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十一个月的护理常识
宝宝十一个月的护理常识
生理特点:
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9--12.0千克,身长69.6--80.2厘米.女婴体重达7.2--11.3千克,身长67.5~78.7厘米。牙4--6颗。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发育指标:
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会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不愿意母亲抱别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养育指南:
辅食开始变成主食,母乳、牛奶变成副食。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宝宝已经断奶了。
如果在副食中不能加足够的鸡蛋、鱼、牛肉等,就会缺乏动物蛋白。应该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动物蛋白,但不必拘泥于书中所说的量,要根据宝宝的饭量而定。
辅食要少放盐、少放糖。
逐渐让宝宝与生人接触,克服怕生现象.
继续发展宝宝的语言,可以给宝宝看画册讲故事。
训练宝宝走路。
禁止宝宝做不该做的事情,置之不理会使宝宝养成坏习惯。
训练宝宝的独立能力,但要保证宝宝的安全。
免疫计划:
这个月没有要接种的项目,不过到了1岁半-2岁间,宝宝可以接种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
99育儿温馨提醒:
宝宝吃完点心后喂些水,可预防龋齿。
宝宝的骨头还软,走路时间不要太久。
家庭保持文明的语言环境,宝宝已经能很好地模仿大人说话了。
宝宝十一个月食谱大全
1、青菜肉末烂粥相信很多人都吃过,其实对于11月大的宝宝可以食用了,蛋黄泥,鱼泥,全蛋羹都含有丰富的铁、锌有助宝宝成长。
2、11个月的宝宝可以通过喝水果汁来补充维生素,从稀到浓,逐渐增加,对于西红柿等类水果榨汁都是可以的。
3、豆腐蛋黄泥,11个月大的宝宝可以吃食豆腐蛋黄泥蛋黄本身的丰富的卵磷脂就有提高人体血浆蛋白含量。
4、萝卜素来都有小人参的称呼,胡萝卜泥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含量为土豆的还含有碳水化物、钙、铁及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
5、对于11个月大的宝宝可以食用,菠菜鱼肉营养粥,其中含有含有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铁、钙、磷等矿物质。菠菜可以促进生长发
6、其实,母乳喂宝宝是最健康的,宝妈们可以尽量的母乳喂养宝宝。
以上就是有关宝宝十一个月食谱的介绍,希望我们的介绍能够帮助更多不知道如何帮助宝宝补充营养的家长。十一个月大的宝宝每天的生长都是非常的迅速的,所以他们每天需要的营养非常多。除了上面的这些,家长朋友们可以经常做一些牛肉粥、鸡蛋粥等,这些不仅能够给为宝宝提供营养,而且还能预防疾病,增强抵抗力哦。
宝宝十一个月不出牙是什么情况
不同的婴儿出牙的情况并不相同,有的婴儿在4个月就长出第一颗牙,有的婴儿到10个月或更晚一点时间才出第一颗牙,两者都算健康而正常的婴儿。一般婴儿6~7个月出第一颗牙,先是下面中间的两颗门牙,然后是上面的4颗门牙,一般一岁左右有6颗这样的牙:上面4颗,下面2颗。如果婴儿烦躁、流口水,又没有病,这是出牙引起的,不必着急,如果婴儿长时间吸吮手指、咬玩具,可给孩子玩促使牙齿长出的磨牙玩具,玩具要保持干净。
对于腱康正常的孩子来说,出牙的时间并不十分重要,有的家庭孩子出牙普遍早,而有的家庭孩子出牙却相对晚,并不是说牙出得早婴儿就聪明,而牙出晚就显得很迟钝。只要孩子是健康的,牙出得早或晚并没有什么关系。平时让宝宝吃一点比较硬性一点的食物比如磨牙饼这些有助于宝宝出牙的。
当然如果孩子到了一岁半还一颗牙都没出,常因缺钙或先天性缺牙引起的,应找医生检查治疗。
七个月大宝宝护理知识
在孩子七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妈妈长们要特别注意宝宝的护理知识,加强营养卫生,预防“四病”发生。此时,宝宝长出了牙齿,要在辅食中加一点固体、半固体食物,使宝宝的牙齿得到刺激和锻炼,这样有利于出牙。
7个月后的婴儿,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高热惊厥、腹泻的显著增多。增加母乳和辅食的营养含量,讲究清洁卫生,可使您的宝宝免受这些常见病的侵袭。得病后要及时送医院诊治。这时的婴儿,智力发育很快,要注意早期教育。多与宝宝说话、逗玩,适当做体操,可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和体格的发育。
婴儿发育特点:
第七个月婴儿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仍薄弱,因此容易得病,尤其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另一方面,胎儿期从母体中得到抵抗传染病的抗体已消耗殆尽,因而容 易患各种传染病。家长应注意与传染病人的隔离,减少到公共场合去,不要到有传染病人的家庭去串门。第七个月婴儿生长发育迅速,营养物质需要多,母乳已 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必须及时添加辅食。
第七个月婴儿智力发育很快,家长应注意早期教育。
体重。婴儿体重第七个月增长 500克~550克,到第七个月末,体重达7000克~8000克。
身高。婴儿身高第七个月增长1.5厘米左右,到第七个月末,身长达65~70厘米。
头围。婴儿头围第七个月增长0.5~1厘米,到第七个月末,头围达41.5~43.5厘米。
出牙。多数孩子在这个时期出牙,先出下门牙,婴儿出牙时会出现流口水、烦躁不安,喜欢乱咬东西,甚至会有低热。这时不论是否已出牙,均应开始让婴儿咬饼干或吃半固体食物,使孩子牙齿得到刺激和锻炼,使以后能顺利出牙。
吸吮拇指。3~4个月婴儿吸吮拇指是很普遍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婴儿饥饿时常常把拇指或其他几个手指塞进口腔吸吮以示宽慰。对7个月以后的婴儿要阻 止吸吮拇指,但不必用强制手段。阻止的方法是婴儿吸吮母乳后,母亲应该让小儿的心理活动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母亲用温和的笑脸与婴儿对视一下,或者与婴儿 讲话,或用手指抚摸婴儿的躯干,或者与婴儿逗笑;在婴儿玩乐、情绪愉快的时候会忘记吸吮手指的动作,一岁以后仍有吸吮拇指的习惯,家长应研究其原因。
流产后调养护理6常识
流产对于女性的损伤是很严重的,因而产后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的几个流产后护理常识是女性应该熟知的。
护理常识1 充分休息,“坐小月子”
流产后,子宫内膜留下创面,如果过早地活动,很可能会延长阴道出血的时间,所以一定要有充分的休息。民间对流产后的调养有一种说法,叫“坐小月子”,从一个侧面更加说明了休息对恢复的重要性。一般来讲,流产后应该休息两周,头三天最好能卧床休息,切不可过早地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防止劳累过度,否则极易发生子宫脱垂。
护理常识2 注意卫生,保证内外清洁
流产后身体的抵抗力下降,细菌会趁虚而入,所以更应格外注意个人卫生。
1.清洗外阴。流产后分泌物增多,阴道成为细菌感染繁殖的温床,因此,要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1—2次。
2.勤换内衣。要保持贴身衣物的清洁无菌,内裤要常洗常晒常换,注意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的干爽洁静。
3.禁止坐浴。由于分泌物(或血液)较多,最好采取淋浴的方式,在流血未干净前不要坐浴,以免脏水流入阴道内,引发感染。
4.暂停同房。流产后一个月内,最好暂停性生活,以防生殖器官感染。
护理常识3 平和心态,淡化得失心
流产后的女性心情都会非常低落,除了身体上的创伤之外,还有对失去的宝宝心存愧疚,对自己或者伴侣心生抱怨。这个时候的心情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对你自己的身体,还是对整个家庭的和谐,都是有所帮助的。
1.自我调节。寻找情绪释放的方式,比如听音乐,看书,看碟片等。让自己的郁闷情感得以转移,慢慢平静下来。
2.和谐伴侣。作为丈夫,要对流产后的妻子谨慎呵护,在照顾身体的同时,也要注意心理的抚慰,让她慢慢忘记流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护理常识4 加强营养,尤其需要补铁
与分娩后加强营养一样,流产后也应重视饮食的补给,有利于身体的快速恢复。因此,流产后要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品,尤其要补充足够的铁,消除贫血症状。快点为食谱里添加营养吧——瘦肉、鸡蛋、鸡、鲜鱼、动物肝脏、乳、豆制品、大枣、新鲜的蔬果。
注意:这一期间,尽量不要吃或少吃生冷、油腻、辛辣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护理常识5 加强避孕,不可再次“犯错”
流产后可能会很快排卵,但子宫内膜需要4—5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在这期间,夫妻双方要加强避孕措施,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避孕方法或绝育措施。切不可忽视日常避孕而频繁地进行人工流产。
护理常识6 更正观念,流产不是件丢人的事
很多已婚女性都在职场中忙碌,很不情愿因为流产的事情而耽误工作;或者因为害羞,而难以启齿,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所以有的女性流产后,只休息两三天,甚至不休息,马上又返回到工作岗位上。其实,因为隐私难以说出口,而放弃流产后休息的想法是很不可取的,首先自己的观念要端正,流产对女人来说就跟生孩子一样,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再说身体是自己的,仅仅因为怕别人知道而耽误休息,那样做得不偿失;与工作比起来,自己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十一个月宝宝的出牙护理
一般来说,十一个月的宝宝,应该萌出5~8颗牙齿。不过,由于宝宝们的体质不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宝宝的出牙时间也各不相同,存在着个体差异,但第一颗牙齿萌生出,最迟不应超过一周岁。
我们在前面曾经提过,宝宝头八颗牙齿的出牙顺序,依次是下颌的两颗正中切牙,上颌的两颗中切牙,然后是上颌的侧切牙,下颌的侧切牙。等宝宝一周岁之后,会渐渐生出磨牙、尖牙等,乳牙牙釉质矿化完成。基本上,在宝宝2岁~3岁之间,所有的乳牙将全部长齐。
如果宝宝出牙时间过晚,或者出牙顺序延迟,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是否患有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以备及时进行治疗。
牙齿迅速长出,宝宝的饮食结构又在调整,他/她会比以前更喜欢咬东西,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刺激牙龈,加速牙齿的懵出。不过,需要提醒妈妈的是,要注意帮助宝宝保持卫生,不要把手之所及的任何东西都往嘴里塞,还要勤给宝宝洗手、剪指甲。
长牙期的宝宝,唾液分泌旺盛,导致宝宝嘴边一天到晚挂着涎水,这也是正常的反应。唾液的分泌,可以加强宝宝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随着宝宝吞咽能力的增强和牙齿的发育完全,流口水的现象会慢慢减缓并且消失。
隆胸有风险要多了解注意事项
隆胸护理常识、身段瘦削,胸部安排薄弱的女仕,皮下的假体的边际能够会在触摸下细微感受得到,特别于胸部的下部及外侧处。选择硅胶的假体材料及放置假体于胸肌下可削减但不能彻底防止这些疑问。
隆胸护理常识、乳部按摩在手术后一星期开端进行,办法是将胸部尽量向上、内、外三个方向推挤,坚持方位十秒,摆布胸部各做五分钟。榜首个月迟早二次。笫二个月开端每晚一次,保持一年。一年后改为不守时按摩。乳部按摩可将假体周围的包膜纤维安排拉松,有效地削减包膜孪缩的发作,所以应当锲而不舍。
隆胸护理常识、手术后的创伤疤痕在手术后的首三个月会出现有硬化,凸起及泛红的正常生理表象,但约半年后便大都会衰退淡化至不明显的痕迹。
隆胸护理常识、别的,手术后每天服用800单位的维他命E (迟早各400单位),接连六个月,有助防止胸部包膜安排孪缩硬化。
隆胸护理常识、手术后的创伤上会有简略的敷料,中心会有纱带固定胸部方位。二至三天后到医师处覆诊查看后便能够正常沐浴。再安排一星期,一个月及六个月后再复诊。创伤的缝线会在十天内自动溶解。
隆胸护理常识、手术后首月应依医师的指示穿戴任其一的合身柔软胸围或定位胸带,或不穿胸围让胸部安排天然成形。胸部初期会感受肿胀不柔软,待一至两个月后,胸部质感形状便会对比天然。当你心理上将它融入变成为你身体的一部份时,不再留心假体的存在,你便彻底康复了。
隆胸护理常识、手术后六个月内不能穿戴有铁线的胸围,以防令胸部变形及引致包膜孪缩(包膜纤维硬化)的发作。
隆胸护理常识、胸部假体的物料能承受通常的俯卧,磕碰及揉捏的压力,所以不用过份忧虑假领会因此决裂。乘坐飞机是肯定没有疑问的。
隆胸护理常识、少量的患者手术后乳头能够会有麻木感受,但通过数个月后便会康复正常。
隆胸护理常识、绝大部份兄弟对隆胸手术作用感受抱负满足,没有后遗疑问。但如一旦发觉胸部不柔软,凹凸纷歧,形状有异,或疤痕不抱负的景象便要征询医师的定见。
隆胸护理常识、隆胸手术后胸部通常会有痛苦及瘀肿的景象,其程度因人而异,视乎手术的办法,性质及个人的体质而定。痛苦通常会保持约二至三天,可依医师的指示按时服药操控。瘀肿则会约在一至两星期内衰退。
隆胸护理常识、歇息二至三天后,日常活动普遍可在手术日的二至三天后康复。手术后的第五至七天后便可如常上班作业。手术后首星期应防止高举手臂及提拔重物。两星期内应防止进行蒸气浴及游水。而剧烈的运动则要待手术后二星期才可进行。
隆胸护理常识、手术后两星期内应防止性行为,避免碰伤胸部。
宝宝护牙必知10个护理常识
宝宝护牙必须要知道的10个常识
因此,重视口腔问题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近日,美国《悦己》杂志就刊载文章,向读者讲述最应该了解的口腔常识。
1.刷牙时间不能少于2分钟。
刷牙时间至少要2分钟,每天至少两次,每三个月换一次牙刷。
2. 口腔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
人们常常会忽略口腔肿块或起泡,这有可能会导致口腔癌等严重问题。因此,无论那些迹象有多么微小,一旦发现就要及时就医。
3. 看病前,擦掉口红或唇膏。
不然会蹭到医生的手套上,甚至弄脏牙齿、牙床,影响医生辨色诊断。
4.运动也会引起牙齿问题。
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脱水,削弱唾液预防口腔疾病的功能。这样,蛀牙、细菌堆积的风险会增大。而且许多运动饮料含有意想不到的糖类和酸类物质可能会破坏你的牙釉质。
5. 口腔预示全身健康。
口腔影响着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如果牙龈有问题,那么心脏病患病率比普通人高4倍。如果第一颗臼齿相对较矮,而且时有疼痛,就表示消化有问题。
6. 看牙前停用止疼药。
有些人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它会让你在拔牙时大量出血。
7. 牙龈出血很严重。
牙龈出血是炎症表现,很可能你已经出现了感染。
8. 牙膏中含有的磨料并不都是有害的。
很多人认为牙膏中的磨料会损害牙齿。其实,恰恰相反,牙膏中含有的无水硅酸、木瓜蛋白酶等软质磨料,可以抛光并美白牙齿。
9. 吃糖不一定会蛀牙。
吃甜食只要及时清洁就没有太大问题。而且,均衡饮食才是健康笑容的关键。比如,常常不吃饭,会导致口腔酸性过大,造成蛀牙与牙龈问题。
10.舌头也有健康密码。
舌尖鲜红,表明可能有甲状腺或心脏问题;舌头呈黄绿色,则是肝脏或胆囊问题;略带灰棕色,通常会有消化疾病。
十个月宝宝如何护理
十个月宝宝会利用各种方式移动身体,拿到自己心仪的玩具,很多宝宝已经学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了,如果您的宝宝还不会,也不代表宝宝不聪明,这是和父母的训练分不开的。
睡眠
宝贝的身体正在快速生长发育,骨骼中有机质含量多,而无机质含量相对较少,因此非常有弹性,也很柔软,不容易发生骨折。但如果经常让宝贝睡在比较软的床上如弹簧床,就会影响生理弯曲的形成,导致胸曲、腰曲的曲度变小,久而久之形成驼背、漏斗胸。更重要的是,还会影响腹腔里的脏器发育。所以宝宝的床不要太柔软,而且经常更换睡姿。
牙齿
准备固齿器(注意清洁)、较硬的蔬果(例如苹果、胡萝卜,切成条状,不要太大块)让宝宝咬,以按摩发痒的牙龈。喝完奶或吃完副食品之后,用湿的纱布帮宝宝清洁按摩。若臼齿已长出来,就可以用指套刷或小牙刷来帮宝宝刷牙。
洗澡
宝宝到了10个月之后,就已经有能力独立坐起来,所以要当心他想要扶着浴盆站起来,往往一个不小心就会摔跤,所以,虽然这时给宝宝洗澡不需要再费力地抱着他了,但还是必须随时在旁边看护,谨防好奇又好动的宝宝不慎滑倒。
断奶季节选择
最好等到秋天断,因为夏天天气太热,突然断奶会引起孩子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孩子不爱吃东西,容易生病想断慢慢的减少孩子每天吃奶的次数,到天凉快点在断。
排便训练
要训练宝宝排便,首先要细心观察宝宝排便规律,然后让宝宝熟悉便盆,让他消除宝宝对便盆的恐惧感。当他表现很好的时候,一定要鼓励他,这样他才会更有信心用便盆排便。另外,你还要对宝宝经常提醒,反复强化坐便盆的重要性,让他自己意识到若将大小便排到纸尿裤或衣服上会很不舒服。
春季护理要点
春季每天在户外活动3个小时以上是最理想的,一定要利用春季大好时光,带宝宝到户外。如果能把宝宝带到有动物,有花草,有假山,有人工湖,有小船穿梭,有小鱼游动的公园里,让婴儿接触更多的自然景象,会引起宝宝浓厚的兴趣。
夏季护理要点
夏季天气炎热,宝宝容易患热病、口腔炎、手足口病。制作辅食要注意卫生,剩下的饭菜,只要是动过的,一定不能留到下顿吃,冰箱不是保险箱,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也会变质的,不注意会使婴儿染上细菌性肠炎。夏季宝宝穿得少,这个月的婴儿活动多,缺乏衣服保护,要避免肢体破皮出血,不能洗澡是很麻烦的。水分蒸发快,出汗多,要注意多饮水。仍要避免蚊虫叮咬,以防乙脑。夏季婴儿食量会减少,不要要求宝宝按辅食食谱吃饭。其实,到了夏季,父母也不爱吃饭,宝宝和父母是一样的,也会“苦夏”。体重增长不理想,也不要着急,天气凉爽下来,会有个补长的过程。
秋季护理要点
天气转冷后,易患咳嗽的宝宝开始有痰,咳嗽,喉咙里总是呼噜呼噜的。只要宝宝精神挺好的,也不发烧,吃饭不减少,睡觉时虽然出气很粗,但不憋醒;咳嗽重时可能会把饭吐出来,但吐后精神好,不影响吃饭,父母就不要着急,也不要老是带宝宝到医院。第二年春天,天气一暖和,喉咙中的痰就消失了。这样的宝宝可能每到天气转凉时都会有痰。一岁半以后,可能就好了。如果没有吃鱼肝油,只是补充维生素D,可改服维生素AD(鱼肝油),或每天补充维生素A1200国际单位,对气管内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对痰多的宝宝和易感冒的婴儿有用。
冬季护理要点
这个月的婴儿,即使在寒冷的北方地区,也不应停止户外活动。如果一冬天都不到户外,宝宝可能会出现睡眠困难、闹夜现象,甚至成了夜哭郎。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再出去,很可能会感冒,患上春季肺炎。也可能会因为捂一冬天,没见阳光,患上佝偻病,或婴儿手足搐搦症。这么大的婴儿,冬天也不应该停止每天洗澡。洗澡有利于婴儿身体抵抗力的提高。不要给婴儿穿得过多,会影响宝宝活动,“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如果冬季总是让婴儿满头大汗,给婴儿穿得太多,或室内温度太高,宝宝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就不能提高,成了温室里的弱苗。耐寒锻炼对于总是患感冒的婴儿更加重要。因为宝宝患感冒,嗓子里总是有痰,就不敢让宝宝到户外,总是怕宝宝冻着,那就错了。不到户外活动,宝宝抵御寒冷的能力更差,更易患感冒。
用脚尖走路
许多宝宝在这个月开始学走路了。可摇摇晃晃迈步时,有的宝宝却以脚尖走路,一些父母很担心宝宝脚部的骨骼发育是否有异常。其实,这种现象不足为奇。大多数的宝宝在初学走路时都是以这种步态开步的,待她慢慢长大,就会恢复正常。
对策:一定要给宝宝穿大小、软硬合适的鞋,或者索性让她光脚练习走路;鞋底要软硬适中,软底鞋已经完全不适合宝宝了,但完全包裹脚部的运动鞋也不适合宝宝。
提醒:如果连续几个月,宝宝一直用脚尖走路,应去医院就诊。
入睡后出汗
婴儿的生长发育比较快,新陈代谢旺盛,产热比较多,而且年幼孩子的皮肤内含水量较大,微血管分布较多,所以,睡着后容易出汗。另外,婴儿时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调节能力比较差,在刚刚入睡或者将要睡醒时,交感神经会出现一时性的兴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宝宝也会出汗。
注意:除了睡着后出汗多外,还伴有其它异常表现,如:烦躁不安、睡后惊跳、睡眠不安等,或伴有消瘦、低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早去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