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滑肉门在左侧还是右侧 滑肉门的作用主治

滑肉门在左侧还是右侧 滑肉门的作用主治

滑肉门具有清心开窍,镇静安神之功,经常按摩滑肉门,对调理人体脂肪,健美减肥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还有助于治疗吐舌,舌强,重舌;同时对慢性肠胃病,呕吐,胃出血,月经不调,不孕症,肠套叠,脱肛等疾病,都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滑肉门的作用与功效 滑肉门的作用机制

滑肉门属胃经,居上腹部,内应肠腑,具有疏调中焦气机,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而治疗肠胃疾患;由于胃之别络入心,用此穴正可 通肠腑之气滞,泻肠腑之积热,而达宁心安神之效,治疗阳明腑实,痰涎壅盛所致的神志病;该穴还可通过健运脾胃而运化水湿,行气而利水,用于治疗腹水。

小儿腹部推拿手法图解 小儿腹部常用穴位推拿手法

上脘: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1-3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中脘:四指并拢放于患儿中脘,以中脘为中心,顺时针旋摩50-100次,再逆时针旋摩50-100次。

天枢:中指与食指分开,按于患儿左右天枢穴处,顺时针旋揉50-100次,再逆时针旋揉50-100次。

滑肉门:用拇指指腹按揉滑肉门,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神阙:将手掌置于神阙上,做顺时针回旋摩动,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气海: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气海8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关元: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势方向按揉关元8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大横:将拇指置于大横上,用指腹按揉50-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气冲: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按揉气冲1-2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滑肉门的作用与功效 滑肉门穴的穴位解剖

在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腹壁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

刮痧对胃炎有作用吗 胃炎辩证加减刮痧疗法

主要症状: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倦怠乏力。

刮拭穴位: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胃俞,再刮腹部中脘,上肢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公孙。

刮痧方法 :补法。

主要症状: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遇寒加重,得温则轻,大便稀溏,四肢清冷,神疲乏力。

刮痧穴位:脾俞,胃俞,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脾俞,胃俞,再刮腹部中脘,气海,关元,最后下肢足三里。

刮痧方法:平补平泻。

主要症状:胃脘及胁肋部胀痛,嗳气频繁,嗳气或排气后症状减轻,或伴随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等症。

刮痧穴位:肝俞,脾俞,胃俞,中脘,期门,太冲。

刮痧步骤:先刮背部肝俞,脾俞,胃俞,再刮胸胁期门,腹部中脘,最后刮下肢足部太冲。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主要症状:胃脘胀满疼痛,恶性呕吐,嗳腐吞酸,大便秘结或腐败酸臭味。

刮拭穴位:梁门,滑肉门,建里,中脘,天枢,足三里。

刮拭步骤:先刮腹部梁门,滑肉门,建里,中脘,天枢,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刮拭方法:泻法。

滑肉门的作用与功效 滑肉门特效按摩疗法

取仰卧位或坐位,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腹分别按压两侧滑肉门穴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按揉1-3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宜,每天坚持按摩,可有效消除肚脐周围脂肪,预防肥胖。

足三里怎么按摩比较好

取坐位,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就是足三里穴,可采取按压的方式按摩足三里1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然后按摩滑肉门穴3分钟,每天坚持按压5-10分钟即可,注意揉按穴位时可能有打隔、放屁及肠蠕动等现象,都属于正常反应。

滑肉门在左侧还是右侧

滑肉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穴道。

该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上腹部,在肚脐上方1寸处,距离前正中线2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之有酸胀感。

2.仰卧位,从肚脐沿前正中线向上量1横指,旁开约2横指处,按之有酸胀感。

滑肉门的按摩手法 滑肉门穴穴名解析

滑,滑行的意思;肉,脾之属,土的意思;门,出入的门户。“滑肉门”的意思是说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位,此处穴位的物质是从太乙穴传来的强功风气,而本穴所处的位置是脾所主的腹部,土性燥热,在风气的作用下脾土微粒吹刮四方,脾土微粒的运行如同滑行之状,故而得名。

滑肉门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滑肉门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取穴时直立或仰卧,肚脐上1大拇指宽,再往两旁约3横指宽处即是。滑肉门属胃经,居上腹部,内应肠腑,具有疏调中焦气机,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而治疗肠胃疾患;由于胃之别络入心,用此穴正可 通肠腑之气滞,泻肠腑之积热,而达宁心安神之效,治疗阳明腑实,痰涎壅盛所致的神志病;该穴还可通过健运脾胃而运化水湿,行气而利水,用于治疗腹水。

足阳明胃经上有哪些穴位

足阳明胃经上主要有承泣,四白,大迎,人迎,水突,乳中,天枢,伏兔,阴市,梁丘,足三里,丰隆,冲阳,陷谷,内庭,巨髎,地仓,头维,颊车,下关,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不容,梁门,承满,乳根,膺窗,关门,太乙,滑肉门,外陵,髀关,气冲,大巨,水道,归来,犊鼻,解溪,条口,上巨虚,下巨虚,厉兑共45穴,左右合90穴。胃经属于胃,络于脾,所以它和胃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和脾有关。因此胃经主治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另外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经脉循行路线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也有治疗作用。

相关推荐

旁边长了个疙瘩常见原因:

1、痔疮:II、III期内痔、环状混合痔、外痔血栓等在用力排便时,常有痔核脱出或卡在肛处,造成肛旁边长疙瘩的症状。 2、直肠息: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多数息是带蒂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肿物,好发于直肠下端,大便时可脱出于肛外,大便后回缩。腺瘤样息为癌前期病变,若延误治疗可变成直肠癌。 3、直肠平瘤:直肠平肌瘤由异形的平肌细胞增生而成,多位于直肠下段。其生长方式常向直肠腔内凸出,若不及时手术治疗,可由平肌瘤变成平瘤,即由良性变成恶性,致使直肠变窄引起便秘、肛坠胀、便血

针刺方法 针刺期作用主治

为足厥阴肝经脉气汇聚的处所,肝脉布两胁,肝为藏血之脏,该穴具有疏泄肝胆,调和表里,清热散邪,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痞散结之功,用于治疗伤寒热入血室,过经不解,胸胁支满,胁肋胀痛,肝脾肿大,呕吐,呃逆,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乳痈,疟疾诸症。

外有个小疙瘩怎么办

口长个疙瘩是很多患者常咨询的肛异常症状,且常被误认为是痔疮,滥用痔疮膏治疗,或是不治疗而耽误了肛肠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肛口长个疙瘩可能的疾病: 1、痔疮。内痔脱垂、环状混合痔、外痔血栓等在用力排便时,肛外常出现肿块。 2、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俗称脱肛。此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气血虚弱,祛除腹泻、便秘、长期咳嗽等诱因。 3、直肠息。是直肠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多数息是带蒂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肿物,好发于直肠下端,大便时可脱出于肛

口有硬块是怎么回事

①肛周脓肿:肛处有一硬结的肿块,触之特别疼痛,长期不治,疙瘩逐渐变大并自行破溃。而且伴随着瘙痒,有时还会出现红肿发热、坠胀不适、大便秘结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②直肠脱垂: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俗称脱肛。 ③痔疮:内痔脱垂、环状混合痔、外痔血栓等在用力排便时,肛外常出现肿块。 ④直肠平瘤:直肠平肌瘤由异形的平肌细胞增生而成,多位于直肠下段。其生长方式常向直肠腔内凸出,若不及时手术治疗,可由平肌瘤变成平

疾病是怎么造成的

1、直肠平瘤:直肠平肌瘤由异形的平肌细胞增生而成,多位于直肠下段。其生长方式 常向直肠腔内凸出,若不及时手术治疗,可由平肌瘤变成平瘤,即由良性变成恶性,致使直肠变窄引起便秘、肛坠胀、便血。 2、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外的一种疾病,俗称脱肛。此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气血虚弱,祛除腹泻、便秘、长期咳嗽等诱因。 3、痔疮:内痔脱垂、环状混合痔、外痔血栓等在用力排便时,肛上常出现长息的症状。 4、肛周脓肿:感到肛周围出现了一个小硬块或肿块,继而疼痛

为什么会得瘤如何治愈

1、手术治疗。一般在患有瘤时,医生会选择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在初次手术后能够对瘤进行彻底切除,基本上能够完全治愈,但如果切除进行得不彻底,会有很大几率导致瘤复发。 2、放疗。放疗是治愈瘤的手段之一,一般在经过放疗后,大部分的瘤都能得到一定的缓解,如果放疗的效果明显,则疾病复发的几率也会随之降低。 3、化疗。化疗对瘤只能起到部分的治疗效果,并不能完全治愈瘤。

​产后如何减肥 这些妙招保你快速瘦下来

在生活当中很多孕妇都有这样的烦恼,那就是会慢慢发福,而且产后减肥也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那么产后如何减肥呢?产后减肥吃什么好呢?产后减肥的妙招有哪些呢?下面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产后发福是很多新妈妈都会面临的问题,这让新妈妈们很头疼,再没有了之前穿衣服时候的自信,但有些新妈妈们却没有这样的烦恼,产后都能迅速瘦下来做辣妈,究竟她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中医妈妈的瘦身心经,一起去看看吧! 法宝一:坚持给孩子哺乳 在产后新生儿都是要喝奶的,而妈妈产后减肥的一个小妙招就是给新生儿喂母乳,这是有

胃病如何调理

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按中脘 消化不良不一定都是因为吃多了造成的,有些人脾胃功能弱,即脾胃虚寒,即使没有吃多也会出现消化不良。香砂养胃丸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很适合脾胃虚寒型消化不良的人。在用药前摩热中脘穴可使药效加倍。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变软处与肚脐之间的中点。具体方法是:双手搓热停放在中脘穴处,然后快速摩动穴位处的皮肤,注意摩动时不要向下用力,直到感觉穴位处发热且热力逐渐向下渗透为止。 消食操治疗饮食积滞型消化不良 加味保和丸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治疗“吃多了”最对症。这里教大家一套消食操,用药后照此练习,可助

便秘按摩肚子图解法 气滞型便秘按摩方法

症状: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频,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饮食减少,舌苔薄腻。 按摩方法: 1.患者仰卧,按摩者坐其侧,将两手四指掌侧并置于患者左小腹部近髋骨内缘归来,气冲穴处,用指端长按1-3分钟,注意长按时应依照先轻,后重,再轻的三个步骤进行,使患者局部有压迫和较大的温热感,并向同侧下肢放射。 2.患者仰卧,按摩者站其头部前方,将两手拇指掌侧分置于患者脐上两侧穴处,其余四指分置于腹部两侧,自上向下,同时自外向内将腹部肌推挤2-5分钟,注意推挤时两侧用力应对称,两手四指仅起稳定拇指作用,用力大

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简易取穴:直立或仰卧,肚脐上1大拇指宽,再往两旁约3横指宽处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