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
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
晚期产后出血在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由于妊娠病理情况及社会因素的增加,对胎儿重视程度高及产妇惧痛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步上升,术后并发症亦增加,剖宫产时术者水平高低与晚期产后出血率有一定关系。危害极大,产妇在日常生活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
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有以下几点:
1、注意休息,保持心态良好,避免紧张、焦虑,同时注意积极而合理的进行治疗,减少出血量,注意避免受凉,预防并发感染。
2、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为宜,注意多吃含铁较高的食物,以利于机体造血,改善因为出血而导致的贫血,可以适当的多吃点驴肉、猪肝、猪血、牛羊肾、羊舌、黄豆、蚕豆、高粱、腐竹、大白菜、黑木耳等含铁较高的食物。
3、禁食肥腻,酸性、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如何判断产后恢复情况 产后子宫恢复不好的原因
1.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如果胎盘或胎膜剥离不完整,就会出现持续出血,有时还可能大量出血。
2.子宫蜕膜脱落不全。蜕膜一般在产后一周左右脱落,如果脱落不完全,容易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3.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4.子宫过度后屈,恶露不容易排出。
5.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肌瘤影响子宫收缩,产后出曲量会增多。
6.如果产后排尿不利,膀胱过度充盈,也会导致子宫不能下降至盆腔。
7.倘若妈妈年龄较大、健康情况不理想、分娩次数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会影响产后子宫的复原。
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
做好妊娠期保健,恰当处理好分娩过程,可明显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对有产后出血史,多次人工流产史胎盘滞留及双胎,羊水过多,产程延长者提高警惕做好产前保健及产时,产后监护。同时详告产妇,取得配合,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正确处理第2、3产程,出头娩肩应缓慢,保护好会阴以免软产道撕裂。产后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量,按压宫底促积血排出。严格剖宫产指征,加强对正常生理分娩方式的宣传,减少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于具备剖宫产指征者,子宫切口选在子宫下段,先切开一个小口再用手撕至合适的长度出胎头应动作轻柔,选择恰当缝线,针距不可太密,止血彻底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
产后出血怎么办?产后出血护理方法有哪些?产后出血危害大,可导致产妇头晕乏力甚至严重到可能导致休克、死亡。那么产后出血怎么护理才更好呢?下面介绍,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希望通过本文,能够让你学到很多东西。
1、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饮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宜少量多餐。
2、早期指导,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排出。
3、病情稳定后鼓励下床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加。
4、传授产妇一些放松疗法。参与照料婴儿、与婴儿沟通,听音乐等,分散其注意力。
①、 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述,给予心理支持。②、适当地告诉产妇有关的病情,增加产妇对病情的了解,增强其安全感。③、医护人员在为产妇诊疗护理过程中,以精湛的业务水平、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哪些因素会影响产后子宫恢复
一、胎盘或者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若胎盘或胎膜剥离不完整,就会出现持续出血,有时还可能会大量出血。
二、子宫蜕膜脱落不全。蜕膜一般在产后一周左右脱落,如果脱落不完全,容易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三、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四、子宫过度后屈,恶露不容易排出。
五、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肌瘤影响子宫收缩,产后出曲量会增多。
六、如果产后排尿不利,膀胱过度充盈,也会导致子宫不能下降至盆腔。
七、倘若妈妈年龄较大、健康情况不理想、分娩次数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会影响产后子宫的复原。
晚期产后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高低与各地产前保健及产科质量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各地剖宫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晚期产后出血吃什么药
既往多首选刮宫,近年来主张对于出血量少或中等,除外产道损伤或肿瘤,B超显示无明显组织残留,可先用宫缩剂(缩宫素及前列腺素)及抗生素保守治疗。必要时可用雌激素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若子宫腔内有组织残留,可先用抗生素,48~72h后清宫,术后继续用抗生素及宫缩剂治疗。 2.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 (1)保守治疗:补液,抗炎,止血,纠正贫血,改善全身状况,部分裂开的切口有可能愈合。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
有时候我们的生活就是会被这晚期产后出血给打乱,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了。
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以使用宫缩剂及抗生素为主,要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可配合刮宫术或剖腹探查术,出现休克时,应积极抢救休克。
1、宫缩剂及抗生素的应用宫缩剂及抗生素的应用,为治疗晚期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可给予催产素10~20U。每日3次,肌肉注射,必要时可增加注射次数,出血量多时,可立即静脉注射催产素10~20U,然后以10%葡萄糖液中加入催产素10~20U静脉滴注,以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由于大量失血,或流血时间过长,或宫内有残留物,均易合并感染。因此,应常规给予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B、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交沙霉素等均可选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口服、肌肉注射、静脉等途径给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及扩散。
2、刮宫术:对于经宫缩剂及抗生素使用后,仍时有鲜血流出或突然大量出血,或疑有胎盘、胎膜组织残留者,均需立即采用刮宫术,清除其残留组织,促进子宫收缩,多能奏效。
3、剖腹探查术:对于剖宫产术后的晚期产后出血,疑有子宫切口裂开者,应采取剖腹探查术,必要时需行子宫切除。
4、纠正贫血及抗休克长期反复的失血,或大量出血,可使机体处于贫血状态,急性失血可使血容量急骤下降而发生休克,对此均应予以纠正。休克时应以扩容及升血压,改善微循环状态为主,可给予血液及其代用品,如血代、血定安、生理盐水、葡萄糖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液体量可视病情而定,对于慢性失血造成的贫血,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补充铁剂等。
晚期产后出血是产褥期内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因持续或间断阴道流血和突然大量出血致患者严重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如不能及时得到正确有效的处理可致产妇死亡。据1996~1997年全国孕产妇死亡资料统计,因晚期产后出血致孕产妇死亡人数占全部孕产妇死亡总数的3.4%。晚期产后出血的预后除与医疗条件密切有关外,血源和交通等因素亦为重要因素。
晚期产后出血其实很多的人都想错了,如果出现了这三种情况,建议还是去到医院进行治疗才好,因为或许是癌症的到来。
产后出血的定义
什么是产后出血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分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俗称产后大出血或产后血崩。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位居我国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通常估计失血量仅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故实际发病率更高。
产后出血和晚产后出血有什么不同
1、出血时间不同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相对晚期产后出血而言,产后出血也被称为早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 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多见于产后1-2周发病,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
2、出血原因不同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无力、胎盘胎膜娩出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而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碎片残留。
近年来随着各地剖腹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中,剖腹产......
什么是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分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俗称产后大出血或产后血崩。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位居我国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通常估计失血量仅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故实际发病率更高。
产后出血和晚产后出血有什么不同
1、出血时间不同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相对晚期产后出血而言,产后出血也被称为早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 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多见于产后1-2周发病,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
2、出血原因不同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无力、胎盘胎膜娩出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而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碎片残留。
近年来随着各地剖腹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中,剖腹产术中处理不当致子宫切口裂开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要点
对于既往有多次人工流产史,胎盘粘连史,产后出血史者,或分娩时有产程延长,急产,双胎,难产,宫腔操作,副胎盘,轮廓状胎盘,胎盘缺损或产后出血史应提高警惕。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下面介绍晚期产后出血的诊断要点:
产后出血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找出原因,迅速止血,补足血容量。抗休克。如因胎盘滞留或粘连,应作人工剥离胎盘或宫腔探查。
晚期产后出血与分娩时情况有一定关系,因此,对分娩过程的了解,如难产产程过长,胎盘滞留,剖宫产时子宫切口两侧缝扎情况,有无感染因素等,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阴道窥诊可见其内积存多是血液夹有血块,或混有胎盘及胎膜组织,子宫口松弛,呈开放状态,或夹有胎盘组织;双合诊时可见子宫大而软,或形态不清,可有轻度触痛,感染时触痛可较明显;剖宫产术后者,有时可触及子宫下段明显变软;滋养细胞肿瘤者,有时可于产道内发现转移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