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浅睡眠和深睡眠
宝宝的浅睡眠和深睡眠
宝宝的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睡眠良好的孩子反应敏捷、学习能力强、较少失误、精力旺盛。有时家长会发现,宝宝在夜里时常会出现阶段性的睡眠,一时睡不安稳,再过一会儿又睡得踏实了,如此反复好几次。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
人的睡眠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浅睡期称慢波睡眠;一个是深睡期称快波睡眠。
人在入睡时首先要进入浅睡眠,约经过80分钟左右后进入深睡眠,整个睡眠过程浅与深要交替4-5次。一般前半夜是以浅睡为主,后半夜以深睡为主。
儿童睡眠的质量与时间均会影响生长发育。据报导有的儿童睡眠不安、易惊、易激怒、情绪不稳,醒后没精神还带着疲倦的样子,大一点的孩子会说头昏等。这可能与未能很好地进入深睡状态有关。
生理学还发现,如果人为地阻断深睡眠和剥夺后半夜的睡眠时间,会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下降,尤其是杀伤T淋巴细胞的数量下降,常可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减退,容易患各种疾病。常见的是睡眠不足,食欲就不好,在游戏及各种活动中无精打采。
因此如发现孩子睡不实,尤其是后半夜总来回翻身等,就要及时查找原因,是否饥饿、寒冷、憋尿或身体有何不适等。只有保证孩子睡眠的质量,才能起到休息的作用。
如何正确调整婴儿的睡眠时间
3种方法检测睡眠质量
方法1 浅睡眠与深睡眠
宝宝的正常睡眠分为2种:
浅睡眠
大脑细胞仍处于活动状态,有时似醒非醒的样子。宝宝容易被周围声响或环境过热、过冷等因素而惊醒,多发生于上半夜。尽管如此,浅睡眠还是有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
深睡眠
大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宝宝不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妈妈搬动宝宝或有较大声音都难以唤醒,多在下半夜出现。脑垂体此时会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进宝宝的骨骼发育,有利于宝宝身高的增长。
方法2 睡眠时间
不同年龄阶段,宝宝的睡眠时间不尽相同。随着年龄的增长,24小时内,宝宝总的睡眠时间逐渐缩短。
不同年龄段的平均睡眠时间(24小时内)
年 龄?
总睡眠时间(小时)
0~1个月?
20
2~5个月?
15~18
6个月~1岁?
14~16
1~2岁?
12~14
2~3岁?
11
特别提示:
宝宝睡眠时间的长短,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只要宝宝精神饱满,食欲好,活泼好动,生长发育(身高与体重)正常,您就可以不为宝宝睡眠时间的长短担扰。
方法3 浅睡眠在总睡眠时间中的比例
宝宝的深睡眠与浅睡眠有一定的比例,宝宝不断长大后,连续睡眠时间逐渐延长,而浅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
年 龄?
不同年龄阶段浅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
0~1个月?
50
2~5个月?
40
6个月~1岁?
30
1~2岁?
25~20
2~3岁?
20以下
特别提示:
浅睡眠时间与总睡眠时间一样,每个宝宝并非完全相同。上表所列值,只是一个大体数据,波动的范围比较大,另外,同一宝宝,有时浅睡眠时间可能多一些,有时深睡眠时间多一些,这都是正常现象。
多数妈妈不懂宝宝“深浅睡眠”
在破纪录现场,帮宝适育儿专家联盟成员、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玺诚专家介绍说:“对于0-2岁的宝宝来讲,睡眠好才能长得好。良好的睡眠是健康身体和情智开发的基础。”但是,如何让宝宝睡得好,很多妈妈还存在盲区。
宝宝睡不好?73.5% 妈妈不懂“深浅睡眠”
“为什么宝宝晚上睡觉总会一惊一惊的?”生活中,不少妈妈都发现,宝宝晚上睡觉很不安稳,并认为这是睡眠有问题的表现。其实,在专家看来,当宝宝睡眠中出现眼动、吸吮等无意识的动作、声音时,可能是宝宝处于浅睡状态。
专家刘玺诚介绍说:“宝宝的睡眠有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种状态。若按脑电图表现来判断,非快速眼动睡眠属于‘深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则属于‘浅睡眠’。宝宝的睡眠过程也是深一阵、浅一阵,深浅睡眠不断交替。”
不过,据帮宝适与《聪明宝宝》的联合调查显示,73.5% 妈妈并不了解“深浅睡眠”,甚至有67.6%的妈妈认为“浅睡眠就是宝宝睡不踏实,是对宝宝不好的”。事实上,浅睡眠对于宝宝的成长同样非常重要。
浅睡促智力 深睡长体格
“很多妈妈觉得,浅睡眠就是质量不高的睡眠,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刘玺诚专家介绍说,夜晚睡眠时,宝宝白天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依然在大脑里储存着;当进入浅睡阶段,宝宝就会在脑子里对这些知识进行滚动“复习”,巩固记忆,从而建立和发展脑细胞新的功能联系。除了“复习知识”,在浅睡眠阶段,大脑还会增加蛋白质合成,促进宝宝的脑部发育。
相比浅睡眠对宝宝的大脑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深睡眠则有助于宝宝的体格生长发育。“在宝宝深睡眠阶段,影响体格发育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会增多。“ 刘玺诚专家如是说。据卡托研究表明:人体每天70%的生长激素都是在深睡时分泌的;一旦出现睡眠问题,就会打乱宝宝深睡时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宝宝的内分泌和代谢系统受到影响。
新生儿睡觉的正常时间是哪些
孩子越小,大脑发育越快,需要睡眠时间就越多。睡眠一般有深睡、浅睡的分别,小宝宝浅睡的时间比较多。比如刚生下来的新生儿,一个睡眠周期差不多45分钟左右,有一半的时间在浅睡,有一半的时间是深睡。浅睡的时候,宝宝会有一些微笑,或者噘噘嘴、做一些鬼脸,呼吸不均匀,胳膊腿动一动,有时哼哼有点声音,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
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大体如下(小时):
初生:20小时; 两个月:16—18小时;
四个月:15—16小时; 九个月:14—15小时;
十二个月:13—14小时; 十五个月:13小时;
二岁:12.5小时; 三岁:12小时;
五岁:11.5小时; 七岁:11小时;
七岁以上:9—10小时。
宝宝浅睡眠时咀嚼
1、一般认为,婴幼儿睡眠时间比较多,但个体差异较大(12-16小时)。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宝宝的体质和父母睡眠时间的长短(遗传因素)有关。有一些宝宝白天清醒时间较长,但夜间睡眠很好,宝宝本身也无不适感。因此无论睡眠时间长短,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食欲正常,又没有消化方面的问题,而且体重增长良好。家长就不必过虑,最好让您的宝宝自己决定所需要的睡眠时间。
2、许多宝宝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宝宝睡觉不踏实,睡眠中身体总在动,甚至还出现惊跳、啼哭等,儿科急诊的医生经常会碰到夜间睡觉不好,啼哭剧烈而到医院就诊的小孩,可是当宝宝到了医院却很安静,有些宝宝反而睡得非常香甜,令家长哭笑不得。还有一些父母为此还将宝宝抱到医院,误认为孩子是患了佝偻病。其实这种不踏实的睡眠与宝宝的睡眠形式有关。
如何让孩子自己去睡觉
1.睡眠类型。睡眠有两种基本类型:浅睡和深睡。深睡时肌肉和脑放松,发生在夜间睡眠第一部分和下午小睡。浅睡时肌肉和脑活跃,表现为身体活动、吸吮、发音,做梦,发生在夜间睡眠第二部分和白天小睡。
新生儿睡眠的50%~80%在浅睡,而成人只占25%。孩子在睡眠时是很活跃的,表现为发声、移动身体,但他们没有醒,是在浅睡中。这时不需要喂奶或帮助。
2.睡眠周期。人类在夜间是通过一系列睡眠周期休息的。成人倾向开始于深睡周期,然后为浅睡。婴儿更多是在深睡和浅睡周期中快速摆动。每个睡眠周期有开始和终止。当一个人睡眠时先从浅睡到深睡再到浅睡,然后进入第二个睡眠周期。在进入第二个睡眠周期前,成人会重新检查他们的周围环境,身体是否舒服?在每一个睡眠周期结束时,可有部分清醒。孩子可能在部分清醒时,有抽泣或短暂的哭泣发生。这时孩子没有完全醒,父母不用处理,宝宝将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如果你干预了,如抱起来哄孩子,或给宝宝喂奶,你将会把他弄醒,由此养成每个睡眠周期醒来要求抱和吃奶的习惯。不然,孩子就会哭闹。因此,你应该让他躺着再入睡,不要去干预。
3.睡眠周期长度。成人睡眠周期长度平均为90分钟,新生儿睡眠周期平均为60分钟。所以,你的宝宝睡眠周期比你短,需几个月以后进入成熟睡眠型,像较大的儿童那样。
宝宝不睡大觉怎么回事 宝宝睡眠特点
宝宝睡觉具有浅睡眠时间长的特点,浅睡眠时间长达10分钟,甚至更久之后才能进入深度睡眠,所以常听到妈妈抱怨宝宝睡着一放到床上就醒了,其实是因为他还在浅睡眠时间。
宝宝睡觉周期也非常短,即使深度睡眠之后一个小时就会再次进入浅睡眠。如果是大人,也许翻个身、挠个痒就会再度进入深睡眠。但是对于尚处于学习期的宝宝来说这还很难,他可能会有眼皮颤动、呼吸不匀、手脚动动、脸部抽动等等一系列动作,这个时候如果宝宝被外界影响就会醒来,比如外界太吵,又或者因为饿了、长牙、尿尿等不舒服状况发生。而如果没有外界影响,宝宝10分钟后又会进入深度睡眠。
宝宝浅睡眠不是睡不好
“宝宝的睡眠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之分,两者都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实际上,宝宝的浅睡眠经常被打扰。”
近日,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刘玺诚表示,许多妈咪并不了解“深浅睡眠”。
刘玺诚介绍说:“对于0-2岁的宝宝来讲,睡眠好才能长得好。良好的睡眠是健康身体和情智开发的基础。”但是,如何让宝宝睡得好,很多妈妈还存在盲区。宝宝的睡眠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之分,深一阵浅一阵,不断交替。但据帮宝适与《聪明宝宝》的联合调查显示,73.5%的妈妈并不了解“深浅睡眠”,甚至有67.6%的妈妈认为“浅睡眠就是宝宝睡不踏实,是对宝宝不好的”。事实上,浅睡眠对于宝宝的成长同样非常重要。
据专家介绍,浅睡眠可以促进宝宝的脑部发育;深睡眠则有助于宝宝的体格生长发育。保证良好的深睡眠和浅睡眠都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完整睡眠需要深浅睡眠都不受打扰,尤其是浅睡眠,如果打扰了宝宝的浅睡眠,可能还会影响宝宝深浅睡眠的过渡。”
不过,保证宝宝浅睡眠不受干扰并不容易。研究表明,婴幼儿大部分尿床都发生在浅睡时期;但现实生活中,宝宝尿床后,很容易被妈妈唤醒更换纸尿裤或是因为纸尿裤不够干爽自然醒来。因此,专家建议,睡前妈妈要给宝宝更换可以保持整夜干爽的纸尿裤及柔软衣服,尽量避免外界因素打断宝宝睡眠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