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不能吃什么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不能吃什么
(1) 合理控制蛋白摄入:是指在满足患者身体对蛋白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以求最大限度的减轻肾脏负担。据研究:慢性肾衰病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适宜量为每公斤体重0.5~0.6克。一般来说,每天半斤牛奶、1个鸡蛋、1两瘦肉是必要的,高蛋白质饮食可使尿素氮升高,而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促使肌酐升高。(2)注意低盐饮食:保持低盐饮食,盐本身对肾脏并无损害,但是吃盐多,饮水会相应地增多,增加血容量,加重水肿、高血压和心脏负荷,从而不利于病情,所以有水肿、高血压的病人要低盐饮食,尤其是有水肿者,以每日3克为宜。
(3)慎食高钾食品:高钾可抑制心跳,严重者可导致心跳骤停,钾主要由食物摄取,由肾脏从尿中排泄,肾功能减退,排泄减少,就会造成血钾升高,所以高钾食物宜忌食。如:香蕉、桔子、味精、酱油、土豆、榨菜、菇类、木耳、紫菜、枣、莲子、杏仁、火腿、干贝、虾米等。
(4)忌高嘌呤食品:如动物内脏、海鲜、菠菜、菇类等,啤酒亦忌,其可减少尿酸的排泄。
(5)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胡椒、花椒、咖喱、蒜苗等易“上火”之品,五香粉、大料、香椿、香菜等“发物”,因为这些食品易造成血压升高、引发咽喉炎症,还可引起过敏。
(6)慎用各类保健品:慢性肾衰并不是中医说的“肾虚”不能应用补肾的药物来治疗慢性肾衰,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各类保健品及滋补品,最好敬而远之。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
原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本身虽然难于逆转,仍应尽力寻找和纠正某些使慢性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水钠缺失;及时而有效地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治疗心力衰竭;停止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
根据我们的临床工作经验,治疗慢性肾衰的原发病是治疗措施上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狼疮性肾炎,即使已进入尿毒症期,仍有逆转的可能。因此,重视寻找和纠正尿毒症患者的可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疗效远比对症和替代治疗显著。对于危重病人,可用透析疗法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来纠正可逆因素。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应在慢肾衰的早期进行
(1)饮食治疗:
合适的饮食治疗方案,是治疗慢肾衰的重要措施,因为饮食控制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宜根据GFR作适当调整,GFR为10~20ml/min者,每天用0.6g/kg;大于20ml/min者,可加5g;小于5ml/min者,仅能每天用约20g。一般认为,GFR已降至50ml/min以下时,便必须进行适当的蛋白质限制。但其中60%以上的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即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多。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30kcal/kg),消瘦或肥胖者宜酌情予以加减。为了能摄入足够的热量,可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如觉饥饿,可食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马蹄粉、淮山药粉、莲藕粉等。食物应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叶酸。亦可给予片剂口服补充。
③其他:
A.钠的摄入:除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要限制食盐外,一般不宜加以严格限制。因为在GFR<10ml/min前,患者通常能排出多余的钠,但在钠缺乏时,却不能相应地减少钠的排泄。
B.钾的摄入:只要尿量每天超过1L,一般无需限制饮食中的钾。
C.给予低磷饮食,每天不超过600mg。
D.饮水:有尿少、水肿、心力衰竭者,应严格控制进水量。但对尿量>1000ml而又无水肿者,则不宜限制水的摄入。
使用上述饮食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尿毒症症状可获得改善。对已开始透析的患者,应改为透析时的饮食疗法。
(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
如果GFR≤5ml/min,则要将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减至约20g,这虽可进一步降低血中含氮的代谢产物,惟由于摄入蛋白质太少,如超过3周,则会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症,必须加用必需氨基酸(EAA)或必需氨基酸及其α酮酸混合制剂,才可使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口服或静点必需氨基酸,成人每天9~23g,凡用本法忌食含非必需氨基酸丰富的氨基酸,并进食低量优质蛋白[0.3g/(kg?d)]。以促进机体利用尿素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继而与必需氨基酸合成人体蛋白质,从而达到降低尿素氮的目的。α酮酸在体内与氨结合成相应的EAA,EAA在合成蛋白过程中,可以利用一部分尿素,故可减少血中的尿素氮水平,改善尿毒症症状。α酮酸本身不含氮,不会引起体内代谢废物增多,但价格昂贵。EAA的适应证仅为肾衰竭患者。一般用量为每天0.1~0.2g/kg,分3次口服。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
全身性高血压会促使肾小球硬化,故必须控制,首选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肾小球内高压力亦会促使肾小球硬化,故虽无全身性高血压,亦宜使用上述药,以延缓肾功能减退。如可选用依那普利,在无全身性高血压患者,可每天仅服5~10mg。然而,在血肌酐>350µmol/L者,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故应慎用。
(4)其他:
高脂血症的治疗与一般高血脂者相同,但用不用调节血脂药仍未有定论。高尿酸血症通常不需治疗,但如发生痛风,则予以别嘌醇0.1g,每天口服1次。
(5)结肠透析:
包醛氧淀粉、碳片、肾衰宁、尿毒清颗粒、克浊散、大黄水等口服,促进含氮毒素排出。并随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剂量调节,务使每天排软便2次为度,研究表明,大黄还能减缓尿毒症的发生。大黄10g,牡蛎30g,蒲公英20g,水煎至300ml,高位保留灌肠,1~2次/d,腹泻量3~4次/d为宜,促进粪氮排出。
3.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失调:
①钠、水平衡失调:没有水肿的患者,不需禁盐,低盐就可以了。有水肿者,应限制盐和水的摄入。如水肿较重,应利尿治疗。
A.钠扩容后利尿疗法:即先服碳酸氢钠3g/d,如患者已有水钠潴留,不必先服碳酸氢钠。然后给予呋塞米(速尿)。用量开始为100mg/d静注。使每天尿量达2000ml左右。否则速尿量每天加倍。但每天速尿总量不宜超过1000mg,如呋塞米(速尿)每次超过200mg,应加入葡萄糖内静滴。
B.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ml/min,1次/d,共7次,可改善肾血流量,促进尿素氮排出。已透析者,应加强超滤。如水肿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则需严格限制水的摄入,每天宜为前一天的尿量再加水500ml。如果钠、水平衡失调而造成严重情况,对常规的治疗方法无效时,应紧急进行透析治疗。有的病例尽管GFR在5ml/min以下,仍能适当地排泄水和盐,这多见于慢性梗阻性尿路病,及脊髓损伤伴有持续性膀胱功能不全(结石、感染、梗阻)的病人,严格限制盐和水摄入可导致容量不足。
②高钾、低钾:高钾血症时应首先判断该高钾血症是否由于某些加重因素所致,如酸中毒、药物(如螺内酯、含钾药物、ACE抑制剂等)和(或)钾摄入过多。如血钾仅中度升高,应首先治疗引起高血钾的原因和限制从饮食摄入钾。少尿病人须限制钾摄入,长效噻嗪类药物或联用1种袢利尿剂能有效地防止高血钾。如果高钾血症>6.5mmol/L,出现心电图高钾表现,甚至肌无力,必须紧急处理。首先用10%葡萄糖酸钙2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继之用5%碳酸氢钠100ml静脉推注,5min注射完;然后用50%葡萄糖50~100ml加胰岛素(普通胰岛素)6~12U静脉注射。经上述处理后,应即作透析。尿毒症病人血钾一般处于正常低值,但使用利尿剂后,则极易发生低钾血症。这时应口服氯化钾或枸椽酸钾。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需静脉补钾。
③代谢性酸中毒:如酸中毒不严重,可口服碳酸氢钠1~2g,3次/d。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5mmol/L,尤其伴有昏迷或深大呼吸时,应静脉补碱,一般先将二氧化碳结合力提高到17.1mmol/L。每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1mmol/L,需要5%碳酸氢钠0.5ml/kg。如因纠正酸中毒而引起低血钙,发生手足搐搦,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④钙磷平衡失调:应于慢肾衰的早期便防治高磷血症,积极使用肠道磷结合药,如进餐时口服碳酸钙2g,3次/d,既可降低血磷,又可供给钙,同时还可纠正酸中毒。氢氧化铝凝胶也可用作磷结合剂,但长期服用可发生铝中毒,引起痴呆、贫血、骨病等。在血磷不高时,血钙过低可口服葡萄糖酸钙1g,3次/d。宜经常监测血清磷、钙水平。保持血清磷、钙于正常水平,可防止继发性甲旁亢和某些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如血磷正常、血钙低、继发性甲旁亢明显者(血FTH高、碱性磷酸酶活力高、有骨质破坏),应给予骨化三醇。如磷钙乘积升高≥70,则易发生转移性钙化,不仅会引起内脏、皮下、关节和血管钙化,而且是肾功能恶化的诱因之一。
(2)心血管和肺并发症:
①慢肾衰患者的高血压多数是容量依赖性,清除钠水潴留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或变得容易治疗。患者宜减少水盐的摄入。如果利尿效果不理想可用透析疗法脱水。因在钠水潴留的情况下,降压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高血压下降(假性抗药性)。降压药的使用与一般高血压患者相同。用ACE抑制剂时,应慎防引起高钾血症。少数患者发生恶性高血压,其治疗方法与一般恶性高血压相同,但特别要注意同时清除钠水潴留。
②尿毒症心包炎应积极透析,1次/d,透析约1周后,可望改善。如出现心包压塞征象时,应急做心包穿刺或心包切开引流。
③心力衰竭:其治疗方法与一般心力衰竭的治疗相同,但疗效常不佳。特别应注意的是要强调清除钠、水潴留,使用较大剂量呋塞米,必要时作透析超滤。可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宜选用洋地黄毒苷,但疗效常不佳。可使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但注意时间不宜超过1周,以免氰化物中毒。
④尿毒症肺炎可用透析疗法,能迅速获得疗效。
(3)血液系统并发症:
维持性慢性透析,能改善慢肾衰的贫血。在没有条件使用EPO者,如果血红蛋白小于60g/L,则应予小量多次输血。输血有感染肝炎等的危险,且能抑制骨髓生成红细胞等不良反应。证实有缺铁者应补充铁剂,血液透析者较常有缺铁。应维持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0.20,血清铁蛋白≥100mg/d,否则即使用足量的EPO也不能使贫血纠正达标。补铁的途径有3种,即口服、静脉、肌注。口服剂量为每天至少200mg元素铁,但胃肠道副作用大。目前西方国家普遍推荐静脉补铁,既不引起胃肠道反应,又直接入血,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如TSAT<0.20或血清铁蛋白<100mg/L,成人应先1月1次25mg的右旋糖酐铁或葡萄糖酸铁静脉滴注作为试验,如无不良反应,静脉滴注100mg,共10次,1个疗程结束停药2周后复查HCT、Hb、TSAT、血清铁蛋白。如仍低,再静脉补铁50~100mg,每周1次,共10周。如TSAT<0.50,血清铁蛋白<800mg/L则达标,可以停用静脉补铁3个月。如分别≤50和≤800<800mg/L,可以用1/2~1/3的剂量继续静脉补铁,如HCT、TSAT、血清铁蛋白都已达标也可每周静脉补铁25~100mg维持。静脉补铁可能引起副作用,过敏样反应(气短、喘鸣、低血压)发生率约为0.65%。多在用葡萄糖酸铁静滴后数分钟内发生。用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即刻生效。迟发反应为关节痛、肌肉痛,呈剂量依赖性,剂量≤100mg时很少发生。
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简称EPO)治疗肾衰竭贫血,其疗效显著。可用于已做透析和还未做透析的患者。贫血改善后,心血管功能、精神状态和精力等均会改善,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使红细胞生成素(EPO)充分发挥作用,应补足造血原料,如铁和叶酸。开始时,红细胞生成素(EPO)每次用量为50U/kg,每周用3次,除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注射较方便外,其他患者均应皮下注射。每月查1次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如每月Hb增加少于10g/L或HCT少于0.03,则须增加EPO的每次剂量25U/kg,直至Hb上升至120g/L或HCT上升至0.35。此时红细胞生成素(EPO)剂量可逐渐减少,在维持上述水平的前提下,每个月调整1次,每次减少红细胞生成素(EPO)量约25U/kg。该水平一般足以维持良好的生活素质。但如不用维持量红细胞生成素(EPO),停药后不久,患者又会再发生贫血。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副作用主要是高血压、头痛和偶有癫痫发作。其原因可能因红细胞增加,而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严格控制Hb或HCT上升速度和水平,可减少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副作用。我们观察国产促红素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疗效较好,且价格适宜,开始3000U/次,每周3次,Hb上升至110g/L可减量维持。
(4)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在慢肾衰早期时就注意纠正钙磷平衡失调,便可防止大部分患者发生继发性甲旁亢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症。骨化三醇[1,25(OH)2O3]的使用指征是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多见于长期作透析的患者。本药可使小肠吸收钙增加,并调节骨质的软化。对骨软化症疗效颇佳,对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所伴发的肌病性肌无力以及纤维性骨炎也有一定疗效。本药口服每日0.25µg,在2~4周内按需要可增加至0.5~1µg,在治疗中,要密切监测血磷和血钙,防止钙磷乘积>70,以免发生异位钙化。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对转移性钙化和纤维性骨炎有效。如血钙升高而病情无好转,应探查甲状旁腺,如有腺瘤应切除。
(5)感染:
尿毒症患者较之常人更易发生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的原则,与一般感染相同。若抗生素是经由肾排泄的,可给予1次负荷剂量后,按GFR下降的情况调整其剂量。一些抗生素有较强的肾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在慢性肾衰时肾毒性会增强。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应选用肾毒性最小的药物。
(6)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
充分地透析可改善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成功的肾移植后,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骨化三醇和加强补充营养可改善部分患者肌病的症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可能对肌病亦有效。
(7)其他:
①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着GFR不断下降,必须相应调整胰岛素用量,一般应逐渐减少。
②皮肤瘙痒:外用乳化油剂,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磷的摄入及强化透析,对部分患者有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有时对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有效。
4.透析疗法
透析疗法可替代肾脏的排泄功能,但不能代替内分泌和代谢功能。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疗效相近,但各有其优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可互为补充。透析时机的选择,对这个问题还无一致看法。慢性肾衰到终末期,保守疗法不能使病人无症状时,即应考虑透析疗法。有人认为GFR略低于10ml/min即开始透析能使病人获最大益处,GFR在这个水平时BUN一般在35.7mmol/L(100m/dl)以上,血清肌酐在884µmol/L(10mg/dL),在蛋白摄入不足的老年人BUN可不超过35.7mmol/L。当GFR低于10ml/min,全身状态仍很好,特别当病人尿量不少并能充分排钠时。个别病例在GFR小于5ml/min时仍能维持。有些病例尽管GFR大于10ml/min,也有透析的必要,这多见于潴钠严重和(或)顽固性心衰病人。除GFR、BUN和肌酐水平外,尿毒症所致的心包炎、脑病、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全身衰竭,或威胁生命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有1项以上时即需透析疗法,最好是在这些表现出来之前即开始透析。我们主张应早期透析,在GFR10ml,分即开始透析,这样有利于保护其他脏器功能。
随着透析技术及医疗水平的提高,高龄已不再是透析的禁忌证。据1983年欧洲透析及移植协会的登记,接受透析(HD))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已达8.7%,平均年龄72.6岁。在美国,开始接受透析疗法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1987年已达13.5%。65岁以上血透患者的2年生存率达61%,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2年生存率达56%以上;已有报道75岁老年患者经血透存活达10年以上。
(1)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前数周,应预先作动静脉内瘘,位置一般在前臂,在长期间歇作血液透析时,易于用针头穿刺做成血流通道。一般每周作血液透析3次,每次4~6h。每次透析时间长短,视透析膜性能及临床病情综合决定。在开始血液透析6周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然而,血肌酐和尿素氮不会下降到正常水平。贫血虽有好转,但依然存在。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可能在透析后仍会有所发展。由于血液透析的推广,有更多老年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病人可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大多数病人可获较好效果。老年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时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并决定着老年病人能否生存。老年病人有明显的或潜在的心脏病,血液透析时病死率明显增加。尿毒症加速心脏血管退行性变的发展,尿毒症经常伴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症、耐糖能力差和高脂血症,尤其是高三酰甘油血症。病人同时有广泛的动脉钙化,可能与血清磷酸盐升高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必须尽早确定并治疗这些危险因素。高血压在老年尿毒症病人几乎普遍存在,常用降压药来控制,并谨慎地进行透析治疗。高脂血症需控制饮食并用降脂药。高磷血症给低磷饮食,口服氢氧化铝等胶体药物以拮抗食物中的磷质。
老年病人透析时注意防止并发症,如硬化的血管出现血管短路的问题。透析时手术作成的动静脉短路,由于大瘘管的形成而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素剂量必须小心地调整,以防止对老年人后果不好的大出血。
(2)腹膜透析:
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设备简单,操作易掌握,安全有效,可以家中自行操作,故近10年来,采用者与年俱增。用一医用硅胶透析管永久地插植入腹腔内,透析液通过它输入腹腔,每次约2L,6h交换1次,1天换4次透析液,每次花费时间约半小时,可在休息时作,不会影响工作。CAPD是持续地进行透析,对中分子物质及磷清除更佳,且尿毒症毒素持续地被清除,不似血液透析那么波动。因而,患者也感觉比较舒服。对尿毒症的疗效与血液透析相同。CAPD的装置和操作近年已有很大的改进,腹膜炎等并发症已大为减少。
很多作CAPD的患者到现在已存活超过10年,疗效相当满意。CAPD医疗费用较血液透析低。CAPD特别适用于心血管情况不稳定的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患者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
5.肾移植
如患者适合手术(符合适应证)及有合适的供体可行肾移植手术。在发达国家,75岁以下老年CRF病人仍可做肾移植。
6.康复治疗
(1)慢性肾衰的病人应少食豆制品,菜谱以素为主。饮食宜淡不宜咸。对合并感染的病人,应禁服辛辣鱼虾,老母鸡等助热发物。
(2)慢性肾衰的病人,病情重,病程长,致使病人常有悲观失望情绪,这时应多接触病人,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房间要通风,冷暖要适宜,要有充分阳光。应注意皮肤护理,常洗澡,或用温水擦浴,水温以摄氏40℃为宜。饭前饭后应漱口,睡前醒后应刷牙,以保持口腔卫生。
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吃什么好
1、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主食及豆类主要包括:燕麦、高梁米、赤小豆、玉米面、麦淀粉、大米、小米等。
·肉蛋奶主要包括:鸡肉、白鸭肉、野鸭肉、青色、草鱼、鲤鱼、鲫鱼、黑色、青蛙、牛奶、鸡蛋等。
·蔬菜主要包括:芥菜、生菜、青椒、苦瓜、白菜、冬瓜、黄瓜、茄子、寓笋、黄花菜、紫菜、金针菇等。
·水果主要包括:山揸档、苹果、柑稿、草莓、西瓜、猕猴桃、葡萄、菠萝、荸荠、桃子等。
2、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严格控制盐。根据病情的不同,应不食盐或少食盐,忌食咸菜、胯腊制品。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辣椒、咖哩、香料、芥末等对肾脏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应禁用。
·忌台高脂肪食物。不宜摄入肥肉、蛋黄、动物肝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
·忌台植物蛋白质。不宣食用黄豆、豆浆、豆腐等。
·不宜食用猪头肉、沙丁鱼等。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注意事项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多。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
③其他:
A.钠的摄入:除有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者要限制食盐外,一般不宜加以严格限制。因为在GFR<10ml/min前,患者通常能排出多余的钠,但在钠缺乏时,却不能相应地减少钠的排泄。
B.钾的摄入:只要尿量每天超过1L,一般无需限制饮食中的钾。
C.给予低磷饮食,每天不超过600mg。
上面讲述的就是老年人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果按照上面讲述的方法严格控制饮食,那么就能够改善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另外,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来说要少饮水,不然会加重水肿或者心力衰竭。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诊断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诊断:
CRF的鉴别诊断,主要需将CRF与急性肾衰竭,肾前性氮质血症进行鉴别,应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仔细分析其异同点,以作出正确诊断,防止误诊或漏诊。
1.与肾前性氮质血症鉴别:肾前性氮质血症与CRF的鉴别并不困难,肾前性氮质血症在有效血容量补足48~72h后肾功能即可恢复正常,而后者则肾功能难以恢复。
2.与急性肾衰的鉴别:CRF与急性肾衰的鉴别,多数情况下并不困难,有时根据患者的病史即可作出鉴别诊断,在根据患者的病史对急,慢性肾衰竭鉴别困难时,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作出鉴别:根据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结果进行分析,如双肾明显缩小,则支持CRF的诊断;根据肾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患者诉说的肾衰竭病史少于1个月,而无明显贫血,则支持急性肾衰竭的诊断;如贫血明显,而近期无急性出血病史,则支持CRF的诊断;根据指甲肌酐的水平进行鉴别诊断,也有一定参考意义,据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报道,指甲肌酐水平可反映患者3~4个月前的血肌酐水平,如指甲肌酐的水平高于正常,则支持CRF的诊断;如指甲肌酐的水平不高于正常,则支持急性肾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吃什么好
肾衰竭的饮食原则
(1)钠盐摄入:水肿时应进低盐饮食,以免加重水肿,一般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g为宜,禁用腌制食品,少用味精及食碱,水肿消退、 血浆蛋白接近正常时,可恢复普通饮食。
(2)蛋白质摄入:肾功能衰竭综合症时,多量血浆蛋白从尿中排出,人体蛋白降低而处于蛋白质营养不良状态,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 下降,致使水肿顽固难消,机体抵抗力也随之下降,因而在无肾功能衰竭时,其早期、极期应给予较高的高质量蛋白质饮食(1~1.5g/kg*d), 如鱼和肉类等。此有助于缓解低蛋白血症及随之引起的一些合并症。 但高蛋白饮食可使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处于高压状态,同时摄入多量蛋白质也使蛋白尿增加,可以加速肾小球的硬化。因而,对于慢性、非极期的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应摄入较少量高质量的蛋白质(0.7~1g/kg*d),至于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时,则应低蛋白饮食(0.65g/kg*d)。
(3)脂肪摄入: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常有高脂血症,此可引起动脉硬化及肾小球损伤、硬化等,因而应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某些海产品等富含胆固醇及脂肪的食物摄入。
(4)微量元素的补充:由于肾功能衰竭综合症病人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尿中除丢失多量蛋白质外,还同时丢失与蛋白结合的某些微量元素及激素,致使人体钙、镁、锌、铁等元素缺乏,应给予适当补充。一般可进食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蔬菜、水果、杂粮、海产品等予以补充。多吃水果和青菜
日常生活注意:
1.以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食物,酒及一切发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
2.预防感冒,避免受凉,不吃保健食品,补药,以防上火加重。
3.水肿重者应忌盐,限制蛋白食物的入量,少饮水。水肿不重,可进低钠盐饮;无浮肿不限制饮水和蛋白食物的入量。
4.镜下血尿者极易上火者多饮水,多食苹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养阴降火的食物。 5.高血钾者忌食高价食品如海产品,蘑菇,火腿,木耳,干果类,玉米片,香蕉,柑橘,土豆,萝卜干,茶叶,酱油,味精等。
6.血尿酸高者尤其忌食动物内脏,鱼虾蟹蚌,啤酒,菇类,豆类,菠菜。
7.肾衰尿毒症患者每日应进食半磅牛奶,1个鸡蛋,1两瘦肉。
8.高血压者应服降压药控制血压,以服用激素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递降用量,有酸中毒者应及时服用小苏打纠正酸中毒。
9.禁用新霉素,链霉素 庆大霉素,关木通,广防已,马兜铃及自动免疫的注射等。
10.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心态平和,乐观。 肾功能衰竭是一个较难并且较复杂的临床症状;与饮食关系紧密,现将肾衰竭饮食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当肾脏功能减退时,无法将尿毒素排出体外,会堆积在血中引起中毒的症状(即尿毒症),也会导致体内有过多的氢、钠及钾离子。 控制饮食,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是一种基本的治疗方式,可以减低尿毒素的产生,亦可维持身体最低的营养需求量和电解质的平衡,然而这计划是须要患者本身及家人努力去克服的一项挑战,因为常常需要放弃一些满足口腹之欲的食物。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病因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病因: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虽与其他年龄组病人有共同之处,但在老龄阶段,衰老相关疾病引起继发性肾脏病的发生率增加,慢性肾衰也就更为常见,有些病因在较年轻病人是较少见的,如导致肾盂积水的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或肾衰,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引起的肾衰等,在老年人也很常见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前性氮质血症,Glickmen等报道,据病理检查结果,老年人CRF的病因依次为:肾硬化(36.5%),糖尿病(25.3%),新月体性肾炎(12.6%),淀粉样变(6.9%),多囊肾(6%)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怎样治疗
1.治疗基础疾病和使肾衰竭恶化的因素 原发性慢性肾脏疾患本身虽然难于逆转,仍应尽力寻找和纠正某些使慢性肾衰加重的可逆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特别是水钠缺失;及时而有效地控制感染;解除尿路梗阻;治疗心力衰竭;停止肾毒性药物的使用等。
根据我们的临床工作经验,治疗慢性肾衰的原发病是治疗措施上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狼疮性肾炎,即使已进入尿毒症期,仍有逆转的可能。因此,重视寻找和纠正尿毒症患者的可逆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疗效远比对症和替代治疗显著。对于危重病人,可用透析疗法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来纠正可逆因素。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应在慢肾衰的早期进行
(1)饮食治疗:合适的饮食治疗方案,是治疗慢肾衰的重要措施,因为饮食控制可以缓解尿毒症症状,延缓肾单位的破坏速度。
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g/kg的蛋白质尚可满足机体生理的基本需要,而不至于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量,宜根据GFR作适当调整,GFR为10~20ml/min者,每天用0.6g/kg;大于20ml/min者,可加5g;小于5ml/min者,仅能每天用约20g。一般认为,GFR已降至50ml/min以下时,便必须进行适当的蛋白质限制。但其中60%以上的蛋白质必须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即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多。
②高热量摄入: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故高热量饮食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氮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热量每日约需125.6J/kg(30kcal/kg),消瘦或肥胖者宜酌情予以加减。为了能摄入足够的热量,可多食用植物油和食糖。如觉饥饿,可食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马蹄粉、淮山药粉、莲藕粉等。食物应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叶酸。亦可给予片剂口服补充。
肾衰患者的饮食方法有哪些
肾衰竭吃什么食物好:
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在主食上,主要是以米、面为主,对于蛋白质的摄入一定要适量,主要是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如牛奶、鸡蛋、瘦肉等,禁食黄豆、花生及其豆制品等含植物性蛋白类食物。由于慢性肾衰病人的血尿素氮水平影响维生素代谢,饮食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B、C。在少尿或无尿时,则限制榨菜、蘑菇、香蕉、土豆等含钾高的食物,以免引起高钾血症。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
肾衰竭的患者,由于体内毒素的聚集,会导致一些的出现,那在饮食上,主要就要在注意清淡饮食,禁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白酒等,很可能会加重其胃肠粘膜的糜烂,导致胃内膜血管的渗血。
忌硬食及油炸食品,宜软食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胃肠粘膜常呈充血、糜烂状态,如进食硬食、油炸食品如油炸面窝等,容易导致食物在胃内划破血管而造成出血。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出血难止,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死亡。
发性食物宜谨慎
肾衰竭的患者,在饮食上,还需要多加的注意发物,那什么称之为发物呢?从中医的观点来看,羊肉、狗肉、鱼虾等为发物,易引起病情复发或加重,临床上确实见到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慢性肾炎所致的肾衰竭患者进食狗、羊肉后病情加重者,尽管是否巧合尚待进一步观察,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还是不进食此类食品为好,这也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调节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吃什么好
1、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食疗方
附急性肾衰竭不同阶段的食谱
急性少尿期食谱
蔗糖50克溶于800毫升开水中,加少量酸梅精调味。
少尿缓解期食谱
早餐:牛奶
午餐:蒸嫩蛋
晚餐:牛奶
急性肾衰竭多尿期食谱
早餐:甜牛奶,大米粥
加餐:鲜桔汁一杯
午餐:汤面
2、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主食及豆类主要包括
燕麦、高梁米、赤小豆、玉米面、麦淀粉、大米、小米等。
·肉蛋奶主要包括
鸡肉、白鸭肉、野鸭肉、青色、草鱼、鲤鱼、鲫鱼、黑色、青蛙、牛奶、鸡蛋等。
·蔬菜主要包括
芥菜、生菜、青椒、苦瓜、白菜、冬瓜、黄瓜、茄子、寓笋、黄花菜、紫菜、金针菇等。
·水果主要包括
山揸档、苹果、柑稿、草莓、西瓜、猕猴桃、葡萄、菠萝、荸荠、桃子等。
3、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严格控制盐。根据病情的不同,应不食盐或少食盐,忌食咸菜、胯腊制品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辣椒、咖哩、香料、芥末等对肾脏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应禁用。
·忌台高脂肪食物:不宜摄入肥肉、蛋黄、动物肝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
·忌台植物蛋白质:不宣食用黄豆、豆浆、豆腐等。
·不宜食用猪头肉、沙丁鱼等。
以上就是所有针对老年人肾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法,小编认为,老年人本身身体素质就差,如果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很好的预防,那么一旦患了病,将会有很大的麻烦。还有就是,如果患了肾衰竭,也要放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除了我们在生活中很方便使用的中药药膳之外,西药对于治疗肾衰竭也有很大的帮助,那么,具体有哪些西药疗法适合我们治疗并且治愈肾积水呢?小编针对这个情况也整理了一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还有哪些西药疗法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吃什么好
1.限制蛋白质:未洗肾的患者,因肾脏无法将蛋白质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出,使肾衰竭的状况更加严重,因此,会建议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但是若有洗肾时,则须注意,在洗肾时会造成体内蛋白质的流失,所以必须配合营养师的建议,以维持身体所需。
2.限制钠的摄取:因盐分含有较高的钠含量,在肾衰竭患者体内若有过多的钠,会引起体内水分的滞留,进而造成心肺功能衰竭及加重肾衰竭的情况。但切勿使用低钠盐,因低钠盐含高量钾离子。
3.限制钾的摄取:体内钾的堆积会造成肌肉无力,严重者更会引起心率不整进而造成心脏衰竭的产生。
4.限制磷的摄取:因体内过高的磷会造成钙质的流失,因此医生会利用药物来协助控制血液中的磷含量,防止骨质疏松的产生。
5.水分的摄取:若摄取过多的水分,肾脏无法将其排除时,就会发生水肿或引起心肺衰竭,因此水份的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课题,医生会视个案小便的量,或是透析时排除的水量,来决定水分摄取量的多寡一般会依照前一天的尿量加上500-750c.c。
慢性肾衰竭吃什么好
1、低钾低钠食物。尿量少或透析次数少、血钾高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往往会因为高钾引发心律失常、猝死,所以必须严格控制钾的摄入,少吃含钾高的食物,如梨、香蕉等。有严重高血压、水肿或血钠较高的患者,还应控制钠的摄入。
2、低蛋白食物。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慢性肾衰竭原因是什么,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减退,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后的废弃物会留在血液中,对健康不利。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蛋白质代谢产物的产生和蓄积,从而减轻肾脏的代谢压力,延缓肾功能衰竭的步伐,这也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非透析治疗的主要手段。
3、低磷高钙食物。慢性肾衰患者到最后基本都会出现高磷低钙的情况,所以要控制磷的摄入,多补充钙和维生素,防止出现肾性骨病。
4、高热量食物。人体要维持正常运作就需要能量,而我们的能量多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因此慢性肾衰患者要吃一些高热量食物,以保证每天必需的能量。
慢性肾衰竭带来的危害及其严重,想要摆脱疾病危害的发生,大家在把握了慢性肾衰竭吃什么食物之后,还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吃什么
主食及豆类主要包括
燕麦、高梁米、赤小豆、玉米面、麦淀粉、大米、小米等。
肉蛋奶主要包括
鸡肉、白鸭肉、野鸭肉、青色、草鱼、鲤鱼、鲫鱼、黑色、青蛙、牛奶、鸡蛋等。
蔬菜主要包括
芥菜、生菜、青椒、苦瓜、白菜、冬瓜、黄瓜、茄子、寓笋、黄花菜、紫菜、金针菇等。
水果主要包括
山揸档、苹果、柑稿、草莓、西瓜、猕猴桃、葡萄、菠萝、荸荠、桃子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