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躁郁症是如何引起的

躁郁症是如何引起的

1、生化研究

当前最为流行的病因学假说认为单胺类物质与心境障碍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也是人们所了解最深的一个领域。大量的研究报道躁郁症患者存在着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等单胺类物质水平和单胺类神经通路功能的异常改变。

2、神经内分泌

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等系统在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同心境(情感)的改变关系密切。

3、遗传学

遗传学因素在心境障碍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同双相障碍的关系更为密切。家系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8~18倍,而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后者高2~11倍。

4、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在心境障碍,尤其抑郁障碍的发病过程中的起到不亚于遗传因素重要作用。

5、神经影像学

神经影像研究包括结构影像研究和功能影像研究两个部分,结构影像研究发现部分双相I型(既有躁狂发作又有重性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脑室扩大,但抑郁症患者的脑室扩大不如前者明显。

躁郁症怎么自我治疗

躁郁症属于精神疾病,及时去专业医院诊断治疗是最好的选择,仅凭自我治疗是无效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躁郁症是属于精神疾病的范围,而且是典型性精神疾病代表之一。

精神疾病不同于一般的心理问题、情绪问题,问题的根源不是在于心情、精神上,而是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只有类似药物的治疗方式,直接对病变区域进行治疗刺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抑郁症躁狂症有什么症状

狂躁抑郁症也称躁狂抑郁症,简称躁郁症,患者经常感到极度无助,对家庭和工作均丧失兴趣,不闻不问,但有时情绪却又突然高涨,令人无所适从,病发成因多数是沉重生活压力和滥用药物所致。成年患者情绪反覆的周期较长,消沉数月后,又会活跃数月,但儿童患者发病的周期却较短,一日内,情绪可以数度起落。

躁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中一人确诊患有此病,其子女发生此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遗传学研究发现一些基因可能和躁郁症有联系。但是,至今尚未确认躁郁症是由某个单一因素致病。研究倾向于支持遗传加环境因素的多因致病说。遗传获得的大脑神经信号生化传递系统的某种不稳定性赋予个体罹病倾向,这种神经生化特质导致个体对情绪和躯体应激更敏感。在特定的生活与生理事件刺激下,大脑的情绪控制系统不能维持适当的安静状态而表现出情绪障碍发作。

为什么躁郁症是天才 躁郁症与智商的关系

根据2015年英国精神病相关研究表面,拥有高智商的人确实更容易陷入情绪障碍。根据对比,童年期呈现高智商趋势与成年期表现出躁郁症特质确实有相关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高智商与躁郁症之间存在必然关系,而是童年期的表现出高智商的孩子,在成年期,对情绪的把控和理解更容易趋向于两极,更敏感。

或许换种解释会更清晰:越聪明的人接受的事物越多,也会考虑得更多,想得更多,对情绪的体验自然更复杂。少年愁白头,自然容易出现躁郁症的一些特质症状。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个例,但毕竟个例不能代表所有人。

躁郁症是怎么得的

对于躁郁症的病因,目前也没有定论。但多数人认为,一个人的基因及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及预后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现有理论倾向于有些个体先天即较容易发生脑部化学物质不平衡现象,加之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促使其发病。所以,躁郁症患者的兄弟姐妹及子女罹患此症的几率较高,应加强预防。

智商高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科学家相信,有创造力的天才比较会有疯狂的倾向,有创造力及聪明的人较常罹患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画家梵高以及作家杰克·凯鲁亚克都被认作是天才,但他们都展现出自我伤害的行为。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里,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约翰·纳什一生都在与精神分裂症对抗。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系的杰米森在年轻时被诊断有躁郁症,从此致力于研究及写作躁郁症相关文章。她的研究指出,瑞典16岁男孩里智力测验成绩较好的人,比较可能罹患躁郁症。她说,“智商高的16岁男孩罹患躁郁症的几率是一般人的4倍。”

在纽约举办的“世界科学展”讨论会上,学者讨论了超过20篇论文,指出高智商与创造力的显著关联性。学者们引述研究: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与高创造力及高智商有明显的关联性。

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为何聪明的人较会有疯狂的思想或行为。过去的研究指出,天才与疯狂的关联性大多是由一个特定基因DARPP-32所引起。人类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遗传到DARPP-32基因的其中一个版本,该基因会加强大脑皮质的信息处理,来提升大脑思考的能力。

狂躁症是抑郁症吗

狂躁症不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单相抑郁,表现为心情低落,兴趣狭窄,是不出现躁狂症状的;而躁狂症是过于兴奋,易怒等症状;而躁郁症是指同时有抑郁症和躁狂症两种症状,是双向障碍,一般表现为抑郁与躁狂交替出现,是一种重性的精神障碍。

躁郁症是天才病吗

如果说躁郁症是天才病,那么患躁郁症的都是天才?但其实,躁郁症并非只钟爱“天才”。

躁郁症是文艺界的流行“天才病”,拜伦、梵高等文化巨人都与此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不可否认,躁郁症的毁灭性毋庸置疑,作为躁狂症与抑郁症的综合体,其自杀率在精神类疾病中位居前列。

事实上患有躁郁症的人群很多,特别不少人把躁郁症容易和躁狂症、抑郁症混淆,再加上名人患病率的知晓率比较高,所以才被误认为有才华的才容易得这种病。

并非“天妒英才”。

躁郁症不治疗可以吗 面对躁郁症该如何选择

躁郁症虽然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是并非是完全不可控的绝症。

在躁郁症的天敌中,除了药物和心理疗法这两种主打药,饮食和锻炼同样也是重要的手段。事实上很多早期的躁郁症症状可以通过饮食和锻炼来减轻。

被诊断为躁郁症的患者也可以拥有快乐充实的生活,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愿意接受。比如在药物之外,还有稳定情绪训练、感情培养、饮食结构、身体运动、减压训练。

躁郁症能不能自愈,不在于病症本身,而在于,你是否愿意治愈!

双向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区别

双向情感障碍,是以躁狂和忧郁的反复交替发作为特征的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也称狂躁抑郁症,简称躁郁症。双向情感障碍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发作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增强为三个主要特征,无幻觉、妄想,食欲、性欲等本能亢进。抑郁发作恰恰是另一个极端,特征是忧郁的、悲观的、情感低落的,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因为二者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主,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可见,双向情感障碍与抑郁症很相似。但是,仔细观察和分析,会发现二者还是有明显差别的。

一是情绪反映特征不同。双向情感障碍表现为躁狂与抑郁的的双向性,而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情绪抑郁,情感低落,没有躁狂状态。

二是情绪反映程度不同。双向情感障碍在躁狂发作时会出现自我情绪失控状态,而抑郁症虽然也是情绪严重地偏离常态,但是不会出现爆发式的情绪失控状态,让人感觉患者还有理智。

三是发病年龄不同。单纯的抑郁症,发病于任何年龄阶段;而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绝大多数发病于50岁以前,以中青年妇女居多。

四是发病频率不同。在没有就医的情况下,抑郁症往往反复发作。在接受精神科治疗的情况下,重性抑郁者约50%在首次发病后第二年复发,这复发的病人中,有70%再次复发,在再次复发的患者中,有90%继续复发。也就是说,首次患上抑郁症的人,约有31.5%会转化为慢性抑郁症,有15%的人会因抑郁反复发作而自杀。如果能及时采用中医疗法加以根治,不会出现自杀和反复发作现象。双向情感障碍,也有反复发作倾向,一般两次发作之间完全正常,每次发作持续3个月到半年不等。发作后,病情多数有所环节。一般不会出现自杀现象。

抑郁症是由于人体内黑胆汁过多,进入脑内而破坏它们活动的缘故。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没有信心,常常想不开,更想寻死。忧郁症又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一般主观上感到强烈的悲伤和忧郁,阻碍其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为什么躁郁症是天才

从情绪敏感度与转换体验上来说,躁郁症患者们有着先天的优势,说是天才也并不为过。

作为一种具有极端性的情绪型心理疾病,虽然“躁郁”与“抑郁”一字之差,但其复杂多变性却相去甚远。患躁郁症的人由低沉的心境转换为高昂的心境迅速而多变,正是这复杂多变的情绪,让他们有着演讲家的激情也有着作家的安静,以及爆炸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这是天才所具备的,但物极必反,如此的情绪再往两端走,是天才还是疯子,谁也未可知,毕竟天才与疯子都在一线之间。

引起躁郁症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躁郁症发病的原因是什么?

躁郁症的发病原因

躁郁症(双相障碍)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所公认的是躁郁症(双相障碍)是多种致病因素(生物-心理-社会)所导致的多维度、多系统水平上的一种精神障碍。迄今为止对躁郁症(双相障碍)病因学的研究探索主要聚焦于以下一些领域。

(一)生化研究

当前最为流行的病因学假说认为单胺类物质与心境障碍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也是人们所了解最深的一个领域。大量的研究报道躁郁症患者存在着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等单胺类物质水平和单胺类神经通路功能的异常改变。

(二)神经内分泌

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等系统在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同心境(情感)的改变关系密切。

(三)神经影像学

神经影像研究包括结构影像研究和功能影像研究两个部分,结构影像研究发现部分双相I型(既有躁狂发作又有重性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脑室扩大,但抑郁症患者的脑室扩大不如前者明显。

(四)遗传学

遗传学因素在心境障碍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同双相障碍的关系更为密切。家系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双相障碍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的一级亲属高8~18倍,而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后者高2~11倍。

(五)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在心境障碍,尤其抑郁障碍的发病过程中的起到不亚于遗传因素重要作用。

引起躁郁症的病因大致可以分为几种,分别是神经内分泌、心理社会因素等,可以看出各种方面都有可能引起这一疾病。因此在生活上要适当的减压,不要压力过大等,一旦发现患病,要立即就医,避免耽误病情。最后祝愿广大患者早日康复!

躁郁症有哪些表现 躁郁症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躁郁症的常规治疗大多采用注射碳酸锂与精神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微量元素锂可改变规律性的循环周期,从而帮助躁郁症患者缓解病情。此外,还可用电休克疗法或持续睡眠疗法,以阻断其内部的非同步化程序,或者还可以采用改变外界同步因子的做法,如人工延长光照时间、易地疗养等利用视觉差异来调整生物节律。

同时,躁郁症也离不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通常着重于因疾病引起的生活调适困扰,提供给患者及家属以情绪支持、教育、应对技巧,监控症状,是治疗的持续。

狂躁症是抑郁症吗 狂躁症会发展成为抑郁症吗

躁狂症是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的。

当躁狂症患者躁狂发作完毕后一般会进入一个精神状态相对正常的缓冲期,根据心理学上的关于情绪的理论,其中逆转理论指出,人的情绪会在两级间转换。比如说乐极生悲,以及在进行运动时的紧张与放松的变换。当躁狂症患者长期处于过度兴奋之后,出现抑郁症状是可能的,长期如此甚至会转变为躁郁症。

相关推荐

躁郁症能治好吗

躁郁症能治好吗?这很多对此症兴趣者的一个最大的疑问。 简单来说,就以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想要让躁郁症患者从躁狂、抑郁两种冲突情境中走出来,并且保持恢复到之前的正常状态,这并不遥不可及的梦想。 所以,躁郁症能治!并且能够让患者恢复到类正常状态!

躁郁症患者会不会疯掉

关于躁郁症患者会不会疯掉这个话题,如果说,对于“疯子”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日常中的:异于常人,情绪乖张,无法自控这种程度。那么,原谅过于直白的阐述,躁郁症确实会让人“疯掉”。 当然,这指一直处在不利环境中,不被重视,任由加重的情况。以现今的医学技术来说,虽然不能让躁郁症患者完全恢复,但有效控制,以达到无限接近正常状态,却并不梦。

深海鱼油怎么吃 吃深海鱼油的注意事项

1.肝病,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增加肝病患者出血的危险。 2.躁郁症,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增加躁郁症患者的症状。 3.抑郁症,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加重抑郁症。 4.糖尿病,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5.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癌症风险。 6.对鱼或海鲜过敏者。对鱼和海鲜有过敏症状的人,在服用鱼油补充剂进,也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因此,此类人群选择鱼油类产品时,需要谨慎。

躁郁症有高发年龄段吗

一般而言,躁郁症容易在25岁之前发病,躁病的发病年龄约在二十岁与二十五岁之间,郁病的发病年龄则大约在三十至三十五岁左右。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青少年的早熟,社会压力增加等情况,躁郁症的提前和受众人群增加已呈现一种持续发展中的趋势。

认识躁郁症

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1.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及生物学异常相似而难以区分,双相抑郁因表现不典型往往被忽视。正确诊断双相抑郁障碍合理治疗的前提。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存在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人口学特征 ①性别单相抑郁女性患病率几乎男性的2倍,但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 ②年龄双相障碍平均发病年龄为30岁,单相抑郁症为40岁,前者明显早于后者,尤其25岁以前起病的首发抑郁双相抑郁的重要预测

躁郁症的症状

传统中医而言,就将躁郁症分成躁症、郁症,像郁症就常见有肝气郁结型和心脾两虚型,以心脾两虚型来说,患者容易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等症状,至于躁症则分成痰火扰心型和阴虚火旺型较为常见,其中像痰火扰心型属于体型较胖,容易有倦怠、性情急躁等症状。

双向抑郁症的表现

双向抑郁症,又称躁狂抑郁症(躁郁症),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两种主要表现,可在同一病人间歇交替反复发作,也可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发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缓解性,间歇期病人精神活动完全正常,一般不表现人格缺损。 躁狂症的典型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敏捷奔逸,精力过盛,活动增多,但有时又具有易激惹性。 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脑力疲乏精力不足,言语动作减少,消极悲观。 大多数双向抑郁症患者处于抑郁期的时间比处于兴奋期的时间要长。双向抑郁症患者的心情在两极

躁郁症的症状有哪些

1、情绪高涨 轻度躁狂,也情绪紊乱症的一种。通常,患此症状的人情绪高涨,并且常常处于兴奋状态,不过还有把握现实的能力。 当一个人的情绪高涨时,他可能有很多的精力和创造力,他们可以体验到此期间的那种愉悦的心境。这双相情感障碍“向上”(积极)的一面,在这种积极的状态持续期间,有些人会有非常享受的感觉。 2、抑郁 患者在焦躁抑郁状态时,看起来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与普通人相比,他们在精力、食欲,睡眠等方面与普通抑郁人群症状相同,” 专家说道。不幸的,典型的抗抑郁药物本身并不适用于双相患者。 服用这些药物会

狂躁症怎么引起 体质因素引起狂躁症

患有狂躁症的病人可能由于体质因素而引起的: 主要发生于中胚叶型骨骼,肌肉发达,结缔组织充实的病人,比外胚叶型体格纤细娇弱的人患病较多。 其主要表现为:交际、开朗、兴趣广泛、好动、易兴奋乐观,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

抑郁症 躁狂症 躁郁症 区别

躁狂症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疾病。通常有反复发作倾向,缓解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预后一般较好。病因仍未明t,但大量资料提示,躁狂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无足够的证据说明本病一种遗传性疾病;而心理社会因素起触发媒介的作用。本病多见于成人,但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临床表现 1.心境高涨; 2.思维奔逸、意念飘忽; 3.夸大观念、自我评价过高; 4.活动增多、言语增多; 5.谵妄; 6.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心率加快。7.可有双相躁郁症状交替出现。 诊断依据 1.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