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有哪些典型表现
心绞痛有哪些典型表现
心绞痛有哪些典型表现呢?
1、疼痛部位: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不典型者也可发生在上腹部至咽部之间的任何部位或下颌骨、牙床等。
2、疼痛范围:疼痛的范围往往是模糊的一片,一般不能用手具体指出确切的部位。凡是能指出确切部位的疼痛,尤其是某一点疼痛,常常不是心绞痛。
3、疼痛性质:老年人心绞痛常以钝痛和闷痛多见,疼痛程度多不如年轻人剧烈。有时老年人心绞痛不是一种疼痛感觉,而是一种难以描述的不舒适感觉,如胸闷、心慌等。
4、疼痛放射:心绞痛往往不仅仅是胸部疼痛,常常放射到肩、上肢、颈部和牙床部位,其中以放射到左肩或左上肢,由前臂内侧直达小指与无名指这一范围较为多见。
5、疼痛持续时间:典型心绞痛发作时间常为3~5分钟,很少超过10~15分钟。只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少数变异型心绞痛疼痛时间较长。疼痛犹如闪电样一瞬即逝或仅持续几秒钟者,往往不是心绞痛。
6、疼痛发作的间歇时间:因患者不同而有很大区别,有数月甚至1年内仅发作l~2次者,也有1天甚至1小时内发作数次者。
7、疼痛的诱因:心绞痛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受凉、寒冷天气等为常见的诱因,但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诱因常不明确。
8、疼痛缓解方式:由体力活动引起心绞痛者,在停止活动后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数秒钟内疼痛多可缓解,这是一个典型的临床表现。但也有许多患者,心绞痛疼痛剧烈,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者,此时多为严重的心肌缺血,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心绞痛是啥感觉
●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持续数秒钟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且伴有大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的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究竟啥感觉?通常来说,是窒息感、紧缩感,临床具有典型症状的病人常形容为:“胸部发紧”“胸口好像有块大石头压着”“嗓子好像有什么东西堵住了”。值得强调的是,心绞痛往往不是针刺样疼痛或者刀割样疼痛,也不是疼得翻来覆去不能忍受,绝大多数情况病人并不形容为“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与上述描述类似,但程度更重,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或有大汗及端坐呼吸等表现。许多患者对心绞痛症状的认识存在误区,而常忽视一些典型症状,导致延误治疗。所以,了解典型心绞痛的症状十分有必要。
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区域位于左胸前区,呈片状,不是局限于某点,可向下颌部、左上肢放散,有时会放散到背部。不典型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周围神经受损,位置可多变,从下颌至脐以上的区域有不适,均不能排除冠心病的可能,应引起重视,避免漏诊。急性心梗与心绞痛的部位相同。
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持续数秒钟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持续数小时不缓解且伴有大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的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而疼痛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一般不是心绞痛或心梗。
心绞痛的诱发因素有爬坡、爬楼梯、饱餐、情绪激动、抬重物等,体力活动时出现症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活动。不稳定型心绞痛在静息下即可发作,提示有严重心肌缺血。急性心梗发作前有的是经过了稳定心绞痛或者不稳定心绞痛的病程,也有的之前无任何症状,首次发作即是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是重体力活动时发作心绞痛,被迫停止休息后可以缓解,含服硝酸甘油也可迅速缓解。如果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有可能该症状非心绞痛,也可能是重度心肌缺血比如急性心梗。
相当一部分的心绞痛症状并不典型,即使是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也难以单纯凭借症状准确判断,这时需要借助辅助检查帮助诊断。心电图简单易行,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高,但对慢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心电图对于慢性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主要在于发现变化,即发作胸痛的当时做心电图和平静未发胸痛的心电图作对比,如果有明显缺血改变,对诊断冠心病及定位缺血区域很有意义,而一些长年累月并无变化的“T波改变”并不一定有意义,容易给“病人”扣上冠心病的帽子导致误诊。目前有创检查冠脉造影仍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再加上无创检查如运动平板实验、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冠脉CT等,诊断冠心病并不困难。
胃痛或许是心绞痛的征兆
心绞痛症状往往不明显典型的心绞痛疼痛的部位主要在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但临床上心绞痛症状往往并不典型,比如头痛,在劳累、情绪激动、睡眠不好时出现一侧或两侧头部跳痛,有时还伴有头晕,休息三五分钟或情绪平稳后往往能缓解;鼻痛,出现不明原因的鼻尖或颌面部剧烈疼痛不缓解;牙痛,一直没有牙痛病史,突然出现一侧或两侧难以确定哪颗牙疼痛的情况,且服止痛药不能缓解;咽喉痛,表现为咽部、喉头部、下巴或面颊疼痛,但无红肿,疼痛可沿食管、气管向下放射,胸口发紧、有窒息感;肩痛,有些老年性心绞痛会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一直达左侧无名指和小指,表现为短暂的酸痛;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腿疼,表现为腿的前部疼痛,有时连脚趾都不能幸免,但不会放射到腿的后部。此外,由于胃痛与心绞痛的疼痛发生部位相近,都有上腹部疼痛、胀满和灼烧感,中老年人极易误把心脏病当胃病服药治疗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如何鉴别隐匿的心绞痛?其实,胃病疼痛往往发生在饭前或饭后,且多半持续半小时以上不缓解。而心脏病引起的疼痛一般与运动、劳累、情绪变化有关,部分患者固定发生在半夜或凌晨,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经休息或用药可缓解。持续长达数小时或数天的疼痛大都不是心绞痛。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胸痛或上腹疼痛,不要轻易断定为胃痛,应首先考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可能。老人随身都会带着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来缓解心绞痛或其他不适,如果服用后能得到缓解,最好还是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心绞痛有六种典型的分类
1、初发型
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发后不到一个月。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恶化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2、恶化型
亦称进行型,是指原有稳定型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度、程度、诱因经常变动,并进行性恶化,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可超过10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有所发展,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3、卧位型
属于不稳定心绞痛中发病急、危险性较大、预后较差的一种,它是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疼痛剧烈难忍,患者烦躁不安,服硝酸甘油疗效不明显,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
4、变异型
经常在夜间发作,但发作时与卧位型心电图表现不同,预后不佳,多会发生心肌梗死。
5、中间型
亦称为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发作时间长达30分钟到1小时以上,常在休息时或睡眠中发生,病情严重,常是心肌梗死的前奏。
6、梗死后心绞痛
是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不久发生的心绞痛,很有可能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心绞痛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
这要从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
①其疼痛的部位以胸骨后(中下段)最常见占60%左右,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内侧;
②胸痛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诉胸部有压迫感、紧张感、阻塞样窒息感;
③可有诱因。劳累、情绪激动、受寒、便秘等都可诱发心绞痛,特别是饭后,气候寒冷或刮风天气仍在外面活动时,容易引起胸痛发作;
④胸痛持续时间短暂。心绞痛的胸痛一般持续3~5分钟就会自行缓解,时间短暂。很少见到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心绞痛,除非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⑤胸痛发作位置具有一致性。 在一个心绞痛患者身上,前后几次发作的胸痛总是发生在同一个位置,而且持续时间大致相同,疼痛的性质也相似,所不同的是严重程度。串着疼往往不是心绞痛;
⑥硝酸甘油有效。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8分钟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一般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⑦有伴发症状。心绞痛患者常常有伴发症状:如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者血压下降、有濒死感。
非典型心绞痛的表现:
①疼痛的持续时间过于长
有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超过三十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也差,常常会含服两到三片也不见效果,临床上见于一些冠状动脉病变非常严重的患者;当然也有可能发生了很严重的心肌梗死。不管什么原因,只要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好的患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②疼痛部位不典型
如表现为肚子痛(尤其是上腹部疼痛)、左边肩膀疼痛,少数还可以表现为咽喉痛、牙痛等,但多数同时伴有前胸发闷或闷痛,这主要与串痛有关,医学上称之为放射痛。
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发现许多中老年人有一过性、甚至持续较长时间的心急缺血发作,但当时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急缺血患者预后不一定就比有症状的好,甚至因为无胸痛发作,长期的不到有效治疗,知道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或发生了心肌梗死时才被重视,这时往往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应当重视无痛性心急缺血的处理。
④疼痛的性质改变
有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者老年人,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疼痛的感觉,而是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少数还可能表现为咽喉部阻塞感,卧位发作时常被迫坐起,类似于心衰发作,这种情况与心急缺血导致的心脏功能暂时性降低有关系。
⑤表现为其他症状的心肌缺血
有的心绞痛发作并不是以胸痛方式出现,而是表现为:
1、突然出现的心律失常(轻者可以出现各种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重者可因严重心律失常而发生突然死亡);
2、突发的新功能不全: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出现暂时性心功能下降,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严重时伴有喘息,坐起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以使症状逐渐缓解;
3、脑中风表现: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头晕、乏力、发困、一个或一侧肢体无力,常见于有明显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其原因是患者心肌缺血是心功能下降,导致原油供血障碍的脑血流进一步减少。
温馨提醒:病人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发病时那些不典型的症状,因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容易被误诊,所以要仔细区分,以免发生没必要的意外。
心绞痛的典型与非典型症状
区分真假心绞痛是急诊科临床工作当中随时面对的问题,有一句话说的好,“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当然,如果不是心绞痛却被误认为是,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所以有必要学会识别真假心绞痛。
典型的心绞痛:
这要从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方面进行描述:
①其疼痛的部位以胸骨后(中下段)最常见占60%左右,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和左臂内侧;
②胸痛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诉胸部有压迫感、紧张感、阻塞样窒息感;
③可有诱因。劳累、情绪激动、受寒、便秘等都可诱发心绞痛,特别是饭后,气候寒冷或刮风天气仍在外面活动时,容易引起胸痛发作;
④胸痛持续时间短暂。心绞痛的胸痛一般持续3~5分钟就会自行缓解,时间短暂。很少见到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心绞痛,除非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⑤胸痛发作位置具有一致性。 在一个心绞痛患者身上,前后几次发作的胸痛总是发生在同一个位置,而且持续时间大致相同,疼痛的性质也相似,所不同的是严重程度。串着疼往往不是心绞痛;
⑥硝酸甘油有效。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8分钟后能有效地缓解疼痛,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一般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⑦有伴发症状。心绞痛患者常常有伴发症状:如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者血压下降、有濒死感。
非典型心绞痛的表现:
①疼痛的持续时间过于长
有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超过三十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也差,常常会含服两到三片也不见效果,临床上见于一些冠状动脉病变非常严重的患者;当然也有可能发生了很严重的心肌梗死。不管什么原因,只要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好的患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②疼痛部位不典型
如表现为肚子痛(尤其是上腹部疼痛)、左边肩膀疼痛,少数还可以表现为咽喉痛、牙痛等,但多数同时伴有前胸发闷或闷痛,这主要与串痛有关,医学上称之为放射痛。
③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尤其是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发现许多中老年人有一过性、甚至持续较长时间的心急缺血发作,但当时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急缺血患者预后不一定就比有症状的好,甚至因为无胸痛发作,长期的不到有效治疗,知道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或发生了心肌梗死时才被重视,这时往往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所以应当重视无痛性心急缺血的处理。
④疼痛的性质改变
有的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者老年人,心绞痛发作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疼痛的感觉,而是表现为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少数还可能表现为咽喉部阻塞感,卧位发作时常被迫坐起,类似于心衰发作,这种情况与心急缺血导致的心脏功能暂时性降低有关系。
⑤表现为其他症状的心肌缺血
有的心绞痛发作并不是以胸痛方式出现,而是表现为:
1、突然出现的心律失常(轻者可以出现各种早搏、心动过缓、传导阻滞,重者可因严重心律失常而发生突然死亡);
2、突发的新功能不全:患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出现暂时性心功能下降,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严重时伴有喘息,坐起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以使症状逐渐缓解;
3、脑中风表现: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头晕、乏力、发困、一个或一侧肢体无力,常见于有明显脑动脉硬化的患者,其原因是患者心肌缺血是心功能下降,导致原油供血障碍的脑血流进一步减少。
温馨提醒:病人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发病时那些不典型的症状,因其与其他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容易被误诊,所以要仔细区分,以免发生没必要的意外。
心绞痛症状是什么
心绞痛是我们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心脏类疾病。有时候,我们要想对心绞痛进行有效地治疗,就必须要了解到心绞痛的具体症状都有哪些,这样的话,才能够根据症状进行有效治疗。那么,心绞痛的症状是什么呢?
心绞痛的一般症状
突然发生的胸骨中上部的压榨痛、紧缩感、窒息感、烧灼痛、重物压胸感,胸疼逐渐加重,数分钟达高潮,并可放射至左肩内侧、颈部、下颌、上中腹部或双肩。伴有冷汗,以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为几分钟,经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典型者可在胸骨下段,上腹部或心前压痛。有的仅有放射部位的疼痛,如咽喉发闷,下颌疼、颈椎压痛。老年人发病期心绞痛症状常不典型,可仅感胸闷、气短、疲倦。老年糖尿病人甚至仅感胸闷而无胸痛表现。
心绞痛的分类具体症状:
一、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的.部位主要在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有时也可发生颈、咽或下颌部不适;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早晨多发;疼痛一般持续3~5钟后会逐渐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内发作多次。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共同表现特点为心前区痛,但是疼痛表现形式多样,发作诱因可有可无,可以劳力性诱发,也可以自发性疼痛。发作时间一般比稳定性心绞痛长,可达到30分钟,疼痛部位和放射部位与稳定性心绞痛类似,应用硝酸甘油后多数能缓解。但是也经常有发作不典型者,表现为胸闷、气短、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尤其是老女性和糖尿病患者。
这些就是心绞痛会出现的一些症状了。心绞痛这类疾病,很多人不知道要如何治疗,因为其发病较为迅猛,不给我们思考的时间。这时候,事先了解一些关于心绞痛的症状的知识,就能够有效治愈心绞痛了。
胃痛或许是心绞痛的征兆
陈大妈最近总感觉胃部不适,上腹部疼痛,有时还恶心呕吐,甚至还出现了腹泻的症状,而且这些不适症状在劳累、情绪激动或者睡眠不好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她以为自己的胃出了问题,就一直在小区门口的诊所当胃病治疗,吃了很多养胃护胃的药物后也没见好转。这可把陈大妈急坏了,赶忙到医院去就诊,经医生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陈大妈很纳闷:“原来不是胃病,居然是‘心’在痛啊?”
心绞痛症状往往不明显
典型的心绞痛疼痛的部位主要在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界限不很清楚。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
但临床上心绞痛症状往往并不典型,比如头痛,在劳累、情绪激动、睡眠不好时出现一侧或两侧头部跳痛,有时还伴有头晕,休息三五分钟或情绪平稳后往往能缓解;鼻痛,出现不明原因的鼻尖或颌面部剧烈疼痛不缓解;牙痛,一直没有牙痛病史,突然出现一侧或两侧难以确定哪颗牙疼痛的情况,且服止痛药不能缓解;咽喉痛,表现为咽部、喉头部、下巴或面颊疼痛,但无红肿,疼痛可沿食管、气管向下放射,胸口发紧、有窒息感;肩痛,有些老年性心绞痛会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一直达左侧无名指和小指,表现为短暂的酸痛;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腿疼,表现为腿的前部疼痛,有时连脚趾都不能幸免,但不会放射到腿的后部。
此外,由于胃痛与心绞痛的疼痛发生部位相近,都有上腹部疼痛、胀满和灼烧感,中老年人极易误把心脏病当胃病服药治疗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期。
如何鉴别隐匿的心绞痛?
其实,胃病疼痛往往发生在饭前或饭后,且多半持续半小时以上不缓解。而心脏病引起的疼痛一般与运动、劳累、情绪变化有关,部分患者固定发生在半夜或凌晨,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经休息或用药可缓解。持续长达数小时或数天的疼痛大都不是心绞痛。
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胸痛或上腹疼痛,不要轻易断定为胃痛,应首先考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可能。
心绞痛有何症状 心绞痛典型症状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为突然发生的肋骨后疼痛,疼痛部位多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后方,也可发生在心前区,疼痛可放射至颈、左肩胛、左臂内侧至小指及无名指。
老年人心绞痛的病因
心绞痛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胸骨中上部的压榨痛、紧缩感、窒息感、烧灼痛、重物压胸感,胸疼逐渐加重,数分钟达高潮,并可放射至左肩内侧、颈部、下颌、上中腹部或双肩。伴有冷汗,以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为几分钟,经休息或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不典型者可在胸骨下段,上腹部或心前压痛。有的仅有放射部位的疼痛。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可仅感胸闷、气短、疲倦。老年糖尿病人甚至仅感胸闷而无胸痛表现。
老年人心绞痛病因:
1、冠脉粥样硬化和冠脉痉挛是最常见的。
2、冠脉其他病变,如炎症、畸形等,而细小冠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微血管性心绞痛、x综合症)在老年人中罕见,多见于青年女性。
3、非冠脉病变所致的心肌缺血、如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肥厚性心肌病。
4、其他疾病,如甲亢、重度贫血、血黏度增加等。劳累、激动、饱餐、受寒、急性循环衰竭仍然是老年心绞痛的诱因。
心绞痛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
老年性心绞痛发作时,除典型的心前区疼痛外,尚有以下几种特殊表现形式。
1.心绞痛信号--头痛。头部一侧或双侧的跳痛,且伴有头晕感,往往在劳动时发生,休息3-5分钟则缓解。
2.心绞痛信号--牙痛。牙床的一侧或两侧疼痛,以左侧为多,又查不出具体的病牙,且与酸、冷刺激无关,用止痛药亦无效。
3.心绞痛信号--肩痛。有的患者表现为左肩及左上臂内侧阵发性酸痛。颈部疼痛为一侧或双侧出现跳痛或窜痛,多伴有精神紧张、心情烦躁。
4.心绞痛信号--咽喉。疼痛可表现为咽部或喉头部疼痛,可沿食管、气管向下放射,伴有窒息感,且咽喉无红肿,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无异常。
5.心绞痛信号--腿痛。特点是放射痛只到腿的前部,有时达到内侧的四个足趾,但不放射到腿的后部。
6.心绞痛信号--耳痛。少数患者表现为单侧耳痛,多伴有胸闷、心悸、血压增高。
7.心绞痛信号--面颊。部疼痛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面颊部疼痛,且有心前区不适。
8.心绞痛信号--上腹部疼痛。可出现上腹部或剑突下及右上腹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