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手机依赖症困扰年轻人

手机依赖症困扰年轻人

对手机依赖过重的人,应换种思维方式多打开一些生活层面,多主动与人面对面交流,多参加一些益心益智的户外活动,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据信息时报报道,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因手机而引起的心理不适症状,在年轻人中渐渐增多。心理专家把这一症状称为“手机依赖症”。专家称系统脱敏疗法可治疗该症,即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某心理咨询室梁医生说,“手机依赖症”大多在一些性格比较孤僻、缺乏自信的人群中出现。这些人有的希望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使自己不被社会遗忘;有的希望通过手机在同事和上司面前维持高效率工作的形象。“手机依赖症”还表现在沟通多通过手机进行,比如明明几步路就可以走到的地方,却只想打手机解决问题;等人的时候不断地打手机问对方走到了哪里。

专家建议,心理学上有种叫做系统脱敏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手机依赖症”。每天给自己规定一定的时间不使用手机,必须用电话时使用座机。对手机依赖过重的人,应换种思维方式多打开一些生活层面,多主动与人面对面交流,多参加一些益心益智的户外活动,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手机依赖症有什么表现 手机依赖症的解决措施

克服手机依赖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建立面对面的交流,如可以在工作、学习或生活的闲暇时间参加一些联谊活动,定时和几个固定好友小聚谈天来排解抑郁情绪等。

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接触,多读书、多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手机的使用频率,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走。

手机依赖症的15个表现

1、视力模糊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和干眼症。

2、没有安全感

发现自己的手机不在身边,就会不自觉的焦虑起来,并且感觉没有它都不知道该做什么,该往哪里去,生活都没了色彩。

3、频繁发短信

无论工作还是闲暇时,总爱使用手机频繁收发电子邮件或短信,甚至给近在身边的人发。

4、头痛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起头痛、疲劳乏力,甚至会导致“老痴”(短时记忆丧失等)。

5、方向感差

还有很多的人基本上是到任何一个地方都离不开地图定位,不会记路。

6、手机放枕边

通过相关的研究还发现,经常性把自己的手机放在离自己的身体很近的地方,是非常容易让您入睡困难的,这样就会影响您的睡眠质量,从而影响工作质量。

7、总听见手机振动声

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

8、上厕所带着手机

无论是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24小时不离身。

9、拇指病

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或发短信等,手指就会痉挛疼痛,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

10、拍照晒美食

吃饭之前,必须先拍照上网与好友共享美食图片。

11、不喜欢眼神交流

总爱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减少,甚至与他人目光接触时产生异样感。

12、与亲朋聚会减少

与亲朋3个月没聊天,只是通过社交网站了解对方一切情况。

13、记不住电话号码

依赖手机的存储功能,当电话没电或不在身边时,记不清熟人的电话号码。

14、走路也在玩手机

边玩手机边开车、工作或者走路等,容易忽视身边事物,导致意外,甚至会丧命。

15、弯腰驼背

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坏习惯容易导致弓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手机依赖症怎么办 手机依赖症的表现

1、对手机有着过度的依赖,如果没有信号或者信号减弱便感到烦躁,总会不由自主的看手机,一时看不见手机就烦躁不安,手机还未用完就急着充电。

2、过多的利用手机进行沟通也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朋友明明相隔不远却非要通过手机进行联系,等人时总频繁打电话问对方身在何处,否则就焦虑不安。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在中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尤其易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

当心手机依赖症

经调查35%以上的俄罗斯人一天都离不开手机。而有几乎一半的俄罗斯人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肯放弃使用手机。

据俄新网报道,心理学家确信,这是西方国家几年前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紊乱症,叫做“手机依赖症”。患有“手机依赖症”的人如果忘带手机或者丢失手机精神会高度紧张,往往易怒和容易无理取闹。

不久前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证明,只有4%的受访者认为放弃手机毫无问题。同时又35%的受访者则根本不想考虑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给“手机依赖症”列出了症状表。“患有‘手机依赖症’的人手机总不离手,总是神经质地转动手机,反复阅读短信,浏览手机内储存的照片的次数一天可达500次”。心理学家斯韦特兰娜-戈瓦尔科娃说:“手机狂对夜间关机与外界失去联系的担忧日益强烈,他们将手机音量设置到最大限度,将手机放置枕下,夜里要醒来几次检查是否错过了短信。”

调查指出,手机狂每月支付移动通讯和电话内容(铃声和图片)的平均费用为5000卢布以上。

手机依赖症有什么表现

手机依赖症者对手机有着过度的依赖,如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感到烦躁,总是不由自主地翻看手机,一时不见手机就烦躁难安,手机电池还未用完就急着充电等。此外,过多地利用手机进行沟通也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如与朋友之间明明相隔不远,却非要通过手机进行联系;等人时总是频繁打手机问对方身在何处,否则就觉得心里不踏实。

称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年轻人猝死原因

熬夜、压力大是猝死主要诱因

长时间熬夜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诱发心源性猝死。国外有报告指出每天花两小时盯着电视、计算机屏幕的人,罹患心脏疾病致死率是平常人一倍。“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发生大多在夜间12点至凌晨,所以等家人发现再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这个病发作起来非常凶险。”专家介绍。

现代社会节奏在加快,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都是猝死的诱因。专家介绍,猝死前患者可能会有一定预兆,有的人会感到短暂的心前区疼痛,还有的人会伴有出汗,出现3到5分钟的胸闷。而最常见的预兆就是浑身无力、头晕和胸闷。

心血管病年轻化 “拼命三郎”们要注意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角”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但中青年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呈年轻化趋势。该院收治的最年轻的急性心梗患者只有27岁,经常熬夜。幸亏发现及时,没有发生猝死。马根山教授指出,近几年来,该院收治的在30—50岁的之间的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

专家指出,30岁以前的年轻人查出有心脏病,要考虑会不会是家族型的心脏病,可能是遗传上的缺陷。一般他们发病时因为心脏的电流不稳定,导致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发生心脏骤停。据悉,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年轻人工作压力过大,不注意好好休息、调整自己工作状态有关。如果一个人总是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或者过度焦虑的状态,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发生心脏意外事件。

专家提醒,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一些“拼命三郎”更要注意充分的休息,即使平时身体不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周最好能进行一次有氧运动,打球、游泳、跑步或者散步都是锻炼心脏不错的方式。

常玩手机要小心颈椎、眼睛及心理问题

长时间直视手机屏幕还会使眼部遭受强烈的刺激,引发眼部肌肉疲劳,视力下降。尤其在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玩手机,更容易导致眼睛红肿、充血,严重的会导致眼睛永久性伤害。盯着手机屏幕一段时间,要让眼睛休息一下,特别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玩手机。

“因颈椎病来看门诊的年轻人,多是经常玩手机的‘低头族’。”长期玩手机会导致脖子承受过度的压力,让颈椎正常的弯曲度‘反向’,最终导致筋膜炎或者慢性劳损。经常低头玩手机的人,最好每隔1到2个小时适当活动一下。

经常玩手机除了对身体有不好的影响外,对心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你对手机过分依赖,可能要去看心理医生了。该院心理精神科主任 指出,是否对手机有依赖症要看两种情况,一是除了睡觉无时无刻想玩手机;二是看不到手机心里非常难受,会拼命找,找不到会抓狂;如果对应这两条都有,那就说明自己对手机依赖比较严重。专家提醒,解决“手机依赖症”的关键是充实自己的生活,尽量避免把心思集中在手机上。要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流,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可以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郊游、健身等。

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

智能手机功能多,很多人睡觉之前喜欢玩下手机再睡,手机拿起便放不下,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休息时间,第二天上班萎靡不振,生物钟被打乱,会影响人的新陈代谢,免疫力,导致疾病发生等。

长时间盯着手机会造成眼疲劳,长期低头完手机对于颈部,手臂肌肉等都会不同程度的损害,会导致肌腱损伤,手指关节疼痛等症状。

长期把注意放在手机上,朋友聚会都在玩手机,手机成了感情的寄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疏远,而且手机常处在一个多任务的状态,人的注意力会被影响,思维被不断打断,消减了思维能力。

相关推荐

千万不要做深夜手机党

人类目前看手机的间隔 仅6.5分钟 现代社会中,患手机依赖症的人越来越多。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受诺基亚公司委托,移动技术顾问托米阿霍宁近日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平均每6.5分钟就会看一眼手机,如果按普通人每天清醒时间为16个小时计算,那么人们一天要看150次手机。 托米阿霍宁指出,即使有些人的手机功能并不是那么先进,他们也会频繁地查看手机;普通人一天一般会接到、打出和漏掉22个电话,平均收到或发送23条短信;还会看18次手机上的显示时间;每天故意不接手机的平均次数为1次;开始接电话的时候会看一次手机,结

手机幻听症困扰白领导致强迫症

困扰都市白领“我平时把手机放到包里,每天隔不了多一会儿就仿佛听见手机响起,取出手机一看却根本没有任何电话。现在我总想把手机拿在手里,生怕漏掉重要的电话和短信。”在医院的心理门诊,刘小姐这样对心理医生痛苦地说。 而从事新闻工作的顾小姐,由于工作的需要,她每天与手机寸步不离,以便随时接听报社或读者来电。久而久之,她发现自己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恐慌”。“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是在快要睡着的时候,突然惊醒,觉得听到自己手机铃声。 我明明记得睡前已经关机的,但还是觉得有铃响,真的听得非常真切。”每天晚上顾小姐总要这样

防止儿童过度玩手机的五个小窍门

现如今,“手机控”越来越低龄化,但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对小孩的视力产生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孩子很容易错误操作,对手机里的文件“搞破坏”,给父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何解决孩子过度玩手机的问题现下已成为了不少家庭的当务之急。手机对于孩子的魔力实在太大,有没有什么有效办法来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呢?又或者有没有手机应用可以对这种现象“以毒攻毒”? 面对年纪还小就有“手机依赖症”的小孩,分散注意力是最好的方法。这里有很多窍门,一是陪他看书、看电影,给他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投在玩手机上。二也可以多带孩子

烟酒依赖症的治疗方法

对酒精依赖症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常规大剂量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高剂量地西泮(地西泮负荷疗法)或抗精神病药等治疗。地西泮负荷疗法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但其不足之处是脱瘾效果不持久,严重的戒断反应易反复。目前有几种药物已经被证明在戒酒早期恢复中能够减少病情反复,包括纳曲酮、阿坎酸、托吡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维生素B1胃肠吸收不良,故口服维生素B1作用不大,肌注维生素B1起效也慢。应选择静脉应用维生素B1。特别应提出,当体内硫胺贮备不足时,如果补充大量碳水化合物液体

WiFi对人体有危害吗 Wifi对人们的影响

事实上很多人只食担心WiFi本身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是却忽视了自身行为习惯对健康的危害。现在不少年轻人无论是走在路上,还是躺在床上,甚至连吃饭都不忘玩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种过度依赖网络而导致的生活无规律对健康的危害远胜于wifi。

​6种妇科病尽早看中医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是常见的妇科病。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可以通过B超、核磁直观地看到。但有些女性在手术切除了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后,没过半年发现又长了新的。其原因在于,手术仅仅祛除了病灶,而患病根源依然存在,这时就需要中医调理了。 妇科炎症也是困扰很多女性的常见疾病,特别是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炎症,迁延不愈,让人备受困扰。抗生素对于女性急性炎症的治疗作用毋庸置疑,但其弊端也不可小觑。合理使用抗生素,再积极配合中药,能预防很多炎症的迁延和反复,对慢性炎症效果更好。 卵巢早衰是目前妇产科

幻听如何战胜

不同原因不同对策 心理紧张或自卑导致的间歇性幻听:放松心情,保持开朗乐观的性格,那样幻听自然就可以战胜; 手机幻听:因为没带手机或带了手机而幻听总有人来电话,其实都是别人电话在响。手机依赖症的对策就是放下手机,从远离手机十分钟开始一点点增加,成功一次远离给自己一次奖励,奖励一个零食一杯咖啡或者其它什么东东; 更年期耳鸣性:这个只能说平稳度过更年期是关键,因为更年期有的症状不仅仅是幻听,所以过了更年期就会自然好了; 因为错误吃药导致的:吃药这个就很难战胜了,还有一些吸大麻的也会出现幻听,这类的战胜办法只有当

还在做深夜手机党 小心白内障提早报到

还在做深夜手机党?小心白内障提早报到 近日国家卫生研究院发表研究指出,每天久坐超过7小时者,罹白内障风险,较每天坐不到3小时者高2成。手机、平板屏幕释出的热能伤眼,可能使白内障和老年性黄斑病变提早报到哦。 人类目前看手机的间隔 仅6.5分钟 现代社会中,患手机依赖症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平均每6.5分钟就会看一眼手机,如果按普通人每天清醒时间为16个小时计算,那么人们一天要看150次手机。 即使有些人的手机功能并不是那么先进,他们也会频繁地查看手机;普通人一天一般会接到、打出和漏掉22个电话,平均收到或发送

孩子有手机依赖症怎么办 手机依赖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手机的时尚便捷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这是造成他们手机依赖的重要原因。 作为学生,对于周围同伴群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和归属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很多学生购买手机的原因是“别人有了,我也要有”。手机的确带来了很多新体验,自控力较弱的学生就很难抵挡诱惑,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学生使用手机除了必要的通讯联络外,最重要的目的是娱乐休闲。他们经常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以及各种刷屏。新款手机在休闲娱乐功能上丝毫不逊于电脑。纷繁多样的手机休闲娱乐软件能够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

​OL要小心“手机幻听症”

相信不少朋友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模糊间仿佛听到手机铃声在响,但是一看却根本没有来电,而这种情况被称作做“手机幻听症”。传统医学上的幻听是一种歪曲或奇特的听觉,并没有相应的外部声刺激作用于听觉器官。病人有时会听到有人在喊救命,但这种声音在现实的外部声场中并未存在。“幻听”困扰都市白领。 OL们要小心“手机幻听症” “我平时把手机放到包里,每天隔不了多一会儿就仿佛听见手机响起,取出手机一看却根本没有任何电话。现在我总想把手机拿在手里,生怕漏掉重要的电话和短信。”在医院的心理门诊,刘小姐这样对心理医生痛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