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掌叶半夏的营养价值 燥湿化痰

掌叶半夏的营养价值 燥湿化痰

掌叶半夏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温化寒痰药。对于不明原因的呕吐不止现象,只要坚持服用掌叶半夏也有止呕的功效;在化痰方面掌叶半夏也有奇效,因为痰多主要是肺部燥热有毒气引起的,掌叶半夏的功效就是为了解毒。

姜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燥湿化痰

本品性温,可以燥湿化痰,温化寒痰的作用,对于治疗痰湿壅肺、痰白质稀、寒引咳喘、风痰眩晕分别配伍不同的中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清半夏对于燥湿化痰的效果更甚。

半夏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麻王果、燕子尾、地文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基本介绍:半夏属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是中国中药宝库中的一种重要药材,产地只有中国和日本。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于水半夏。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常用的半夏分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生半夏4种。

功效与作用:辛散温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水湿去则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气降则胃和而痞满呕吐自止,故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既主治脾湿痰壅之痰多咳喘气逆,如二陈汤、小青龙汤,又治湿痰上犯之眩晕心悸失眠,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可治风痰吐逆,头痛肢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如玉壶丸。

营养价值: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其脂肪酸约34%为固体酸、66%为液体酸)、淀粉、烟碱、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氨基酸等。

选购: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8~2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

1.用于痰多咳嗽。用半夏的地下部分制成半夏露糖浆,用于痰湿壅滞、咳嗽气逆等,与陈皮、茯苓等配伍;治痰多咳嗽,又常与贝母配伍应用。可用治寒痰,宜与白芥子、生姜等同用;因其化痰力佳,故亦可治热痰与风痰,治热痰可与瓜蒌、黄芩等配伍;治风痰,宜与天南星等同用。2.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痰湿内阻、胸脘痞闷者,可配陈皮、茯苓等同用;如寒热互结,可配黄芩、黄连、干姜等。此外,又常用于胸痹疼痛,配瓜蒌、薤白等同用;治结胸可与瓜蒌、黄连等同用。3.用于瘿瘤瘰疬、疮疡肿痛、梅核气等。治瘿瘤瘰疬痰核,与海藻、昆布、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4.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治胃寒呕吐,可配合生姜或藿香、丁香等品;治胃热呕吐可配合黄连、竹茹等药;治妊娠呕吐,可配合灶心土等品;治胃虚呕吐,可配人参、白蜜同用。

喉咙有痰吃什么中药好

1、半夏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

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中药的研究

山东省菏泽市是半夏人工种植发源地,我国半夏种质资源库设在山东省菏泽市,山东省菏泽市半夏种质资源库,即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中国十七大中药材市场山东省唯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山东菏泽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在菏泽市区北20公里处。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背靠中药材市场,其技术人员从事中药材及半夏20年的田间实践栽培研究观察,就半夏说单从半夏生长的叶型上可分为竹叶型、似竹叶型、柳叶型(“狭三叶”研究所02年命名)、杏叶型、手掌叶型等几类。竹叶型、杏叶型分布较广,在全国半夏主产地均有发现;似竹叶型、手掌叶型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狭三叶”半夏主要原产地山东菏泽,现已引种扩展到山西的南部、河南的中北部、甘肃、陕西、河北、安徽、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从以上半夏不同叶型中比较筛选,“狭三叶”半夏产量最高,质量较好,其长势旺盛,茎叶分蘖多,叶片大而厚,光合作用和抗性较强,珠芽形成的早而多,商品个体大且圆整,是人工种植半夏的优良品种。

治咳嗽的中成药有哪些 治痰湿咳嗽的中成药

二陈丸是由半夏(姜灸),陈皮,茯苓,甘草所组成的。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为主药;陈皮理气健脾而燥湿,使气顺则痰降;茯苓健脾渗湿为辅,湿去则痰消;生姜降逆化痰而止呕为佐;甘草健脾胃并调和诸药,因此二陈丸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半夏天麻丸是由法半夏,陈皮,茯苓,天麻,白术,苍术,泽泻,黄芪,人参,六神曲,麦芽,黄柏所组成。

方中以法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为主;用天麻平息内风止眩晕为辅;佐以白术,苍术健脾燥湿,泽泻渗湿下行,黄柏清泻实热;配人参,黄芪补脾益气,以助健运;用神曲,麦芽健胃消食,所以半夏天麻丸具有健脾化湿,祛痰熄风的功效,对于湿痰挟风,咳嗽痰多,头晕目眩者有很好的疗效。

陈皮降尿酸吗

作用不大。

陈皮味苦辛性温,其中含有大量挥发油、维生素、氨基酸、糖分以及多种矿物质化合物,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比较高,适量食用具有一定利水作用,但陈皮的主要作用是燥湿化痰、燥湿化痰,对于降尿酸作用不大,但尿酸高的人食用陈皮,不会导致尿酸升高,不需要太担心。

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的区别

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的功效各有侧重,生半夏多外用于消肿散结,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炮制品根据炮制的工艺不同,其成品在性状上也略有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吧!

生半夏

生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但是生半夏有毒,多外用于消肿散结。

法半夏

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姜半夏

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清半夏

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清半夏毒性及辛燥之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

仙半夏

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仙半夏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

青盐半夏

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青盐半夏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梅核气等病症,可收消痰散结之功。

竹沥半夏

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竹沥半夏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宜用于胃热呕吐,或肺热咳痰、黄稠而黏,或痰热内闭、中风不语等证。

苏半夏

苏半夏又称苏夏,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苏半夏降气化痰平喘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胃不和,夜卧不安,或小儿食滞痰阻、咳喘呕逆。

掌叶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止痉

掌叶半夏有祛风止痉的作用。用治风痰眩量、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等症。

痰湿体质的辨证施治方法

1.痰湿蕴肺

证候

咳嗽反复发作,痰多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体倦,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则:燥湿化痰、温肺降逆。

主方

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

2.痰湿中阻

证候

腹部痞塞不舒,进食尤甚,胸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恶心呕吐,胃纳呆滞,口淡不渴,大便正常或不实,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方

二陈平胃散。常用药:陈皮、煮半夏、茯苓、厚朴、苍术等。

3.痰湿蒙窍

证候

头重昏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睡困乏,舌苔厚腻,脉沉滑。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平肝息风。

主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常用药

白术、天麻、陈皮、煮半夏、茯苓、竹茹等。

痰湿体质证症状表现多端,治疗大法当燥湿化痰。

调理

①防油腻

痰湿体质最需要预防的是防油腻、少吃甜食、少吃精制的食物和少喝水,痰湿体质的人天生不容易排水,所以不能喝很多水,一天就不能喝够八杯水了。夏季注意不同贪凉。

②不熬夜

痰湿体质的人要注意舒展情志、不熬夜、尤其不要熬夜吃夜宵,早上起来要注意吃早餐。

八仙果的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

八仙果含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药材,半夏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的功效,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八仙果是很常见的一种保健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功效与作用。八仙果也有一定的燥湿化痰作用。

相关推荐

水茴香的营养价值 燥湿去痰

《南宁市药物志》:燥湿去痰,消肿止痛,杀虫解毒。治气喘咳嗽,小儿奶瘕,疮疖,蛇伤,胃寒痛。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燥湿化痰

法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消肿散结等功效,对湿痰咳喘、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姜半夏和法半夏的区别

姜半夏和法半夏的区别 半夏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后所得中药饮片的功效各有侧重。姜半夏偏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善和胃燥湿。半夏入药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合理选用相应的炮制品,以保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半夏炮制品根据炮制的工艺不同,其成品在性状上也略有不同。 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 姜半夏,又称姜夏、姜夏片。为生半夏

生姜怎么泡水喝 生姜半夏茶

材料 生姜、半夏。 做法 1、将生姜、半夏洗净,沥干水分; 2、将生姜、半夏放入锅中,倒入清水; 3、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15分钟; 4、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燥湿化痰

中药除湿气最好的方法 二陈汤清痰湿,防湿热袭身

二陈汤主要由半夏,陈皮,白茯苓,灸甘草,生姜及乌梅等配制而成,因为主药半夏和陈皮以陈旧为佳,故名“二陈汤”,此汤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著称,对于痰湿内阻,脾胃不和所致的恶心,呕吐,胸腹闷胀及头眩,心悸,咳嗽贪多等症有非常好的调治效果。 配方:半夏,陈皮各15克,白茯苓9克,灸甘草,生姜各5克,乌梅1个,每天1剂,煎水,分早,晚两次服用,也可直接用半夏,陈皮各15克,乌梅1个泡茶饮。 功效:益气健脾,理气和中,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适宜痰湿内阻,脾胃不和所致的恶心,呕吐,反胃,呃逆,以及胸闷腹胀,头眩,心悸,咳

陈皮配什么止咳最快

陈皮本身具有燥湿、健脾、化痰的作用,走脾胃的中焦和肺上焦,所以陈皮可以和很多药材搭配来止咳化痰。 1.陈皮和半夏在一起,可以燥湿、化痰止咳,治疗慢支肺气肿的咳嗽,咳白色泡沫痰。 2.陈皮可以和竹茹一起搭配止咳化痰,主要针对痰黄、色粘、口干甚至有发热的现象。 3.陈皮也可以和茯苓在一起搭配止咳化痰,陈皮燥湿化痰,茯苓健脾除湿,在一起属于中医的二陈汤,也可以止咳化痰。 4.陈皮可以和桑白皮在一起止咳化痰,可以清泻肺热、健脾除湿,针对中老年或者小儿胃口不好,容易饱胀、腹泻,在一起联合使用可以达到清热、健脾、化痰

半夏怎么泡水 生姜半夏茶

原料 生姜、半夏。 做法 1、将生姜洗净切片,半夏洗净备用; 2、将半夏放入锅中,倒入清水; 3、用大火煮开,放入生姜片; 4、转中小煮5~10分钟,即可。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法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止痛

法半夏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块茎入药,有毒,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主治咳嗽痰多、恶心呕吐;外用治急性乳腺炎、急慢性化浓性中耳炎。法半夏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法半夏外用可以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等。

祛痰的中药有什么

1、温化寒(湿)痰药:辛苦温燥—寒痰、湿痰 湿痰、寒痰证——咳嗽气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为特征,还可见眩晕、肢体麻木等; (1)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具温燥之性,能燥湿而化痰浊,且有止咳作用,为治湿痰之要药。 (2)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归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外用消肿止痛。用于湿痰、寒痰证。本品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较强。 2、清化热(燥)痰药:甘苦咸凉—热痰、燥痰 热痰证——咳嗽气喘,痰黄粘稠为主

藿香和什么搭配能止咳 藿香半夏

原料 藿香、半夏。 做法 1、将藿香、半夏洗净,沥干水分; 2、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倒入凉水; 3、用大火煮沸,转小火煮15分钟左右; 4、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理气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