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多动症患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多动症患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注意缺陷症状:符合下述注意缺陷症状中至少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2、在学习、工作或其它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

3、 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4、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5、往往不能按照指示完成作业、 日常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对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6、常常难于完成有条理的任务或其它活动。

7、 不喜欢、不愿意从事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事情(如作业或家务),常常设法逃避;

8、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书或工具等)。

9、 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10、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忘四。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一:多动。

儿童常表现为手脚难以安定,时常要动来动去,或坐的时候时常挪动;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其他需要坐在位置上的活动都不能保持在原位坐好,时常离开座位;不能够安静地参加集体活动,带头破坏活动或大声喧哗;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表现出持久的运动过分,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别人的要求都难以使其改变。若儿童含有以上多动性症状的其中三种,且这种现象维持六个月,那么就可以判断为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二:冲动性。

儿童在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还没完成,就把答案说出;经常干扰他人,使他人感到很困扰;在集体活动时不按顺序来排队等候,老喜欢插队;太多话说,难以对社会或学习规则作出恰当的反应。具备以上的其中一点则可判断为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诊断标准三:不注意。

儿童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很健忘;不会注意他人的讲话;在学习或游戏上都难以保持注意;对于细节很常不能够注意,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的,导致常常出现错误;组织任务或活动的能力常常不够好;对于指令常无法始终遵守,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日常杂务等;做事常常丢三落四,常会落下必需品,如学校的作业、铅笔、玩具等;常常逃避需要保持精神努力完成的任务;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儿童若出现以上的六种症状,即可表现为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1、 注意涣散(至少具备下列3项)

⑴、作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⑵、上课常常不听讲。

⑶、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⑷、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⑸、很难坚持做某以种游戏或玩耍。

2、 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一项)

⑴、往往想到什么就作什么。

⑵、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⑶、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⑷、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⑸、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⑹、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3、 活动过多(至少具备下列两项)

⑴ 、坐立不安。

⑵、经常奔跑。

⑶、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⑸、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⑹、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⑺、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应注意以下两面三点:

第一,在允许的活动场合,如下课、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自己 ,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quot;不拌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拌多动"及"注意缺陷不拌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拌多动的多动症"。

如何区分自闭症和孤僻内向等行为表现

自闭症,也有翻译为孤独症,是医学,更具体地讲是精神病学的概念。可是,很多人用字面意思去理解,以为孤僻的就是自闭、孤独症。就好像没有医学术语时,我们骂人“疯子”,会了点术语,就骂人“神经病”。其实还骂错了,按他的本意,应该是“精神病”。

“神经病”骂得多了,我们也就明白,说话的人不是在做诊断,而是在骂人。很可惜,自闭症、多动症、孤独症……这些术语还没有普及到尽人皆知的地步,所以,很多家长、老师、半吊子专家、蒙古大夫等,本来想说“这孩子行为怪癖、孤独、内向”,图了方便,或者想彰显专业性,或者就是凭空猜测、不求甚解,给人家贴上“自闭症”的标签。这种情况不仅有,而且很多。

所以,强烈呼吁:打击误诊!坚决反对贴标签!揭批假机构以商业盈利为终极目的的对自闭症的炒作和对自闭症患儿家长的欺骗!揭批假专家!

那么,怎么区分自闭症和疑似自闭症的一些言行表现呢?我国和国际上都有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本来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有专业资格的人才可以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可惜,很多人迫不及待地从网上下载了诊断标准,就开始按字面意思和自己的理解给别人做诊断了。

成人多动症的诊断

多动症看似是儿童的疾病,原来在成人身上也普遍存在。有研究发现,虽然多动症可以自愈,但有一部分儿童如果患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到青壮年阶段,只是症状表现有所不同而已。在医学上,我们称之为“成年轻微脑功能障碍 (简称AMBD)” ,临床表现为急躁、易发脾气、焦虑、抑郁等特点,是一种精神疾病。

近年来,我国开始密切关注成人多动症,有统计显示,一百个人中就有4个人患有成人多动症!成人多动症也是一种精神疾病,实际上是儿童多动症的延续,进入成年后,在众人眼前他们会克制自己无意义的动作,可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思想就会开小差。工作不专注、易分心实际上都是成人多动症这类精神问题的表现。

成人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成人多动症诊断标准目前尚未统一,但有学者提出以下四点作为参考,符合任意一项,极有可能患上成人多动症。包括:早年即有学习困难伴注意不持久;成年期有严重的焦虑、抑郁或相似症状;用丙咪嗪后症状有非常显著的改善;精神状况检查的特征是语速增快及主题易变,但没有明显的精神病性思维特征。

成人多动症预防从孩童开始

因为成人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症的“延续”,所以预防也要从孩童开始。一般是药物结合情绪疏导的方法,对于多动症儿童,家长、老师的配合也是不可缺少的,既不能歧视和责打,也不可以病为理由而过分迁就。在服药的同时,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正确引导患儿。对于多动症成人,耐心细致的思想交流则更为重要,努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该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患上多动症呢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涣散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间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冲动任性

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2项: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允许活动的场合,如下课时、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谓“不伴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近年,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及早期智力开发过量,使外界环境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是当前造成儿童多动症(注意力涣散、多动)的原因之一。另外,吃了食物中的人工染料,摄入含铅量过度的饮食(不一定达到铅中毒)也会导致多动。

此外,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多动症的鉴别诊断

多动症的鉴别诊断如下:

1.精神发育迟滞 该病患儿可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如能上学,学习困难也相当突出,因此易与多动症相混淆。但追溯病史,可发现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自幼生长发育较同龄正常儿童迟缓,如经常和年幼的儿童玩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学业水平与智力水平多相符合,韦氏儿童智力检测智商低于70。以上有助于鉴别。

2.儿童孤独症 虽然该症患儿常存在多动、注意障碍,但患儿还存在儿童孤独症的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因此,不难和多动症进行鉴别。

3.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和多动症同病率较高。如患儿不伴有多动和注意障碍,只诊断品行障碍。如患儿同时伴有多动、注意障碍,并符合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诊断标准,则两个诊断均需做出。

4.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 儿童在焦虑、抑郁或躁狂状态下可能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症状,多动症患儿因为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等也可出现焦虑和抑郁,因此两者需要鉴别。两者的鉴别要点如下:①多动症起病于7岁之前,而儿童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的,起病时间则可早可晚;多动症为慢性持续性病程,而情绪障碍的病程则长短不一,心境障碍则为发作性病程;③多动症的首发和主要症状为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和冲动,而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的首发和主要症状是情绪问题,如情绪低落、担心、恐惧、易激惹等;④情绪障碍或心境障碍儿童通过治疗改善情绪后,多动和注意障碍将消失;而多动症患儿服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改善情绪后,过度活动、注意障碍和冲动可能有所改善,但仍持续存在。

5.儿童精神分裂症 该病起病时间较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晚,发病高峰时间为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在早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的同时,常伴有其他情绪、行为或个性方面的改变,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淡漠和不协调、行为怪异、意向缺乏等精神分裂症症状,据此可和多动症相鉴别。

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遗传因素

多动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多动症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和遗传表型标准,而且对遗传机制缺乏了解,因此认为多动症中也只有一部分具有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多动症患儿都有遗传基础。

具有遗传因素的多动症患儿,往往在母亲腹内时就动得特别厉害,出生后很活泼,很难照管。

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遗传度为0.75-0.91,遗传方式尚太少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该障碍和多巴胺受体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神经生理学因素

该障碍患儿脑电图异常率高,主要正常为慢波活动。增加脑电图功率谱分析挂号发现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减、小平均频率下降。提示该障碍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或大脑皮质的觉醒不足。

轻微脑损伤

母孕期、围生期及出生后各种诊断协和原因所致的轻微脑损伤可能以后是部分患儿发生该障碍的主要原因,但没有单一一种脑损伤存在于谢谢所有该障碍患儿,也不亲人是看病所有有此损伤的儿童打针都患该障碍,而且中心许多车祸患儿并没有顺心脑损伤的证据。

神经生化因素

有研究表明该障碍一下可能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有关,包括: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更新率降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低下等。

神经解剖学因素

磁共振研究报道该障碍患儿存在胼胝体和尾状核体积的减小,功能核磁研究尚报道该障碍患儿尾状核、额区、前扣带回代谢减少。

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如经济过于贫穷、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等均可增加儿童中饭患该障碍的危险同意性。

其他中间因素

该障碍可能帮助与锌、铁、缺乏血铅增高有关。可乐、咖啡、食物添加剂可能不厌其烦增加儿童很怕患该障碍的厉害危险性。因些适当的补锌是有助于改善少儿多动症的,可多吃些含锌丰富的食物或锌剂,如生蚝、新稀宝片。

我们知道,如今多动症患儿越来越多了,那多动症的患病率到底是多少?随着国际上有关多动症诊断标准的逐渐统一,国内外学者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已比较接近,如美国3.4-4.7%、德国3.9%-9.0%、日本4%、澳大利亚7.5%-11%、新西兰3.0%、巴西5.8%。我国各地报道的多动症患病率约为1.3%-13.4%,如北京8.6%、上海4.0%、天津3.8%、河南10.2%、哈尔滨6.9%、吉林10.8%、合肥10.6%、湖南7.3%、广州1.3%。综合国内7项大型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为4.31%-5.83%。国外学者一般认为,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3%-6%。粗略估计,我国约有1461-1979万的多动症患儿!

少儿多动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已引起了广大家长、老师、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患了多动症后,尤其是重症或有共病的患儿,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表现

(1)成人多动症的临床特证:

Utah大学研究小组提出成人多动症时,主要是以儿童多动症状与成人的某些病理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为依据的。实际上,成人多动症的临床表现虽然类似于儿童多动症,但是我们认为它们是儿童多动症远期结局的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儿童多动症结局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回顾性调查和随访研究,研究对象有从少年期到成人期较宽的年龄段,对多动症的演变过程和结局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成人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或坐立不安。情绪冲动或不稳定。学习或社会功能受损,临床特征与儿童期多动症类同。

(2)成人多动症的诊断:

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DSM-Ⅲ)将到成人期仍存在多动症状者划分到“注意缺陷障碍——残留型”。

注意缺陷障碍----残留型的诊断标准:

1、患者某个时期的表现,符合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的诊断标准,病史来自患者本人或家庭成员。

2、目前多动症已不存在,但疾病的其他症状如注意缺陷和冲动性持续到今仍未缓解。

3、由于注意涣散和冲动性,使社会生活或职业功能遭到损害。

4、非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极重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多动症是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多动症这种疾病给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家长非常的头疼,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看。

家长们并没有医生的专业知识及,检测仪器,但是可以通过认真观察,来发现儿童多动症。如果是孩子活动过度就有,可能是发生了多动症,一般发生于幼儿早期,通常在进小学后,孩子的表现就会更显著。孩子在上课的时侯小动作会不停,像撕书,把书本涂得不成样子,但凡是孩子能碰的东西都要去碰,而且还很喜欢打架斗殴。还有就是孩子如果患有,多动症就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心的听老师进行讲课,而且对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都可以立马其反应,还会常常的去干扰其他的同学;还有就是多动症的孩子,的情绪也不是很稳定,常常会无故的叫喊,做什么事情都是没有耐心的,还很容易发脾气。

孩子无法集中精神听课,在学习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会有比较明显的学习成绩下降、不遵守课堂秩序、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行为,家长可以通过和,老师的沟通进行了解。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顽皮不听话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过于顽皮甚至于对学习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那么这样很可能就是多动症造成的了,详细通过我们给出大家的一个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大家应该也比较清楚了吧。

多动症与类似疾病的鉴别

多动症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乏,但并非所有患儿都会有多动的表现,这也要因人而异。由于生理的原因或年龄的原因,很多小孩都会有比较好动的表现,但不属多动症范畴,在诊断小儿多动症的时候,切莫与多动注意力缺乏相混淆,若无法正确区分判断,则应到医院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检查诊断。

多动症及儿童弱智的快速鉴别

1、智力不同:多动症患儿智力正常,或略低于正常智商范围。弱智儿童的智力明显低下,常在70以下。

2、学习障碍特点:多动症患儿会出现注意缺陷,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及集中时间短暂,加之活动过度,便易导致患儿很难安静下来做事,继而引起学习困难。虽然学习困难存在,但患儿仍可以把学习搞好,只是很难坚持下来。综合以上所述,患儿成绩时高时低,波动范围很大。弱智儿童会出现持续性学习困难,并非由注意缺陷引起,而是由智力低下引起的。即使进行督促及帮助,其学习成绩也很难提高上去。

3、行为能力不同:多动症患儿会出现活动过度行为,如异常好动、爱奔跑打闹、上课时小动作过多、坐立不安等。并且,患儿做事易冲动,如不分场合打断他人活动或谈话、奔跑时不考虑危险等,而易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伤害。值得注意的是,患儿在生活、社交、劳动等方面并无困难,且生活能够自理。弱智儿童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善于与他人交往,故在社交、生活等方面存有一定缺陷,甚至不能自理。

多动症及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快速鉴别

1、学习障碍特点:多动症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多由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情绪易波动引起。患儿智力正常,甚至较正常同龄儿聪明。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较正常同龄儿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与智力水平具有关联性,故学习困难多由智力低下引起。

2、症状不同:多动症以活动过多、情绪及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并伴有一定运动障碍。患儿异常好动,如到处乱跑、喧哗打闹等,而很难安静下来;患儿自制力差,且情绪极为不稳,如高兴时会忘乎所以、不顺心时异常暴躁等,且做事易冲动而不考虑后果;不讲礼貌、爱说谎、动作笨拙、精细活动不灵活(如写字、系鞋带等)、辨别能力差、口吃、吐字不清、斜视、眼球震颤等,均为本病常见表现。精神发育迟滞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表现,并伴有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可出现判断力、记忆力、理解力、抽象概括能力及语言功能障碍,而很难融入正常社会生活中;严重者无法独立生活,或出现躯体畸形。

多动症及儿童情绪障碍的快速鉴别

1、发病年龄:多动症好发年龄为6~14岁,但多于7岁之前起病,男孩多于女孩。儿童情绪障碍的起病时间可早可晚,且无性别限制。

2、症状不同:多动症以注意缺陷及活动过度为常见症状,如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异常好动而难以安静下来做任何事情等。并且,患儿做事常不考虑后果而显得异常冲动,如不分场合打断他人讲话或活动、不顾危险地登高爬低等。儿童情绪障碍以情绪异常为主要症状,如抑郁、恐惧不安、强迫怀疑、强怕回忆等,可伴有注意缺陷及活动障碍。

温馨提示: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很严格,对说自控能力差是多动症儿童的核心问题,但是患儿中约有1/4并没有活动过多的症状,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多动症的异常表现,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而非给孩子乱贴多动症的标签。

小儿多动症疾病的诊断检查项目是什么

1、点指试验检查

点指试验检查是常见的诊断多动症的方法,具体的方式是:让患儿一手握拳,另一手用拇指依次接触其他手指指端(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然后另一手重复上述动作。亦可按反方向接触其他手指(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或双手同时重复上述动作。

2、指鼻试验

常见的诊断多动症的标准还包括指鼻试验,一般来说,首先,让患儿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5次,观察试验时的协调性、速度和错误次数。多动症儿童往往动作过重,显得很笨拙,错误次数增多,尤其是闭眼时更为明显。

3、翻手试验

翻手试验是最常见的小儿多动症的诊断标准,专家指出:让患儿坐在桌前将双手平放在桌面上,然后让他们做翻手动作。肘部摆动越过一个肘部的宽度,而且翻手姿势笨拙、不协调者,即为阳性。

孩子老不听话查查多动症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当家长在责怪孩子不听话时,可否想到孩子是得了一种心理疾病?该病症称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的现患率在不同国家存在一定差异,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为诊断标准,美国学龄儿童多动症现患率为3%~5%,我国为3%~10%,美国男童是女童的4~9倍,而我国男童是女童的3倍,在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障碍中,约有60%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小学阶段是多发病时期,其显著特征是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学习困难。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所能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患儿常因注意障碍、多动、无自控能力、学习成绩不好及干扰他人,而被人歧视打骂,可发展成为说谎、偷窃、斗殴、破坏等行为。在家里常受父母惩罚、打骂,甚至虐待,容易造成反抗情绪。在学校常受歧视、冷遇或谴责,容易产生厌学、逃学。

相关推荐

小儿多动症判断标准什么

我见过一个多动症的小孩,就平时静下来,坐着吧,头部也在左右摇晃,吃饭的时候,头也在晃。除了睡觉,其他时间总有部分肢体在运动中。

抽动症并发症

并发症 多动症小儿多动症 抽动症并发症包括:多动症。 有些抽动症患者会出现抽动症并伴有多动症,其表现除肢体抽动,面部抽动,声音抽动外,还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涣散、多动、冲动、成绩下降等情况,这些都抽动症并伴有多动症的表现。 抽动症的并发症表现为强迫症。 抽动症患者常伴有强迫症,抽动症主要表现在身体上的抽动,而强迫症主要在于无法控制自己的精神,从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两者并发可能会表现为:明知不对而欲罢不能,始终无法摆脱,有时很痛苦,会出现自残行为,如咬舌、咬破手指、损伤皮肤、毁容等,常留下感染或疤痕,甚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什么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什么?重症肺炎的发生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早的进行治疗,那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你知道吗?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1. 意识障碍。 2. 呼吸频率≥ 30 次/分。 3. 少尿,尿量< 20 ml / h 或 < 80 ml /4h 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4. 动脉收缩压50%。 7. 并发脓毒性休克。 8. 呼吸衰竭: 动脉血气分析 PaO2< 60 mmHg,PaCO2> 50 mmHg,PaO2/

如何判断多动症

多动症的产生会伴随着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好冲动、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情绪行为障碍等表现。6岁以上的儿童才能确诊否有多动症多动症小时候不治疗,其后遗症会带到成年!在判断儿童多动症的时候要注意和儿童孤独症以及品行障碍进行区别,以免进行误判。 小儿多动症诊断: 一、注意障碍 至少具备下列6项,持续至少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 1小儿多动症患者.常常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或其他活动中出现漫不经心的错误。 2.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常常无法保持注意。 3.别人对他(她)讲话时小儿多动症患者常常显得似

抽动症有哪些危害

1。抽动症的危害显而易见的,由于抽动症症状的表现常常被同学嘲笑.奚落.使患儿产生自卑,性格孤辟.久而久之孩子变的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这样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道路。 2、抽动症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不及格,甚至留级。给孩子及家长都带来很大的痛苦。 3 目前,治疗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方法很多,如西医多采用一些利他林等中枢神经兴奋剂。但疗效并不显著,而且还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如食欲减退、精神紧张、心率加快,严重可抑制体重及身体增高。而且,现在治疗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康复需要的费用大概多少

治疗多动症不要只关注钱,应该多考虑考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患者的生命都会有危险。我们要对这些做出考标准,而多动症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脑瘫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的规律,再加上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相关学科的专业分化和交叉更加明显,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转归、康复的认识更加深入,都为专业多动症专科医院带来更大的挑战。 1、多动症的医治费用个人差距非常大。 这个情况相信非常多医治过多动症的患病者都非常明白。多动症的患病情况干扰多动症的医治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医治多动症时,多动症

怎样诊断儿童哮喘呢

其实哮喘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在1993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就制定出了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凡年龄3次(3分);②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③喘息突然发作(1分);④有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⑤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评分原则: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进一步试验诊断以确诊。 (2)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①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到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有关);②发作时肺部干罗及喘鸣音;③

多动症孩子不治容易患网瘾

多动症孩子不治容易患网瘾 有些家长对多动症不以为然,认为长大了就会好了。如果不干预,半数以上孩子的多动症会延续到成年。这样的孩子上了初中,更容易染上网瘾、烟瘾。 治疗儿童多动症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专家表示: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俗称,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目前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已达到5%,但只有不足1%的患儿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鉴于此多动症患儿应该克服自卑感及恐惧心理,避免疲劳、紧张诸因素刺激; 多动症患儿

风疹的诊断标准怎样的呢

诊断标准对一种疾病的诊断很重要,我们只有通过这个标准,才能判断该疾病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治疗,对症下药才最好的治疗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去了解疾病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 典型的风疹病人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如前驱期短,开始在面、颈部有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1天后发展到躯干和四肢,4天或更少时间皮疹消退,上呼吸道炎症,低热、特殊斑丘疹,耳后、腋窝、腹股沟枕部淋巴结肿痛等,但在流行期间不典型病人和隐型感染患者远较典型病人为多,对这类病人必须做病毒分离或血清抗体测定,方可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

1.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之药物试验阳性:新斯的明0.5—1.0mg肌肉注射.30—60分钟内受累肌肉的肌力明显好转;腾喜龙试验,静注20mg观察20秒,如无出汗、唾液增多、心率加快等副作用,再给8mg,1分钟内症状明显好转。 2.重复电刺激受果肌肉的运动神经,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低额刺激(1—10Hz,通常用3Hz)或高频制激(10Hz以上),肌肉动作电位幅度很快递减10%以上为阳性。 3.血清乙酷胆碱受体抗体阳性。单纤维肌电图呵见兴奋传导延长或阻滞,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相邻电位时间差值延长。 4.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