桂枝、牡丹皮、赤芍药、当归、香附子各10g,夏枯草、海藻各15g,浙贝母、山慈菇各12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2次。具有活血化痰,散结消症的功效。
2、加减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桃仁、牡丹皮、赤芍药、鳖甲、卷柏、蕲艾、青皮、川续断、黄芪各10g,生牡蛎30g,黄柏6g。上药共研细末,蜜制成丸,每丸重10g,每日3次,每次1丸,连服1.5~3个月为1疗程。月经期停止服药。每1疗程后进行检查,如正常即可停药,未正常则继续第2个疗程。具有活血化淤消症的功效。
3、益气消瘤丸。生黄芪、醋小麦各50g,当归30g,牡丹皮、赤芍药、海藻各25g,桂枝、昆布、桃仁、大黄各20g,穿山甲珠、川贝母、甘草各15g。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早晚各服30g。具有补气生血,散淤通络,消肿定痛的功效。
肝血管瘤的中药疗法
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西医学对此病治疗方法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肝血管瘤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对肝血管瘤病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再配合口服“熊胆丸”和“丹火透热疗法”,疗效更佳。症瘕之症,与一般的气滞血瘀病症不同,其往往淤积日久,非单纯行气活血之法可以奏效。
【熊胆丸方】
熊胆、珍珠、七叶一枝花、田七、牛黄,适量,焙干,研为细末调匀,每服一克。
功能:通窍止痛,活血化瘀。
【丹火透热疗法方】
丹药方:硫磺末30克 朱砂12克 雄黄12克
制作法:将硫磺末置铜杓中微火烊化,加入雄黄、朱砂调匀,倒在铝平盆中冷却成片状。
【丹座方】
法夏、胆星各30克 木香、两头尖各18克
制作法:上药研末,蜂蜜调成膏状,捏成栗子大小中心凹陷之丹座。
使用方法:置丹座于需要的穴位上(本病需取章门穴和期门穴)插入瓜子大的丹药片于凹陷处中,用火点燃,以皮肤灼热感为度。熄火,外敷棉垫固定,3小时后除去丹药。每天1~2次。
功能:温经通络,行气散结。
在选用药材时,在用行气、活血药的同时,配炒山甲、皂角刺、川足,不仅能软坚散结,而且能通络止痛,具有独当一面的功效。
食管癌的中药疗法
处方一
中药:瓜蒌、浙贝、清半夏、橘红各30克,半枝莲、白术各20克,生薏苡米、露蜂房、砂仁、酒大黄各10克,黄连6克,胆南星、旋复花(包煎)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燥湿化痰、宽胸启膈,治疗食道癌痰湿凝结型。
处方二
中药:党参、北沙参、白术、丁香、广木香、白豆蔻、麦芽、青皮、陈皮、沉香、厚朴、藿香、姜半夏、桃仁、土贝母、丹参、红花、当归、蜂房、各5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功能理气化痰,活血散瘀,对食道癌有疗效。
处方三
中药:黄毛耳草、石贝穿、半枝莲、威灵仙、鬼针草、橘叶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效: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处方四
中药:泽漆100克,壁虎50克,(夏季用活壁虎10条与锡块50克)蟾皮50克,黄酒1000毫升。
制作:将药浸泡黄酒中密封,每日搅动2次,浸泡5~7日,过滤静置2日后口服,每次20~50毫升,每日3次,能进食后再每次调服壁虎粉2克,蟾皮粉1克。
功效:活血解毒,适用于食道癌。
骨质增生的中药疗法
1、药物组成及制法:石斛,生虎骨,赤芍,白及,川芎,羌活,桂枝,生杜仲,生地,川乌,白蔹,生山甲,独活,麻黄,透骨草,当归,生草乌,红花,大黄,防风,甘草。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ml,兑肉桂面,乳香面,没药面,麝香,血竭面,广木香面,公丁香面。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贴患处。
2、药物组成及制法:蜂毒、羌活、乳香、红花、川芎、三棱、冰片、大黄、木鳖子、玄参、生地、金银藤、、甘草、土贝母、黄芪、当归、薄荷梗、赤芍、白芷、杏仁、黄柏、僵蚕、生山甲、全蝎、生南星、蝉退、牡蛎、生半夏、羌活、防风、连翘、苍术、香附、橘皮、五倍子、蓖麻子、川连、细辛、官桂、丁香、头发、桑枝、槐条、柳条、苍耳子、老蒜、葱白、生姜等四十七味中药经古法熬制而成。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筋骨扭伤、骨质增生、骨刺、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一应骨病。
用法: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本膏药直接贴于使用部位或压痛点。每贴可贴六天,最好以两贴每三天交互换贴一次,效果更好。
女性痛经的中药疗法
痛经中医治疗偏方有温经散寒汤。该偏方可以温经化瘀,散寒止痛。患者可以准备十克当归和川芎,十二克赤芍和白术,二十克紫石英和十二克五灵脂,十克金玲子和六克葫芦巴,十克延胡索和十二克制香附,六克小茴香和艾叶。月经期间腹痛发作的时候,每天可以服用1剂,早晚1次。
丹参芍药汤治疗痛经,该偏方适合治疗寒凝胞宫、瘀阻不通等问题。可以准备十克的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棱及莪术,三克的吴茱萸和五克的肉桂。患者每天可以煎1剂,分2次来服用。
柴胡通经汤治疗痛经。患者需要准备十克的柴胡、香附、陈皮和郁金,十二克的当归和赤芍,十五克的元胡和六克小茴香,十二克乌药和十五克益母草,十五克丹参和六克甘草。每日准备1剂,加水煎后在早晚服用。经前5天开始服用。
当归赤芍治疗痛经,该偏方可以清热消肿,行瘀止痛。需要准备十克当归和十二克川芎,十二克赤芍和大生地,三十克红藤和二十克败酱草,十克金铃子和十二克炒五灵脂,五克炙乳没。药材用水泡半个小时,再煎半个小时。腹痛发作时,早晚服用1次。
阴道炎的中药疗法
中国的中医这个自古由来很久,对于各种病,它都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法,对于阴道炎也是。中医是属于循环渐进的那一种,那么作为已经得了阴道炎的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运用中医这个去为自己做恰当的治疗呢?最近我就此去咨询了相关医生,医生也给了相关的答复,现在我就把我所知道的分享出来,希望对你们有所作用。
1对于属于湿热下注的情况的病人——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那么应该吃以下的药方:猪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
2对于属于肝郁脾虚的情况的病人——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或腥臭,阴中灼热坠胀,心烦口苦,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那么应该吃以下的药方:丹皮、白芍、白术、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栀子、泽泻、黑芥穗、车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
3对于属于湿浊下注的情况的病人——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那么应该吃以下的药方: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各15克,陈皮、欠实各10克。
口臭的中药疗法
概 述姐姐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的,因为姐姐最近有严重的口臭,一张嘴说话那个味道就会四处飘散,我们尴尬姐姐也觉得很尴尬。姐姐白天要上班,在公司里面同人聊天嘴巴一直演着嘴巴,人家同事误会姐姐了,以为姐姐不屑和她们聊天。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下只能够去找医生,医生给开了一些西药,服用后效果不是很明显。后来在隔壁大叔的推荐下去找了中医。经过中医的调理,果然好了很多了。现在就把经验和你们大伙共享一下啦。
步骤/方法:1经过老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中医说姐姐是由肺、脾、胃积热或食积不化所致,这些东西长期淤积在体内排不出去就变成了毒素。也就是所谓的“上火”和消化不良。中医给姐姐开了一些清热解毒,消食开胃的中药,按照医嘱,每天熬3次,分3次喝。
2除了喝中药以外,还要注意一些问题:1、一些辛辣的,刺激性大的的额,比如辣椒。葱、大蒜、油炸性食物不可以吃。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少油腻。2、消化不良的h话可以每天早晚喝一杯蜂蜜水,也可以吃香蕉,香蕉有下火通肠道的作用。3、如果觉得中药太苦的话不妨吃几个山楂,山楂有清胃除口臭的作用。
3在这么一段时间里,觉得嘴巴里的味道让人受不了的话不如咀嚼茶叶或用浓茶水漱口,可以明显减轻口腔异味。 适当地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像全麦面包,可以缓解口臭症状。
4做好口腔的清洁工作,饭前饭后刷牙,睡前刷牙,用牙线代替牙签。随身携带口香糖没事嚼一嚼,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口臭。注意好休息,不要熬夜,熬夜会加重口臭的,此外,保证心情的舒适愉快。
注意事项:忌食酸性强和糖分高的食物。
风湿性心脏病中药疗法
[方一] 炙甘草、阿胶各10克,党参15克,生地20---30克,桂枝9克,麦冬10克,柴胡9克,五加皮10克,丹参11)--15克,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方二] 汉防己15克,玉竹9克,黄芪18克,白术9克,白茯苓30--45克。上药混合置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过滤取液,余渣再加水400毫升,煎至80毫升,过滤取液,与头煎混合,共180毫升,分3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