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怎样传播的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怎样传播的

V/AIDS 流行现状 估计目前全球HIV 感染者约600 万,至今有1400 万AIDS 病亡。1998 年约有580 万新发HIV 感染者,较1997 年增长约10%。在南部非洲的某些地区,成人中HIV 感染者比例高达20%。我国自1985 年发现第1 例AIDS 以来,开始HIV 感染率呈较低水平,近5 年来HIV 传播速度呈现明显增长,1997 年全国HIV 感染9333 例,其中AIDS 281 例。HIV 感染后未予治疗或干预,则约有50%HIV 感染者在10 年内发展成为AIDS。由HIV/AIDS 所带来的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极为严重的。1998 年全球HIV 及其感染的流行情况见表1。

2.HIV 传播途径 HIV 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为:①性传播:同性恋和异性恋性交均可传播HIV;②血液传播:使用不洁的注射器、输血或血制品;③母婴传播:孕妇HIV 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后哺育过程中将HIV 垂直传播给婴儿;④其他:如医护人员护理HIV/AIDS 患者;实验操作人员或医务人员不慎被HIV/AIDS 患者血液等标本污染的锐器刺伤等。

3.HIV/AIDS 相关呼吸道感染的病谱及其变迁 1984 年Murray 分析美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主持的多中心研究。6 家医院1064 例HIV/AIDS 中441 例(41%)出现肺部并发症,感染占92%,其中卡氏肺孢子虫(PCP)达85%。1981 年作者又报道除PCP 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增加,包括化脓性细菌性肺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美国推荐SMZco 和喷他脒气雾吸入预防PCP 获得良效。感染的病谱发生变化,虽然PCP 在构成比上仍属首位,但细菌性感染显着增加

呼吸道感染传染吗

呼吸道感染会传染。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般来说都是有一定的传染性的,要不会传染的话,患者也不会得病,但是也得看具体情况,不能认为有传染性的疾病就一定是传染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但是是否发病还取决于患者本身。如果处于受凉,淋雨,劳累,天气突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呼吸道防御机制下降,从而增加对感冒的易感性,容易发病,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也容易患病。

所以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最好不要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以免感染。

艾滋病流行病学

病原学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分为1型和2型。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流行HIV-1。HIV-1为直径约100~120nm球形颗粒,由核心和包膜两部分组成。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须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HIV-1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不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导致病毒耐药的重要原因。HIV-2主要存在于西非,目前在美国、欧洲、南非、印度等地均有发现。HIV-2的超微结构及细胞嗜性与HIV-1相似,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HIV-1相比明显不同。

HIV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对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较低。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100℃20分钟可将HIV完全灭活。巴氏消毒及多数化学消毒剂的常用浓度均可灭活HIV。如75%的酒精、0.2%次氯酸钠、1%戊二醛、20%的乙醛及丙酮、乙醚及漂白粉等均可灭活HIV。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

流行病学

1.流行概况:WHO报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0万,新感染270万,全年死亡180万人。每天有超过7000人新发感染,全世界各地区均有流行,但97%以上在中、低收入国家,尤以非洲为重。专家估计,全球流行重灾区可能会从非洲移向亚洲。中国CDC估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HIV携带者及艾滋病患者约78万人,全年新发感染者4.8万人,死亡2.8万人。疫情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我国面临艾滋病发病和死亡的高峰期,且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艾滋病相关公益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全身痒是艾滋病早期症状吗

全身痒是艾滋病早期症状吗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经由性行为、血液接触或母婴接触传播。感染HIV后,人体的免疫功能会被抑制,容易导致病毒感染及肿瘤的发生。感染初期,HIV大量复制,产生病毒血症,并可出现衣壳抗原p24的表达,临床表现为急性HIV感染症状。由于HIV的细胞内大量复制,导致CD4+淋巴细胞损伤、死亡,CD4+T细胞明显减少。然而在机体的免疫作用下,CD8+CTL活化,杀伤HIV感染细胞,同时产生抗HIV抗体,病毒血症很快被清除,CD4+淋巴细胞数量回升。但HIV未被完全杀死,进入持续潜伏感染状态,HIV处于低水平复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HIV感染。随着HIV不断复制、扩散,CD4+淋巴细胞不断死亡,如此周而复始,最后导致CD4+淋巴细胞耗竭,免疫功能严重破坏,并发各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和肿瘤,临床表现为艾滋病,

部分患者在感染HIV初期无临床症状,但大部分HIV感染后6日至6周可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1、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各别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3、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肝脾肿大。

上述症状可自行消退。从感染HIV至抗体形成的时期,称为感染窗口期。窗口期HIV抗体检测阴性,但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传播途径HIV感染初期,HIV大量复制,产生病毒血症,并可出现衣壳抗原p24的表达,临床表现为急性HIV感染症状。由于HIV的细胞内大量复制,导致CD4+淋巴细胞损伤、死亡,CD4+T细胞明显减少。然而在机体的免疫作用下,CD8+CTL活化,杀伤HIV感染细胞,同时产生抗HIV抗体,病毒血症很快被清除,CD4+淋巴细胞数量回升。但HIV未被完全杀死,进入持续潜伏感染状态,HIV处于低水平复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HIV感染。随着HIV不断复制、扩散,CD4+淋巴细胞不断死亡,如此周而复始,最后导致CD4+淋巴细胞耗竭,免疫功能严重破坏,并发各种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和肿瘤,临床表现为艾滋病,最终导致死亡。

1、性传播: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传播。生殖器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或溃疡时,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危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通过肛门性交,阴道性交,就会传播病毒。口交传播的机率比较小,除非健康一方口腔内有伤口,或者破裂的地方,艾滋病病毒就可能通过血液或者精液传染。

2、血液传播:

(1)输血传播:如果血液里有艾滋病病毒,输入此血者将会被感染。

(2)血液制品传播:有些病人(例如血友病患者)需要注射由血液中提起的某些成份制成的生物制品。

(3)其它:牙科手术,打架斗殴,共用牙刷、刮须刀,易出血行业比如五金切割等这些方面,其实容易通过血液传播感染艾滋病。

3、共用针具传播:使用不洁针具可以使艾滋病毒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如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医院里重复使用针具,吊针等。

4、母婴传播:如果妈妈是艾滋病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但是,如果妈妈在怀孕期间,服用有关抗艾滋病的药品,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就会降低很多,甚至完全健康。

小孩白细胞偏高怎么办

(一)发病原因

白细胞中的6-磷酸脱酶缺活性降低所致的细菌感染。

(二)发病机制

根据1971年Bachner等的研究,认为G-6-PD是细胞内单磷酸己糖(Hexase-monophosphate)分解代谢过程中所必需,它能催化单磷酸己糖脱氢产生NADPH,后者在NADPH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H202,从而在细胞内发挥杀菌作用。本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中G-6-PD酶的活性低于正常人的25%(有人证实先天性白细胞G-6PD缺乏症的中性粒细胞此酶的含量往往也低,但大多数红细胞G-6PD缺乏症的患者,中性粒细胞G-6PD水平相当于正常人的25%~50%)。其细胞中H202含量也低于正常人的25%,即便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虽属正常,但起不到杀菌作用,因而在吞噬病原体后不增加耗氧量和己糖单磷酸旁路活性,故不产生过氧化氢。

预防

G-6-PD及其生化变异型 “正常”酶称之为G-6-PDB,G-6-PD缺乏症是由于编码G-6-PD氨基酸序列的G-6-PD结构基因异常所致。部分纯化残存酶的详细的生化研究提示它们之间存在异质性,这些异常的酶即为G-6-PD生化变异型。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对G-6-PD变异型的命名、分型标准及方法作了统一规定。G-6-PD的定型主要根据电泳速率及酶动力学特征参数,诸如酶活性、电泳速率、6-磷酸葡萄糖(G6P)和辅酶Ⅱ(NADP)的米氏常数(KM)底物同类物(去氧G6P、磷酸半乳糖、脱氨NADP、辅酶Ⅰ)利用率、热稳定性、最适pH,但最低限度需要下列5项:①酶活性;②电泳速度;③G-6-PD米氏常数;④去氧G6P的相对利甩率;⑤热稳定性。

相关疾病

1.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 (艾滋病毒相关呼吸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2. SARS的胃肠道感染 (SARS的消化道传染;SARS的胃肠道传染;SARS的消化道感染)

3. 下颌下间隙感染

4. 东方马型脑炎 (东方马脑炎;东部马脑炎)

5.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非典;非典型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6.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7.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脑白)

8. 主动脉肠道瘘

9. 乙型肝炎病毒性关节炎 (乙型肝病毒性关节炎;血清性肝炎病毒性关节炎)

10. 乳糜尿 (galacturia;乳糜尿症)

11. 乳糜腹 (乳糜性水腹)

12. 产后出血

如果小孩白细胞计数偏高的太离谱的话就要带上孩子及时到医院做一些检查了,因为孩子的疾病如果一时不能察觉就会发展的很快,这样就要遏制疾病的继续恶化就会更加困难,所以,在平时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呀。

HIV相关呼吸道感染有哪些表现

1、症状 HIV/AIDS者肺部感染者呼吸道症状颇为常见,其发生率随着CD4 计数下降而升高,Huang等报道12000例随访患者中咳嗽占27%,呼吸困难占23%,另外发热占9%,总体上说临床表现缺乏诊断特异性,因为HIV感染者其他并发症均可发生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但某些临床症状对于提示诊断线索仍是有帮助的,例如咳嗽的性质需区分是咳黄脓痰还是无痰干咳,前者通常需考虑细菌性肺炎,后者则以PCP多见。Selwyn等研究发现咳黄脓痰作为独立的影响因子的比数比(OR)=2.5,95%CI=1、1~5.4;P=0.03;相反,干咳支持PCP,其OR=2.1,95%CI=1、0~4.9,P=0.008。症状持续时间也有一定参考值,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常急性起病,症状持续3~5天,PCP通常亚急性起病,典型症状持续2~4周。Kovacs等报道HIV并PCP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8天。发热和体重下降提示全身性或播散性疾病,如分枝杆菌或真菌感染等。肺外症状有助于诊断,如CD4 <200/μl时患者出现呼吸系症状及头痛,应考虑新生隐球菌肺炎和脑膜炎。

2、体征 HIV并发肺部感染可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发绀。低血压常提示为一种急性病程(如细菌性败血症)。血氧饱和度下降可作为疾病严重的重要指标之一。有报告血氧饱和度是检测PCP的敏感指标,但缺乏特异性。50%PCP肺部体检未见异常。部分患者可闻及吸气性(相)双侧喀啦音。细菌性肺炎可有实变或胸腔积液体征。神志异常且有肺部病变, CD4 <200个/μl时则考虑新生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合并肺部异常体征,提示弓形虫感染可能。

1、HIV感染的线索及其确认 我国已进入HIV感染流行的迅速上升期,而临床医师诊断HIV/AIDS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相对不足,因此临床上凡遇见表现特殊的感染都应警惕HIV/AIDS的可能,对高危者(同性恋和异性恋有多个性伴侣者、静脉嗜毒史、进口血制品或未经HIV检测的血液输注史、其他性传播性疾病史、高流行国家或地区居留史)尤应警惕,必须采集血清标本送专门防治机构作HIV的筛选和确认试验。

2、HIV/AIDS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

(1)血白细胞计数:HIV感染者并发肺部细菌性感染,血白细胞计数较基础值升高(因HIV感染者其白细胞基础值常低于正常值),伴核左移。HIV伴粒细胞缺乏时肺部细菌和真菌(如曲菌)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2)血清LDH:PCP时血清LDH通常升高,但在其他肺部疾病(如细菌性肺炎和结核)或非肺部疾病时亦可升高,故缺乏特异性。LDH在严重PCP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反病情较轻的PCP则LDH的敏感性差。LDH值与PCP治疗反应及预后相关。

(3)动脉血气:HIV感染者并发肺部感染时通常有动脉血气异常,如低氧血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O2(A-a)]加大,低二氧化碳性碱中毒,但缺乏诊断特异性。对于PCP,则对判断预后和决定是否收住入院、或是否用糖皮质激素有帮助。

H7N9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禽类的飞沫及接触其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感染,这种情况,即便没有直接食用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也会感染到H7N9禽流感病毒,在禽类交易区比较容易被感染。


流感要怎么预防 什么是流感呢

流感就是常说的流行性感冒,通常由甲(A),乙(B),丙(C),三类流感病毒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曾经的甲型H1N1病毒也是曾经猖獗一时的病毒之一。别小瞧了流行性感冒,就是这些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的症状,都足以让宝爸宝妈伤透了脑筋。可怕的是,每个人都容易受到流感的威胁,且传染性很强。流感,并不是普通的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者是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相关推荐

唾液检测艾滋病的检测原理

艾滋病不会经过唾液传染,但能通过唾液检验,艾滋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抗原,而检测则是通过抗体。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尿液、唾液、泪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体。唾液快速检测试剂是以人工合成蛋白为抗原,快速定性检测唾液中HIV1/ 2 型抗体。正因为唾液不传播艾滋,检测无创口,不见血(血液中艾滋病毒量多,传播艾滋的风险极高)因此不会有“传染”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检测人员或医务人员被传染的风

禽流感是怎么传染的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禽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病家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带有禽流感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漂浮,人将其吸入呼吸道后被感染而发生禽流感。

网传的10个艾滋谣言

1.拥抱和接吻传染艾滋病HIV只会通过血液、精液、阴道或直肠中的体液以及母乳传播。虽然唾液也可以携带病毒,但要达到足以让你感染的量,你至少需要接触一桶的口水。小编真心希望你不会哪天跟人接吻接到交换这么多唾液,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尽管如此,你应该避免跟口腔正在流血的人接吻,尤其是如果你嘴里也有伤口的话,就更应小心了,因为这时候是有感染风险的。2.艾滋会通过蚊虫传播错。蚊虫可能会传染一些其他的疾病,但

亲嘴是能传染艾滋的吗?

艾滋病的传播通常是 只有接触艾滋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才可能被感染艾滋病的啊,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但是如果有口腔溃疡也可能感染的啊.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所以说接吻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呢,原因是因为唾液里如果含有HIV病毒的话,量是非常微小的。HIV感染,并不是任何量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 概述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的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毒(HIV)引起的。病毒大量地存在于患者的精液、血液、唾液、眼泪、阴道分沁物及乳汁和其它体液之中。性行为放荡,不正当的性交手段,吸毒时共用注射器和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是艾滋病传染的主要方式。因此,同性恋者和静脉吸毒者为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此外,在艾滋病的高发区,母婴传播也是一

1分钟了解艾滋病的自我检测方法

部分患者在感染HIV初期无临床症状,但大部分HIV感染后6日至6周可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艾滋病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1、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头痛皮疹: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3、淋巴结:颈、腋及枕部有肿大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肝脾肿大。1、艾滋病传播途径一: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

艾滋病传播途径几率

静脉注射吸毒: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消毒不严是感染HIV的危险行为,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为0.67%。接受血液或血制品:主要是指接受污染有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介于90~100%。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医疗器具不洁,造成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HIV,其中也包括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暴露于感染者/患者的体液,而导致感染HIV。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头刺伤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到

艾滋病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播几率不同

艾滋病的传播机率——经血传播静脉注射吸毒: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消毒不严是感染HIV的危险行为,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为0.67%。接受血液或血制品:主要是指接受污染有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介于90~100%。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医疗器具不洁,造成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HIV,其中也包括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暴露于感染者/患者的体液,而导致感染HIV。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

唾液艾滋病

目前常用的快速检测试剂是以胶体金或硒为标记物,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以层析形式进行固相免疫测定的技术为原理制备。唾液内的确含有艾滋病病毒,但是,唾液传播艾滋病是有前提条件的,诸如打喷嚏,共同进餐等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但是如果有口腔溃疡并伴随出血的话,如果与之深吻等深度接触,是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的。专家解释,唾液中的确可查到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的病毒量是很少的。艾滋病病毒要达到一定量才能引起传播。有人推

男性精液中艾滋病毒的含量

卫生部通报,我国艾滋病疫情显示,新发艾滋病感染中性传播占到87%,艾滋病性传播已经成为了新时期的新趋势,控制艾滋病性传播成为疾控部门新的挑战。科学家研究发现,男性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含量高低与艾滋病性传播息息相关,在性接触过程中,接触到的精液中的HIV病毒含量越高就越危险。那么通过与男性艾滋病感染者的性接触,异性性接触与男男同性性接触都是十分危险的。那么,什么情况男性精液中HIV含量最高?什么情况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