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注意哪些问题 特别是出现以下报警症状
胃不好注意哪些问题 特别是出现以下报警症状
消瘦、黑色大便、贫血、顽固上消化道不适等,一定要到医院就诊。至于药店推荐用药,年轻人偶尔采用这种方式或许可以,买药服用后可以应付一时的胃痛。但这种方式或许会掩盖其症状,其实并非痊愈,后期可能会反复发作。不赞成自己到药店买药治胃痛,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看病。
肝脏出现问题的症状
肝脏如果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会有很多表现的,特别是患有肝炎,肝炎目前已经有很高发病率了,患有肝炎食欲会明显的减退,乏力的现象也会很明显,大家应该对肝有问题的症状多多的了解。
1、肝炎流行季节或地区以及家中有急性肝炎患者时应高度警惕,时时提防。
2、少数人在发病前有类似感冒的症状。
3、无明显诱因而突然出现神疲力乏、精神卷怠、两膝酸软等。
4、突然出现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5、右肋部有隐痛、涨痛、刺痛或灼热感。
6、巩膜、皮肤、小便发黄或浓茶色。
7、两眼虹膜上斑点明显。
8、手掌呈金黄色,或整个掌面有暗红色或紫色斑点。
9、手掌,特别是大、小鱼际部分和指端掌面的皮肤充血性发红。
10、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
11、在两耳廓相应的肝点区,有一结节隆起,轻压此点时,疼痛较其他部位明显。
12、面色黎黑无光泽。
13、全身皮肤表面可见蜘蛛痣。
14、右侧颈静脉怒张。
15、腹部膨隆,腹壁上静脉暴露明显。
16、下肢水肿明显,甚至全身水肿,小便少。
17、有长期酗酒史或长期服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如四环素、氯丙嗪、磺胺类等药物应警惕酒精性肝炎或药物性肝炎。
18、肝癌患者可触及肝脏表面不平整,有结节感,压痛明显。
19、严重患者口中有一种类似烂苹果的气味。
上面介绍的肝有问题的症状都是很明显的症状,如果你的肝部出现了一些问题,就会有这样的症状表现出来,特别是肝脏不好的人,平时的睡眠质量也是不好的,我们现在人的生活方式是很容易对肝脏造成损害的,大家要注意养成好的习惯,不要熬夜,不要喝酒。
便秘的症状有哪些
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便秘症状
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检查在便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根据临床需要,应做必要的检查。首先要注意有否存在报警症状及全身其他器质性病变存在的证据;对50岁以上、有长期便秘史、短期内症状加重患者应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肿瘤的可能;对于长期滥用泻剂者,结肠镜可确定是否存在泻剂性结肠或(和)结肠黑变病;钡剂灌肠造影有助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难治性便秘时可选择特殊的检查方法包括:胃肠通过试验(GITT)、直肠及肛门测压(RM)、直肠-肛门反射检查、耐受性敏感性检查、气囊排出试验(BET)、盆底肌电图、阴部神经潜伏期测定试验及肛管超声检查;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有助于确定有无器质性病变。
肾不好有什么症状 肠胃出现问题
尿毒症早期最容易出现肠胃不适的表现,初期以厌食,腹部不适为常见症状,肾功能不全严重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臭和口腔黏膜溃烂症状,甚至有的出现消化道出血。还有的人会出现便秘症状,虽然说便秘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造成,但是其根源跟肾虚有关,肾开窍于二阴,主大小便,大便传导需要通过肾气激发和滋养才会发挥正常作用。
消化不良的症状需要警惕吗
如前文所述,消化不良症状比较普遍,但是,有必要弄清楚这些症状的原因,尤其是当同时存在如下「报警症状」时,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及时就诊和检查。
(1)年龄大于 40 岁,近期新发生的消化不良症状。
(2)近半年无明显原因出现明显消瘦,体重下降 > 3 千克。
(3)不明原因的贫血、甚至伴有呕血和解黑大便。
(4)吞咽困难,而且症状逐渐加重,伴有吞咽疼痛。
(5)腹部摸到像包块样的可疑物体。
(6)有食管癌、胃癌的家族史。
如何区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
正确区分器质性消化不良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合理治疗的前提与关键。器质性消化不良可通过有关检查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肿瘤等,也包括全身性系统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等。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对于“报警症状和体征”应予足够的重视, 一旦出现,应立即给予必要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
目前认为,报警症状和体征包括:45 岁以上近期出现症状;消瘦、体重下降大于3 千克;贫血、呕血、黑便;黄疸;发热;吞咽困难;腹部肿块;症状进行性加重;内科治疗无效。常用的一线检查方法有:血常规、血沉、粪潜血试验、电子胃镜、肝胆胰超声;进一步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胸部X 线检查等。值得强调的是,电子胃镜检查在消化不良的诊断中尤为重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应该是排除诊断,即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来排除。
按照罗马Ⅱ标准,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持续或反复上腹正中部疼痛或不适;所出现的症状没有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症状与排便无关;上述症状在近12 个月内至少出现12 周,症状可以间断性出现。亦可进一步根据病人存在的不同症状,分为3 型:溃疡型、运动障碍型、非特殊型。
医生建议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做胃镜,有必要吗
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之前,有必要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如果出现了上文提到的报警症状(例如近期明显消瘦、黑大便、贫血而且原因不清楚)时、或者消化不良的症状经过治疗缓解不明显、或者是患者有胃癌家族病史、检查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以及患者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等情况时,上述情况都需要通过胃镜检查来了解有无食管、胃、或者十二指肠疾病的可能性。
腹泻的诊断标准和检查事项
诊断标准
1、有上腹痛,有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四周或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
2、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
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4、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5无腹部手术史。对科研病例选择还需将伴有肠易激综合征者除外,以免影响研究的可比性;经定期随访未发现新的器质性病变,随访时间一年以上。
诊断程序
FD为 一排除性诊断,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既要求不漏诊器质性疾病,又不应无选择性地的对每项例患者进行全面的实验室外及特殊检查。为此,在全面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应先判断患者有无下列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对有“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必须进行彻底检查直至找到病因。对年龄在45岁以直且无“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可选择基本的检查如血、尿常规、粪隐血试验、血沉、肝功能试验、胃镜、腹部B超(肝、胆、胰),或先予经验性治疗2-4周观察疗效,对诊断可疑或治疗无效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一步检查。
检查
1.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超过三个月;
2.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3.实验室超声波、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肠道器质性病变;
4.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精神病等;
5.无腹部手术史;
6.追踪2-5年2次以上胃镜复查,未发现新的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