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前列腺切除术后假性尿失禁的处理

前列腺切除术后假性尿失禁的处理

自从得知自己患上了前列腺癌,林老头就苦不堪言,先是被尿急、尿痛、腰痛、肾积水折磨得死去活来,做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又进入了被尿失禁蹂躏的日子。想到未来的日子,林老头担心不已,在老伴的陪同下赶紧到医院咨询医生。

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及分析,发现林老头的尿失禁属于假性尿失禁,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恢复正常排尿可能性非常大。

前列腺根治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站立时不能自行控尿,即尿失禁,可分为假性尿失禁和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常持续数天至数月不等,经过盆底肌训练等辅助治疗后,多能恢复正常排尿。

术后尿失禁患者可平卧床上以降低腹压,增加尿道闭合压,同时进行收缩肛门。患者家属也可观察尿失禁患者排尿反应,协助其定时排尿并逐渐拉长排尿间隔时间,以帮助其恢复控制功能。一旦患者能够按计划的时间间隔排尿,并且不再出现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可将排尿时间间隔延长30分钟。当患者的排尿间隔能够达到3小时,则表示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排尿模式。

​前列腺术后及治疗方法

(1)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2)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3)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

(4)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以上手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应根据患者情况及医生对手术掌握的程度而选择。在国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占全部前列腺手术的90%以上,但在我国大多数医院仍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

开放性手术中,以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式应用最多,是泌尿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术方法。该手术较简单,容易掌握,术后很少有尿失禁,膀胱内有其他病变者,选择这一手术方法更为恰当。但此手术需切开膀胱,若前列腺包膜与腺体发生紧密粘连,偶尔会撕裂包膜,给止血带来一定困难。

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不需切开膀胱,在直视下摘除前列腺,不需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后恢复快。但手术较复杂,出血较多,处理不当可引起感染、漏尿等。

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优点是手术范围小、损伤小,对全身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但会阴部解剖复杂,术野显露较差,容易造成术后性功能障碍等。

前列腺癌手术后能活多久

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仍旧是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手术后能活多久?成为了多数患者的疑问。前列腺癌术后生存期主要看是否早期治疗。但大部分肿瘤,早期一般可毫无症状,发现时一般都为中晚期。如果是普查发现的癌肿,往往偏早,对手术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很有帮助。所以,男性在45岁以后,有条件的最好一年查体1-2次,关注生殖器健康,有助于早点查出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手术后能活多久的分析: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1904年,美国JohnsHopkins大学的Young医师完成了首例经会阴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整个前列腺、精囊、Denonvilliers筋膜。1945年Young报道了184例经会阴途径手术治疗的结果,随访5~27年,治愈率达55%。1948年,Minin首先开展了经耻骨后的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1954年,Chute详细介绍了耻骨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1958年Campbell介绍了经耻骨后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由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创伤大、术后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极高,手术死亡率亦高,使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1979年,美国JohnsHopkins大学的Walsh等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提出了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技术,大大减少了术中的失血量及术后的尿失禁和阳萎的发生率。现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已为大多数泌尿外科医生所接受,成为前列腺癌,尤其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经典手术方法。

国外前列腺癌治疗方法

1.国外前列腺癌治疗方法

(1)前列腺癌T1a:

①观察等待。

②放疗。

③根治手术:预期寿命>10年,Gleason>7,TUR后PSA>4μg/L。

(2)T1b、T1c、T2a、T2b:

①预期寿命<10年,观察等待或放疗。

②预期寿命>10年,根治手术或放疗。

(3)T3a:

①去雄激素治疗。

②放疗。

③放疗 去雄激素治疗。

④可考虑前列腺根治手术(预期寿命>10年,Gleason<7)。

(4)T3b,T4,N0:

①去雄激素治疗。

②放疗。

③放疗 去雄激素治疗。

(5)TxN1:

①观察等待。

②放疗 去雄激素治疗。

③放疗。

(6)TxN2:去雄激素治疗。

2.具体选择治疗方案

(1)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与治疗的选择:

目前对局限性前列腺癌(临床分期T1和T2)的患者主要治疗方法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放射疗法或临床随访观察等。迄今为止,尚无大组的随机配对研究去直接比较手术和放疗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一些回顾性调查研究认为如研究时考虑到肿瘤的病理分级和PSA水平的因素,这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别。由于这两种方法无任何证据说明选哪种方法更好,因此我们在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时,主要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及健康状况、该治疗的副作用、病人的喜好和愿望等因素。例如,与放射疗法相比,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治疗后发生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危险性较大,但对肠道功能的影响很小。因此,在治疗局限性的前列腺癌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需要和愿望。

(2)临床观察随访:

在早期局限性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可以采取临床随访观察而不需立即处理,因为这部分患者观察期间的长期生存率与同年龄的无前列腺癌人群的生存率基本相同。选择随访观察的前列腺癌患者多为年龄较大、预期寿命短、可能为隐匿性肿瘤、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人。另外,由于移行带的肿瘤侵犯至直肠膀胱间隙的机会较小,发生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小,随访观察也是其可行的选择之一。适合于随访观察的理想患者应为血清PSA<4ng/ml、患者预期寿命短、肿瘤病理分级低的病人。该 “疗法”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其没有与各种治疗有关的死亡率问题。但是患者经常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着未经治疗的癌肿,会产生严重的思想包袱和心理负担,这也是人们很少选择随访观察的原因。

(3)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已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 1904年,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的Young医师完成了首例经会阴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整个前列腺、精囊、Denonvilliers筋膜。1945年 Young报道了184例经会阴途径手术治疗的结果,随访5~27年,治愈率达55%。1948年,Minin首先开展了经耻骨后的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1954年,Chute详细介绍了耻骨后逆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1958年Campbell介绍了经耻骨后顺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由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创伤大、术后尿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极高,手术死亡率亦高,使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1979年,美国JohnsHopkins大学的Walsh等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提出了保留性神经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技术,大大减少了术中的失血量及术后的尿失禁和阳萎的发生率。现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已为大多数泌尿外科医生所接受,成为前列腺癌,尤其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经典手术方法。

前列腺切除术

常见的增生前列腺切除方法有如下几种:

(1)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2)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3)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

(4)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以上手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应根据患者情况及医生对手术掌握的程度而选择。在国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占全部前列腺手术的90%以上,但在我国大多数医院仍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

开放性手术中,以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式应用最多,是泌尿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术方法。该手术较简单,容易掌握,术后很少有尿失禁,膀胱内有其他病变者,选择这一手术方法更为恰当。但此手术需切开膀胱,若前列腺包膜与腺体发生紧密粘连,偶尔会撕裂包膜,给止血带来一定困难。

真性尿失禁的原因

1.先天性疾病:尿道上裂、膀胱外翻等;

2.外伤:如分娩产伤和骨盆骨折等,造成尿道括约肌的损伤或控制排尿神经功能的损伤;

3.医源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国外前列腺根治手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为5~1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0.5~1%)、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壁手术,宫颈癌根治术以及盆腔内较大创伤的手术,均可破坏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或平滑肌组织,使尿道关闭功能减退而发生尿失禁。其在尿动力学检查的特点是:尿道持续低压,尿道括约肌肌电图活动消失。

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

1.先天性疾病:尿道上裂、膀胱外翻等;

2.外伤:如分娩产伤和骨盆骨折等,造成尿道括约肌的损伤或控制排尿神经功能的损伤;

3.医源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国外前列腺根治手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为5∼10%,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为0.5~1%)、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壁手术,宫颈癌根治术以及盆腔内较大创伤的手术,均可破坏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或平滑肌组织,使尿道关闭功能减退而发生尿失禁。其在尿动力学检查的特点是:尿道持续低压,尿道括约肌肌电图活动消失。

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怎么回事

现在越来越多的男性存在各种各样的男性病,其中前列腺疾病是男性的一个顽疾,很多人最后不得不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前列腺电切就是治疗方法的一种,但在术后却出现尿失禁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 ,与传统的前列腺摘除术相比,它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痛 苦少、恢复快等优点。但亦有各种并发症,其中,前列腺切除后尿失禁就 是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

尿失禁是前列腺电切除术后 严重的并发症,其常见病因有:

1术中前列腺远侧电切过 多伤及外括约肌,术后前列腺窝内气囊压力过大,长期压迫造成永久性外 括约肌收缩乏力而导致真性尿失禁。

老年人尿失禁原因

(一)发病原因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血管意外,脑萎缩,脑脊髓肿瘤,侧索硬化等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

2.手术:如前列腺切除术,膀胱颈部手术,直肠癌根治术,子宫颈癌根治术,腹主动脉瘤手术等,损伤膀胱及括约肌的运动或感觉神经。

3.尿潴留:前列腺增生,膀胱颈挛缩,尿道狭窄等引起的尿潴留。

4.不稳定性膀胱:膀胱肿瘤,结石,炎症,异物等引起不稳定性膀胱。

5.妇女绝经期后:雌激素缺乏引起尿道壁和盆底肌肉张力减退。

6.分娩损伤: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等引起的括约肌功能减弱。

(二)发病机制

老年人尿失禁正常的排尿和随意控制与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性反应有关,随着膀胱充盈,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向骶部脊髓发出信号,膀胱容量达临界值时,脊髓反射(排尿反射)刺激膀胱排空,排空过程由逼尿肌节律性收缩及尿道外括约肌松弛来完成,排尿随意控制由大脑皮质的神经元回路抑制排尿反射来完成,随意控制需要个体注意膀胱排空阈值,避免在达到阈值前排尿,形成尿失禁,也就是说,要感觉膀胱充盈的程度,抑制反射性收缩,直到需排尿的程度,在无抑制的膀胱收缩或咳嗽,喷嚏引起的压力骤增时还需闭合尿道以防止尿失禁,随意排空膀胱的能力在维持随意控制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各环节在适当时候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即可出现尿失禁,常见的尿失禁类型有:

①急迫性尿失禁,膀胱收缩不受抑制;

②压力性尿失禁,一过性压力增高时不能有效地防止尿液流出;

③充溢性尿失禁,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尿液自长期充盈的膀胱流出;

④功能性尿失禁,生理反应正常,但由于其他原因如有情绪或运动障碍,不能去厕所或应用便器,约1/3的功能尿失禁是由尿路感染或使病人精神或运动障碍的急性病引起的暂时性症状。

尿失禁的分类

1,充溢性尿失禁是由于下尿路有较严重的机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潴留,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这类患者的膀胱呈膨胀状态。治疗需要从解除下尿路梗阻入手。

2,无阻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阻力完全丧失,膀胱内不能储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时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大多是由于尿道括约肌功能丧失引起,如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后尿失禁,治疗需安装人工括约肌等。

3,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间歇排尿(间歇性尿失禁),排尿没有感觉。

4,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严重的尿频、尿急症状。由于强烈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可以通过盆底锻炼及服用M受体阻滞剂缓解,严重者需安装膀胱起搏器等。

5,压力性尿失禁是当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下楼梯或跑步时)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压力性尿失禁主要与盆底肌和尿道括约肌松弛、闭合不全有关。轻度患者可以通过盆底锻炼获得缓解,中重度患者可以施行微创吊带手术治愈。

前列腺切除还能过性生活吗 什么是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切除时指在符合手术指针的前提下,进行前列腺增生切除或前列腺全部切除,前列腺手术有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以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

小便失禁是什么病 假性尿失禁。

老年男性病人因膀肮逼尿肌无力,小便不时溢出者,应考虑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肿瘤所致。这种尿失禁称为“溢出性”尿失禁,即假性尿失禁。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怎么回事

常见术式

常见的增生前列腺切除方法有如下几种:

(1)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2)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3)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

(4)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以上手术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应根据患者情况及医生对手术掌握的程度而选择。在国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占全部前列腺手术的90%以上,但在我国大多数医院仍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

开放性手术中,以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式应用最多,是泌尿外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术方法。该手术较简单,容易掌握,术后很少有尿失禁,膀胱内有其他病变者,选择这一手术方法更为恰当。但此手术需切开膀胱,若前列腺包膜与腺体发生紧密粘连,偶尔会撕裂包膜,给止血带来一定困难。

术前准备

1.病人多为老年人,全身情况较差,且常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因此术前对病人全身情况必须作全面而细致的检查和估计。除一般体格检查外,应特别注意肾脏功能的测定(如血非蛋白氮、CO2结合力及酚红试验等)。此外,尚需多次测定血压,检查眼底、心电图、胸部透视及肝功能。有肾功能不全者,应引流膀胱,待肾功能好转后手术。

2.术前病人常合并泌尿系感染,导尿可以改善上述情况,但长期留置又可引起感染。为了减少术后伤口感染,术前数日可服抗生素,术前半小时可用抗菌溶液冲洗膀胱。常用的抗菌溶液为1∶2000呋喃西林、1∶5000高锰酸钾。膀胱洗净后,用冲洗溶液充满

3.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膀胱状况、前列腺肥大的类型和膀胱有无其他合并症(如结石、憩室等),但不需术前常规施行。

相关推荐

经尿道行前列腺切除的患者还会患前列腺癌吗

曾经行经尿道切除前列腺的患者还会患上前列腺癌吗?答案是肯定的。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一大治疗方式。前列腺增生好发于前列腺移行带,而前列腺癌则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带。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主要切除受阻的前列腺组织,即主要是切除移行带,外周带的切除程度主要取决于泌尿外科医生技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并非要完整的切除整个前列腺,而主要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因此手术后仍然会有残留的前列腺组织,这些残留的前列腺组织可以再次发生增生,当然也有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 因此,即使曾经进行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也有必

前列腺癌根治术会致阳痿

前列腺癌根治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阳痿、尿失禁。经典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几乎100%的患者发生阳痿(阴茎不能勃起),保留一侧的神经血管束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约70%的患者发生阳痿,保留双侧的神经血管束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约40%的患者发生阳痿。经典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曾高达15%-35%,现在器械和手术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尿失禁的发生率已经降到10%以下,但手术后短期内暂时性尿失禁仍然很常见。偶尔可出现膀胱与尿道连接部位瘢痕狭窄,引起排尿困难。 由于前列腺癌发生于老年人,不少护着你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治疗前列腺癌有很多种方法,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好处和弊端。根据治疗的目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分为根治性治疗和保守性治疗。 一、手术治疗 (一)适应症及分类 外科手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愈性治疗方法,称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将前列腺和肿瘤完整切除。 主要适用于前列腺癌局限在前列腺以内者,但没有侵犯精囊和淋巴结,经根治手术后可获长期生存。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适用姑息性手术; 2、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开放性手术; 3、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切口从脐到耻骨上缘),适用开放性手术; 4、

前列腺癌的手术切除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适用于A期、B期前列腺癌,对于C期或D期前列腺癌可通过去势或放疗缩小瘤体后再做根治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肿瘤局限在前列腺以内,没有精囊和淋巴结侵犯者,经根治手术后获长期生存。以前常用经会阴前列腺切除术,近年普遍采用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 睾丸切除术 男性95%雄激素来自于睾丸,大多数前列腺癌生长依赖于雄激素,因此睾丸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老年人或不能耐受根治术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主要用于解除膀胱颈部梗阻的前列腺癌,此手术证实有癌

前列腺增生可以手术吗 前列腺增生手术的并发症

术中出血往往足最常见的并发痹。由于前列腺位置深在,血供丰富,切除后创面往往无法通过缝合止血,只能依靠压迫止血;前列 腺组织内富含纤维素酶,可以将愈合组织中的纤维索分解为葡萄糖等,从而影响愈合。 各种前列腺手术后几天至数周内都可能发生急性附宰炎,如发生附宰炎,应加强抗茵药物治疗。思者卧床休息,阴囊抬高,早期局部冷敷,后期热敷,形成脓肿则切开引流。 部分拔除尿管后的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尿失禁,多为暂时性的,由膀跳功能障碍所引起,持续数日或数周后可自行消失。应鼓励患者做缩肛练习,或接受药物治疗等。个别患者可因膀胱颈

容易憋不住尿怎么办

一、男性尿失禁的病因有哪些? 1、暂时性尿失禁(1)尿路感染(2)急性精神错乱性疾病(3)药物反应(4)心理性忧郁症 2、长期性尿失禁(1)中风、痴呆(2)骨盘外伤,损伤尿道括约肌(3)骨髓炎(4)前列腺炎或前列性增生(5)膀胱炎。 二、男性尿失禁常见原因是什么? 前列腺病变是引起男性尿失禁最常见的原因,正常男性控尿机制包括两部分: 1是近侧尿道括约肌,即膀胱颈部及精 以上的前列腺部尿道。 2是远侧尿道括约肌精 以下的前列腺部尿道及膜部尿道。前列腺发生炎症后,可使膀胱储尿功能和排空功能丧失导致尿失禁。 三

尿失禁是如何产生的

1、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流出。 2、假性尿失禁: 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或膀胱逼尿肌无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损伤性病变、肿瘤与炎症病变等导致调节膀胱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称“溢出性尿失禁”。 3、压力性尿失禁: 是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在用力咳嗽、大笑、打喷嚏、举重物时,骤然增加腹内压,造成少量尿液不自主溢出,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功能性尿道括约肌

女性尿失禁症状类型

1、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流出; 2、假性尿失禁 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或膀胱逼尿肌无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损伤性病变、肿瘤与炎症病变等导致调节膀胱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造成膀胱过度膨胀、内压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称“溢出性尿失禁”; 3、压力性尿失禁 是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在用力咳嗽、大笑、打喷嚏、举重物时,骤然增加腹内压,造成少量尿液不自主溢出,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功能性尿道括约肌松弛;

前列腺癌应该如何治疗和用药

前列腺癌的治疗可分为前列腺根治术、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学治疗。主要根据肿瘤分期选用各种方法。Al期是前列腺增生手术时偶然发现的癌,病变局限在3个高倍视野以内,多数分化良好,大部分病人病情稳定,约2/3不作治疗者病变可缓慢发展,仅有1%左右可能死于癌。由于其预后良好,一般不主张行前列腺根治术或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应定期随诊,行直肠指诊和B超检查,测定血酸性磷酸酶。A2期不作治疗35%可扩展,应考虑行前列腺根治或放射治疗。B期前列腺癌应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B1期多数分化较好,手术时可发现5%~20%有

老人为什么会尿失禁

1、假性尿失禁 老年人会出现假性尿失禁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下尿路或膀胱逼尿肌无力,所造成的尿潴留,就会导致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内压增高,尿液被迫流出,又称为“溢出性”尿失禁。这主要是由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肿瘤等所引起。 2、应力性尿失禁 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都不如年轻的时候了,特别是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下降,以至于控制尿液的排泄能力较差,只要稍微精神紧张或者是用力咳嗽、喷嚏、大笑、举重物等骤然增加腹内压,就会出现尿道括约肌松弛,尿液就可能不由自主地从尿道排出。 3、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逼尿肌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