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牡丹皮的作用

牡丹皮的作用

1、对心血管的影响: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丹皮酚对口服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小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降低正常小鼠体温。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鼠尾压痛反应,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的运动亢进,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士的宁、烟碱和电休克所致的惊厥。作用部位在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4、抑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着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为没食子酸。

5、抗凝作用: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给小鼠分别灌胃丹皮,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均能促进静脉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也有促进作用,显微镜检查见肝中枯氏细胞及脾中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

7、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丹皮及其所含丹皮酚,芍药甙对肾上腺素所致的脂细胞的脂肪分解有抑制作用;丹皮水提物能增加脂细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而且明显增加胰岛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

中药牡丹皮治疗皮肤病的验方

牡丹皮为毛茛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的根皮,味苦辛,微寒。具清热凉血、清肝降压、活血消瘀功效。《本草纲目》:“治血中伏火,除烦热。”《日华子本草》:“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在临床中取其内服或外用,治疗某些皮肤科病变,收效明显。

血热型荨麻疹:中药牡丹皮12克,生地黄15克,赤芍10克,蝉蜕6克,浮萍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血热型银屑病:中药牡丹皮15克,玄参15克,生地黄15克,紫草6克,白鲜皮10克,水煎服。

过敏性皮炎:据皮损大小,取中药牡丹皮适量,白鲜皮、地肤子,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湿敷患处,每日数次。

疮疖:中药牡丹皮20克,研细粉,入凡士林100克中调匀涂敷,日两次。

毛囊炎:中药牡丹皮30克,穿心莲15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频洗患处,每日数次。

单纯型紫癫:中药牡丹皮10克,牛膝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药物性皮炎:中药牡丹皮15克,生地黄10克,紫草6克,白鲜皮10克,地肤子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急性湿疹:中药牡丹皮12克,苦参6克,白鲜皮9克,地肤子9克,土茯苓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水疱型足癣:中药牡丹皮30克,土茯苓15克,白鲜皮15克,土槿皮15克。水煎待温浸泡,每次20分钟,每日两次,两日一剂。

丹皮的介绍

1、 基本概况:丹皮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每年秋季或次年初春,选择栽培4~5年的牡丹采挖,洗净泥土,刮取根皮,晒干入药。刮去外皮的为刮丹皮,又称粉丹皮;不刮皮的为原丹皮,又称连丹皮。以条粗长、皮厚、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状物质多者为佳。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供观赏。味苦,凉,微寒。现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糖苷类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

2、 主要成分:根皮含芍药甙(paeonifol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牡丹酚原甙(paeonollide),牡丹酚新甙(apiopaeonoside),苯甲酰基氧化芍药甙(benxoyloxy-paeoniflorin ),2,3-二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2,3-dihydroy-4-methoxyacetophenone),3-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3-hydroxy-4-methoxyacetophenone),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galloylglucose),没食子酸(gallic acid)等。

3、 价格行情:虽然近些年,丹皮不断有小升幅,经营者、加工者也都有一些利润,但是农民却没有尝到甜头,再加上丹皮采挖费工费时,操心费力,产区少种,而且与其他品种相比,丹皮的价格仍在低谷,很多农民都认为不如种植其他作物效益好,因农民弃种,生产不继,加上有商家入手,丹皮价格上涨已成定局。目前黑丹皮统货价32-36元/Kg,现价铜陵黑丹皮新货35—38元,亳州粉丹皮36-38元,新货价高,陈货黑丹皮现价在28-32元/公斤。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消炎

牡丹皮普遍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能抑制炎症、肿胀、渗出,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其镇痛作用虽然不强,但在复方中,能加强主药的效果。

用牡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能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丹皮的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的影响:牡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丹皮煎剂,去牡丹酚后的煎剂1.0-3.0g/kg或牡丹酚80-120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犬和大鼠均有降压作用。原发和肾型高血压犬,用牡丹皮煎剂5g/kg灌胃,连续5天,于第6天,第7天剂量增至10g/kg,血压明显下降。肾型高血压犬,用去牡丹酚后的煎剂10g/kg灌胃,连续10天血压下降。用牡丹酚0.5-1.0g/kg给肾型高血压犬和大鼠也出现一定的降压效果。牡丹酚能显著抑制正常心肌细胞快相(5分钟)和慢相(120分钟)45Ca摄取及搏动频率,显著抑制钙反常心肌细胞45Ca摄取和降低胞内过氧化脂质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表明牡丹酚减轻钙反常损伤与阻止Ca2+内流及抗氧化有关。牡丹酚磺酸钠除能抑制钙离子摄取外,且能显著抑制钙反常心肌细胞的45Ca摄取及其胞膜SA含量,与剂量呈相关关系。另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研究牡丹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造型加牡丹酚组主动脉内膜病变肉眼定级及形态学组化分析,均比造型对照组显著减轻。表明腹腔注射牡丹酚 100mg/kg·d,连续6周能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丹皮酚对口服伤寒、副伤寒菌苗引起的小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降低正常小鼠体温。口服丹皮酚能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鼠尾压痛反应,并能对抗咖啡因所致小鼠的运动亢进,能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时可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士的宁、烟碱和电休克所致的惊厥。作用部位在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

3.抗炎作用:用丹皮酚灌胃,对大鼠因右旋糖酐或醋酸或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浮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醋酸或5-羟色胺引起的小鼠腹腔或豚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小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实验证明丹皮水煎剂对角叉菜胶性浮肿、佐剂性关节炎及Arthus反应等所致多种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这与其抑制炎症组织的通透性和抑制PGE2的生物合成有关,丹皮不能抑制残存肾上腺的代偿性增生,对肾上腺维生素C的代谢也无明显影响,提示它既无类可的松样的作用,也无类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即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Ⅰ、Ⅱ、Ⅲ型变态反应是由特异性抗体介导的反应,丹皮对抗体的形成并无明显影响,但对之均有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非特异性抗炎机制发挥作用,而抑制血清补体活性,也就增强其抗炎效应。丹皮不抑制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不影响补体旁路途径的溶血活性,提示牡丹皮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不能抑制正常体液免疫功能。

4.抑菌作用:体外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牡丹叶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其有效成份为没食子酸。鸡胚实验表明,牡丹皮煎剂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但小鼠治疗实验结果不一致,故其抗病毒效果尚不能肯定。有人对牡丹皮不同煎煮时间其水煎剂的抑菌成份对热稳定性关系进行探讨。提示牡丹皮经30分钟煎煮后体外抑菌能力明显优于煎剂时间为15分钟的水煎剂,而与煎煮时间为 60、90分钟的水煎剂抑菌能力未见显著差异。

5.抗凝作用:体外对人血小板试验,发现牡丹皮水提物及芍药酚均能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产生血栓素A2,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由于抑制从花生烯酸至前列腺H2的环氧化酶反应的结果。牡丹皮甲醇提取物有抑制内毒素所致实验性血栓的作用。研究表明,牡丹皮抗血栓形成的机理是:丹皮酚、苯甲酰芍药甙及苯甲酰氧化芍药甙抑制血小板凝聚,而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有抗调理素作用;苯甲酰芍药甙有阻断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及抗纤维蛋白溶菌酶的作用;氧化芍药甙、苯甲酰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对红的胞膜有较强的稳定作用,从而抑制血栓形成。用芍药甙给大鼠腹腔注射或在体外均能抑制ADP或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给小鼠分别灌胃牡丹皮,丹皮酚、芍药甙、氧化芍药甙、苯甲酰芍药甙,均能促进静脉注射的碳粒在血中的廓清速度,即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处于低下状态也有促进作用,显微镜检查见肝中枯氏细胞及脾中巨噬细胞吞噬力增强。芍药甙、氧化芍药甙在体外亦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乳液的吞噬功能。丹皮液给小鼠腹腔注射能使其脾脏溶血后斑数增加。用丹皮酚给小鼠腹腔注射每大25mg/kg,连用6天,能使脾重明显增加,且可对抗考的松、环磷酰胺所致胸腺重量的减轻。由上可见牡丹皮对体液及细胞免疫均有增强作用。

7.对脂质代谢的影响:丹皮及其所含丹皮酚,芍药甙对肾上腺素所致的脂细胞的脂肪分解有抑制作用;丹皮水提物能增加脂细胞中葡萄糖生成脂肪,而且明显增加胰岛素所致的葡萄糖生成脂肪。

8.其它作用:用20%丹皮红藤灌入腹腔,对家兔损伤性腹腔粘连有显著预防效果。注入福氏佐剂引起的慢性关节炎鼠,在两个月内于大鼠皮下注射致炎剂酪蛋白,可引起关节炎性的足、尾的变性继续恶化,足、尾的皮下纤维化、骨增生,骨纤维症明显,腹部皮下组织中亦有结缔组织增殖,若在给予酶蛋白的同时连续喂饲牡丹皮或桂枝茯苓丸,则能抑制酶蛋白的新诱发损害。丹皮甲醇提取物体内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子宫颈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丹皮酚对苯并芘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对大鼠有利尿作用。

糖尿病吃什么中药最好 牡丹皮:改善胰岛素抵抗

牡丹皮性寒,味苦,归心,肝,肾,肺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牡丹皮多糖是牡丹皮的主要降血糖成分,它能明显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载脂蛋白A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可能类似双胍类药物。

中药与花魁

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历来被视为吉祥富贵的象征,有花王、国色天香之美誉。

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历来被视为吉祥富贵的象征,有花王、国色天香之美誉。更因初时良种少而价格高,“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金买一窠”,因而又称为百两金、富贵花。

牡丹有药用、观赏、绿化价值,又为蜜源植物,全国各地都有种植。

欣赏价值

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栽培牡丹有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等品系,通常分为墨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雪青色、绿色等八大色系,按照花期又分为早花、中花、晚花类,依花的结构分为单花、台阁两类,又有单瓣、重瓣、千叶之异。牡丹栽培和研究愈来愈兴旺,品种也越来越丰富,目前国产有五百余种,着名品种有姚黄、魏紫、赵粉、二乔、梨花雪、金轮黄、冰凌罩红石、瑶池春、掌花案、首案红、葛巾紫、蓝田玉、乌龙卧墨池、豆绿等等。清程先贞咏“春烟笼宝墨,入夜看来难。恐奏清平调,杨妃砚滴干”,足见此时已有色与暗夜无异的黑牡丹品种出现,而江苏盐城便仓产的枯枝牡丹,竟然“奇在一放十二瓣,如果是闰年,就一定是十三瓣,而且枝干枯黄……一离开便仓,花即变种”。

现在荷泽、洛阳均以牡丹为市花,荷泽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及洛阳王城公园、牡丹公园和植物园,每年于4月15至25日举行牡丹花会。兰州、北京、西安、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均有牡丹景观。

此外,牡丹的形象还被广泛用于传统艺术,如刺绣、绘画、印花、雕刻中。

食用价值

牡丹花可供食用。明代的《遵生八笺》载有“牡丹新落瓣也可煎食”,同是明代的《二如亭群芳谱》谓:“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浸”,“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煎食至美”,现在国内不少地方有用牡丹鲜花瓣做牡丹羹,或配菜添色制作名菜的。

牡丹花瓣还可蒸酒,制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

药用价值

药用栽培者品种单调,花多为白色。以根皮入药,称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系常用凉血祛瘀中药。李时珍谓:“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还认为野生单瓣者入药为好,人工为观赏栽培的重瓣者气味不纯,不可药用。

丹皮以安徽、四川产量大,安徽铜陵凤凰山为牡丹皮之乡,所产丹皮质最佳,习称凤丹。丹皮以皮厚、肉质、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亮星多者为佳。药材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亮星,牡丹酚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饮片为淡粉红色弯月状或环状薄片。

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证。现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止血、祛瘀血、清热解毒、镇静、镇痛、解痉等活性,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

应用时应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牡丹花含黄芪苷,除观赏外还可入药,用于调经活血。

牡丹皮的药理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石琳等研究人员利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能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作用机理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关。研究人员以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为模型,初步从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前列腺素代谢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方面发现了丹皮酚抗AS机理,发现其抗AS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通过减轻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主动脉及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生成量,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降血压作用:在上世纪,研究人员就发现丹皮酚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科研人员将丹皮酚溶于丙二醇中,给麻醉犬静脉注射40毫克/千克体重,可出现短暂降压作用;给高血压犬口服,降压幅度超过20毫米汞柱,持续9~14小时,降压期间心率减慢,心电图正常;对高血压大鼠以丹皮酚花生油溶液0.7克/千克体重灌胃20天,血压下降15毫米汞柱~20毫米汞柱。

-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丹皮酚对心肌细胞具有抗氧化作用。研究发现,丹皮酚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抑制心肌细胞对Ca2+的摄取,且400毫克/毫升丹皮酚与10毫摩尔/升的维拉帕米作用相似,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其能阻滞钙通道有关。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丹皮酚保护心肌作用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还有人采用常规玻璃电极技术研究了丹皮酚对离体心肌细胞自律性(AM)、延迟后除极(DAD)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表明其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对血液流变性的作用:研究人员利用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研究丹皮酚对血液微循环的作用,结果表明丹皮酚对局部的微循环有加快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皮酚可使红细胞压积、全血表现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和血小板黏附性降低,改变红细胞变形性,说明丹皮酚在血栓形成的各个环节都有干预作用。还利用优化微管吸吮技术进一步研究表明丹皮酚对红细胞的变形性有显著的影响。

-降血糖作用:从牡丹皮中分离提取出丹皮多糖并初步证明其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采用三种不同方法对牡丹皮进行提取,获得丹皮多糖纯品(PSM),动物实验证明蒸馏水浸提到的纯品(PSM2b)和温水提取的纯品(PSM3b)降低血糖作用较好。研究结果显示丹皮多糖纯品PSM2b可降低葡萄糖和四氧嘧啶诱发的鼠高血糖,并发现其降血糖机理与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作用、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

-抗惊厥作用:有实验证实,牡丹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中枢神经,有镇静催眠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丹皮酚腹腔注射或口服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明显延长环己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大剂量可使小鼠正反射消失,有抗惊厥作用。研究表明,丹皮总苷(TGM)可减少小鼠最大电惊厥(MES)发作次数,延长戊四唑、士的宁、氨基腺所致小鼠惊厥的潜伏期及动物存活时间,增强苯巴比妥的抗惊厥作用。

-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丹皮酚能使增多的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减少,减轻迟发性脑损害的严重程度,为缺血后脑组织的恢复提供了条件。研究人员观察了丹皮酚对脑出血后脑血流(rCBF)、脑水分含量及行为学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丹皮酚能阻止钙离子的内流,减轻脑出血后继发缺血性脑损害,降低脑水肿强度及颅内压,改善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行为学,为其临床治疗脑出血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保肝作用: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丹皮总苷(TGM)不仅对四氯化碳和乙醇引起的小鼠肝脏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可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观察了丹皮酚对抗结核药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发现其可通过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其保护线粒体Ca膜的Ca2+-ATP酶,以及抑制Ca2+内流作用而对抗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肝损害。

-利尿作用:有研究显示,每千克体重口服丹皮酚62.5~250毫克能使水、钠和氯的排泄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钾的排泄在低剂量时没有明显变化,其利尿的最低有效剂量为62.5毫克/千克体重,最高剂量时增加水的排泄量与氢氯噻嗪10毫克/千克体重时相当,但在肾脏中的作用部位可能与氢氯噻嗪不同。

-保护免疫系统:国外学者实验表明,丹皮酚可使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提高,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作用。kitagana等实验证实,丹皮酚可明显增加脾脏重量,能对抗可的松、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所引起的小鼠脾脏减轻。还有实验证明,丹皮酚对小鼠的T淋巴细胞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抗菌消炎作用:有实验表明,丹皮酚在体外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还有研究显示,丹皮酚可影响脂质代谢,能抑制动物在体子宫的自发运动,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李丽萍等的研究表明,牡丹皮具有抗肿瘤作用。马云淑等人对丹皮酚及其磷脂复合物的体外透皮吸收进行了研究,发现丹皮酚的平均透皮吸收率在6小时后可达50%以上,且丹皮酚的磷脂复合物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丹皮有什么功效 镇静镇痛

丹皮中含有的牡丹酚有着镇静、降温、镇痛的功效,因此使用丹皮是具有镇静、催眠、镇痛的作用。

牡丹皮药用配伍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该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可配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药用;治温毒发斑,可配栀子、大黄、黄芩等药用,如牡丹汤(《圣济总录》);若治血热吐衄,可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栀子等药用,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该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知母、生地黄等药用,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该品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4.痈肿疮毒。该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药用,如将军散(《本草汇言》);若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用,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牡丹皮副作用有哪些

投诉建议: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剥取根皮,晒干。生用或炒用。《本草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本专题为您介绍佛丹皮,丹皮酚软膏,丹皮的功效与作用等资讯。丹皮的功效与作用 1、对心血管的影响: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投诉建议:丹皮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药理作用,药理研究证明丹皮对心血管疾病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心肌缺血患者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丹皮一般情形下是与其它药物在中药方剂中配伍使用,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具体用药请在当地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对心血管的影响:牡丹皮对麻醉犬心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左室作功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降低心肌耗氧量。

相关推荐

凉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本类药物可通过其清热作用而达到凉血的目的。清热凉血药多甘苦咸寒,清热凉血药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功效,部分药物既能够清热凉血,又可以滋养阴液,亦可用于阴虚内热的病证,清热凉血药主要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等。 1、生地黄 生地黄,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温和气候及阳光充足之地,怕积水,为清热凉血药。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等症状。有清热生津滋阴,养血的功效。 清热凉血。该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

苦瓜和香菜能一起吃吗 香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香菜富含维生素C,如果和黄瓜一起吃,香菜中的维生素C会被破坏,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二者一起吃会破坏香菜中的维生素C,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服用滋补药不要食用香菜,以免降低补药的治疗效果。 香菜可去腥膻气味,其性辛温发散,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一耗气,一滋腻,因此两者配食,对身体有损无益。 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清虚热,活血化淤等作用,香菜辛温香窜,牡丹皮苦辛微寒,性昧反之,药性也相反。所以两者不能同用。

牡丹花茶的作用与功效

牡丹性宜凉爽,畏炎热,喜燥忌湿,原产我国西北,栽培历史久远。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应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减轻生理疼痛、降低血压,对改善贫血及养颜美容有助益。可镇痛、止咳、止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等。美容养颜功效、降低血压、补肝、减轻月经疼痛、顺畅血液,减轻女性贫血状况。 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应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减轻生理痛、降低血压对改善贫血及养颜美容有助益。

牡丹花茶有副作用

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将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牡丹性宜凉爽,畏炎热,喜燥忌湿,原产我国西北,栽培历史久远。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应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减轻生理疼痛、降低血压,对改善贫血及养颜美容有助益。可镇痛、止咳、止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等。美容养颜功效、降低血压、补肝、减轻月经疼痛、顺畅血液,减轻女性贫血状况。 牡丹花茶由黑牡丹、红牡丹和白牡丹三种花瓣三种制作而成。黑牡丹花瓣制成的牡丹茶干茶颜色黑红、汤色和口

牡丹皮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活血散瘀

牡丹皮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煎汤内服可用于血瘀闭经、痛经,外敷可用于铁打损伤导致的瘀血积聚,红肿疼痛。

牡丹花的功效和作用

功用:牡丹花具有调经活血的功效。可治女性月经不调,经行腹疼,闭经,气血虚弱诸病患。 食疗保健作用: 1、调经止疼。牡丹花性平而入肝、脾二经,可以调理气机,疏利肝经,运脾化湿而益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可以平调女性经血而止经期腹疼。 2、通经活络。牡丹花还能够通经络,利关节,经常使用作关节痹痛、屈伸不利、女性经闭腹疼等病患的辅助治疗食物。 牡丹花食疗应用: 1、用于闭经。牡丹花(干)十五克,粳米五十克。把牡丹花研成细末,粳米淘洗净;锅里加清水煎煮粳米为粥,待粥熟时,调入牡丹花,搅拌均匀就可以。每天三回,连食七日。

月经不调喝什么汤 月经量过多喝柴胡牡丹皮

材料:柴胡5克、牡丹皮5克、生地15克、乌梅3颗、甘草5克。 做法:将柴胡、牡丹皮、生地、乌梅一剂干菜放入烧杯中,冲入400毫升的滚水,闷泡20分钟后即可饮用。 饮用方法:月经来的时候,一旦发现月经量过多,即可开始饮用,每日服用一剂,见量有变少即可停用。 功效:柴胡牡丹皮汤可以有效针对月经量过多起到显著效果。

与香菜相克食物

1.黄瓜 香菜富含维生素C,如果和黄瓜一起吃,香菜中的维生素C会被破坏,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 2.南瓜 二者一起吃会破坏香菜中的维生素C,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3.滋补药 服用滋补药不要食用香菜,以免降低补药的治疗效果。 4.猪肉 香菜可去腥膻气味,其性辛温发散,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一耗气,一滋腻,因此两者配食,对身体有损无益。 5.牡丹皮 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清虚热,活血化淤等作用,香菜辛温香窜,牡丹皮苦辛微寒,性昧反之,药性也相反。所以两者不能同用。 6.白术 香菜有芳香健胃,祛风解毒之

食用丹皮要注意什么

丹皮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每年秋季或次年初春,选择栽培4~5年的牡丹采挖,洗净泥土,刮取根皮,晒干入药。刮去外皮的为刮丹皮,又称粉丹皮;不刮皮的为原丹皮,又称连丹皮。以条粗长、皮厚、粉性足、香气浓、结晶状物质多者为佳。 1、 丹皮适合人群: 血虚、寒症、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2、 牡丹皮食疗作用: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香散泄,入血分。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热病入血发斑,吐血衄血,惊痫,限虚潮热骨蒸,心中烦热,血滞经闭,痛经,肠痈疮毒辣,跌扑伤痛。 3、 食物相克:丹皮与贝母、大黄相克。

白皙肌肤是吃出来的

薏仁 薏仁最为传统中药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同时,薏仁含有丰富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素(Coixol)、薏苡酯(Coixenolide)、三萜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B族以及维生素E,在保湿和抗氧化上更胜一筹。薏仁提取物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紫外线吸收剂,应用于护肤品中可以有效中和自由基,防止晒伤以及晒老。 甘草 甘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在药理上具有抗炎抗病毒的功效。甘草中含有丰富的甘草酸,能够有效延长表皮细胞寿命,增强细胞活性,同时清除自由,抑制络氨酸酶的转化,淡化斑点瑕疵,增强皮肤弹性,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