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皂角刺泡酒有哪些作用

皂角刺泡酒有哪些作用

皂角刺是一味中药,其属于豆科植物,在采摘以后需要将杂质去除掉,然后用水润透后切成片再晒干来使用。皂角刺具有良好的消散痈肿的效果,能够帮助治疗病疠,癣疮等疾病。用皂角刺泡制出来的酒能够起到改善颈椎病情况的效果。除此之外皂角刺还能够和其它中药一起使用,将皂角刺配穿山甲使用能够加速改善热毒痈肿未溃者。另外将皂角刺和金银花一起使用则能够起到活血消肿的效果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皂角刺的用药禁忌

皂角刺,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天丁明、皂角针、皂针,为豆科乔木植物皂荚树上的棘刺。辛,温。归肝、胃经。

1.消肿托毒:用于消肿排脓,疮疡肿痛,脓熟不溃,单用或配活血药同用。

2.祛风杀虫:用于麻风,顽癣等症。

【药物形态】

本品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长圆锥形,长3~15cm或更长,直径0.3~lcm;分枝刺长1~6cm,刺端锐尖。衷面紫棕色或棕褐色。体轻,质坚硬,不易折断。切片厚0.1~0.3cm,常带有尖细的刺端;木部黄白色,髓部疏松,淡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药效鉴别】皂角刺药性锐利,攻走血脉,直达经络,其活血消肿排脓通乳之功与穿山甲相似,为外科疮疡肿毒常用药。

【功效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用量用法】3——15g,水煎服,或入剂。外用适量。

桑葚枸杞泡酒壮阳吗

桑葚枸杞泡酒有一定的壮阳作用。

桑葚枸杞酒中的主要成分是桑葚、枸杞和白酒。其中桑葚和枸杞都有补肾的作用,而且枸杞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对于肾精不足导致的肾虚有很好的作用。桑葚和枸杞都是补肾阴的食物,对于肾阴不足导致肾虚阳弱的人体食用桑葚枸杞酒也有作用。

青春痘怎么快速消除 皂角刺醋方治疗青春痘

准备米醋100毫升,嫩皂角刺30克。先将皂角刺与米醋一起煎煮,去渣取浓汁,涂搽与青春痘上。醋煮皂角刺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排脓,适用于已经化脓的青春痘患者使用。

怎么用新鲜皂角刺治疗顽癣

采用新鲜皂角刺2500克。用法:将皂角刺捣碎,按熬膏药法熬成稠 膏,再加人糖、醋少许,使稀稠适度。先用细瓷 片,将癣部白皮刮去,然后抹上一层药膏,少 时毒水渗出,应注意拭去,1日1次,数次即有 效,停2-3日再抹2次。又方:用皂角熬水,洗 患处;或用皂角人醋浸3日夜,晒干为末,油 调外敷。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小便淋闭】皂角刺9克,金钱草、车前草各20克,草鞋跟、雷公根、玉米须各15克,王不留行、桃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2周。

【肝脓肿】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马蓝、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两面针、古山龙、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肺痈】皂角刺9克,广地丁、蒲公英、芦根、白芨各15克,鱼腥草30克,桔梗、苡仁、古山龙、金银花、连翘各12克。水煎服,每日l剂,分3次服。

【冠心病】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升参、穿破石、八角莲各15克,五指毛桃根、黄花倒水莲各20克,川楝、延胡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大肠癌】皂角刺9克,山甲片12克,白花蛇舌草、龙葵、白英、半枝莲、半边莲、凤尾草、土茯苓、蒲公英、八角莲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皂角刺的等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治疗皮肤脓肿的中药方剂中,皂角刺是主要用药成分。在皮肤脓肿未溃破时用皂角刺治疗,可以快速消除皮肤脓肿,而脓肿溃破之后,用皂角刺治疗,则可以快速促进伤口愈合,效果非常明显。

皂角刺的药用价值

皂角刺是一种中药药材,学习过中医的朋友提起皂角刺都能说出一二,皂角刺主要产自于安徽、江苏、福建等地,据实验发现皂角刺居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除去抗癌作用之外皂角刺的药用价值还有很多,今天在这里就为大家介绍的介绍一下皂角刺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功用主治:

《医学入门》皂刺,凡痈疽未破者,能开窍。

《本草纲目》皂荚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

《本草汇言》皂荚刺,拔毒祛风。凡痈疽未成者,能引之以消散,将破者,能引之以出头,已溃者能引之以行脓。于疡毒药中为第一要剂。又泄血中风热风毒,故厉风药中亦推此药为开导前锋也。沈氏曰,皂荚刺宜用头刺极尖锐者佳,刺下节如枝硬(梗)者,力薄不及也。姚继元云,治疠风癞疾,风癣风疮,搔痒风屑,与苦参同用,其力更倍。

《本经逢原》角刺治痘疹气滞,不能起顶灌脓者,功效最捷,而气虚者慎勿误用,恐透表过锐,反生虚泡也。若血滞不能起顶灌脓,叉需鲮鲤,当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风恶疾,眉落鼻崩,用皂角刺三斤烧灰为末,食后煎大黄汤,调一匕服之,不终剂而愈。肿疡服之即消,溃疡服之难敛,以其性善开泄也。

《本草图经》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本草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

《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

《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从介绍到的相关知识可以了解到皂角刺的药用价值都体现在哪些方面,除了在文中介绍到的相关功效之外还可以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中医药方中有用皂角刺入药来治疗各种妇科问题的方子,如果女性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不防尝试一下用中医方子来进行治疗。

皂角刺有什么作用 抗菌抗炎

皂角刺能抑制或杀灭多种G+菌和革兰阴性菌。皂角刺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噬菌体筛选法提示皂角刺有抗噬菌体作用。皂角刺还可抗麻风杆菌,外治麻风。皂角刺抗炎作用显著。

相关推荐

皂角刺的营养价值 抗过敏的功效

皂角刺水提物可抑制大鼠全身过敏反应,同时也显著抑制由anti DNP IgE致敏的局部过敏反应。

猪牙皂处方举例

通关散《古验方》:牙皂、细辛各等份,共研极细末,吹入鼻中,引嚏苏醒。 稀涎散《圣济总录》:牙皂、明矾各等份,研末,温水调灌取吐,治中风牙关紧闭实证。 通便条:皂角12g、细辛12g,研末,加蜂蜜120g,调匀,趁热制成栓子(用玻璃纸或聚乙烯薄膜包装),每次1条,塞入肛门。 附:皂角刺:为皂角树茎枝的锐利棘刺。味辛,性温。散肿、解毒、祛风作用。用于治痈疡,促使其消散或早日溃破,内服及外敷均可。内服常派防风、黄芪、白蒺藜、蝉衣,又可配银花、炙山甲等,方如消疮饮。外用配万年青等捣烂外敷。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小偏方

偏方一:胖大海茶 1、胖大海4~8枚,放入碗内加入沸水,闷盖0.5小时左右,徐徐服完,间隔4小时,如法再泡服1次。 功效: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药理:种子外层含西黄茋胶黏素,果皮含半乳糖、戊糖。水浸提取物一定利尿和镇痛作用。 偏方二:鸭跖草冰糖粥 2、鸭跖草鲜品60克 (干品30克),浓煎去渣,加冰糖30克。然后服用,每日3次,吞咽困难者用鲜全草绞汁调米醋少许,频频服下。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 药理:花瓣含鸭跖黄酮苷。 3、偏方三:皂角刺皂角刺30克水煎,早晚2次分服。 功效:祛痰,

皂角刺的营养价值 抑制TNF的功效

皂角刺总黄酮对TNF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脂肪肉瘤在治疗期间适合吃哪些食物

一、治疗期间适合脂肪肉瘤患者的食物: 1、食用菌类 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较强的防癌作用,脂肪肉瘤患者可以多吃。 2、鱼类 黄鱼、甲鱼、泥鳅、带鱼、章鱼、鱿鱼、海参、牡蛎以及海带、海蒿子等,因为它们含丰富的微量元素,保护乳腺、抑制癌症生长的作用,脂肪肉瘤患者可以多吃。 3、水果类 葡萄、猕猴桃、柠檬、草莓、柑橘、无花果等,不仅含多重维生素,而且含抗癌和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合成的物质,脂肪肉瘤患者可以多吃。 4、蔬菜 与主食

络石藤的作用与功效 用于疮疡肿痛

络石藤性寒,所以可以起到消痈以及清热凉血的作用,特别适合疮疡肿痛患者来使用。除了直接使用络石藤之外,想要治疗疮疡肿痛也可以将这味药材和乳香、甘草、皂角刺以及瓜萎等一起搭配使用,药效将获得加倍。

肉苁蓉枸杞泡酒的比例 哪些人不能喝肉苁蓉枸杞泡酒

1、阴虚火旺者。肉苁蓉枸杞泡酒药性偏温,且滋补作用较强,阴虚火旺者饮用可能会加重其原本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等症状。 2、脾虚泄泻者。肉苁蓉枸杞泡酒一定的润燥滑肠的功效,脾虚泄泻者饮用可能会加重原本腹泻、便溏等不适。 3、未成年人。肉苁蓉枸杞泡酒较强的补肾壮阳功效,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未完善,饮用肉苁蓉枸杞酒可能会影响其自身身体发育。

t区痘痘怎么调理 皂角醋液祛痘

材料:嫩皂角刺30克,醋100毫升。 做法:将嫩皂角刺与醋一起同煮至沸腾后取汁,汁液置凉之后即可使用。 用法:洁面后用棉签蘸取汁液涂抹在t区痘痘位置,每天可以用2次。 效果:能够帮助消除痘痘,并且对于痘痘引起的脓肿很好的缓解效果。

防治乳腺癌的四大中草药

菟丝子 菟丝子对癌细胞生长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机体的代谢起调节作用,可以通过调节乳腺癌患者的代谢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菟丝子还可以调节乳腺癌患者的性激素,调节乳腺癌患者体液及内分泌。 推荐药膳:菟丝子五味子茶 原料:菟丝子5克,五味子5克。 做法:1、将菟丝子、五味子洗净,向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药材。 2、盖上盖,用小火煮20分钟,至其析出效成分。 3、揭盖,搅动片刻。 4、把煮好的药茶盛出,倒入杯中,即可。 女贞子 女贞子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作用,还可以刺激骨髓,因此适合乳腺癌患者及抗癌

皂角刺的生理特性

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厘米。叶为一回羽状复叶,长10-18(26)厘米;小叶(2)3-9对,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8.5 (12.5)厘米,宽1-4(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顶端圆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楔形,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网脉明显,在两面凸起;小叶柄长1-2(5)毫米,被短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径9-10毫米;花梗