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脐带血可防止他们患脑瘫
婴儿的脐带血可防止他们患脑瘫
墨尔本的研究人员在精确地锁定了脐带血中三种类型的干细胞,或可成为预防脑瘫的关键,这使得他们一度处在取得医学突破的边缘。
作为防止疾病试验的一部分,维多利亚婴儿将从血库中取回自己的脐带血,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报道。脑瘫是胎儿在怀孕期间或是出生后不久,大脑发育受到损害的疾病。这种身体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姿态和运动能力。每15小时就有一名澳大利亚的孩子患先天性脑瘫。
通常脑瘫是由婴儿在出生时缺氧造成的,每年大约有700名澳大利亚婴儿患有先天性脑瘫,使其成为儿童中最常见的身体残疾。莫纳士大学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将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采集的脐带血归重输入他们体内,就可以防止新生儿因窒息造成脑损伤。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妊娠学会年度会议上,科学家考特尼·麦克唐纳称,研究人员正在确定脐带血和大脑修复功能之间的联系。
“脐带血的作品,但我们想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脐带血回馈,”麦克唐纳博士说:“这些特定的细胞可以阻止炎症引起的损害。它们可以帮助宝宝的大脑进行自我修复,并使这些血管变得更强。”
这项由里奇中心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调查抗炎T-调节细胞、刺激血液流向大脑受伤区域的内皮祖细胞以及负责大脑修复的间充质干细胞这三种类型的干细胞及其特点。该团队的研究的一部分内容是,从羊羔身上抽取脐带血,然后从中分离特定的干细胞。
这些步骤完成,这些干细胞会在羊羔受伤的12小时内注射回它们的体内,麦克唐纳博士说道。这项研究的结果将形成一项国家人类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将新生儿的脐带血在其出生后最初几天内,输回婴儿的体内,然后查看他们患脑瘫的风险。
“我们的研究以及海外临床试验的结果是很有前景的。这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它们有着很大的潜力。”麦克唐纳博士说道。临床试验将由尤安·华莱士教授和迈克尔·费伊副教授共同负责。2012年在蒙纳士大学医学中心进行的首次的临床试验对非正常发育婴儿注射一种抗氧化剂。
医生认为,这能够阻止宝宝在子宫遭受脑损伤以及防止其出现脑瘫,世界报报道。世界各地研究中心正在测试干细胞疗法的成功率。在韩国,对年龄在6个月到10岁之间的儿童进行的人体临床试验显示出了此项应用的广阔前景。这些孩子接受脐带血的捐赠的同时进行其他康复治疗,他们的改善认知功能和运动技能都得到了改善。
如何预防婴儿脑瘫
脑瘫常见于一些婴儿时期。现在越来越多的的婴儿会出现脑瘫的疾病,这样的情况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那么如何进行预防婴儿脑瘫的疾病呢?
1首先,预防脑瘫的婴儿需要避免孕妇进行早产,因为早产的婴儿一般都是身体素质会比较的差,器官发育没有正常分娩出生的胎儿一样那么健康,免疫功能比较差,所以很多早产儿会有出现脑出血、发育有缺陷、智力弱于其他正常的婴儿,甚至会导致出现脑瘫的疾病,所以孕妇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早产的情况。
2造成脑瘫的很重要一大原因是因为婴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疾病,。这种疾病会使新生儿的体内的血清胆红素较正常的新生儿来说高很多,这样的情况会导致胎儿出现脑损伤,伤害的大脑组织,破坏了婴儿的神经系统,出现脑瘫的疾病。
注意事项:脑瘫儿的出现是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家长们可以在后天的培养下,使孩子慢慢的改善疾病。
脑缺氧会导致脑瘫吗
脑缺氧是导致少儿脑瘫中的一种,脑缺氧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哪些因素会导致脑缺氧,从而使您的孩子形成少儿脑瘫,所以,千万别让脑缺氧耽误你的孩子。
1、分娩过程异常:如臀位产、滞产、手术产(产钳)或应用麻醉药等,导致婴儿脑缺氧,从而形成少儿脑瘫;
2、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药物过量等;
3、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将来也会形成少儿脑瘫;
4、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都会使婴儿脑部缺氧,最后形成少儿脑瘫;
保存新生儿脐带血的作用
脐带血:是指胎儿娩出后,脐带结扎并剪断后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这部分血液是独立的,与母体不相同,通常都被废弃。近十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有可以帮助人体重建的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疾病。
脐带血库:目前分为自体库和公共库两种类型。自体脐带血库是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孩子保存脐带血的仓库,保存脐带血时要交纳脐带血采集费,每年要交纳保管费。公共脐带血库储存爸爸妈妈自愿捐献出来的孩子的脐带血。
脐带血保存:实际上就是保存脐带血当中的造血干细胞。脐带血采集后,没有移植功用的红血球和血浆将被分离,含有造血干细胞部分被留下,这些细胞会被冷冻并储存在液体氮冷藏库內(温度约为-196?C)。
与骨髓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相比,新生儿脐带血干细胞的异体排斥反应小,免疫原性低,再生能力和速度是前者的10-20倍。但由于其数量小,仅适用于体重较轻的儿童患者。
脐带血采集:要在胎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完成。
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始祖细胞。
脐带血保存期限:采用液氮(-196?C)保存的脐带血,可以储存较长时间。但由于这种技术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能够最长储存多长时间还没有 定论。现有研究表明储存10-15年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仍可用于临床移植。目前,承保脐带血的干细胞库承诺的保存期限一般为18年。
孕妇多吃鱼油或致婴儿过敏
许多孕妇在产前都倾向于补充各类营养品,比如富含“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油,但瑞典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孕妇过量补充“欧米伽-3”可能妨碍胎儿免疫系统发育,导致婴儿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敏症状。
来自瑞典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采集并冷冻保存了1996年到1997年间在瑞典出生的129名婴儿脐带血,并在之后13年中对这些婴儿进行过敏状况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80名儿童出现包括哮喘、花粉症和湿疹等过敏症状。
研究发现,有过敏症状儿童的脐带血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并且含量要高于母体;相对而言,那些无过敏症状儿童的脐带血中则不存在这种状况。
研究人员说,尽管过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带来一定隐患,但孕妇通过饮食正常摄取这类物质仍有益健康,比如鱼肉中所含脂肪酸就有助胎儿大脑发育,并且成年人摄入这类脂肪酸并不会引起过敏。
小儿脑瘫具有传染性吗
小儿脑瘫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令患者家庭陷入困境之中,危害性不容忽视。脑瘫是不是传染的,让我们了解脑瘫的病因,以便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的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一、患儿头部损伤,脑瘫患儿头部损伤一般包括产瘤、头皮血肿、腱膜下出血。其中产瘤是由于头皮的外伤造成表浅部位的出血性水肿,临床上不需要治疗,通常情况下3天后会消失。
二、孕妇生产过程中由于孩子胎头在通过骨盆腔时,由于外力的压迫和拖拉可能会造成胎儿大量出血,进而引发休克死亡。另外触诊时有波动感,临床上需注意大量失血、黄疸等并发症。
三、胎儿宫内脐带绕颈也是脑瘫的一个原因,孕期若脐带有多处缠绕,对于胎宝宝则是非常危险的,缠绕较紧者可影响脐带血流的通过,进而影响到胎宝宝氧和二氧化碳的代谢,使胎宝宝出现胎心率减慢,严重者可能出现胎宝宝缺氧,甚至死亡。
脐带血可以治疗脑瘫吗
就目前而言,用脐带血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的方法,距离临床应用还相当遥远。目前有些医院宣称能通过在特定的脑组织中植入干细胞来治疗脑瘫,但其实并无实际效果,反而大大增加了肿瘤增生的几率,对大脑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就现在的医学水平而言,脐带血还不能治疗脑瘫。
目前,全国各地脐带血保存机构对于脐带血的保存费用不尽相同,但费用都比较高。脐带血保存费一般由“入库检测费用”和“20年的保存费用”两大部分组成,费用总额约为1.5万元至2.5万元人民币。此外,脐带血主人可获赠由泰康人寿提供的保险金额为每年42.5万元的医疗保险。
存脐带血真的有用吗
脐带血的确是“治病良药”
对于很多人来说, 脐带血还是个陌生的概念,什么是脐带血,把它存起来又有什么用呢?
脐带血是指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存留在脐带和胎盘中的血液 。
它的容量虽小,平均约80—100毫升,但却含有丰富的干细胞。这种脐血干细胞可以通过移植的手段来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疾病、重症免疫缺陷病及部分实体肿瘤等。此外,干细胞具有“可塑性”,也就是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转变为各种类型的人体细胞。
目前,全球脐带血干细胞移植的手术大约做过多少例,结果如何?
到2005年底,国际骨髓供者组织登记的脐带血移植已超过7000例。
我国的脐带血移植缺乏准确的登记资料,我个人曾根据各脐带血库的资料做过统计,截至目前,脐带血移植的总病例在200例左右。移植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有很大差异,长期生存率从20%—70%不等。
宝宝脐带血怎么储存 脐带血的保存方式
脐带血目前保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保存在公共的脐带血库中,收取自愿捐献的正常新生儿脐带血,可以用于任何配型合适的病人;另一种为自体的脐带血库,用来保存胎儿本人的脐带血,为将来本人或亲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做储备。
孕妈妈过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危害大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孕妇过量补充“欧米伽-3”可能妨碍胎儿免疫系统发育,导致婴儿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敏症状。
来自瑞典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采集并冷冻保存了1996年到1997年间在瑞典出生的129名婴儿脐带血,并在之后13年中对这些婴儿进行过敏状况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80名儿童出现包括哮喘、花粉症和湿疹等过敏症状。
研究发现,有过敏症状儿童的脐带血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并且含量要高于母体;相对而言,那些无过敏症状儿童的脐带血中则不存在这种状况。
温馨提醒:孕妈妈过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危害大,尽管过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带来一定隐患,但孕妇通过饮食正常摄取这类物质仍有益健康,比如鱼肉中所含脂肪酸就有助胎儿大脑发育,并且成年人摄入这类脂肪酸并不会引起过敏。
孕妇多吃鱼油或致婴儿过敏
许多孕妇在产前都倾向于补充各类营养品,比如富含“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油,但瑞典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孕妇过量补充“欧米伽-3”可能妨碍胎儿免疫系统发育,导致婴儿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敏症状。
来自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哥德堡大学以及于默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采集并冷冻保存了1996年到1997年间在瑞典出生的129名婴儿脐带血,并在之后13年中对这些婴儿进行过敏状况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80名儿童出现包括哮喘、花粉症和湿疹等过敏症状。
研究发现,有过敏症状儿童的脐带血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并且含量要高于母体;相对而言,那些无过敏症状儿童的脐带血中则不存在这种状况。
研究人员说,尽管过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带来一定隐患,但孕妇通过饮食正常摄取这类物质仍有益健康,比如鱼肉中所含脂肪酸就有助胎儿大脑发育,并且成年人摄入这类脂肪酸并不会引起过敏。
脐带血保存
新生儿脐带血保存是否有用?
1、储存脐带血的机会一生只有一次:脐带血只能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短短几分钟内采集,是宝宝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因此,在准妈妈怀孕过程中就应该要做好决定;
2、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有能够治愈疾病的力量:干细胞用来作为许多种癌症的治疗方式,甚至有些疾病因此治愈,例如:
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
非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如红斑性狼疮;遗传性疾病如镰刀状细胞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等。
3、储存下来的脐带血可以保障孩子和家人的健康:如果您的宝宝需要干细胞移植,宝宝自己与脐带血中的干细胞是100%配型相合的,另外,宝宝脐带血干细胞有25%的机率与兄弟姐妹的组织抗原吻合,而宝宝的父母与其配型相合的机率为一半或一半以上;
4、您的家族病史很重要:如果您的家人有人罹患了能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疾病,您的宝宝或宝宝的兄弟姐妹需要脐带血的机率就相对的增加了;
5、为未来干细胞研究突破而储存:干细胞方面的研究每天都有一些新进展,而且从目前干细胞研究看来,已经知道可能成为未来脊髓损伤的新治疗方式,且更有可能治疗一些经常发生的疾病,如中风、心脏疾病与艾滋病等。由此看来,储存宝宝脐带血就更为重要了。
上文就是关于新生儿脐带血保存是否有用的介绍,现在大家知道了吧!对于保持脐带血这个问题来说,那都是完全自愿的,要是家里面有这个条件,而且觉得有必要,完全可以给孩子保存一份,也是一份健康的保障,挺不错的。
宝宝脑瘫的原因
宝宝脑瘫的原因
1、出生前病因
包括胚胎期脑发育畸形,先天性脑积水,母亲妊娠早期重症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严重营养缺乏,外伤,中毒(如妊娠毒血症)及放射线照射等,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不明显。
母亲滥用药物可致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吸毒母亲的胎儿宫内生长迟滞、注意力缺陷等。母亲心血管及呼吸功能障碍可导致早产儿的脑缺血,如动脉导管未闭、低血压、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孕妇暴露于放射线环境下可导致小儿脑瘫、小脑畸形和智力障碍。妊娠期外伤: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外伤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而母亲妊娠期外伤与小儿脑瘫发病有密切关系。
此外,妊娠期外伤还会引起胎盘血流减少、胎盘血栓形成和胎膜早破,甚至很小的外伤也可使胎儿死亡或胎儿早产。
2、围生期病因
病例分析表明,早产是脑性瘫痪的确定病因,美国每年约出生5万个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在85%的存活者中,5%~15%患大脑性瘫痪,25%~30%出现学龄期精神障碍(Volpe,1989),分娩时间过长,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堵塞及胎粪吸入等所致胎儿脑缺氧,难产或过期婴儿产程过长,产钳损伤及颅内出血等均是常见的围生期病因,母子血型不合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血清未结合胆红素>340μmol/L可能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而引起大脑性瘫痪。
3、出生后病因
包括各种感染,外伤,中毒,颅内出血及重症窒息等,Russman统计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包括母亲产前患癫痫,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毒血症等,妊娠末期3个月内出血事件,产期宫缩无力,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及臀位产等,婴儿早产,出生体重低,产时缺氧窒息及出生时Apgar评分10min内<3分等,国内脑性瘫痪多发生于早产,出生体重低,产时缺氧窒息及产后黄疸的婴儿。
新生儿脑瘫的具体表现
1、哭声微弱或无原因持续哭闹。
2、自发运动少,呈无力状态。
3、小儿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边吃边哭、易呛奶,吸吮后疲乏无力,小儿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
4、小儿特别安静或特别烦躁、易受惊抽搐。
5、肌张力增强,全身发硬,好打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头偏向一侧,双下肢硬直伸展或四肢一屈一伸,不对称。
6、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肌肉松弛。
7、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
8、原始反射减弱或增强:如拥抱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患儿的姿势呈拉弓射箭状)。
新生儿脑瘫怎么预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发生
网易河北健康频道讯新生儿脱离母体来到人间,器官内脏的发育均还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又由于皮肤娇嫩,皮下血管丰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高,皮肤、粘膜稍有破损,细菌、病毒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生长繁殖,从而酿成败血症和病毒血症,进而成为脑炎、脑膜炎,使脑受到损害,导致脑瘫发生。为此,积极预防新生儿期的感染性疾病,对于降低脑瘫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涉及到新生儿免疫治疗的问题,新生儿一定要及时的接种疫苗,防止疾病的侵扰。
2、注意保护新生婴儿的皮肤
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是人体阻止病菌入侵体内的第一道防线,一旦皮肤、粘膜破损,病菌就会乘机而入,使人致病。要经常给新生儿洗澡、揩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新生儿穿的衣服要求柔软、吸水性强;不要佩戴金属物或在衣服上插缝针,以免损伤皮肤。当发现新生儿皮肤有破损、糜烂或化脓时,应当及时治疗。
3、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
新生儿的脐部是病菌进入体内的重要门户,故应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切不可小视。如发现脐部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脐周皮肤红、肿,表明脐部已有了感染,应当积极治疗。
4、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3天开始出现,持续约7~10天完全消退,黄疸不很深。黄疸出现过早、于出生后2天内即出现,并逐渐加深,持续时间又长,均可能为病理性黄疸,应及时治疗。
脑瘫是现在小儿疾病中最难治的一种,孩子得了此病是影响非常大的。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清楚知道小儿脑瘫的异常表现,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送去医院接受诊断,确诊后应该及时配合专家接受治疗,不要耽误治疗时机,加重病症。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做好新生儿脑瘫的预防工作,减少新生儿脑瘫的发生。
脑瘫是如何形成的
脑瘫儿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现在随着我国脑瘫儿的增多儿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脑瘫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会给患儿以后的生活带来诸多的障碍,那么,脑瘫儿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请商都健康儿童脑瘫康复中心的专家为我们介绍脑瘫儿的原因。
导致脑瘫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孕妇流感、风疹、带状疱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感染等均可引起胎儿脑损伤,影响胎儿脑部发育;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母体患病,如糖尿病或妊娠毒血症,遗传病等。早产、难产也是婴儿患脑瘫的主要原因。
如何防止脑瘫儿?据介绍,一是孕妇要少接触放射性物质,如电脑、手机和照射X光;二是要多做适当的体育运动。一些孕妇怀孕后,家人便将她当成“宝”来保护,不让其多活动。实践证明,适当地散步、做家务、打扫卫生等可防止婴儿脑瘫;三是孕妇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抽烟、酗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