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牙痛的中医养生法

牙痛的中医养生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逐渐提高,对与牙痛,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治疗、缓解方法。牙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牙病症状,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痛苦,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技术,在治疗牙痛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1.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 合谷 颊车 下关

配穴 风火牙痛者,加外关、风池; 胃火牙痛者,加内庭、二间;阴虚牙痛者,加太溪、行间。

操作 主穴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1—3分钟。配穴太溪用补法,行间用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方义 合谷为远道取穴,可疏通阳明经络,并兼有祛风作用,可通络止痛,为治疗牙痛之要穴。颊车、下关为近部选穴,疏通足阳明经气血。

2.其他治疗

耳针法 选上颌、下颌、神门、上屏尖、牙痛点。每次取2-3穴,毫针刺,强刺激, 留针20—30分钟。

3.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乃祛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牙痛属热症,石膏性大寒,用石膏枕头,以寒克热,可有效地控制牙痛症状,从而起到了“内病外治”的作用。

4.治疗牙痛的小验方

1)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酒精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2)针刺同侧劳宫穴,中度刺激,进针1~2次,上下捻不留针。

3)乌梅12个,分别含于口中,或兼含糖球也可。

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都各有自己的长处,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牙痛的中医疗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时刻做好预防牙痛的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患上牙痛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治疗。

泡脚感冒好得快吗

对治疗感冒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泡脚属于一种中医养生法,泡脚时可以帮助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速人体血液流速,具有一定辛温散寒发汗的作用,对于患有伤寒感冒的人群来说,是具有一定好处的,可以帮助加快其身体的恢复,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所以泡脚对治疗感冒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的。

中医养生法 少坐

是因为很多人长时间坐,出门也是以车代步,在生活中没有了运动下肢的时间和机会,久而久之导致下肢气血不畅,也有不少人患上了所谓的下肢静脉血栓。所以保持身体的健康,日常基本活动全身的运动要坚持有。

看完以上的“七少”养生心法,是不是觉得其实保持身心健康就是这么一件容易的事,丢掉那些广告吹嘘比天大却毫无效果的保健药吧,坚持“七少”养生心法,简简单单拥有健康人生。

调养五脏的中医养生法

1、吃青色的食物。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2、枸杞提升肝脏的耐受性。除了排毒之外,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这种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按压肝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不要用太大的力气,两只脚交替按压。

4、眼泪排毒法。相较于从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寿命更长,这不能不说和眼泪有关系。中医早已有了这个认识,而且也被西方医学所证实。作为排泄液的泪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样,里面确实有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生化毒素。所以,难受时、委屈时、压抑时就干脆哭出来吧。对于那些“乐天派”,周末的午后看一部悲情的电影,让泪水随着情节流淌也是一种主动排毒方式。

5、 肝脏最佳排毒时间 习惯性熬夜、到需要休息的时候也在忘我工作或娱乐者,肝脏由于被迫工作会导致其无法制造足够的酵素。酵素分泌不充足时,毒素也随之越来越多。晚上1~3点是肝脏最强的时间,这个时间一定要睡觉。

中医养生之五脏养生法

首推养心

所谓的中医养生五脏之中养心是最为重要,因为中医养心主要做到养神,神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

因心主神明,故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该舍便舍,以保持心神的宁静状态。

每天晚上临睡前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可起到心肾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

在养心的食物补养方面,经常用西洋人参泡水喝,也可以常常吃莲子、百合、桂圆、黑木耳等食物,都是有利于养心气养心阴的哦。

还要重视午休,因心活动最活跃的时候是在午时,而且这时也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所以午休能保心气。

注意调肝

肝主疏泄。养肝主要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

养肝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保持情绪稳定,平时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如欣赏字画、养花种草、四处旅游等,可以陶冶情操。人卧则血归于肝,定时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

在中医养肝方面,我们还要做到每天的饮食清淡,一定要少吃或不吃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如果您长时间吃辛辣的食物可能会损伤肝气。

平常还应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以防过度疲劳损肝。

重视养肺

肺主气司呼吸。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避免情绪因素而伤肺。晨起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即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秒钟。这种方法可以养肺。

还有一种闭气法,经常采用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即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

平时多吃有助于养肺的食物,如玉米、黄瓜、西红柿、梨及豆制品等。

注重健脾

脾胃为气血生化的来源,后天之本,健脾往往与养胃结合起来。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其次再做一些运动和按摩,以助"脾气"活动,增强运化功能。

如每天起床和睡前都各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以顺、逆时针方向用掌各按摩36下,再用手拍打和按摩脐上膻中穴、脐下丹田穴各100下。

平时多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秋之际天还应常吃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以顾护脾胃。

不忘补肾

肾藏精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经常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关元穴,另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门穴、腰阳穴。因这几个穴位有助于养肾。

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以保肾。经常叩齿吞津,排小便时尽量前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以助保肾气。

此外,还要注意六腑养生。平常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以刺激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只有六腑功能正常,与脏腑互相作用,机体才能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艾灸后可以同房吗

不宜马上同房。

艾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医养生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主要是通过艾灸产生的热气,达到调理身体的作用,通常艾灸完之后,人体血液循环会加速,身体脏器正在进行调节中,这时候同房,容易影响身体的恢复。

其次就是对于女性来说,艾灸之后身体的温度会增高,这时候同房,对于需要备孕的女性来说,不利于精子的存活。

中医养生法 少食

说的是饮食不能过。不管是在家颐养的老人还是在外奋斗的年轻人,都不宜饮食过饱。一旦饮食过饱,消化时间过长,血液长时间集中在哦肠胃,很容易让人产生困倦感。甚至会诱发糖尿病、肥胖病等等,严重影响健康。

阳虚体质的中医养生法

1.饮食保健

阳气虚弱宜适当多吃一些温肾壮阳的食物。常用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在饮食习惯上,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还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药膳调养。

如虫草炖老鸭:

配方:核桃30克、栗子60克、老雄鸭一只,黄酒、生姜、葱白、食盐等调料适量。

制作:将老雄鸭去掉内脏,加工冲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略烫后捞出,将核桃、栗子洗净后放入鸭腹内,用线扎好,放入大钵中,在加入黄酒、清水其它相关作料,隔水炖蒸约两个小时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滋阴壮阳。虚痨咳喘、腰膝酸痛、阳痿遗精、自汗盗汗、病后体虚等症。

2.药物保健

补阳的中药很多,用于保健的常用中药,可选用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肉苁蓉、补骨脂、杜仲、菟丝子、沙苑子、怀牛膝、芡实、覆盆子、仙茅、仙灵脾、丁香等。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补阳保健药方。

肾阳虚者,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全鹿丸等,脾阳虚弱,可选用理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选用济生肾气等。

3.起居与锻炼

阳虚之体,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在严冬,应避寒就温,采取相应的一些保健措施。还可遵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在春夏季节,注意从饮食、药物等方面入手,借自然界阳气之助培补阳气,亦可坚持做空气浴或日光浴等。宜住坐北朝南房子,不要贪凉而室外露宿或在温差变化大的房子中睡眠。以免受风寒而患病。在运动方面,因体力强弱,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及各种球运动。

相关推荐

艾叶泡脚一周泡几次

建议一周泡2-3次即可。 艾叶泡脚是中医养生方式之一,一般来说,不建议太过于频繁的进行艾叶泡脚,一周泡2-3次即可,艾叶性质温和,用艾叶泡脚可以使气血通畅,缓解肌肉关节酸痛,中医认为:艾叶有祛寒的功效,体寒的患者更适合用艾叶泡脚,以达到祛寒的功效;体内有湿热的患者,尽量减少艾叶泡脚的频率,半个月左右泡一次为佳,以免造成体内热血妄行,同时,用艾叶泡脚的时候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泡至微微出汗即可,若泡到大汗淋漓的话,则容易引起外感风寒,也不利于体质的养护。

中医养生的智慧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中医养生的方是我们古人留下来的医学知识,我们要对于这些医学加强学习与应用,比如对身体比较虚弱的朋友们,你们可以采用中医养生的方去调理身体。对于中医养生的智慧,是我们每个人中国人都需要了解的,希望大家可以来了解下面介绍的中医养生的方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

三九天艾灸灸哪里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三九天的时候是很适合进行艾灸的,三九天预示着寒冷天气的到来,天气越来越冷,人体不注意保暖就很容易出现疾病,艾灸作为一种中医养生,可以帮助预防以及治疗一些疾病发生。 其次就是三九天这天也是数九天的开始,这时候可以开始进行三九灸,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具有很好的驱寒暖身、温经散寒以及增强体质的作用。 由此可以知道三九天是很适合进行艾灸的,艾灸主要是对准人体穴位进行,人体穴位比较多,不同穴位艾灸所起到的效果不一样,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艾灸的部位。 一般要是养生

中医告诉老人秋冬如何养生

十二月是一年的结束,包含了大雪和冬至两个节气。中医认为,十二月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慎房事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健体。 大雪相对小雪而言,是个比小雪更加严寒的节气。此时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呈现一派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迷人景象,如果大雪节气当天下雪,则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而冬至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这一天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民间以“冬节”、“至节”、“亚节”、“长节”称呼。冬至也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长起来。中医认为,冬至到来是阴气盛

三伏天刮痧的好处和坏处 刮痧和拔罐哪个好

各有各的好处,不能一概而论。 刮痧和拔火罐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中医养生,两者各自有各自的适应症,没有好坏之分,主要根据病症的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治疗方。 一般刮痧的作用有调气行血、驱寒除湿,生活中主要被用于肢体麻木疼痛、心悸胸闷、风寒咳嗽等病症;而拔火罐的作用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生活中适用于外感风寒型感冒、颈椎病、肠胃疾病、月经不调等病症。

中药养生保健的小常识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医值得后人继续开发和研究。 主要方式 中医养生主要包括:经络养生、体质养生、气功养生、运动养生、情志养生、睡眠养生、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养生、顺时养生、四季养生、乐娱养生、部位养生、药物养生、沐浴养生、减毒养生、静神养生等内容。 一睡眠,二便利,三饮食。 膳

汗蒸可以去湿气吗多久一次合适

汗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医养生,主要原理是通过高温,加速人体血液循环,从而促使人体排汗,这时候湿气就会随着汗液的排出而去掉,因此对于湿气重的人群来说,是可以进行汗蒸缓解的。 汗蒸可以通过流汗来将人体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加速新陈代谢、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一般汗蒸去湿气每次只需要进行30-40分钟左右即可,一周进行1-2次左右就可以了,太频繁反而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亏损现象,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

中医养生 控制易怒情绪

在印象中,男人总是比女人更急躁,更容易形成火爆易怒的情绪。其实,男性经常处于易怒情绪之中,很容易伤肝、损耗精气。人的情绪应该由自己控制,不应该受到外事外物的感染,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中医教你如何健康养生保养

1.静神养生 中医提倡“以静制动”,尤其在炎炎夏日,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安心静气,可以使我们形成一种良好情绪,从而找到健康力量的关键。 2.运动养生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运动不足或者劳累过度,都可能造成“劳伤”,使身体不能达到一个良好平衡状态,更别说强身健体了。 3.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估计是每个爱吃的人都喜欢的一种养生方式了,但是要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饮食、五味调和、均匀的摄取食物中的营养,吃饭的时候也不要吃的太快太饱,也不要接触太多的寒凉类的食物

何为中医养生重在平衡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4.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养生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