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天天做吗 艾灸要连续灸几次为好
艾灸可以天天做吗 艾灸要连续灸几次为好
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是不一样,所以艾灸的疗程也是不一样的,建议是在医生的诊断治疗之后进行艾灸治疗。
而且艾灸需要连续艾灸的一般多为急性病症的患者,对于该类人群,及时就医是最为安全的选择,不建议在家自行艾灸治疗。
艾灸的最佳时间
艾灸是中医五大主流疗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药理综合疗效的学科,是古今公认的补充阳气最有效的方法。艾灸养生不只是调养身体,养心更是关键。艾灸这么好,那么做艾灸有没有时间限制呢?什么时间做才最好呢?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总的来说,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治疗痛经中医针灸有8法
隔盐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姜灸
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艾条灸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药灸
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液灸
取复方丹参液,或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等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酊灸
取云南白药酊,或麝香风湿油,或正红花油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艾灸减肥的最佳时间
艾灸最好就是三伏天的中午,因为艾灸是热的,在最热的时候做艾灸,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所谓冬病夏治,就是这样的。但是做艾灸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有效的。最好要长期坚持做。
从季节上来讲,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因此冬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小编提醒,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妇女经期也不宜艾灸。排卵期可以艾灸,但是是不要灸石门穴(任脉,脐中下2寸),此穴是避孕用的。排卵期同房后最好不要艾灸。
艾灸肚脐的最佳时间点是什么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总的来说,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针灸治疗痛经的方法
1、隔盐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2、隔姜灸
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3、隔盐隔姜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4、艾条灸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5、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6、隔药灸
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7、中成药药液灸
取复方丹参液,或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等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艾灸肚脐注意事项
肚脐艾灸可以天天做吗可以,针对情况不同,可调整时频率
1、对于慢性病人而言,艾灸肚脐讲究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天天艾灸。
慢性病人刚开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后中间休息两天,之后在天天艾灸,如果前半个月艾灸感觉身体好很多,或者时间不充足,那么可以选择隔天艾灸的方法,或者一个星期灸两次到三次,如果艾灸有上火的现象,可以艾灸涌泉穴引火下行,或者多喝水。
2、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
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以每晚9点灸之为佳;一般每次可灸3~5炷,即点燃3~5个小“宝塔”,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总的来说: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艾灸肚脐要注意什么循序渐进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防止晕灸
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温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温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
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
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艾灸肚脐注意事项1、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
2、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
3、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孕妇禁用,脐部有损伤或发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
4、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5、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6、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7、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8、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脾俞在人体背部的哪边 怎么艾灸脾俞
艾灸脾俞穴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可以使用艾条来艾灸,每次需要五分钟到十分钟左右,每天艾灸一次或者隔一天艾灸一次,需要连续艾灸1到3个月。艾炷直接灸,每次5到7壮,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1-2个月,隔姜灸,每次5-7壮,艾炷如枣核大,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灸1个月。
艾灸肚脐什么时间最好 艾灸肚脐灸多久最好
关于艾灸肚脐的时间长短: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一天中什么时间艾灸好呢
从节气上来讲,艾灸注重节气灸,因为在节气时候是人身体内阴阳交替的时间,这时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养生讲冬病夏至,意思就是冬天得的病要追溯到夏天,是夏天落下的病,要从夏天开始调理。冬至是一年中“一阳升”的时候,最适合做艾灸来补充阳气。
从季节上来讲,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此时若不注意调养,会因阳气不足而引发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都可以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总的来说,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灸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的时间可以稍长。
治疗痛经不同的艾灸方法
有明显的止痛之效。以下介绍几则供选用:
艾条灸
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姜灸
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
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药灸
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 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助你彻底摆脱痛经的8种中医针灸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附子饼灸:将附子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姜灸: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盐隔姜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结束。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隔药灸:取红花、蒲黄、川芎、延胡索各等量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药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经来出现疼痛开始,每日一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液灸:取复方丹参液,或当归注射液,或红花注射液等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
中成药药酊灸:取云南白药酊,或麝香风湿油,或正红花油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再取关元穴、肚脐处,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一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