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3款药粥有效缓解痛风
中医3款药粥有效缓解痛风
三款药粥有效缓解痛风:
薯蓣薤白粥
生怀山药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黄芪30克,白糖适量,每日1剂。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
功能: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防风薏米粥
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至薏苡仁熟,每日1剂。
功能:清热祛风行痹。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赤豆薏仁粥
赤小豆50克,薏苡仁50克,熬粥服,每日1剂。
功能:补益脾胃,利尿渗湿。
樱桃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祛风胜湿、杀虫
最新研究发现,樱桃还含有花色素、花青素、红色素等,这些生物素都有重要的医药价值。它的有效抗氧化剂,比维生素E的抗衰老作用更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尿酸的排泄,能缓解痛风、关节炎所引起的不适,其止痛消炎的效果,被认为比阿司匹林还要好。因此对于痛风、关节炎病人可每天吃些樱桃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樱桃树根还具有很强的驱虫、杀虫作用,可驱杀蛔虫、蛲虫、绦虫等。
有效缓解痛经的食物
有效缓解痛经的食物:
1、山楂活血化瘀煎水喝赶走痛经
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山楂有活血化淤行气的作用,是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小腹疼痛,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会减轻,伴乳房胀痛,甚至伴恶心、呕吐、腹泻、冷汗淋漓,甚至昏厥。
可在经前几天用15克山楂泡水或用水煎服。或取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清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红糖250克,再熬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膏状。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吃山楂膏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服,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
2、榴莲竟能“臭”走痛经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莲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榴莲性热,可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另外,用榴莲的果壳和猪骨头一起煮汤也是民间传统的食疗秘方。
3、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
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约30毫克以上,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有研究提示:生物类黄酮,可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清脂质;扩张血管,解除痉挛;苹果含有的糖和锂、溴锌、镁等元素,是有效镇静的安眠药。
4、补充钾和镁
为什么两种如此普通的食物有这么大的能耐呢﹖原来得益于两种矿物质钾和镁。牛奶含钾多,而蜂蜜乃镁的“富矿”。研究表明,钾对于神经冲动的传导、血液的凝固过程以及人体所有细胞的机能都极为重要,它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镁能帮助大脑中神经冲动传导、具有神经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质维持在正常水平
怎样有效缓解痛经
1、多吃含锌、铁、钙的食物:经期食物选择多吃含锌、铁、钙的食物。月经前一周,少吃盐、少喝咖啡、茶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少吃甜食品。
2、月经前喝点新鲜菠萝汁:饮料选择月经前喝点新鲜菠萝汁或菠萝能缓解痛经。由于菠萝里含有一种可使人体肌肉放松的菠萝蛋白酶,可缓解痛经。喝菊花茶。用菊花、覆盆子、肉桂和树皮等泡茶喝。
3、把热水袋放在胃部:我们可以把热水袋放在痛经的部位,这样就可以防止胃部以及背部受凉,这样也可以缓解痛经的情况哦。
4、沐浴:沐浴很多人都知道用温水长时间沐浴可缓解痛经。如果再加之盐浴按摩,就更能让人身心放松。
5、其它蜷腿侧躺在床上:以胎儿姿势,也就是蜷腿侧躺在床上,能让腹部疼痛、乳房胀痛等不适感减轻。或者健身,多参加瑜珈等一些比较缓慢的运动。
超有效缓解痛经方法
1平时少吃刺激性食物饮料,辣的凉的少吃!下午喝杯红糖水,当作下午茶了。红糖对女人的作用我不用多说,不要平时让她睡大觉,疼的时候在找她!平时可以在包里放几颗红枣,又补血又补充维生素的超好小零食!
2如果你避免不了长期坐着,那有个好办法,腹部呼吸法也不错,就是用鼻子吸气是肚子鼓到最大,停留片刻用鼻子吐气,把肚子收到最瘪,这样对腹部的锻炼很有效果,会有效减轻疼痛!
3晚上记得用热水泡泡脚,用手按摩足底的穴位! 在床上按摩按摩你的小腹吧,不要等她疼了再理她!如果你还不是累的要睡觉可以在网上找找女人生理期瑜伽练一会,保证可以睡个好觉。
4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平衡营养,适量运动,少吃生冷辛辣刺激食物,适度按摩,补充微量元素等!
5保持一天三餐的定时定量,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早上喝杯豆浆,哪怕是在路边小摊买一袋带到单位喝。大豆是女人的豆,长期饮用对痛经大有帮助!保持每天喝杯蜂蜜牛奶。钙是缓解痛经的重要法宝。这个饮料味道好,对皮肤也好,可以当作补充能量的小食品,不要等痛的死去活来再喝,那个时候好东西都喝不出好味道!
中医治疗痛风石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一、中医针灸
中医的针灸治疗,在治疗痛风,特别是慢性痛风,出现痛风石的患者。在缓解痛风疼痛,治疗痛风石上,可以采用针灸。一般来说,针灸的行针穴位,都在人体中焦、下焦等,足经之上。
方法二、中医熏泡
中医在治疗痛风上,除了针灸之外,使用中医药熏泡治疗,也是除手术之外,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药液泡脚,药物熏淋,各种方式,实现治疗痛风石作用。
方法三、药石攻伐
中医的攻伐,在中药的用药上,是必须的。痛风石患者,通过中医草药、中医成药等,调理各脏腑器官,以此来达到治疗痛风病,消除痛风石的目的。中药主要是麻黄、甘草、大黄、虫草、红花、车前子、泽泻、木瓜、乌梅、川牛膝、鳖甲骨胶原、大腹皮、鹿角胶质肽、岩京膏、虎杖、海参、塞隆骨、大珍耳贝、紫草茸治疗痛风。
有效缓解痛经的食物
1、山楂活血化瘀煎水喝赶走痛经
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山楂有活血化淤行气的作用,是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小腹疼痛,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会减轻,伴乳房胀痛,甚至伴恶心、呕吐、腹泻、冷汗淋漓,甚至昏厥。
可在经前几天用15克山楂泡水或用水煎服。或取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清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红糖250克,再熬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膏状。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吃山楂膏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服,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
2、榴莲竟能“臭”走痛经
榴莲气味强烈,说它“臭气熏天”毫不夸张。但在泰国,由于其营养价值很高,榴莲常被用来当作病人、产后妇女补养身体的补品。榴莲性热,可活血散寒,缓解痛经,特别适合受痛经困扰的女性食用:它还能改善腹部寒凉的症状,可以促进体温上升,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另外,用榴莲的果壳和猪骨头一起煮汤也是民间传统的食疗秘方。
3、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
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约30毫克以上,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有研究提示:生物类黄酮,可调节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清脂质;扩张血管,解除痉挛;苹果含有的糖和锂、溴锌、镁等元素,是有效镇静的安眠药。
4、补充钾和镁
为什么两种如此普通的食物有这么大的能耐呢﹖原来得益于两种矿物质钾和镁。牛奶含钾多,而蜂蜜乃镁的“富矿”。研究表明,钾对于神经冲动的传导、血液的凝固过程以及人体所有细胞的机能都极为重要,它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镁能帮助大脑中神经冲动传导、具有神经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质维持在正常水平
痛风的中医穴位按摩治疗
昆仑穴:痛风的患者朋友们在使用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的期间,可以适当的轻揉昆仑穴这个位置,以适合的力度进行揉按,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比较有效的帮助患者朋友们缓解痛风的症状表现。
复溜穴:痛风的患者朋友们在发病期间,还可以适当的揉按一下复溜穴这个穴位。其具体的情况就是痛风的患者先找到小腿脾经的位置进行按摩,然后再结合肾经的复溜穴一同进行按摩,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起到减轻肝脏负担的作用和效果。而经常性的揉按复溜穴这个位置,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和缓解痛风患者的病情。
太冲穴:痛风的患者朋友们在治疗的期间,还可以适当的经常按摩太冲穴这个位置。其具体的情况是痛风患者以合适的力度反复揉按太冲穴这个位置,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痛风的患者朋友们排出体内的毒物,缓解痛风的病情表现。
几款药粥能有效缓解痛风症状
桃仁粥
桃仁15克,粳米15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
功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土茯苓粳米粥
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饭,每日1剂。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薯蓣薤白粥
生怀山药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黄芪30克,白糖适量,每日1剂。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
功能: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中医病机
“不通则痛”,一般这类痛经,以刺痛、胀痛为主,受寒、气滞、血瘀阻滞气血运行不通畅,所以出现痛经。“不荣则痛”,这类痛经多以隐痛为主,伴有疲乏无力、头晕、腰酸等。但是,临床上以上两者兼夹在一起的情况为多。
中药口服
经前宜“通”,经前一周服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中药,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经后宜“补”,经后血海空虚,服用补益气血、益肾调冲中药一周,可以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我临床接诊的痛经患者大部分为正在读书的小姑娘或者年轻白领,因为上课或者上班,就诊时间不充裕,所以这种分期治疗的方法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有效治疗痛经。
中药足浴
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而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脏腑、经络密切相连。人体的双足,是内病外治的重要部位。中药足浴法能将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等中药液直接作用于双足皮肤,通过药水的温热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经过经络和腧穴传导,使药液中的有效成分直达病灶部位,不经胃肠道吸收,增加了药物的利用率,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同时,冬季足浴,既可以保暖,又可以舒畅经络,一举两得可以有效缓解痛经。
保持心情舒畅
情志不舒一方面会导致气机不畅,另一方面,对于痛经带来痛苦的紧张情绪也会引起前列腺素(引起痛经的病因之一)的升高,进一步加重痛经。所以保持愉悦的心情很重要。
饮食生活习惯
经前、经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暖,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剧烈运动。将暖宝宝贴于小腹及腰骶部(即八髎穴位)也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症状。同时,对于月经量少的患者经期可以冲服生姜红糖水、益母草颗粒等对于缓解痛经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对于继发性痛经,运用中医药缓解症状是一方面,同时也需要接受西医的全面诊治,纠正病因。
五款药粥能有效缓解痛风症状
桃仁粥
桃仁15克,粳米15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
功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土茯苓粳米粥
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饭,每日1剂。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薯蓣薤白粥
生怀山药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黄芪30克,白糖适量,每日1剂。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
功能: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防风薏米粥
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至薏苡仁熟,每日1剂。
功能:清热祛风行痹。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赤豆薏仁粥
赤小豆50克,薏苡仁50克,熬粥服,每日1剂。
功能:补益脾胃,利尿渗湿。
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忌
多吃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有益于尿酸的排出,痛风病人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等食物。
多吃蔬菜,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 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
适量饮水,每天应喝2000ml至3000ml的水,有益于促进尿酸排除。
少吃脂肪,因为脂肪会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一定要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容易引起痛风的发生。
五款药粥能有效缓解痛风症状
五款药粥缓解痛风症状
桃仁粥
桃仁15克,粳米15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
功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土茯苓粳米粥
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饭,每日1剂。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薯蓣薤白粥
生怀山药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黄芪30克,白糖适量,每日1剂。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
功能: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防风薏米粥
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至薏苡仁熟,每日1剂。
功能:清热祛风行痹。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赤豆薏仁粥
赤小豆50克,薏苡仁50克,熬粥服,每日1剂。
功能:补益脾胃,利尿渗湿。
痛风患者的饮食禁忌
多吃碳水化合物,因为碳水化合物有益于尿酸的排出,痛风病人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等食物。
多吃蔬菜,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 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
适量饮水,每天应喝2000ml至3000ml的水,有益于促进尿酸排除。
少吃脂肪,因为脂肪会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一定要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容易引起痛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