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

七步洗手法的步骤 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

1、饭前饭后;

2、接触食物之前;

3、便前便后;

4、接触过泪液、鼻涕、唾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之后;

5、做完扫除工作之后;

6、接触钱币之后;

7、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

8、抱孩子之前;

9、进出过医院或者与患者接触之后;

10、触摸口、鼻、眼之前;

11、戴口罩前、除口罩之后;

12、接触过公用物件后,如:门把手、扶梯、电梯按钮等。

13、外出回家后。

七步洗手法步骤 七步洗手法的注意事项

部分人喜欢用盆子装着水洗,但这样的做法会把洗脏的水反复弄到手上,不能达到很好的清洁手部目的,建议用流动的水洗,清洗时要认真,至少进行1-2分钟的洗手时间,尽可能将双手清洗干净。

很多人洗手直接用清水冲洗一下就简单了事,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清洗不掉细菌病毒,还需使用洗手液、肥皂等带有泡沫的清洁用品清洗才行。

清洗时要特别注意污垢多的地方,如:指甲缝、关节处、手指缝、手背等,很多人洗手会忽略这些部位,建议每个部位单独认真清洗,尤其是带有戒指的地方,要取下戒指在清洁。

洗手时还需洗水龙头开关,因为洗手前开水龙头时,脏手实际上已经污染了水龙头开关,如果不洗又接着用干净的手去碰脏的水龙头,就形成了交叉污染,手又是干净的了。

七步洗手法能消除多少细菌

不同的洗手方式及使用不同的洗手液,除菌的效果都是不同的,而根据相关实验证明,一般的吸收方法配合普通洗手液,只能达到百分之18-20左右的除菌率。

但使用七步洗手法配合普通洗手液的话,可以达到百分之97左右的除菌率,如果配合专门的消毒洗手液,则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因此七步洗手法的除菌效果是很强的。

七步洗手法时全程需要多少秒

105秒。

七步洗手法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的洗手方法,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从而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为了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洗手每一步骤揉搓时间均应大于15秒,因此七步洗手法所需要的时间应为105秒。

七步洗手法步骤 第四步:洗手指

五指并拢半握拳,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旋转揉搓,然后两手交替。

七步洗手法步骤 第七步:洗手腕

双手交替洗手腕。

七步洗手法步骤 第一步:洗掌心

双手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七步洗手法的时间应不少于多少秒

不少于105秒。

七步洗手法的总时长不应该少于105秒,七步洗手法的每个步骤不应该少于15秒。只有当洗手的时长足够的时候,才能够证明清洗比较充分到位,而且只有清洗足够的时间,才能够去除手上的细菌、病菌等微生物。

而且在清洗手部的时候,并不是只需要保证清洗时间足够了,还要保证有充分认真的清洗手部,所以在进行每个步骤的手部清洗时,最好也要保证每个部位来回搓洗了5遍为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手部清洁干净。

洗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步洗手法全程需要多少秒

七步洗手法每个步骤揉搓5次,全程大概40-60秒,含取洗手液及冲洗时间。

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其实没有彻底洗干净。只有彻底清洗手的每一个位置,才能够起到有效的预防效果。

七步洗手法的时间应不少于多少秒

每个步骤不少于15秒。

七步洗手法一般是指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后的洗手方法,用来清洁自己手部的污物、细菌、病毒等,预防疾病的传播、感染,一般情况下每个步骤所花费的时间不得少于15秒。

七步洗手法口诀 七步洗手法时间

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标准洗手为七步洗手法,每步10-15秒,共70-105秒。

七步洗手法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的洗手方法,目前病毒传播较快,普通民众为了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同样需要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切不可随便洗洗就了事。

相关推荐

幼儿个人卫生保健小常识

第一步: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1.洗手全过程要认真揉搓双手15

七步洗手操作流程 第二步:洗手

掌心对手背沿手指缝相互揉搓,接着两手交替。

幼儿园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有麻疹、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这些均为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因此常见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避免受凉 这段时间白天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早晚的气温较低,那么我们就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冬季参加锻炼时,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有些幼儿运动出汗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帮幼儿脱衣服,等到“回冷”时就很容易着凉感冒了。 2.优化环境 班上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使空气清新清洁,减少病菌,预防疾病。班上如果有幼儿已经发病要回家治疗,

七步洗手注意事项 第三步:洗指缝

两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教宝宝学习七步洗手

今天是“全球洗手日”,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订立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传染病。 我们常常教育宝宝要爱清洁、讲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但是你的宝宝洗手洗对了吗? 正确洗手可预防疾病 手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最多,也最容易沾上各种病原菌,尤其是手闲不住的孩子,哪儿都想摸一摸。如果再用这双小脏手抓食物、揉眼睛、摸鼻子,病菌就会趁机进入宝宝体内,引起各种疾病。而经常正确地洗净双手,可以显著减少手上所带的各种病原菌,有效预防感冒、腹泻、肺炎、肠胃炎、脑膜炎

普通眼镜可以代替护目镜吗 没有护目镜怎么办

除了可寻找游泳眼镜、浮潜面镜、滑雪镜来替代以外,还可采取以下方保护自己眼结膜避免感染: 1.准备材料:A4装订胶片(可在文具店采购)、绳子或弹力皮筋、海绵或泡沫。 2.将胶片横放,在横放的胶片两侧自上而下的1/3处打洞穿绳或直接用订书机将绳子钉在胶片上。 3.将洗洁精和水按照1:10的比例混合后,用棉签擦拭面屏内侧,防止起雾。 4.贴近头部的面屏内侧用海绵或较软的泡沫贴一下,戴起来会更加舒适。 5.用后的面屏注意用酒精消毒,可反复使用。 这是目前最简易的护目镜,成本也是最低,效果也很不错,不过对于公众来

家长如何教会孩子正确洗手

如何教会宝宝自己洗手?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洗手。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告诉孩子讲卫生的道理。告诉他“洗小手洗得多干净,脏东西洗掉了,就不会得病了,手脏就容易抓东西吃,就会得病”等。让孩子知道讲卫生就可以不得病,讲卫生的孩子是爸爸妈妈喜欢的孩子。经常给孩子讲道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逐渐培养他讲卫生的良好品德。 给孩子正确的示范。教孩子挽起袖口,打开水龙头,双手淋湿并抹肥皂,左右手互相搓手心和手背,再将一个个的小手指头洗一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干净毛巾擦干手。 父母要一边说一边做,说话要亲

洗手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步洗手什么时候做

1.接触食物之前,用完餐后。 2.接触过泪液、鼻涕、唾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之后。 3.便后、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 4.进出过医院或者与患者接触之后。 5.戴口罩前、摘除口罩之后。 6.接触过公用设施后,如电梯按钮、门把手、扶梯等。

几种情况下一定要洗手

一、医生推荐“七步洗手” ①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③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④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双手交换进行; ⑤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⑥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⑦第七步洗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一定要用“流动的

七步洗手时间 七步洗手具体操作方

1、(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3、(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4、(攻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5、(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6、(力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7、(丸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