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笨苪酮尿症

笨苪酮尿症

目前,饮食治疗的期限仍有争论。多数患儿6岁后可不必严格限制膳食,但苯丙氨酸摄入仍在限制之列。有苯丙氨酸血症而无PKU的儿童无必要饮食治疗。也有学者认为,饮食治疗应持续至青春期后以至终生。对饮食治疗的副作用,如生长落后、短身材、低体重、低血糖、低蛋白血症及骨龄延迟等必须有充分预料。因PA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完全缺乏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嗜睡、贫血、厌食、腹泻和皮疹,甚至死亡。

少数患儿是PKU变异型,限制PA饮食不能阻止神经系统受累,有些这类患儿早在新生儿早期即有肌张力障碍性锥体外系肌强直,称僵婴综合征(stiff-baby syndrome),用生蝶呤(生物蝶呤)可能有效,因这类患儿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水平正常,该酶缺乏是由于四氢生物蝶呤活性协同因子合成障碍,可因二氢蝶呤降解酶缺乏或生蝶呤(生物蝶呤)合成减少所致;尿中儿茶酚胺代谢物和5-羟色胺减少,限制饮食PA无效,对这些病例的治疗主要通过补充神经递质前体左旋多巴(L-dopa)和5-羟色氨酸(5-hydroxytryptophan)加以纠正。

以上为笨苪酮尿症的治疗方法。尽管在守护孩子的道路上充满着艰难险阻,但是每个家长尽自己的所能,为孩子撑起一片属于他的宽大树荫,夏天不受烈日的暴晒而灼伤,冬天不受寒风的呼啸而冻伤,也许这就是父母的伟大之处吧。家长们只有根据科学掌握了正确的防治这些症状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关爱孩子成长。

苯丙酮尿症怎么治疗

是否需要药物干预需要根据宝宝苯丙酮尿症属于那种类型苯丙酮尿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一般需要先给宝宝服用低苯丙氨酸奶粉。苯丙酮尿症引起了神经损害目前没有治疗办法。康复治疗只能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对智力没有帮助。苯丙酮尿症主要是靠饮食控制,如食用羊肉、大米、大豆、玉米、淀粉、糖、蔬菜、水果等低苯丙氨酸的食物,同时应限制如小麦、蛋类、肉、鱼、虾、乳类等含丰富的苯丙氨酸食物的摄入,定期根据血浓度调整饮食。苯丙酮尿症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关键是注意低苯丙氨酸饮食,目前需要换奶粉不能治疗,只能终生服用特殊食物。现在需要低苯丙氨酸奶粉。苯丙酮尿症是一种氨基酸代谢病,表现为智能低下,惊厥发作和色素减少。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氨基酸代谢病,表现为智能低下,惊厥发作和色素减少。2、苯丙酮尿症是少数可治性遗传性代谢病之一,早期经饮食控制治疗后可逆转,但如果发生了智能发育落后,那么这种智力发育就难以转变了。3、所以,从你小孩的情况,由于诊断的时间太晚了,疾病已经对小孩的神经发育造成了影响。你现在开始饮食控制治疗的话,估计症状会有一些改善,但是不能完全恢复正常了。

苯丙酮尿症患者应如何饮食

1. 苯丙酮尿症儿童的饮食对蛋白质有着特殊要求

--由于苯丙氨酸多存在于蛋白质中,因此苯丙酮尿症儿童对蛋白质有着十分特殊的要求。对其他营养素: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含微量元素)的需求与普通儿童一样;

2. 宜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

--完全吃普通食物就不行了,必须要吃一些特制的无(或低)苯丙氨酸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是人工做成的,属于专门研制的一类特殊营养食品;其次苯丙酮尿症患儿也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否则会影响生长、发育。

3.特殊营养食品

--为了生长、发育,在毎天其所必需的蛋白质中,80%要靠人工制作的特殊营养食品供给,这类食品有:

1)无(或低)苯丙氨酸营养粉-----俗称奶粉;

2)无(或低)苯丙氨酸蛋白粉;

3)苯丙酮尿症专用的低苯丙氨酸主食类食品--例如:主食粉、面条粉、饺子粉、自发粉、淀粉米等等。因为米、面类食物对苯丙酮尿症儿童來说,也属于"高"苯丙氨酸食品;

4. 对于其余的20%的蛋白质,可以采用天然來源的蛋白质

--要选用优质蛋白如:肉、蛋、鱼类,它们的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更适合于人类利用;

5. 采用以上这些专用食品,低苯丙氨酸饮食就方便易行了。

苯苪酮尿症的病因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大,摄入的苯丙氨酸用于合成蛋白的量逐渐减少。出生以后,每天摄入的苯丙氨酸约为0.5g,儿童和成人增加到4g。其中较大部分被氧化成酪氨酸,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AH),但也需要辅因子参与。如果这一氧化过程发生障碍,则有苯丙氨酸在体内堆积,在此情况下,苯丙氨酸则通过其他途径进行代谢而产生苯丙酮酸有害物质。苯丙酮尿(PKU)就是因为PAH活性减低或缺如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PAH活性减低还可使酪氨酸受抑而使黑色素生成减少,羟苯丙酮酸酶受抑而使羟苯酮酸在体内堆积。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突变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长臂(12q24.1),该基因的微小变异即可引起发病,并非由于基因缺失。系由两个杂合子的婚配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以近亲结婚的子代为多见,患儿同胞约40%患病。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是本病基本的生化异常。如果发生变异的碱基对不同,引起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异,可表现为典型PKU或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

苯丙酮尿症 尿毒症

如果肾脏发生肾损害,则预示着肾脏的功能开始下降,分泌、排泄的能力也有所减退,这将严重威胁到人体的健康状况。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病,儿童患者可出现先天性痴呆。与尿毒症是有区别的!尿毒症是肾脏病理性问题指导意见:苯丙酮尿症是可以预防的。苯丙酮尿症的预防包括2个方面:一是预防苯丙酮尿症的发病,二是预防苯丙酮尿症患儿的出生。希望对你有帮助!

透析也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因为血液从机器里面过滤一遍,会出现各种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始透析后生活质量差,生存时间有限,且原有肾脏功能损害怡尽,已无法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主动选择自己的治疗方式。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苯丙酮尿症患者PAH基因突变有所不同,我国北方和南方人群PAH基因突变类型分布也不一致。土耳其祖先患者的亚组中最常见突变为IVS1O-11 G→A(占分析的等位基因的38%);罗马尼亚苯丙酮尿症患者中PAH基因突变以Arg408Trp居多(占等位基因47.72%),Lys363fsdelG(13.63%)和Phe225Thr占6.81%,3种突变占突变等位基因的70%;在捷克苯丙酮尿症患者中Arg408Trp突变占54.9%。对各地区人群PAH基因突变类型的分布的不同可能反映PAH基因突变有多种机制,包括拓荒者作用(founder effect)、遗传漂流(genetic drift)、过度互换性(hypermutability)和选择(selection)。

以上是肝脏PAH基因结构、性质和突变及突变所引起的PAH蛋白的异常。PAH蛋白除了在肝脏细胞中表达外,在非肝脏组织中也有表达,包括肾脏、胰腺和脑。肾脏中PAH一级结构与肝脏中的一致,只是其调节不同于肝脏中的PAH,但在机体苯丙氨酸平衡中,肾脏的PAH可能起作用。

除了肝PAH活性缺如或降低可引起苯丙酮尿症外,还有PAH的辅因子发生变化也可引起。参与PAH作用的主要辅因子有5,6,7,8-四氢生物蝶呤(5,6,7,8-tetrahydrobiopterin),此物质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羟化必须的辅因子。负责编码此物质的基因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酶(6-pyruvoyltetrahydropterin)合成酶(PTPS)基因。如果这种酶基因发生突变,则PTP缺乏,PAH活性即使正常,也可引起苯丙酮尿症。另一种可引起苯丙酮尿症的酶是二氢蝶呤还原酶。据此,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牵涉到至少3种酶基因,其中一个基因发生突变即可引起PAH活性缺如或减低,从而引起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患儿该如何检查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遗传代谢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苯丙氨酸代谢障碍,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血液中浓度增高,使大脑发育受到损伤,最后导致智力发育落后。由于苯丙酮尿症患儿早期症状不明显,必须借助实验室检测。宝宝出生后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目前最安全、简单、有效的早期发现苯丙酮尿症的方法。

苯丙酮尿症是父母遗传给孩子的,这种病的遗传方式在医学上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属于单基因病,在人群中携带率为1/55,发病率为1/11144,天津市发病率为1/8800。患儿父母外表都是“正常人”,却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只有当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时,才有可能生育有疾病的后代,这样的母亲每次怀孕都有四分之一的几率会生育苯丙酮尿症患儿。通过苯丙酮尿症孕前基因检测的方法,可提前告知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有效指导生育计划。

通过采集受检者外周血,提取DNA,对DNA中目的基因的目标区域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获取该区域的突变信息,分析得出受检者特定基因的突变。该方法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好,而且该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上提供苯丙酮尿症发病的直接证据,为指导怀孕做好基础。

苯丙酮尿症患儿该如何检查

怀孕是女人一生的大事,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对夫妇的目标。每年10万新生儿中,有近20例为苯丙酮尿症患儿。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使整个家庭蒙受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很多夫妇在生育过苯丙酮尿症患儿之后,为准备下一次怀孕而苦恼。所以要做好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遗传代谢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肝脏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引起苯丙氨酸代谢障碍,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血液中浓度增高,使大脑发育受到损伤,最后导致智力发育落后。由于苯丙酮尿症患儿早期症状不明显,必须借助实验室检测。宝宝出生后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是目前最安全、简单、有效的早期发现苯丙酮尿症的方法。

苯丙酮尿症是父母遗传给孩子的,这种病的遗传方式在医学上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属于单基因病,在人群中携带率为1/55,发病率为1/11144,天津市发病率为1/8800。患儿父母外表都是“正常人”,却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只有当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时,才有可能生育有疾病的后代,这样的母亲每次怀孕都有四分之一的几率会生育苯丙酮尿症患儿。通过苯丙酮尿症孕前基因检测的方法,可提前告知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有效指导生育计划。

通过采集受检者外周血,提取DNA,对DNA中目的基因的目标区域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获取该区域的突变信息,分析得出受检者特定基因的突变。该方法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好,而且该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上提供苯丙酮尿症发病的直接证据,为指导怀孕做好基础。

糖摄入过多会怎样

最常见的症状腹痛肚泻。值得留意的,患上苯酮尿症的病人不能摄取人工代糖,因为他们不能分解当中的APARTAME,否则APARTAME会在脑部积聚,严重的可能致命。苯酮尿症是遗传病,亚洲人较少患上。苯酮尿症患者,在母亲胎中时便已能被验出病患。至於说摄取过多代糖过多会致癌,则是无根据。

苯丙酮尿症应该如何预防

1、逐步全面推行新生儿期苯丙酮尿症普查筛选发现早期患儿,对发现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家系进行杂合子检测, 避免近亲结婚,杂合子之间不应婚配,作好遗传咨询,指导计划生育,减少苯丙酮尿症患者的出生率。对于已有患儿的家庭在再次生育时应进行产前诊断,即在怀孕早期或中期抽取胎儿绒毛或羊水,通过重组DNA技术进行基因诊断,诊断胎儿是正常儿、携带者还是患儿,据此做出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的决定。

2、孕妇患者应限制苯丙氨酸摄入量,若血苯丙氨酸浓度超过726.4—908/μmol/L时应给予治疗,使血浓度维持在363.2—484.3μmol/L,浓度太低或苯丙氨酸缺乏时也可导致胎儿损害。妊娠时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每日最少量为75—80g。

3、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发现苯丙酮尿症携带者以及患儿,早起开始治疗以防止发生智力低下。普及三氯化铁尿布等措施。

苯丙酮尿症饮食有哪些禁忌

绝大多数的苯丙酮尿症都是典型的苯丙酮尿症,治疗以食物治疗为主,采取低苯丙氨酸的饮食治疗。由于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完全缺乏时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因此,低苯丙氨酸饮食就是控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这样即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又能维持血中苯丙氨酸在安全的范围之间。不同的年龄阶段,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的方案也不同。

0~3岁宝宝的饮食

母乳是苯丙酮尿症宝宝最好的营养品,也是宝宝婴儿期苯丙氨酸最好的来源,母乳中苯丙氨酸的含量约为牛奶的1/4。当宝宝确诊为苯丙酮尿症时,可先停喂几天母乳,但千万别断奶,这几天用低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喂养,当查血苯丙氨酸达到正常时,可以给宝宝继续喂母乳,一般夜里吃母乳,白天吃特殊奶粉。

苯丙酮尿症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与其他一样,从4~6个月开始,每次先用一种,适应了再换另一种。

TIP

●目前市场上低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品牌有很多,如美赞臣、惠氏、森永、华夏2号等。

●现在一般省份都有苯丙酮尿症特殊饮食的补助基金,家长可以申请救助。

●苯丙酮尿症宝宝的哺乳期可适当延长,直到妈妈没有母乳为止。

3岁以后的饮食

应该以苯丙酮尿症专用的低苯丙氨酸食品如米粉、面条等为主食(供应约80%的蛋白质),因为普通的米、面类食物对苯丙酮尿症儿童來说,也属于"高"苯丙氨酸食品。这些特殊的食品一般上述公司都有供应。对于其余的20%的蛋白质,可以采用天然來源优质蛋白如:瘦肉、蛋、鱼类,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计算好每天都量,海鲜类、乳酪、动物内脏等含有较高的苯丙氨酸,建议尽量不食用。蔬菜除了豆类如菜豆、绿豆、蚕豆、扁豆等外,各种蔬菜均可饮食。

●每一个孩子的饮食必须个体化,根据年龄、体重和苯丙氨酸血浓度而定。

●所有孩子需定期做血液检测苯丙氨酸含量,1岁以内的婴儿可以1周1次,以后可以1个月1次。

●饮食控制至少持续到青春期以后。并且一般是终生食用低苯丙氨酸和饮食。成年以后,饮食可以适当放宽。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如何进行筛查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代谢性遗传性疾病。患儿在出生后头几个月表现都可以是正常的,如果不加治疗,会引起智力迟钝。幸运的是,目前通过常规的新生儿筛查,几乎所有的患病新生儿都可以被早期诊断并加以治疗,确保智力发育正常。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所导致的较为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父母双亲均有染色体缺陷,但均无症状,近亲结婚者子女发病率高。出生时患儿正常,随着进奶以后,一般在3—6个月时,即可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苯丙酮尿症已作为产科新生儿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筛查方法具体如下:

用针扎婴儿的足后跟并采几滴血(同样的血样标本可以被用于许多其它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筛查),血样常被送到当地的医学实验室进行检测,以便检测出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是否高出正常值。如果结果不正常,那么将做更多的检查去确定该婴儿是否患有苯丙酮尿症,或是其它因素影响了苯丙氨酸水平。

这种检查在婴儿生后24小时到7天内做,其精确度较高。然而,早期出院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婴儿在生后24小时之内就被检查。因为早期做这种检测,有些苯丙酮尿症可能被漏掉,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出生后24小时内做过检查的婴儿,应该在生后1周到2周再次被检测。

相关推荐

智力低下可以治愈吗

儿童有明显的智力低下大多数在婴儿期就容易识别,然而轻度弱智往往进入小学之后学习困难才发现。若发现有运动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迟钝,语言发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诊断,作出相应的治疗。 有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病,例如苯丙酮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枫糖尿症、组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克汀病)等,若能在新生儿期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病儿智力可免受损害或病情得到控制。以苯丙酮尿症、克汀病为例,如能在生后3个月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智力可以恢复正常,超过6个月治疗,几乎

什么是足跟血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的检查。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我国列入筛查范围的项目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 足跟血筛查:足跟血主要查苯丙酮尿症(简称PKU)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CH),这两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宝宝智力严重低下,但是如果在新生儿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免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

不同时期苯丙酮尿症儿童的喂养

1. 乳儿期 母乳也是苯丙酮尿症儿童最好的营养品,对他们同样提倡母乳喂养,母乳还是苯丙酮尿症婴儿期苯丙氨酸最好的来源。当医生告诉您,您的孩子是苯丙酮尿症时,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焦虑,先停喂几天母乳,但千万别回奶,这几天用专用奶粉喂养,当查血达到正常时,可以给孩子继续喂奶,一般夜里吃母乳,白天吃特殊奶粉。这时期孩子长的快,要注意孩子是否缺乏苯丙氨酸,如母乳不足,可以吃一点0---6个月的婴儿配方奶粉,以避免苯丙氨酸摄入不足; 2. 辅食添加的时间 苯丙酮尿症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从4月龄开始,先吃蔬菜汁、果汁

苯丙酮尿症诊断时哪些注意事项

苯丙酮尿症诊断时哪些注意事项?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小儿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病,儿童患者可出现先天性痴呆。专家提醒家长,在给孩子进行治疗小儿苯丙酮尿症,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选择专业的儿科医院治疗,防止疾病复发。 1.就诊时需提供患者临床诊断的病历及必备检查。 2.本检查必须有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 3.怀孕后及时通知实验室,以便安排羊膜腔穿刺 4.产前诊断前请孕妇做好思想准备,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足跟血是检查什么疾病的

足跟血并不能检测所有新生儿疾病,主要是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患苯丙酮尿症,宝宝会逐渐出现头发由黑变黄、皮肤变白,并伴有肢体重复动作等神经系统疾病。宝宝尿液有非常难闻的老鼠尿味。此外,宝宝还容易有湿疹、呕吐、腹泻等。 一旦患有此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康复越好。如发现此病,就给孩子吃特定奶粉,孩子就不会发生苯丙氨酸异常积累,智力也不会受到影响。 足跟血的标准值是什么? 足跟血采血结果为阳性,则疑似患病,经复查后如果阴性就安全了。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范围:2~10mU/L,血清苯丙氨酸(

苯丙酮尿症人能艾灸吗

对于苯丙酮尿症饮食疗法是治疗经典型PKU的惟一方法,但是并不影响正常艾灸的。饮食疗法的原则是使苯丙氨酸的摄入量能保证生长和代谢的最低需要量。由于患者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缺少,使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生成酪氨酸而在血液中大量蓄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且苯丙氨酸又经旁路代谢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经尿液大量排出,造成患儿尿液有鼠尿味。苯丙氨酸是必须氨基酸,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严重会导致死亡。 苯丙酮尿症有什么危害? 1.生长发育迟缓 除躯体生长发育迟缓外,主要表现在智力发育迟缓。表现在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儿,

护理苯丙酮尿症要注意哪些呢

1、采用低苯丙氨酸的饮食疗法,原则是在满足孩子正常生长和代谢的前提下,让苯丙氨酸的摄入量降到最低。可适当地多吃大白菜、西红柿、红薯、萝卜、南瓜、茄子等苯丙氨酸含量低的蔬菜;忌食或少食奶类、蛋类、瘦肉类、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加强对患儿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可在皮肤皱褶处,尤其是腋下及臀部涂搽护肤霜,避免湿疹的产生; 3、及早带孩子做苯丙酮尿症筛查,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预后越好,智能发育可接近正常人; 4、有苯丙酮尿症家族史的夫妇,应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饮食方面,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苯丙酮尿症缺什么酶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因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而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疾病。 苯丙酮尿症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临床上有智力发育的落后,皮肤、毛发色素浅淡和尿鼠臭味,常常缺乏的是苯丙氨酸羟化酶。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症状

患有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的新生儿出生时表现正常,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喂养困难,呕吐易激惹等非特异性症状。未经治疗的患儿3-4个月后逐渐表现出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头发由黑变黄,皮肤白,一般会呈现以下几种症状: 1、神经系统早期可有神经行为异常,如兴奋不安、多动或嗜睡、萎靡、少数呈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惊厥(约25%),继之智能发育落后日渐明显,80%有脑电图异常。BH4缺乏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且较严重,常见肌张力减低、嗜睡、惊厥,如不经治疗,常在幼儿期死亡。 2、外貌因黑色素合成不足,在生后数月毛发、

酮尿症和苯丙酮尿症有什么区别

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转变成为酪氨酸,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酮尿症是尿液中有大量的酮体出现,酮体主要是由脂肪代谢产生的。指导意见:区别上面已经说了,一个是苯丙氨酸的代谢障碍,一个是由于脂肪的大量分解造成的。前者多是先天遗传性疾病,后者常见于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