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乳闭经综合征的5个病因
溢乳闭经综合征的5个病因
溢乳闭经综合征是一种非生理状态下乳房分泌乳汁和闭经同时存在的综合征。乳汁分泌的量从挤压时有少量到漏奶。尚可伴血泌乳素(PRL)增高、不孕、性欲减退等现象。主要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功能紊乱所致。其病因主要有:
(1)垂体肿瘤,主要是泌乳素细胞性垂体腺瘤引起PRL过度分泌。
(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常偏高,刺激泌乳素细胞分泌。
(3)多囊卵巢综合征,一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为多巴胺分泌过低,而多巴胺(DA)常被视为一种泌乳素抑制因子(PIE)。
(4)药物,如灭吐灵等是多巴胺受体抑剂,使用后可引起垂体PRL,分泌过多。
(5)胸壁创伤或刺激乳头,可反射性引起血PRL升高等。高泌乳素可引起性腺轴功能低下,主要表现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合成和脉冲式释放受抑制;降低垂体对GnRH敏感性;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直接受影响,因此雌激素水平很低。其诊断方法主要在临床上有溢乳和闭经现象并存,并表现不育、性欲减退现象,血PRL>30毫微克/毫升,血PRL水平高者作蝶鞍分层摄片或CT以检查垂体有无占位性病变。现代医学在治疗方面均使用溴应停药物,溴应停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抑刊泌乳素细胞的分泌,减少或去除PRL对性轴的影响。但垂体大腺瘤者还是当先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记载上尚未见此类病症,目前中医界按其出现症状头痛,目胀,口干,五心烦热,闭经,舌红,脉细数等表现,可将其归属肝气郁结化火,肝肾阴虚的辩证,用清补肾肝方法以达疏通调经之目的,治疗效果尚待观察。
泌乳素高有什么危害
泌乳素也叫催乳素,是脑垂体所分泌的激素中的一种。妇女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以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非孕妇女血清中泌乳素水平最高值一般不会超过20纳克/毫升。如果血中泌乳素水平过高,则称为高泌乳素血症。这些人往往有乳房胀痛、溢乳、月经稀少甚则闭经的表现。因此有时也称之为溢乳一闭经综合征。在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约1/4是由垂体肿瘤引起的,还有些可由于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胸壁损伤及药物作用等原因引起。
闭经溢乳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人们都知道在生小孩子之后,双侧乳房自然有乳汁排出以哺育婴儿,且在哺乳期间,多数妇女无月经来潮,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有些妇女虽然没有怀孕,但挤压乳房时也会自然流出不等量的奶汁,且常伴有闭经,闭经的程度也不一致,有些仅表现月经稀发,有些则数月、甚至数年无月经来潮,这是一种病态表现,临床上称为闭经溢乳综合征。
如果对这些闭经溢乳综合征病人进行抽血化验时,发现绝大多数病的血中有一种称为垂体催乳素的激素增高,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激素只有在怀孕和产后哺乳期才增高,以维持乳汁的形成与分泌。因而,这种激素与乳汁分泌有关。
引起垂体催乳素增多的较多见原因是脑部垂体腺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口服避孕药有时可能出现泌乳和闭经,还有其它一些药物,如较长期服用利血平或氯丙嗪,有时也有出现泌乳、闭经。
因而,得了闭经溢乳综合征的妇女,应到医院进行细致的检查,尽可能找出发病原因,才能针对病因治疗。对于经检查未找出明显原因的泌乳、闭经妇女,用溴隐亭药能有效地抑制高催乳素血症,无论是功能性还是因肿瘤引起的垂体催乳素水平增高都能抑制,同时还能恢复正常排卵性月经,其缺点是停药后又出现复发,但再用药仍然有效,说明这种治疗仅属一种对症治疗。此外,当一旦明确怀孕后,应即停药,但也有人发现即使在早期妊娠时即使服此药者亦未见胎儿畸形。
闭经的治疗
1、纠正全身健康情况:女性生殖器官是整体的一部分,因此全身健康将影响生殖器官的情况,故治疗闭经应先纠正患者的全身健康情况。
2、病因治疗:找到引起闭经的器质性疾病给以恰当治疗。例如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即给抗痨治疗。宫腔粘连患者应扩张宫腔并放置节育环,以防再次粘连。垂体或卵巢肿瘤在诊断明确后,则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确定治疗方案,选择手术、放疗、化疗其它综合措施。
3、性激素替代疗法:对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或卵巢功能受损或破坏以致早衰者可用激素替代疗法。一般应用性激素人工周期疗法。应用性激素后,出现月经样的周期性撤药性出血,一方面纠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另方面促进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有一定程度的发育。
4、溴隐亭应用治疗溢乳闭经综合征:其作用是抑制促催乳激素以减少催乳素,开始时用小剂量1.25mg,每天2~3次,如无明显反应即逐渐加量,最大剂量每天不超过10mg。
5、药酒疗法:常春酒(常春果200克,枸杞子200克,好酒1.5千克。将上药捣破裂,装入瓶中,用酒浸泡7天即成。每次空腹饮1~2杯,每日3次。本方具有养血补虚的作用。适用于妇女羸瘦虚弱,腹中冷痛,经血闭止。)
6、穴位注射。
7、中药调理。
甲亢的种类有哪些 垂体性甲亢
简单地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甲亢,称垂体性甲亢。临床较少见,多数为垂体瘤所引起,少数由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所致。多数为轻、中度甲亢,儿童多见,男女无差别。患者具有典型的甲亢症状,甲状腺肿大,很少有突眼,可伴胫前局限性粘液性水肿或肢端肥大或泌乳闭经综合征。
下丘脑垂体闭经严重吗
病理性闭经的原因是由於生殖器下端段的先天性缺陷,处女膜闭锁或后天性损伤造成粘连,使月经不能外流形成隐经或假性闭经。先天性无卵巢或发育不良,卵巢损坏或切除,卵巢肿瘤,卵巢功能早衰导致卵巢闭经。脑垂体损坏,脑垂体肿瘤,原发性脑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形成脑垂体性闭经。精神、神经因素有消耗性疾病,性染色体异常,贫血,肥胖,生殖功能性营养不良症,药物抑制综合症,溢乳闭经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及其他内分泌腺影响所致的丘脑下部闭经。
治疗本病需辨证求因,调理冲任,宜通宜攻,宜补益养。传统疗法治继发性闭经多有奇效,原发性闭经亦可逐渐恢复。
泌乳素高垂体瘤是什么
泌乳素高垂体瘤这种疾病是很常见的一种,这样的疾病对人们的身体伤害是不容小觑的,对于女性来说,这样的疾病发生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闭经,而闭经的现象发生后还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溢乳现象,对于女性来说,这些症状都是很敏感的,甚至会导致女性患上不孕不育疾病,那么泌乳素高垂体瘤是什么呢?
垂体泌乳素瘤一般在女性中是很常见的,这样的肿瘤对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威胁的男性龟头尖锐湿疣图片和症状,一般的在长大后接受一些手术治疗是能够康复的,在饮食方面更要控制好疱疹最快的治疗方法,以清淡为主,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了解这一疾病。
泌乳素瘤是由垂体泌乳素细胞瘤分泌过量泌乳素(PRL)引起的下丘脑-垂体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龟头疱疹,典型的临床表现有闭经、溢乳、不孕(育)、高泌乳素血症及垂体占位性病变。有临床症状的泌乳素微腺瘤一般不会长成大腺瘤。部分腺瘤有侵袭性,出现腺瘤增大及血PRL升高。在垂体功能性肿瘤中发生率占首位。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
泌乳素瘤引起的高PRL血症的临床症状因性别、年龄、高PRL血症持续时间及肿瘤大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多见于女性,常表现为溢乳-闭经综合征。肿瘤大小与患者血清PRL浓度呈正相关。
泌乳素高的原因
泌乳素高的原因有很多。血中泌乳素水平过高,就称为高泌乳素血症,也被称为溢乳闭经综合征。
泌乳素增高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垂体肿瘤,因为肿瘤是由分泌泌乳素的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失控状态的时候会无节制地分泌泌乳素,同时,垂体柄受压等原因也会造成泌乳素升高。服用黄体酮、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醇扥等药物、剧烈运动、创伤都有可能引起泌乳素的分泌增多。一般的症状是乳房胀痛、溢乳、月经稀少、闭经等。
药物的作用也会导致泌乳素增高。口服避孕药会引起垂体分泌的泌乳素增高与促性腺激素减少。较长时间服用利血平、氯丙嗪、吗啡等药物会改变多巴胺的产生、吸收和代谢,从而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以致于泌乳素分泌过多。
另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特发性闭经溢乳综合征、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肾功能不全、支气管癌等疾病、肾功能不全、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也可引起泌乳素升高。
宝宝断奶一年多了还能挤得出奶 溢乳闭经综合征怎么办
溢乳一闭经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比较复杂,可以试用雌激素一孕酮人工周期疗法,左旋多巴、溴隐亭等药物可以降低血中催乳素浓度,恢复卵巢功能,垂体肿瘤可行手术治疗。
有的益乳一闭经综合征是哺乳时间过长诱发的,因此,为预防本病,产后哺乳时间不宜超过2年。
闭经泌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这种综合征病人可发生持续性泌乳、闭经。泌乳可能是仅在用手挤压乳房时,有少量乳汗样液体外流,也可以多到乳房高度胀满、充血,或有不随意的自发性溢乳。如产后发生闭经泌乳综合征时还常有子宫、卵巢收缩,多毛及肥胖;如为肿瘤引起的,则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和视力障碍,进行性视野缩小等症状。
治疗闭经泌乳综合必须针对病因进行。如为颅内肿瘤引起,可手术或进行放射治疗;如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者可服用甲状腺制剂。如服药引起的停药半年可恢复。
也要服用药物治疗闭经泌乳综合征。克罗米芬适于特发性泌乳及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闭经泌乳综合征,每次50~100毫克,每日1次,连用5天;左旋多巴,适于特发性闭经泌乳综合征,每次0.5毫克,每日3次,连服6~9个月;溴隐亭,每日2.5~7.5毫克,分2~3次口服,连用3~6个月。泌乳可在2~4周内停止,6-24周内恢复月经。
五十岁的女人绝经的原因
闭经的原因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性闭经的成因有,内分泌系统不健全,肾气不足、怀孕;哺乳期血海不能满盈,催乳激素促使性激素分泌减少;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等因素所致。病理性闭经的原因是由於生殖器下端段的先天性缺陷,处女膜闭锁或后天性损伤造成粘连,使月经不能外流形成隐经或假性闭经。
先天性无卵巢或发育不良,卵巢损坏或切除,卵巢肿瘤,卵巢功能早衰导致卵巢闭经。脑垂体损坏,脑垂体肿瘤,原发性脑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形成脑垂体性闭经。
精神、神经因素有消耗性疾病,性染色体异常,贫血,肥胖,生殖功能性营养不良症,药物抑制综合症,溢乳闭经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及其他内分泌腺影响所致的丘脑下部闭经。
治疗本病需辨证求因,调理冲任,宜通宜攻,宜补益养。传统疗法治继发性闭经多有奇效,原发性闭经亦可逐渐恢复。
闭经溢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很多,但高泌乳素血症不一定导致溢乳,溢乳亦非必然伴有高泌乳素血症。
1、生理因素睡眠时血浆泌乳素升高,PRL分泌增多开始于睡眠后,并持续于整个睡眠过程。妊娠时PRL的分泌也增加,较非妊娠期升高10倍以上。吸吮可使PRL的分泌暂时增多,但在哺乳3个月后,上升的幅度逐渐下降。长期哺乳时,正常范围的泌乳素水平即可引起乳汁分泌;体力活动、应激、精神刺激及刺激乳头,月经黄体期均可增加泌乳素的分泌。
2、病理因素
(1)肿瘤性高泌乳素血症(Forbes-Albrightsyndrome):系下丘脑-垂体系统肿瘤所引起。据报道,该型高PRL血症占高泌乳素血症全部患者的71.6%,其中泌乳素瘤占闭经-溢乳综合征的33%~76.9%。多数为微腺瘤(直径
此外,空泡蝶鞍综合征、下丘脑及其附近的肿瘤,压迫垂体使PIF降低而致泌乳素升高。颅脑创伤、垂体意外瘤、颅咽管瘤、垂体囊肿、脑膜瘤、第3脑室血肿、蛛网膜囊肿、Rathke囊肿、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MEN)等亦可伴有本征。
(2)产后性高泌乳素血症(Chiafi-Frommel综合征):约占全部高泌乳素血症的30%,继发于妊娠、分娩、流产或引产后者,泌乳素一旦升高后不易下降。本症的PRL仅轻度升高,症状轻微,预后较好。
(3)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Ahumada-ArgonzdelCastillo综合征):少见。原因不明,多为精神创伤、应激因素所致,部分是由极微小腺瘤或大分子高泌乳素引起的。
(4)其他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并高PRL血症可能由于TRH刺激PRL释放所致。此外,Addison病、慢性肾衰也可引起PRL分泌。某些肿瘤(如支气管肺癌、肾上腺癌、胚胎癌)亦可分泌异位PRL。
(5)原发性甲减伴闭经-溢乳综合征多属甲减本身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合并有垂体PRL瘤,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伴发的高PRL血症甚至垂体PRL瘤均可消失。产后甲状腺炎(患病率约5.5%)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也与高碘摄入等环境因素有关。甲状腺组织见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早期伴甲亢,数月后出现甲减表现,并可伴有月经紊乱、闭经-溢乳及甲状腺肿。闭经-溢乳症状较轻,多数随甲减的恢复而自行缓解。
(6)医源性高泌乳素血症(iatrogenichyperprolactinemia):某些药物可长期抑制下丘脑合成多巴胺或影响其作用而引起泌乳素分泌,停药后可自然恢复。
(7)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安定类药物可抑制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高PRL血症和闭经-溢乳综合征,长期应用甚至导致PRL瘤。一般主张加用多巴胺激动剂,但溴隐亭又可拮抗安定类药物的作用,使病人的精神症状难以控制。Melkersson等主张在使用安定剂(如氯氮平,Clozapine)同时加用司可巴比妥(Quinalbarbitone),既有利于精神症状的控制,又防止PRL的升高。
(8)反射性因素:刺激乳头、胸部手术或胸部病变可通过神经反射刺激泌乳素分泌,泌乳素呈轻至中度升高,常伴溢乳,但不一定伴有闭经。去除病因后,血泌乳素恢复正常。
在最近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持续服用避孕药未见垂体瘤生长。前瞻性研究显示激素替代疗法对由于垂体微腺瘤所致的高泌乳素血症无不良影响。
二、发病机制
1、抑制下丘脑-垂体功能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DA)的分泌,抑制GnRH的合成和释放,使E2的正反馈反应和LH诱导的排卵峰消失。
2、抑制卵巢功能降低窦状卵泡FSH、LH、PRL受体数目,加速卵泡闭锁。抑制FSH介导的粒层细胞芳香化酶活性,减少雌激素分泌,致黄体功能不全。如PRL≥100μg/ml,孕酮合成完全停止。Yoshimura等在兔离体粒层细胞培养中发现,向培养基中加入PRL后,卵泡发育受阻,卵巢类固醇激素和孕酮的合成停止,卵泡内纤溶酶原活性下降,使卵泡上皮细胞及卵泡壁不能分解,即使偶有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其卵子的卵裂和受精能力亦明显降低,说明高水平的PRL可直接抑制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并降低卵子的质量。
3、对乳腺的作用泌乳素通过其在乳腺组织上的相应受体作用而影响乳腺的乳汁分泌,促进乳腺酪蛋白和乳白蛋白的生成,高泌乳素可引起乳腺小叶增生、巨乳和溢乳。溢乳可为自主性(显性)或隐匿性(挤压乳房时出现),可为浆液性、脂性或乳汁样。近年来人们注意到PRL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人认为高泌乳素血症是乳腺癌不良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
宝宝断奶一年多了还能挤得出奶 这种情况溢乳需重视
溢乳同时合并有闭经———闭经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双侧乳头益乳,月经停止,卵巢、子宫及外生殖器萎缩,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尿中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临床分为三型,以产后发病型最多,年龄在19~35岁,月经量少,初潮晚,多伴有神经官能症及营养不良。此型病人产后就持续泌乳、闭经、卵巢菱缩。有人在断奶后发病,长期哺乳后诱发这种综合征。有人发病与妊娠、哺乳无关,称为非产后发病型。有人是垂体肿瘤所致,多在20岁左右发病,可伴有肥胖、多毛性早熟。有人先有溢乳、闭经,以后多年才发现垂体肿瘤。
为什么没有怀孕生小孩,乳房也分泌乳汁了
妇女乳房的发育主要受卵巢分泌的雌、孕激素作用的影响。雌激素促使乳腺小叶发育,孕激素使乳腺导管生长。而乳汁分泌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对垂体分泌的泌乳素进行调节而实现的。
按理说妇女体内泌乳素的含量很少,只能维持乳腺正常发育,并不能引起乳汁分泌。怀孕后,孕妇体内增高的性激素通过反馈,使下丘脑接到妊娠信息并迅速增加泌乳素的分泌,到分娩前便可达到平时的10倍以上才能分泌乳汁。
如果未婚的女性出现乳汁分泌则可能是“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严重者甚至出现闭经、毛发脱落、体重增加、头痛、视觉障碍、外生殖器萎缩等症状,形成一组以溢乳、闭经、不孕为主要表现的疾患,也称为“溢乳———闭经综合征”。一旦发现自己有溢乳现象时,应及时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