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的危害 糖精是什么
糖精的危害 糖精是什么
邻苯甲酰磺酰亚胺,俗称糖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它的钠盐称做糖精钠或溶性糖精,易溶于水,稀水溶液的甜味约为蔗糖的300~500倍。糖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少量无毒,没有营养价值。
孕妇不能吃哪些调味料
糖精
糖精是和糖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糖是从甘蔗和甜菜中提取的。糖精是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的,其成分主要是糖精钠,无营养价值。准妈妈吃含有糖精的食品、饮料,会刺激胃肠道钻膜,影响某些消化酶的功能,出现消化功能减退,发生消化不良,造成营养吸收功能障碍。
同时,糖精经肾脏从小便排出,还会加重准妈妈的肾功能负担。为了准妈妈的健康,糖精还是要避免食用。
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血液中的锌与其结合后便从尿中排出,味精摄入过多会消耗大量的锌,导致体内缺锌,而锌是胎儿生长发育之必需品,所以,准妈妈要少吃或不吃味精。
盐
准妈妈易患水肿和高血压.人们主张妊娠期应少吃盐。如果准妈妈患有某些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病等,应从妊娠开始就忌盐或食低钠盐;但是,一点盐都不吃是毫无道理的,对准妈妈也并非有益,只有适当少吃盐就可以了。
热性香料
八角、茴香、花椒、胡椒、桂皮、辣椒、五香粉等调味品都属于热性香料。准妈妈怀孕时肠道较干燥,热性香料性热有刺激性,容易造成肠道干燥、便秘。准妈妈用力屏气解便时,会使腹压增加,压迫子宫内的胎儿,易造成胎动不安、早产等不良后果。所以准妈妈在孕期应少用或不用这些热性香料。
酱油
酱油中含有18%的盐,准妈妈在计算盐的摄入量时要把酱油计算在内。还要注意的是酱油中往往含有防腐剂。准妈妈也不必完全忌食酱油,但饮食以清淡为好。
姜
生姜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准妈妈肠道不适感,但适量的姜却能够缓解早期孕吐。所以,做饭时,可以用少量姜调味,不要过量,以免对准妈妈产生危害。
白糖
白糖在人体内的代谢会大量消耗钙,孕期钙的缺乏会影响胎儿牙齿、骨骼的发育。因此,准妈妈孕期应少吃白糖。
糖精对人体有害 糖精的危害
在动物实验中,当给大鼠喂食大剂量的糖精(相当于几百罐可乐的糖精量),患膀胱癌的机率明显上升。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对糖精严格控制使用,且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的警示。
糖精可以吃吗
糖精是可以吃的,在各种食品里面都会有糖精存在,食品里面糖精放的量只要合格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出现,而且也可以让食品的味道变得更好。
糖精的危害 糖精对人体有害吗
糖精对人体没有明显危害作用。在动物实验中的致癌原理并不适用于人类,正常剂量的糖精摄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微小。后续不少研究中也没有发现糖精和泌尿系统肿瘤的相关性。2000年,美国规定糖精食品不必进行健康警示标签。如今,我国同样允许糖精作为甜味素使用。
糖精是什么成分???
糖精,也称糖精钠,是最古老的甜味剂。糖精于 1878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很快就被食品工业界和消费者接受。糖精的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它不被人体代谢吸收,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缺点是风味差,有后苦,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糖精
很多年来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糖精在世界各国的使用明显增加。
糖精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
1958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开始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管理,当时糖精已经能够在美国广泛使用了,因此它被列入最早的 675种“公认安全”( GRAS)的食品原料名单之中。
1972年,美国 FDA根据一项长期大鼠喂养实验的结果决定取消糖精的“公认安全”资格。
1977年,加拿大的一项多代大鼠喂养实验发现,大量的糖精可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为此,美国 FDA提议禁止使用糖精,但这项决定遭到国会反对,并通过一项议案延缓禁用。
1991年,美国 FDA根据一些研究结果撤回了禁止糖精使用的提议。但由于上述原因,在美国使用糖精仍需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含有可以导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
在国际上,糖精的使用也因为这些关于大鼠致癌的研究发表后受到一定影响,欧美国家糖精的使用量不断减少。但仍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糖精是安全的。
我国政府也采取压减糖精政策,并规定不允许在婴儿食品中使用。目前 JECFA规定糖精的 ADI值为每日 0~5m g/ k g体重。
糖精枣的危害 糖精对身体有害吗
糖精钠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对人体的作用除了在味觉上能引起甜的感觉外,不参与体内代谢、不产生热量、无营养价值、随尿排出,所以小剂量的糖精钠对人体没有明显危害。
糖精是什么?对身体有害吗?
食品中的甜味素有两类,一类是从自然界中提取的甜味素,如蔗糖、葡萄糖等,另一类是人工甜味素,如糖精和甜精,糖精的甜度是砂糖的500倍,遇热分解有苦味,甜精一般与糖精并用,它的甜度是砂糖的200倍,过量食用会有苦味感。人工合成的糖精、甜精无营养价值,又有致癌嫌疑,所以食用时应慎重。
糖精化学名称为邻苯甲酰磺酰亚胺,市场销售的商品糖精实际是易溶性的邻苯甲酰磺酰亚胺的钠盐,简称糖精钠。糖精钠的甜度约为蔗糖的450~550倍,故其十万分之一的水溶液即有甜味感,浓度高了以后还会出现苦味。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甲苯易挥发和燃烧,甚至引起爆炸,大量摄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中毒,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氯磺酸极易吸水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对人体有害,并易爆炸;糖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糖精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严重污染环境。此外,目前从部分中小糖精厂私自流入广大中小城镇、农村市场的糖精,还因为工艺粗糙、工序不完全等原因而含有重金属、氨化合物、砷等杂物。它们在人体中长期存留、积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糖精钠是有机化工合成产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据国外资料记载,1997年加拿大进行的一项多代大鼠喂养实验发现,摄入大量的糖精钠可以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时,必须在标签上注明“使用本产品可能对健康有害,本产品合有可以导致实验动物癌症的糖精”的警示。
由于食用糖精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所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对糖精严格控制使用,其控制标准一般为不超过消费食糖总量的5%,且主要用于牙膏等工业用途。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糖精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的14倍。更有专家发出警告,至1999年下半年,全国糖业市场上糖精的份额己高达市场总份额的 55%~60%,严重挤占了蔗糖的份额。
特别是有少数的消费者在完全不知道糖精危害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糖精,引起血小板减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多脏器损害等,引发恶性中毒事件。
我国饼干业大量使用糖精
糖精对人体有害 糖精的安全摄入量
人每天的糖精安全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2.5毫克。食品中添加糖精也有自限性,添加过多反而影响口味,所以不必过多担心食品中糖精剂量超标而伤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