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树花的治病验方
槐树花的治病验方
湿热蕴蒸,灼伤阴络而下鲜血
栀子15g,槐花12g,地榆12g,紫珠草15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2剂。或者槐花10g,侧柏叶10g,荆芥炭5g,枳壳9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2剂。
头晕眼花
夏天采收槐花和花蕾,然后再晒干后以开水冲泡代为茶饮用。具有清肝凉血的功效,比较适用于头晕眼花,烦躁易怒等症。
女性排卵期出血
生地30g,地骨皮10g,玄参,女贞子,墨旱莲,菟丝子,制黄精,槐花各15g,麦冬,白芍,山茱萸各9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于月经第5日开始服药,连续服用15剂,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急性乳腺炎
槐花15g,炒至黄褐色,研成细末,用黄酒和热水各半冲服,每天一回,服药的时候可以用手巾湿热教患处20至半小时。
高血压
槐花,鲜槐花,菊花各9g,决明子6g。用水煎服。或者槐花10g,黄芩10g,菊花6g,夏枯草10g。用水煎后服用,每天2剂。
山楂治病验方
1、高血压
方剂:焦山楂9克,草决明12克,白菊花9克。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代茶频饮。
功效:能健脾、消食、降压,适宜于高血压病人饮服。
2、高血脂
方剂:山楂20克,何首乌20克。
制法:将山楂与何首乌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煎煮20分钟,滤去药渣。
用法:每天1剂,代茶频饮。
功效:能化积消食,降胆固醇,适宜于高血脂病人饮服。
3、冠心病
方剂:山楂片、丹参各10克,麦冬5克。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次,分2次饮服。
功效:能软化血管,适宜于冠心病人饮服。
4、动脉硬化
方剂:山楂12克,何首乌15克,糖适量。
制法:将山楂、何首乌洗净,加入水用文火煎煮50分钟,滤汁后加入糖拌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功效:能补益肝肾,平肝潜阳,舒张血管,适宜于动脉硬化者饮服。
5、肥胖症
方剂:鲜山楂100克,水发海带300克,白砂糖30克,葱、姜、黄酒各适量。
制法:海带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葱姜、黄酒、清水,用大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炖至海带熟烂,捞出晾凉,切成细丝;山楂去核,切丝备用。把海带丝加入白糖拌均匀,装入盘内,撒上山楂丝,再撒上一层白糖即可。
服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止咳、散结利水、消食化积。
6、消化不良
方剂:山楂肉30克,鸡内金(鸡肫皮)20克,龙眼肉15克,橘皮12克,炒白萝卜子12克。
制法:将上述5味分别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30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用。
功效:消食化积,健脾理气,适宜于消化不良者。
7、积痰
方剂:山楂10克,瓜萎10克,半夏、枳壳各9克,川朴6克,砂仁、茯苓各10克,丹参9克,郁金12克。
制法:将上述各物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功效:能化痰止吐,活血通络,适宜于痰瘀互结所致的积痰病人饮服。
8、便秘
方剂:鲜山楂10个,白萝卜1个,醋少许。
制法:将上述3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1剂,分3次饮服。
功效:润肠通便,适宜于便秘者饮服。
9、小肠疝气
方剂:野山楂30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野山楂放入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拌匀即可饮服。
用法:每日分3次饮服。
功效:能化积消食、祛瘀利水,适宜于小肠疝气病人饮服。
10、哮喘
方剂:山楂50克,胡桃仁150克,白糖200克。
制法:将山楂加水煮3次,每次20分钟,去渣取汁,加热浓缩至100毫升。胡桃仁加水泡半小时,磨成浆。把山楂汁、胡桃仁浆、白糖混合拌匀,煮沸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饮服。
功效:补益肺肾,润肠消食,适合哮喘病人饮用。
细辛的治病验方
第1步治风冷头痛,痛则如破,其脉微弦而紧:
细辛一两(净),川芎一两,附子(炮)半两净,麻黄一分。上细切,入连根葱白、姜、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连进三服。(《普济方》细辛散)
第2步治偏头痛:
雄黄(研)、细辛(去苗叶,为末)等分。上二味,再同研匀。每服一字,左边疼搐入右鼻,右边痛搐入左鼻。(《圣济总录》至灵散)
第3步治伤风鼻塞:
细辛、紫苏、防风、杏仁、桔梗、薄荷、桑白皮。煎服。(《方脉正宗》)
第4步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小青龙汤)
第5步治鼻塞不通:
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普济方》)
第6步治牙齿痛久不瘥:
细辛(去叶苗)、荜拨。上二味等分,粗捣筛。每用半钱匕,水一盏,煎十数沸,热漱冷吐。(《圣济总录》细辛汤)
第7步治痰饮,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
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第8步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第9步治风入腹,切痛烦冤:
细辛、吴茱萸、干姜各半两,当归、防风各一两,芍药二两。上为末,每以半两,水二升,煮一升。温分三服,相续进之。(《元和纪用经》细辛汤)
第10步治口臭及匿齿肿痛:
细辛煮取浓汁,热含冷吐。(《圣惠方》)
第11步治耳聋:
细辛末,溶黄蜡丸鼠屎大。绵裹一丸,塞之。须戒怒气。(《龚氏经验方》聪耳丸)
第12步治虚寒呕哕,饮食不下:
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下。(《纲目》)
第13步治暗风卒倒,不省人事:
细辛末,吹入鼻中。(《世医得效方》)
第14步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
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第15步口舌生疮:
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第16步鼻中息肉:
用细辛末时时吹入。
民间用韭菜子治病验方
遗精:韭菜子5克,粳米50克,精盐适量。先将韭菜子用文火炒熟,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及食盐一同下锅,加水500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2次,温热食用。
早泄:韭菜60克,粳米100克,食盐适量。先将韭菜洗净切成细末,另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用旺火烧开后加入韭菜细末,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加入食盐即成。日服用1次,宜现煮现食。凡阴虚
内热、身有疮疡以及患有眼疾者不宜服用。
阳痿:韭菜150克洗净切段,鲜虾250克去壳,加佐料炒熟佐膳,与白酒同服,可常服。青年男子体壮阳盛者勿常吃,以免助火燥热。
腰扭伤:韭菜60克,黄酒60毫升。韭菜切段,加水适量,水煎后加入黄酒内服。
痛经:韭菜汁1杯,红糖适量,水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有效。
遗尿:新鲜韭菜60克,或用韭菜子10克,粳米100克,将韭菜洗净切段,(或将韭菜子研细末)。先将粳米煮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或韭菜子末,食盐适量再同煮成粥,温热服用。
竹笋的治病验方
第1步调治疖疮初起,红肿热痛:鲜竹笋、精盐各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加入精盐,捣烂,外用敷患处。
第2步调治肺热咳嗽:
(1)毛竹、猪肉各适量。把毛竹、猪肉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熟,食用毛竹、猪肉。
(2)鲜竹笋500g,白糖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切成碎末,挤汁,加入白糖,调味,服之。
第3步调治肾炎之浮肿腹水:
(1)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2)冬瓜皮30g,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冬瓜皮分别洗净,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第4步调治糖尿病(肺热型):鲜竹笋1个,粳米适量。把鲜竹笋去皮,切片,洗净,同已淘洗净的粳米一起放至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煮成粥,每天分2回服用。
第5步调治疮肿误治、毒气入肺:笋尖、百合、糯米各25g,沙参、麦冬、贝母各15g,鲫鱼1条。把鲫鱼宰杀,除去内脏,洗净,与分别洗净的笋尖、百合、糯米、沙参、麦冬、贝母等用料,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粥,服食鲫鱼及粥。
第6步调治大便不利:鲜笋衣300g,鸡皮200g,蒜30g,熟猪油、料酒、精盐、酱油各适量。把鲜笋衣、鸡皮分别洗净,与蒜均切细丝。把炒锅放在火上,下熟猪油烧至五分热,投笋衣丝、鸡皮丝、蒜丝略煸炒,加入料酒、精盐、酱油拌匀后,装入粉盒蒸熟,食用。
第7步调治脘痞纳呆、腹胀便秘饱胀:小春笋500g,蜂蜜适量。把小春笋去皮兜,制如参形,入沸水汆过,微拌蜂蜜。即可供食用。
第8步调治醉酒:小冬笋500g,麻油、酱油、白酒、精盐各适量。把小冬笋去皮兜,切薄片,待用。把锅置于旺火上,下麻油,烧热以后,炒冬笋片,入酱油、白酒、精盐等烧熟。即可供食用。
第9步调治雪上一枝蒿中毒:竹笋、茶叶、甘草、香菜各15g。把上述食物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第10步调治小儿泻痢脱肛:鲜嫩竹笋、糯米各适量。把鲜嫩竹笋、糯米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煮成粥,食用。
第11步调治小儿惊风:鲜竹笋250g,精盐、素油各适量。把鲜竹笋剥去皮,除去根,洗净,与素油一起放至锅内,放在火上,爆炒,调入精盐,一次食完。
第12步调治小儿麻疹出不畅、风疹、水痘初起:春笋尖25g,雄鸡冠血、羊心血、猪尾血105g,老虾105g,紫草、老鹰爪各15g,穿山甲前爪适量。把春笋尖洗净,晒干,研成细末,把雄鸡冠血、羊心血、猪尾血三血合用以布盛阴干,老虾打成饼,焙干,把上述各物共研成末,每次服用1匙。若虚者,保元汤调下,加入鹿血1.5g服用。
第13步调治抑郁症:鲜竹笋100g,佛手片50g,白糖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切成片,和佛手片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先使用武火煮沸,改为以小火煨1小时,加入白糖,调匀,在锅中冷腌24小时。即可供食用。
第14步调治痰多:鲜笋500g,花椒末、精盐、香料、香油各适量。把鲜笋去壳及老兜,洗净,切成寸段,与花椒末、精盐、香料拌匀后,放在火上,以旺火蒸熟,取出,晒干,淋上香油,装入坛内,封口。即可供食用。
第15步调治慢性胃炎:鲜笋500g,植物油、葱花、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把鲜笋去老根,留笋尖,洗净,切小滚刀块;把炒锅放在火上,加入植物油烧至三成热,投笋尖滑油成熟,捞出,沥油装盘。另一锅加入麻油烧热,投葱花、精盐、味精、麻油调成葱油汁,浇笋尖上食用。
中草药野菊花治病验方
1、预防感冒:取野菊花(干品)6克,用沸水浸泡1小时,煎 30分钟,待药液稍凉时内服。经常接触感冒人群者,一般每天服药1次,经常感冒者每周服1次。
2、宫颈炎:先用温水冲洗阴道后,以野菊花粉适量涂敷宫-颈,每天1次,连用3 5天为1疗程。亦可用野菊花注射液局部外涂治疗宫颈炎、阴道炎、外阴溃疡等病。
3、丹毒:野菊花30克,土茯苓、蒲公英各20克。将上药共放人冷水中浸泡半小时后,煎煮滤渣取汁饮用。每天1剂,分2-3次服。该方以野菊花为主治疗丹毒,一般约需7—10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胧杆菌、链球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
4、前列腺炎:以野菊花栓 (药店有售)塞入直肠,每天2粒,两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该法对急、慢性前列腺炎皆有效。
5、慢性盆腔炎:每晚睡前半小时,将野菊花栓1粒塞入肛门内约7-10厘米处,10天为1疗程,月经期间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除个别患者偶有便溏外,无其他副作用。
枸杞叶的治病验方
枸杞叶是指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茎叶,其性味甘凉,可补虚益精,清热明目。既可入药用,亦可作为野蔬食用,如凉拌、煮粥、煲汤皆可。以下介绍几则入药验方:
糖尿病烦渴:枸杞叶30克,玉米须30克,天花粉15克,甘草6克,水煎,滤取药液,待凉后饮用。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急性结膜炎:枸杞叶60克,金银花9克,鸡蛋2只。加佐料煮汤,每日一次。
心烦失眠:枸杞嫩苗叶9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食盐适量,共煮粥食用。
夜盲、视物不明:枸杞叶60克,猪肝60克,白菊花12克,水煎,滤取药液后饮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口疮:鲜枸杞叶60克,或干叶3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用。连用一周。
痔疮:鲜枸杞茎叶120克,马齿苋90克,牛蒡根60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竹笋的治病验方
调治疖疮初起,红肿热痛:鲜竹笋、精盐各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加入精盐,捣烂,外用敷患处。
调治肺热咳嗽:
(1)毛竹、猪肉各适量。把毛竹、猪肉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熟,食用毛竹、猪肉。
(2)鲜竹笋500g,白糖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切成碎末,挤汁,加入白糖,调味,服之。
调治肾炎之浮肿腹水:
(1)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2)冬瓜皮30g,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冬瓜皮分别洗净,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调治糖尿病(肺热型):鲜竹笋1个,粳米适量。把鲜竹笋去皮,切片,洗净,同已淘洗净的粳米一起放至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煮成粥,每天分2回服用。
调治疮肿误治、毒气入肺:笋尖、百合、糯米各25g,沙参、麦冬、贝母各15g,鲫鱼1条。把鲫鱼宰杀,除去内脏,洗净,与分别洗净的笋尖、百合、糯米、沙参、麦冬、贝母等用料,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粥,服食鲫鱼及粥。
调治大便不利:鲜笋衣300g,鸡皮200g,蒜30g,熟猪油、料酒、精盐、酱油各适量。把鲜笋衣、鸡皮分别洗净,与蒜均切细丝。把炒锅放在火上,下熟猪油烧至五分热,投笋衣丝、鸡皮丝、蒜丝略煸炒,加入料酒、精盐、酱油拌匀后,装入粉盒蒸熟,食用。
调治脘痞纳呆、腹胀便秘饱胀:小春笋500g,蜂蜜适量。把小春笋去皮兜,制如参形,入沸水汆过,微拌蜂蜜。即可供食用。
调治醉酒:小冬笋500g,麻油、酱油、白酒、精盐各适量。把小冬笋去皮兜,切薄片,待用。把锅置于旺火上,下麻油,烧热以后,炒冬笋片,入酱油、白酒、精盐等烧熟。即可供食用。
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
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
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
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
治遗尿
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
治溃疡病属虚寒者
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黄6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3粒,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治胃脘部、脘腹部胀痛
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厚朴8~12克,佛手8~10克,陈皮、甘草各8克。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白术的治病验方
1、如果脾胃虚寒,症见食少呕吐,泄泻腹疼,可用人参6克,干姜5克,甘草6克,白术9克,炼蜜为丸。如果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所导致之食少,脘胀,可用枳实30克,白术60克,为末,糊丸。
2、用于中焦阳虚之痰喝水肿,可用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6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
3、便秘:生白术30至60g,放进250ml清水中煎至100ml,分早晨和晚上两回服,每天一剂,通常服药三到五天就能够见到效果。
4、白细胞减少症:白术30g,水煎,口服,早晨和晚上各一回,每天一剂,可益气升白。
5、体虚多汗:生白术适量的,研成细末,每回2至3g,每天两回,用温水送服。通常用药七日就可见效。
6、女性产后呕吐不止,不思饮食:白术15克,干姜15g,共入300ml清水中煎至100ml,趁温缓缓服下,每天1回。通常用药五到七日就能够见到效果。
7、婴儿腹泻:焦白术30g,研成粉末。放进300ml水中,煎取100ml,用纱布过滤。取40ml做保留灌肠,每天一回,可健脾燥湿止泻。
8、小儿流涎:生白术9g,捣碎,放进碗内,加上适量的水及少量食糖,放锅上蒸炖取汁,每天一剂,分次口服。
9、呕吐酸水:白术,茯苓,厚朴各2.4g,橘皮,人参各1.8g,荜茇1.2g,槟榔仁,大黄各3g,吴茱萸1.2g。水煎,分两回服。
10、手术后便秘:生白术60g,生地30g,升麻3g。用水煎服。比较适用于妇科,外科手术后便秘者。
11、腹鸣腹疼:炒白术20g,鸡内金10g,山楂10g,陈皮10g,水前服。该方具有健脾止泻的作用。可治脾虚泄泻,大便日行三至四次,腹鸣腹疼等症。
中药郁金的治病验方
1、用于气滞血瘀而导致的胸协胀闷,刺痛,腹中作痛,可和柴胡,丹参,香附,枳壳,白芍等配伍。如果治经前腹疼,则用白芍,当归,牡丹皮各15克,栀子9克,白芥子6克,柴胡,香附,郁金,黄芩,甘草各3克,用水煎服。如果治肋下癓块,可和丹参,鳖甲,泽兰,青皮等同用。
2、如果痰热内闭而致的神志不清,癫痫,惊狂,则用白矾,郁金各等分,为末,皂角汁为丸,每次服3至6克,每天两回。
3、用于肝郁所导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和女性经脉逆行兼有瘀滞者,可配生地,丹皮,牛膝,山栀,三七,泽兰等同用。
4、慢性胆囊炎:柴胡,黄芩,党参,白术各8g,云苓12g,郁金9g,砂仁5g,甘草5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比较适用于肝郁脾虚证。
5、甲亢:郁金6g,海藻10g,丹参10g。水煎,留汁,放入适量红糖。早晨和晚上各服1回。
槐花性寒凉可止血
中医中有很多植物动物是可以入药的,中医专家指出槐树的花、叶、实都可食用,也都能药用。下面是中医专家对槐树花叶如要的药用分析:
古代民间,常采摘槐树的嫩芽嫩叶,炒熟后用冷水浸泡,除去涩味,再拌以姜、葱、醋等调料,作为佐餐的凉菜。所以杜甫有这样的诗句:“青青高槐树,采掇付中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用开水浸泡槐叶作为药茶常饮,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古人认为,槐实也是养生佳品。《抱朴子》说:“槐子服之补脑,令人发不白而长寿。”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还介绍他常服槐实,年过70仍须发不白,而且视力很好的亲身体验。
作为药物治疗,不是用槐叶,而是用槐花和槐实(又称槐角)。从古至今,槐花和槐角都是常用的止血良药。宋代的方勺在《泊宅篇》中就记载了一则槐花止血的医话:有一位书生舌头突然出血不止,许多医生不知何病,束手无策,名医耿隅诊病后说,此病叫“舌衄”。于是让病人用槐花炒熟,研为细末,掺在舌上,果然不久即愈。
现代使用槐花,则广泛用于吐血、鼻血、尿血、便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崩漏下血。由于槐花的药性寒凉,具有凉血止血的功能,所以宜用于热证出血。对于肠热引起的大便出血或痔疮出血,常和地榆配合使用。也常与侧柏叶、枳壳共同研成粉末使用,这就是有名的槐花散。对于肠热很重的,还可加用黄芩、黄连;如果大便特别干燥,又可加用润肠通便的火麻仁、郁李仁和蜂蜜。
现代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也常使用槐花,特别是高血压病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更宜使用。可以单用槐花15克泡水当茶喝,也可与黄芩、夏枯草、豨莶草配合煎汤服用。患痔疮出血,可用槐花泡水当茶喝。最好到药店去购买专治痔疮出血的槐角丸。每次服一袋,每日服三次。这槐角丸的主要药物就是炒槐实,方中还配有清热、凉血、止血的黄芩和地榆,所以治疗痔疮出血,效果不错。
芹菜治病验方五则
芹菜有水芹与旱芹之分。本文所指芹菜是旱芹菜。中医认为芹菜味甘,性寒。有散淤破结、消肿解毒、降压止眩之效。芹菜根有清热利湿之效。治疗期间忌食鸡兔。
高血压生芹菜去根洗净,捣烂挤汁,加入等量蜂蜜即成。每天服3次,每次40毫升。芹菜汁以每天现配为宜,不能加温。本法还应忌食大蒜、大葱、洋葱、豆腐、馒头。
尿血取芹菜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炖热,每次服60克,每日3次。一般2~3日可愈。还应忌食辣物。
丝虫病乳糜尿芹菜根适量,加水一碗煎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一般3~7天可愈。
头风痛取芹菜根适量,洗净捣烂煎鸡蛋吃。
糖尿病取芹菜500克,洗净,切碎,捣烂,煮沸加白糖调服。
附子的治病验方
治白浊
熟附子不拘多少,研为细末,每服6克,加入三片姜、一碗水煮至六成,趁温服下。
治月经不调
熟附子(去皮)、当归等份,每次以水煎服9克。
治气虚头痛
大附子一枚,去掉皮和脐研为细末,用葱汁加面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服10丸,清茶送下。
治久患口疮
生附子适量,研为细末,用醋、面调好贴在脚心上,男贴左脚,女贴右脚。第二天换下。
治牙痛
附子31克(烧灰)、枯矾0.3克,共研为末,擦牙。
治脚气肿痛
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治月经不调
当归、附子(炮)各等份,研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八分,空腹温服。
小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圣惠方》)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江西草药》)
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袖珍方》) 、
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济生拔萃》)
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