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类型和检查手段有哪些
阑尾炎类型和检查手段有哪些
一、类型
1、小儿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病情重,穿孔率高,并发症多。一岁以内婴儿的急性阑尾炎几乎100%发生穿孔,两岁以内为70%-80%,五岁时为50%。小儿急性阑尾炎死亡率为2%—3%,较成年人高10倍。而且,小儿检查时常不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确诊后应立即手术切除阑尾,加强术前准备和术后的综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2、老年急性阑尾炎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数有所增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较高,而且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老年人抵抗力低,阑尾壁薄,血管硬化,大约1/3的病人就诊时阑尾已穿孔。另外,老年人反应能力低,腹部压痛不明显,临床表现不典型,由于腹肌已萎缩,即使阑尾炎已穿孔,腹部压痛也不明显,很容易误诊。
3、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由于孕妇生理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生阑尾炎,其危险性较一般成人大。据统计,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死亡率为2%,比一般人高10倍,胎儿的死亡率约为20%。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上首先应从孕妇安全出发,妊娠三个月内发病者,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患者相同,急诊切除阑尾最佳;妊娠中期的急性阑尾炎,症状严重者仍以手术治疗为好;妊娠晚期阑尾炎,约50%孕妇可
二、检查
1.查体
(1)右下腹压痛 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位置上。
(2)腹膜刺激征象 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
(3)右下腹包块 此时应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2.实验室检查
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白细胞计数升高到(10~20)×109/l,可发生核左移。
3.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 可见盲肠扩张和液气平面。
(2)b超检查 有时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
(3)螺旋ct扫描 可获得与b超相似的效果。
三、治疗
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效果,应施行阑尾切除术,尤其患者是老年人或儿童。
急性阑尾炎的检查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3、腹部X线平片
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
(1)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
(2)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
(3)有时可见阑尾粪石;
(4)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
(5)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
(6)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
4、CT检查
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阑尾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
5、超声检查
目前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此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有人报道临床典型病人即使超声检查为阴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二者均不肯定则宜观察,超声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可床边应用和值得普及推广的优点。
6、腹腔镜检查
应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但此法有下列缺点:
(1)必须具备昂贵的腹腔镜;
(2)必须在麻醉下在下腹部作小切口,虽然切口不大,但也是手术;
(3)术者必须操作熟练以达到诊断目的而又不至引起并发症,不是一般医生可能完成;
(4)无法在床旁进行;
(5)不方便,有痛苦,因此只有非常必要时才采用此法,当AIDS病人(包括AIDS/HIV,抗癌化学治疗,应用大量激素治疗,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出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既不能等待观察以致病情加重,又不能盲目手术甚至误切正常阑尾,腹腔镜检查肯定诊断为一可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除非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否则无此必要。
超声波能否提高阑尾炎诊断准确率
一项对阑尾切除术病人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与病史、体格检查及白细胞计数相比,超声波检查并不能明显提高阑尾炎诊断准确率,而且有可能延误手术。民众健康专家称,对于不典型病例,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比影像学更有价值。
阑尾炎诊断一直是内外科医生棘手的问题,据报道阴性阑尾切除率为15%-33%。由于对阑尾炎及时作出诊断有一定困难,所以多年来医生们一直试图利用影像学方法如超声波和CT检查来提高诊断准确率。
研究表明,第三护理医院超声波和CT检查在阑尾炎诊断中不断增加,同时腹腔镜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研究人员分析了连续766例进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人,评价了影像学方法和腹腔镜在阑尾炎可疑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阑尾切除的病人,约四分之一的病人为小于10岁(15.7 %)或大于50岁(8.2 %)者。男女之比为1.2:1。阴性阑尾切除率为15.7%,女性较高为24.6%。穿孔在小于10岁和大于50岁病人较高,分别为20.4 % 和28.6 %。在穿孔病人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典型转移性疼痛阳性预测阑尾炎价值最高,为(91 %),WBC大于12 X 109 /L阳性预测价值排第二位,为90.1 %。可是许多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正常,这些病人中穿孔也很常见。而且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白细胞计数也较高,也可能比这些没有穿孔的阑尾炎高。联合应用病史、体格检查及白细胞计数,如果需要的话再加影像学检查,可使诊断准确率达到74.9 %。
CT扫描了47例病人,诊断准确率为74.5%,6例假阴性。超声检查了155例病人,诊断准确率仅为43.4%,118例假阴性(76.1%)。所有病人从就诊到请外科会诊的平均时间为5.2小时,而从就诊到进行超声和CT检查的时间则分别增加到6.4和7.8小时。
腹腔镜检查了76例病人,阑尾炎阴性率为42.1%,比进行开腹手术的大部分病人高。但腹腔镜对术中阑尾似乎正常的病人的其它疾病诊断率达91.6%,而开腹手术对术中阑尾似乎正常病人的其它疾病诊断率仅为74%。
研究人员发现,超声检查比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要低,这与以前前瞻性的研究所报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结果相矛盾。研究人员在对上述相反结论进行解释时说,超声参数可靠性受到一定限制,与检查者的水平有一定关系。CT扫描准确率增高,但还是没有临床诊断准确率高。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在有典型转移性疼痛和白细胞计数增高时,应尽量避免应用这二项影像学检查,以免耽搁进行外科会诊和手术时间。
因为仅有一半的病人有典型的转移性疼痛,所以需要观察、影像学检查,同时腹腔镜检查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研究人员建议对非典型病例应用腹腔镜检查。
研究人员认为,由于腹腔镜零死亡率、低并发症、准确率高、方便实用,在怀疑阑尾炎的非典型病例应该早期应用腹腔镜,而不是CT和超声波,所以说超声波检查不能提高阑尾炎诊断准确率。
慢性阑尾炎类型
(一)原发性慢性阑尾炎
其特点为起病隐匿,症状发展缓慢,病程持续较长,几个月到几年。病初无急性发作史,病程中也无反复急性发作的现象。
(二)继发性慢性阑尾炎
特点是首次急性阑尾炎发病后,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或自行缓解,其后遗留有临床症状,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发作。
慢性阑尾炎有什么表现
1、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病史反复发作者的以往急性阑尾炎病变多较严重,病史询问中应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发作史,如曾併发阑尾炎脓肿或炎性包块史者,诊断价值更大。
2、有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疼痛和压痛阑尾壁增厚,管腔狭窄,排空受阻易诱发急性感染或有残余感染,常引起右下腹痛和压痛,慢性阑尾炎引起腹痛和轻压痛的部位应与以往急性阑尾炎时相同,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
3、X线钡餐检查这是很重要的一项检查,尤在无典型的发作史时,钡餐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尚可排除其他病变,慢性阑尾炎的X线征象为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可根据回盲部显影的位置来判断压痛点与阑尾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希望给患者一点参考,慢性阑尾炎的症状已经详细的说了。如果有急性阑尾炎的病史,还有按压腹部有疼痛感那么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寻找合适的办法解决,一般手术是最直接解决的办法但是有些人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手术,这个就要遵照医嘱慢慢的调养了。
阑尾炎到医院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数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
3.超声检查
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
4.腹腔镜检查
该项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
5.X线钡剂灌肠检查
钡剂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是否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该检查对无典型发作史的病人有重要意义。
现在大家知道了阑尾炎该检查哪些项目了吧?提前检查,我们就可以提前发现病情,这样就可以提前的治疗,这样我们就不会日后受苦,所以说还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对自己肠胃有异常的,不妨提前检查一下。
脂肪肝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脂肪肝疾病困扰着很多患者,他们非常的茫然,虽然有些人当得知自己患病后,积极的去治疗,但是可能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疾病加重,下面我们请小编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脂肪肝疾病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目前诊断脂肪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一)存在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嗜酒、服药史。
(二)血液生化检查:血清酶、b球蛋白、铁蛋白、ApoA1以及胆汁酸常升高,白蛋白、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PT)一般无变化。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仅 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因而实验室检查并不能确切反映脂肪肝及其病因。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弥漫性脂肪肝在B超图像上有其独特的表现:
(1)肝肾对比或肝肾回声差异,肝实质回声强度>肾回声;
(2)肝前后部回声差异,近场回声密集增强而远场衰减;
(3)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
(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近来趋于把这些标准量级化,以综合积分判断脂肪肝程度。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敏感性可达90%。亦有报道认为,在非纤维化的肝脏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B超现已作为脂肪肝的首选诊断方法,并广泛用于人群脂肪肝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近来国外报道B超诊断脂肪肝的阳性预测值为67%。
2、CT: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的密度(CT 值)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因脾脏CT值常较固定,故肝/脾CT值的比值可作为衡量脂肪肝程度的参考标准,或作为随访疗效的依据。CT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其准确性优于B超,但费用昂贵及有放射性是其不足之处。另外,磁共振及肝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
上面文章小编为大家精心介绍了,关于脂肪肝的一些检查方法,希望能够给患者带来福音,帮助患者及时的检查出疾病,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既能够早日减轻病痛,有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
急性阑尾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粒细胞数也有增高。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
3.超声检查
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
4.腹腔镜检查
该项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
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最近几年以后患有急性阑尾炎的人数越来越多了。如果发现患有急性阑尾炎,立即采取治疗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与此同时,做好相关的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3.腹部X线平片
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
①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
②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
③有时可见阑尾粪石;
④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
⑤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
⑥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
4.CT检查
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阑尾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
5.超声检查
目前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此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有人报道临床典型病人即使超声检查为阴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二者均不肯定则宜观察,超声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可床边应用和值得普及推广的优点。
6.腹腔镜检查
应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但此法有下列缺点:
①必须具备昂贵的腹腔镜;
②必须在麻醉下在下腹部作小切口,虽然切口不大,但也是手术;
③术者必须操作熟练以达到诊断目的而又不至引起并发症,不是一般医生可能完成;
④无法在床旁进行;
⑤不方便,有痛苦,因此只有非常必要时才采用此法,当AIDS病人(包括AIDS/HIV,抗癌化学治疗,应用大量激素治疗,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出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既不能等待观察以致病情加重,又不能盲目手术甚至误切正常阑尾,腹腔镜检查肯定诊断为一可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除非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否则无此必要。
上面所提到的就是关于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的相关内容了。希望大家在看了上述内容以后可以对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有所了解。患有急性阑尾炎会让患者非常的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预防。让自己健康每一天。
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2.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3.腹部X线平片
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
①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
②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
③有时可见阑尾粪石;
④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
⑤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
⑥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
4.CT检查
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阑尾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
5.超声检查
目前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此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有人报道临床典型病人即使超声检查为阴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二者均不肯定则宜观察,超声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可床边应用和值得普及推广的优点。
6.腹腔镜检查
应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但此法有下列缺点:
①必须具备昂贵的腹腔镜;
②必须在麻醉下在下腹部作小切口,虽然切口不大,但也是手术;
③术者必须操作熟练以达到诊断目的而又不至引起并发症,不是一般医生可能完成;
④无法在床旁进行;
⑤不方便,有痛苦,因此只有非常必要时才采用此法,当AIDS病人(包括AIDS/HIV,抗癌化学治疗,应用大量激素治疗,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出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既不能等待观察以致病情加重,又不能盲目手术甚至误切正常阑尾,腹腔镜检查肯定诊断为一可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除非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否则无此必要。
慢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一般,主要的慢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有:
1、X线钡灌肠检查:这种慢性阑尾炎的检查可见阑尾显影有中断、扭曲、排空迟缓,并因粘连不易被推动等。如阑尾腔已全闭塞,则不显影。该检查对无典型的发作史者有重要意义。钡灌肠检查不仅可明确压痛点位于阑尾处,重要还在于排除可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慢性结肠炎、盲肠结核或癌肿、内脏下垂等。
2、超声检查:用以排除最易与慢性阑尾炎相混淆的慢性胆囊炎、女性的慢性附件炎及慢性泌尿系感染等,也是主要的慢性阑尾炎的检查方法。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中约35%术后症状未见改善,均系其他疾病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可见其误诊率之高和术前鉴别诊断的重要。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慢性阑尾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原来最为主要的是X线钡灌肠检查和超声检查,这两样检查对确诊慢性阑尾炎有着积极的作用,毕竟与之类似的病有好多种,这也避免误诊的重要手段了,只有确诊了,医生才能对症治疗,患者也才能早日康复。
阑尾炎疾病患者该做的检查项目有什么
阑尾炎这样的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确实是普遍的存在,对于阑尾炎疾病我们需要在画面的时候积极做好检查和治疗千万不要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为了有效帮助的患者,小编来讲述阑尾炎疾病患者该做的检查项目有什么。
血常规
血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白细胞计数增多,约占病人的90%,是临床诊断中重要依据。一般在(10~15)×109/L。随着炎症加重,白细胞数随之增加,甚至可超过20×109/L。但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病人,白细胞数不一定增多。与白细胞数增多的同时,中性多形核细胞数也有增高(约80%)。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但也有仅中性多形核细胞比数明显增高(>80%),具有同样重要意义。当病情正在发展,症状恶化,已经增多的白细胞数突然降低,往往是脓毒血症的表现,属于危象,应予重视。
尿常规
尿常规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尿液检查并无特殊,但为排除类似阑尾炎症状的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常规检查尿液仍属必要。偶有阑尾远端炎症并与输尿管或膀胱相粘连,尿中也可出现少量红、白细胞,不应与结石相混淆。
腹部X线平片
腹部X线平片 无并发症的急性阑尾炎,其X线平片可能完全正常,无诊断意义。在并发有局限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则可发现有:①右下腹盲肠和回肠末端部位肠腔积气和液气平面;②腰椎侧弯和右腰大肌阴影模糊;③有时可见阑尾粪石;④右下腹软组织块影,由周围充气肠曲衬托,边缘可以比较清晰;⑤穿孔所致气腹极为少见;⑥横结肠扩张等有助于诊断与排除输尿管结石、肠梗阻等其他可能,但特异性很差。
CT检查
CT检查 正常阑尾仅偶见于CT检查时,炎症阑尾可显示阑尾周壁对称性增厚,管腔闭塞或充满脓液而扩张。有时可见盲肠周围脂肪模糊、密度增大,右腰大肌肿胀,特别容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对有并发症者可见腹腔内多处脓肿,但CT发现率仅13%~60%,因此只有用于发现阑尾炎并发周围炎性肿块或脓肿时。虽然其敏感性高达94%,特异性仅为79%,可作为必要时的辅助诊断和排除与阑尾炎相混淆的腹部病变。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目前已被公认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方法,此检查于20世纪80年代始应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采用加压探测法,将四围肠内气体驱开而阑尾形态不变。阑尾充血水肿渗出在超声显示中呈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其横切面呈同心圆似的靶样显影,直径≥7mm,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图像。准确率高达 90%~96%,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在90%左右。但坏疽性阑尾炎或炎症已扩散为腹膜炎时,大量腹腔渗液和肠麻痹胀气影响超声的显示率。超声检查可显示盲肠后阑尾炎,因为痉挛的盲肠作为透声窗而使阑尾显示。超声检查也可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因为它可显示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异位妊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对女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用。有人报道临床典型病人即使超声检查为阴性,也应考虑手术治疗,如果二者均不肯定则宜观察。超声检查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具有方便、无痛苦、可重复、可床边应用和值得普及推广的优点。
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应认为是急性阑尾炎诊断手段中能得到最肯定结果的一种方法。因为通过下腹部插入腹腔镜可以直接观察阑尾有无炎症,也能分辨与阑尾炎有相似症状的邻近其他疾病,不但对确定诊断可起决定作用,并可同时进行治疗。但此法有下列缺点:①必须具备昂贵的腹腔镜;②必须在麻醉下在下腹部作小切口,虽然切口不大,但也是手术;③术者必须操作熟练以达到诊断目的而又不至引起并发症,不是一般医生可能完成;④无法在床旁进行;⑤不方便,有痛苦。因此只有非常必要时才采用此法,当 AIDS病人(包括AIDS/HIV、抗癌化学治疗、应用大量激素治疗、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出现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既不能等待观察以致病情加重,又不能盲目手术甚至误切正常阑尾,腹腔镜检查肯定诊断为一可取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除非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否则无此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